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8-24 10:49:0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像偏左上方,为使物像放正中,应将装片(  )
A.往左上方移 B.往左下方移
C.往右上方移 D.往右下方左移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是成放大的倒像,即原物体的上下左右全都颠倒过来,根据显微镜的这个成像特点,所以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与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即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偏上、偏左时,应该使物像往下、向右移动,就可以把物象移动到视野的正中央,但是装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移动的方向却是相反的,所以应将装片往上、往左移动,物象才能使物象移到正中央,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偏上、偏左,为使物像调节到正中央,应将装片往上、往左移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基础题,熟知: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是成放大的倒像,解答此题可以按照小窍门:偏哪儿往哪儿移动的特点来做题。
2.显微镜把物象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完成试题: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5×,它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15倍 C.25倍 D.50倍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显微镜把物象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所以,如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5×,它的放大倍数是5X10等于50倍。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非常简单,熟记即可。
3.(2015七上·安仁期中)下列是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是(  )
A.10×40× B.5×8× C.10×10× D.15×40×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要使看到细胞数目最多,就选放大倍数最小,即可.
A、A选项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不为最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B选项的放大倍数为5×8═4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为最小,看到的细胞就最小,但细胞数目最多.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C选项的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不为最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D选项的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为最大,看到的细胞就最大,但细胞数目最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只要计算四个选项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就是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光学的原理,所以要想观察的物体必须能通过光线,如果所观察的物体不透光的话,我们就不能在视野中看到物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为这样的材料光线可以透过。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要求,解答此题需要熟知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
5.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在透明纸上写的(  )
A.b B.p C.d D.q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用显微镜观察物象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像,但是“倒立”的像而不是相反的像,而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像,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b”时,那么上、下、左、右颠倒后,就是“q”。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需要熟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立的像,即上、下、左、右都颠倒。
6.擦去镜头上的灰尘,应使用(  )
A.绒毛布 B.干净的手帕 C.纱布 D.擦镜纸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上的灰尘.
故选:D.
【分析】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
7.(2015七上·浠水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 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出现的情况,首先明确显微镜的结构特点.
8.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暗灰色的 D.黑暗的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时利用光学原理的,所以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进行对光,在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对光步骤,难度不大,需要明确的是对光时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对光后,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才能观察物象,如果显微镜视野是暗色的,观察的物像就很模糊,不清晰,甚至会看不到物像。
9.(2017六上·荣成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当用10×物镜找到图象,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象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所以细胞的图象变大;视野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范围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大小不变,看到的细胞数目也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减少。
故答案为:A
【分析】1、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通过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来增大。
2、显微镜的视野大小是不变的,如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增大,原来视野边缘的细胞就到了视野之外,细胞数目就一定比原来少了。
10.视野中的污点,应如何判断其准确位置?移动玻片标本,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A.物镜 B.目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判断污位置的方法如下:①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②移动装片,如果污物不跟着动,这时可以移动目镜,如果当污物跟着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③若移动装片或目镜污物都不动,则说明污物在物镜上。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污点位置的判断,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二、识图作答
11.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括号内注明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
(2)显微镜具有将物像放大作用的是   和   。
(3)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   。
(4)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5)能够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的是   。
(6)几个同学围着显微镜,为什么有时会出现视野漆黑一片的情况?
