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机械能
1.2023年3月19日陈芋汐和全红婵组合以362.04分的总成绩夺得跳水10米台冠军,如图所示,参加“跳水”表演赛时的分解动作的简略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离开跳板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
B.从跳起到入水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到达最高点时,若运动员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她将保持静止状态
D.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过程中,速度增大,运动员的惯性增大
2.如图表示某跳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四个位置:①刚离开跳台、②最高点、③初入水点、④恰好浸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能表示人的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是( )
3.对于北京冬奥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运动员静止站立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不能立刻停下,还会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D.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4.把金属小球放在O处,静止滚下,然后让它沿轨道滚下先后通过轨道上b、c,再通过b,最终恰好落在d处停下如图。观察小球滚动的全过程,下列图像中有关能量随小球位置变化的大致趋势正确的是( )
5.图甲是水火箭制作项目学习小组同学的设计图,图乙为水火箭发射后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过程中,喷出的水对水火箭有向下的力 B.在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在上升过程中,水火箭到达最高点的时刻为t1 D.在下降过程中,水火箭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6.如图甲是某运动员正在做蹦极运动。如图乙所示,运动员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OA段的长度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时他所受弹性绳弹力恰好等于其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时刻运动员正好在B点位置 B.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
C.从O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
D.蹦极的整个过程,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7.如图是滚摆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滚摆处于甲、乙位置时( )
A.重力势能不同,动能相同 B.重力势能不同,动能不同
C.重力势能相同,动能相同 D.重力势能相同,动能不同
8.小明将一小球在同一高度第一次竖直上抛,第二次斜上抛,若两次抛出时的动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动能相等都为零,机械能不相等
B.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动能都不为零,机械能相等
C.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高度相等,机械能不相等
D.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不相等,机械能相等
9.轻质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放置于粗糙水平面的物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保持弹簧与水平面平行),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物块位于O处。小乐将物块移至N处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发现物块向左移动,最终停在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N到M的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从N到M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物块经过O处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发生改变 D.物块停在M处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10.跳远项目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技术动作组成,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助跑时需用力向后蹬地,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水平地面助跑时,人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腾空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D.从最高点到落地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惯性也越来越大
11.如图,将甲、乙两钩码以细线相连并跨过定滑轮,使两钩码距离地面相同高度。静止释放后,观察到甲下降,乙上升。忽略摩擦及细线重力,在钩码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变化的情况是( )
A.甲的动能增加,乙的重力势能减少 B.甲的动能减少,乙的重力势能增加
C.甲的动能增加,乙的重力势能增加 D.甲的动能减少,乙的重力势能减少
12.如图所示为某市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个小坡度,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对此,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进站过程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B.列车进站过程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列车出站过程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D.列车出站过程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13.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 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将 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机械能将 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与轻质细线和轻质弹簧连接,将两球拉高使细线与弹簧在同一水平方向上,且弹簧长度小于细线长度。由静止释放后,两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vA_________vB (填“>”“<”或“=”),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农历十一月十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如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飞船返回当天地球运行的位置在 __________之间(填字母),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____。
(2)返回舱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 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过山车的动能在__________点最大,B点重力势能的大小________E点动能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 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17.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形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下滑,仅依靠滑行,滑到与A相同高度的滑台B处时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___,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 _________(选填“A”、“O”或“B”)。
(2)若想滑到C点,小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这个操作即可实现,则在 __________(选填“A”、“O”或“B”)点起跳有可能达到该目的。
18.如图,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它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与放在小车底板上的木块相连,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当小车在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__________(选填“向右”或“向左”);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此时小车在__________(选填“匀速运动”“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木块的动能转化成__________。
19.避险车道是指在高速公路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避险车道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右侧,以保证驾驶员能清楚地看到(如图甲所示);一般长度在50~100m,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砂土,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塑料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乙所示)。请用科学知识解释避险车道能让车辆安全减速的原因。
20.“雪如意”全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跳台滑雪作为冬奥会上极贝观赏性的项目。跳台滑雪的基本技术分为5个部分:助滑、起跳、空中飞行、着陆、滑行至终止区。滑雪运动员的成绩有多项评分依据,其中两项为空中飞行距离及5个技术是否顺利完成。
资料1: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赛道表面雪的厚度需达到6﹣8米。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滑雪时,运动员踏着滑雪板压在雪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
资料2:滑雪过程中,运动员沿着助滑道前进时,两腿尽量深蹲,上体前倾成流线型姿势,助滑后,在一蹬伸展身体,调整好姿势在空中飞行,飞行至顶端时身体与滑板构成上表面凸起的流线型,如图乙所示。
资料3:运动员着陆时,要让滑雪板的板后跟略领先于板前端着地,落地后,调整好姿势继续滑行到终止区,动作才算完成。
请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赛道的设置以及滑雪运动员的5个基本技术蕴含的科学知识作出说明。
21.如图所示,在一个金属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先将橡皮筋两端穿过盖和底的小洞并固定起来,再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使小铁块悬于罐体内,盖上盖子。做好后将罐子从较为平缓的斜面滚下,可观察到罐子从高处滚下时,先由慢到快再变慢,最后罐子又会从斜面底端自动反向向上滚动,如此往复多。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金属罐子如此运动的科学原理。
22.汽车超速、超载容易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获得以下资料信息,如图所示。请解释汽车超速、超载容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
23.如图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哪条?为什么?
