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16:00:4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收集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卡片中的内容,判断他们正在研究的主题是(  )
A.老子论道 B.韩非讲法 C.墨家学说 D.先师孔子
【答案】D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故他们正在研究的主题是先师孔子。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可得出这与儒家的民本思想相符合,B项正确;
墨家强调兼爱、非攻,排除A;
法家强调严刑峻法,以法治国,排除C;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3.(2021六上·龙凤期末)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  )
A.儒家 B.法家 C.兵家 D.墨家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D符合题意;
儒家主张实行仁政,排除A;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
兵家主要涉及军事理论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即可作答。
4.《中国焦点》评出十大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孔子的主要思想是(  )
A.主张“无为而治 B.主张“兼爱”“非攻
C.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D.提出“仁”的学说
【答案】D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D符合题意;
主张“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排除A;
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排除B;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是法家的思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5.孔子招生不分贫贱富贵,无品行高低之分;孔子的学生地域分布广,无明确国别划分。这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  )
A.因材施教 B.仁政治国 C.温故知新 D.有教无类
【答案】D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孔子招生不分贫贱富贵、品行高低,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D项正确;
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不符合题意,排除A;
材料信息与仁政治国无关,排除B;
温故知新指温习学过的东西,获得新的体会,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6.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这里“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各地实行不同的文字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的局面
【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B符合题意;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A不符合题意;
各地实行不同的文字,不能体现学术思想最灿烂,C不符合题意;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的局面是在东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7.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这场“大辩论”是(  )
A.王室衰微 B.春秋争霸 C.变法图强 D.百家争鸣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D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8.(2023九下·盐都月考)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该段对话选自《论语·颜渊篇》,其思想主张来自(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A.根据材料选自《论语·颜渊篇》的对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孔子的主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及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主张,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墨子,不符合题意;
C.孟子,不符合题意;
D.韩非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9.下图所示两位历史人物都提倡“仁”的学说,下列思想行为符合“仁”的是(  )
A.以强凌弱 B.乐于助人 C.以大欺小 D.杀富济贫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下列思想行为符合“仁”的是乐于助人。B符合题意;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和杀富济贫都不能体现孔孟的“仁”的学说,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理解“仁”的含义。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0.由于没有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也就没有-家独大的思想专制局面,这使得当时的学术活动极少受外在约束,先秦的学者面对一望无际的土地,自由地放牧、耕作、探险,所到之处,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成为后人的路标。与这段描述直接相关的是(  )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 C.尊崇儒术 D.八股取士
【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由于没有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也就没有以家独大的思想专制局面,这使得当时的学术活动极少受外在约束,先秦的学者面对一望无际的土地,自由地放牧、耕作、探险,所到之处,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成为后人的路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百家争鸣的景象,B符合题意;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行为,排除A;
汉武帝开始尊崇儒术,排除C;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学生需要把握、总结关键历史事件的背景。
11.下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儒家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题干表格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后世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C符合题意;ABD在表格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了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2.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中国高校师生也积极募集捐助物资,以各种形式与世界各国孔子学院及合作院校一起同心抗疫。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阅读下面图片和文字信息,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摘自《论语》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④他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并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孔子还是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和谐社会。④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B正确;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3.(2017七上·滕州月考)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B
【知识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为“仁”即“爱人”,包含一切美德。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中正仁和”意思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这正是儒家思想核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知识,难度适中。抓住关键词“仁”是解题的关键,还需熟悉儒家的发展过程及各时期的代表人物。
14.(2022·合肥模拟)(子墨子)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依法治国
【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墨子的言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可知,墨子认为战争是天下大害,反对贵贱等级。这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故A正确。
BCD分别是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观点,故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1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生产力的发展
C.各学派激烈辩论 D.各种思想层出不穷
【答案】B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急剧变化,出现了大变革。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逐步社会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各家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老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4)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答案】(1)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如何治理国家。
(2)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道家,《道德经》
(4)君主治国要严刑重罚。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关于背景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关于共同问题,根据材料一“各家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激烈的论争,”可知是国家治理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明如何来实现“仁”的这一主张。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是《道德经》。
(4)根据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并结合所学可知,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君主治国要严刑重罚。
故答案为:
(1)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如何治理国家。
(2)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道家,《道德经》
(4)君主治国要严刑重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孔子、老子以及韩非子的思想观点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的学校广播站正在播送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为了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某校七年级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这一时期的图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进来,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相关问题,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图片展示】
变化的形势
时代的智者
先民的创造
【图中学史】
(1)举出图1所示时期出现的三位霸主
(2)春秋战国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3)图3所示人物是谁 以他为代表的这些智者开启了什么样的文化局面
(4)图8记录了谁的伟大功绩
【答案】(1)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著名霸主(任意三位即可)。
(2)分封制。
(3)孔子。百家争鸣。
(4)李冰。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春秋争霸;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1)据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651年通过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分封制埋下的祸根。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3所示人物是孔子,以他为代表的这些智者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8记录了李冰的伟大功绩,公元前256年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设计最科学、保存最完整、至今发挥作用最好的大型水利工程。
故答案为:
(1)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著名霸主(任意三位即可)。
(2)分封制。
(3)孔子。百家争鸣。
(4)李冰。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五霸、分封制、百家争鸣、都江堰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收集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卡片中的内容,判断他们正在研究的主题是(  )