【答案】(1)
(2)物镜;目镜
(3)透明的
(4)遮光器
(5)粗准焦螺旋
(6)有同学的身体挡住了光线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1)
(2)显微镜是放大物象的工具,在显微镜的各结构中,对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物镜和目镜,也是显微镜最重要的两个部件。
(3)显微镜成像是利用的光学原理,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物体必须是能被光线穿过的物体,这样才可以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进入镜筒,才能看清楚物像,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4)在显微镜的结构中,有一个结构叫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大光圈可以允许大量的光线通过,小光圈通过的光线较少,所以当光线较强时,使用的是小光圈;当光线较弱时,使用的是大光圈,所以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5)在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中,能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其中,粗准焦螺旋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能能较小范围地升降镜筒,使用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象变的更加清晰。
(6)显微镜中的光线是通过反光镜反射外面的光线进入镜筒内的,所以如果许多人围着显微镜的话,同学的身体就挡住了光线,光线无法进入反光镜内,所以会出现视野漆黑一片的现象。
故答案为:(1)见解析中的图,(2)目镜、物镜,(3)透明的,(4)遮光器,(5)粗准焦螺旋,(6)有同学的身体挡住了光线。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在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两个部件;要在显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物镜、通光孔、光圈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像偏左上方,为使物像放正中,应将装片(  )
A.往左上方移 B.往左下方移
C.往右上方移 D.往右下方左移
2.显微镜把物象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完成试题: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5×,它的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15倍 C.25倍 D.50倍
3.(2015七上·安仁期中)下列是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是(  )
A.10×40× B.5×8× C.10×10× D.15×40×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5.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在透明纸上写的(  )
A.b B.p C.d D.q
6.擦去镜头上的灰尘,应使用(  )
A.绒毛布 B.干净的手帕 C.纱布 D.擦镜纸
7.(2015七上·浠水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 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8.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暗灰色的 D.黑暗的
9.(2017六上·荣成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10.视野中的污点,应如何判断其准确位置?移动玻片标本,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A.物镜 B.目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
二、识图作答
11.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括号内注明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
(2)显微镜具有将物像放大作用的是   和   。
(3)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是   。
(4)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5)能够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的是   。
(6)几个同学围着显微镜,为什么有时会出现视野漆黑一片的情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是成放大的倒像,即原物体的上下左右全都颠倒过来,根据显微镜的这个成像特点,所以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与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即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偏上、偏左时,应该使物像往下、向右移动,就可以把物象移动到视野的正中央,但是装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移动的方向却是相反的,所以应将装片往上、往左移动,物象才能使物象移到正中央,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偏上、偏左,为使物像调节到正中央,应将装片往上、往左移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基础题,熟知: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是成放大的倒像,解答此题可以按照小窍门:偏哪儿往哪儿移动的特点来做题。
2.【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显微镜把物象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所以,如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5×,它的放大倍数是5X10等于50倍。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非常简单,熟记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要使看到细胞数目最多,就选放大倍数最小,即可.
A、A选项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不为最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B选项的放大倍数为5×8═4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为最小,看到的细胞就最小,但细胞数目最多.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C选项的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不为最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D选项的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在四个选项中放大倍数为最大,看到的细胞就最大,但细胞数目最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只要计算四个选项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就是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
4.【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光学的原理,所以要想观察的物体必须能通过光线,如果所观察的物体不透光的话,我们就不能在视野中看到物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为这样的材料光线可以透过。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要求,解答此题需要熟知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
5.【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用显微镜观察物象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像,但是“倒立”的像而不是相反的像,而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像,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b”时,那么上、下、左、右颠倒后,就是“q”。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需要熟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是倒立的像,即上、下、左、右都颠倒。
6.【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上的灰尘.
故选:D.
【分析】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
7.【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出现的情况,首先明确显微镜的结构特点.
8.【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时利用光学原理的,所以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进行对光,在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对光步骤,难度不大,需要明确的是对光时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对光后,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才能观察物象,如果显微镜视野是暗色的,观察的物像就很模糊,不清晰,甚至会看不到物像。
9.【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当用10×物镜找到图象,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象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所以细胞的图象变大;视野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范围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大小不变,看到的细胞数目也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减少。
故答案为:A
【分析】1、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通过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来增大。
2、显微镜的视野大小是不变的,如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增大,原来视野边缘的细胞就到了视野之外,细胞数目就一定比原来少了。
10.【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判断污位置的方法如下:①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②移动装片,如果污物不跟着动,这时可以移动目镜,如果当污物跟着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③若移动装片或目镜污物都不动,则说明污物在物镜上。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污点位置的判断,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1.【答案】(1)
(2)物镜;目镜
(3)透明的
(4)遮光器
(5)粗准焦螺旋
(6)有同学的身体挡住了光线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1)
(2)显微镜是放大物象的工具,在显微镜的各结构中,对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物镜和目镜,也是显微镜最重要的两个部件。
(3)显微镜成像是利用的光学原理,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物体必须是能被光线穿过的物体,这样才可以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进入镜筒,才能看清楚物像,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4)在显微镜的结构中,有一个结构叫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大光圈可以允许大量的光线通过,小光圈通过的光线较少,所以当光线较强时,使用的是小光圈;当光线较弱时,使用的是大光圈,所以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5)在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中,能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其中,粗准焦螺旋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能能较小范围地升降镜筒,使用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象变的更加清晰。
(6)显微镜中的光线是通过反光镜反射外面的光线进入镜筒内的,所以如果许多人围着显微镜的话,同学的身体就挡住了光线,光线无法进入反光镜内,所以会出现视野漆黑一片的现象。
故答案为:(1)见解析中的图,(2)目镜、物镜,(3)透明的,(4)遮光器,(5)粗准焦螺旋,(6)有同学的身体挡住了光线。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在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两个部件;要在显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物镜、通光孔、光圈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