A.老子论道 B.韩非讲法 C.墨家学说 D.先师孔子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3.(2021六上·龙凤期末)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  )
A.儒家 B.法家 C.兵家 D.墨家
4.《中国焦点》评出十大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孔子的主要思想是(  )
A.主张“无为而治 B.主张“兼爱”“非攻
C.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D.提出“仁”的学说
5.孔子招生不分贫贱富贵,无品行高低之分;孔子的学生地域分布广,无明确国别划分。这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  )
A.因材施教 B.仁政治国 C.温故知新 D.有教无类
6.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这里“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各地实行不同的文字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的局面
7.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这场“大辩论”是(  )
A.王室衰微 B.春秋争霸 C.变法图强 D.百家争鸣
8.(2023九下·盐都月考)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该段对话选自《论语·颜渊篇》,其思想主张来自(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9.下图所示两位历史人物都提倡“仁”的学说,下列思想行为符合“仁”的是(  )
A.以强凌弱 B.乐于助人 C.以大欺小 D.杀富济贫
10.由于没有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也就没有-家独大的思想专制局面,这使得当时的学术活动极少受外在约束,先秦的学者面对一望无际的土地,自由地放牧、耕作、探险,所到之处,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成为后人的路标。与这段描述直接相关的是(  )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 C.尊崇儒术 D.八股取士
11.下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儒家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12.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中国高校师生也积极募集捐助物资,以各种形式与世界各国孔子学院及合作院校一起同心抗疫。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阅读下面图片和文字信息,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摘自《论语》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④他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13.(2017七上·滕州月考)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4.(2022·合肥模拟)(子墨子)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依法治国
1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生产力的发展
C.各学派激烈辩论 D.各种思想层出不穷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各家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老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4)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的学校广播站正在播送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为了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某校七年级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这一时期的图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进来,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相关问题,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图片展示】
变化的形势
时代的智者
先民的创造
【图中学史】
(1)举出图1所示时期出现的三位霸主
(2)春秋战国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3)图3所示人物是谁 以他为代表的这些智者开启了什么样的文化局面
(4)图8记录了谁的伟大功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故他们正在研究的主题是先师孔子。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可得出这与儒家的民本思想相符合,B项正确;
墨家强调兼爱、非攻,排除A;
法家强调严刑峻法,以法治国,排除C;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3.【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D符合题意;
儒家主张实行仁政,排除A;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
兵家主要涉及军事理论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即可作答。
4.【答案】D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D符合题意;
主张“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排除A;
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排除B;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是法家的思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5.【答案】D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孔子招生不分贫贱富贵、品行高低,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D项正确;
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不符合题意,排除A;
材料信息与仁政治国无关,排除B;
温故知新指温习学过的东西,获得新的体会,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6.【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B符合题意;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A不符合题意;
各地实行不同的文字,不能体现学术思想最灿烂,C不符合题意;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的局面是在东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7.【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D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8.【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A.根据材料选自《论语·颜渊篇》的对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孔子的主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及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主张,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墨子,不符合题意;
C.孟子,不符合题意;
D.韩非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9.【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下列思想行为符合“仁”的是乐于助人。B符合题意;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和杀富济贫都不能体现孔孟的“仁”的学说,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理解“仁”的含义。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0.【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由于没有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也就没有以家独大的思想专制局面,这使得当时的学术活动极少受外在约束,先秦的学者面对一望无际的土地,自由地放牧、耕作、探险,所到之处,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成为后人的路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百家争鸣的景象,B符合题意;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行为,排除A;
汉武帝开始尊崇儒术,排除C;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学生需要把握、总结关键历史事件的背景。
11.【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题干表格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奠定了后世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C符合题意;ABD在表格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了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2.【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并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孔子还是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和谐社会。④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B正确;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3.【答案】B
【知识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为“仁”即“爱人”,包含一切美德。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中正仁和”意思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这正是儒家思想核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知识,难度适中。抓住关键词“仁”是解题的关键,还需熟悉儒家的发展过程及各时期的代表人物。
14.【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墨子的言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可知,墨子认为战争是天下大害,反对贵贱等级。这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故A正确。
BCD分别是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观点,故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15.【答案】B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急剧变化,出现了大变革。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逐步社会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16.【答案】(1)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如何治理国家。
(2)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道家,《道德经》
(4)君主治国要严刑重罚。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关于背景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关于共同问题,根据材料一“各家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激烈的论争,”可知是国家治理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明如何来实现“仁”的这一主张。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是《道德经》。
(4)根据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并结合所学可知,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君主治国要严刑重罚。
故答案为:
(1)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如何治理国家。
(2)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道家,《道德经》
(4)君主治国要严刑重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孔子、老子以及韩非子的思想观点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7.【答案】(1)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著名霸主(任意三位即可)。
(2)分封制。
(3)孔子。百家争鸣。
(4)李冰。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春秋争霸;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1)据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651年通过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分封制埋下的祸根。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3所示人物是孔子,以他为代表的这些智者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8记录了李冰的伟大功绩,公元前256年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设计最科学、保存最完整、至今发挥作用最好的大型水利工程。
故答案为:
(1)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著名霸主(任意三位即可)。
(2)分封制。
(3)孔子。百家争鸣。
(4)李冰。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五霸、分封制、百家争鸣、都江堰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