第1题
第2题
A.
B.
C.
D.
A.
B.
C.
D.
第5题
第6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机械能(带答案)
1.2023年3月19日陈芋汐和全红婵组合以362.04分的总成绩夺得跳水10米台冠军,如图所示,参加“跳水”表演赛时的分解动作的简略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离开跳板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
B.从跳起到入水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到达最高点时,若运动员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她将保持静止状态
D.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过程中,速度增大,运动员的惯性增大
解:A、从离开跳板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她只受到重力作用,故A正确;
B、从跳起到入水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故B错误;
C、到达最高点时,运动员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若运动员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则她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增大,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表示某跳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四个位置:①刚离开跳台、②最高点、③初入水点、④恰好浸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能表示人的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是( )
解:从①→②→③的过程中,由于不计空气阻力,人的机械能守恒,人的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从③→④的过程,运动员入水,受到水的阻力的作用,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对于北京冬奥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运动员静止站立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不能立刻停下,还会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D.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解:A、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运动员静止站立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到达终点的运动员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刻停下,故C正确;
D、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低,重力势能减少,故D错误。故选:C。
4.把金属小球放在O处,静止滚下,然后让它沿轨道滚下先后通过轨道上b、c,再通过b,最终恰好落在d处停下如图。观察小球滚动的全过程,下列图像中有关能量随小球位置变化的大致趋势正确的是( )
解:把金属小球放在O处,静止滚下,然后让它沿轨道滚下先后通过轨道上b、c,再通过b,最终恰好落在d处停下,d处的高度比O处小,说明机械能减小了;
AB、根据质量不变,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故O点重力势能最大,其次是c点,d点比c点低,重力势能比c点小,b点的高度最低,重力势能为0,而c到d过程重力势能增大,但d点重力势能不为0,小于O点,故AB错误;
CD、从O到b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动能增大,b到c再到b,由于摩擦力阻力的存在,第二次到经过b点的动能比第一次小,且在c点的速度不为0,动能不为0,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图甲是水火箭制作项目学习小组同学的设计图,图乙为水火箭发射后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过程中,喷出的水对水火箭有向下的力 B.在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在上升过程中,水火箭到达最高点的时刻为t1 D.在下降过程中,水火箭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解:A、发射时,瓶内高压气体对水做功,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给水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水对水火箭有向上的推力,故A错误;
B、在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正确;
C、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高度变大,速度减小,水火箭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到零的时候,水火箭到达最高点,水火箭到达最高点的时刻不是t1,故C错误;
D、下降过程中,水火箭克服空气的阻力做功,以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甲是某运动员正在做蹦极运动。如图乙所示,运动员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OA段的长度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时他所受弹性绳弹力恰好等于其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时刻运动员正好在B点位置 B.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
C.从O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
D.蹦极的整个过程,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解:A、由图可知,t0时刻的弹力最大,弹性绳形变程度最大,是C点位置,故A错误;
B、由图知,最后绳的弹性势能几乎不变,说明此时运动员已经静止下来,此时拉力与重力平衡,由图象知,弹力小于F0,则重力小于F0,故B错误;
C、运动员从O到A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所以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故C正确;
D、从O到A,运动员向下运动,弹性绳没有发生形变,运动员机械能不变;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最终静止时,人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弹性势能,所以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是滚摆完成一次下降和上升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滚摆处于甲、乙位置时( )
A.重力势能不同,动能相同 B.重力势能不同,动能不同
C.重力势能相同,动能相同 D.重力势能相同,动能不同
解:整体过程中,滚摆的质量不变,由图可知,滚摆起点位置的高度大于滚摆上升的最高高度,由重力势能影响因素可知,滚摆起点位置的重力势能大于滚摆上升到最高位置的重力势能,而这两个位置时的速度为零,由动能影响因素可知,这两个位置时的动能为零,而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加动能,因此滚摆起点位置的机械能大于滚摆上升到最高位置的机械能,说明滚摆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在不断的减小,因此滚摆乙位置时的机械性能小于在甲位置时的机械能,由于甲、乙两位置滚摆的高度相同,由重力势能影响因素可知,滚摆在甲、乙两位置时的重力势能相等,因此滚摆在乙位置时的动能小于在甲位置时动能,即该过程中,滚摆处于甲、乙位置时重力势能相同,动能不同,故D正确。故选:D。
8.小明将一小球在同一高度第一次竖直上抛,第二次斜上抛,若两次抛出时的动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动能相等都为零,机械能不相等
B.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动能都不为零,机械能相等
C.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高度相等,机械能不相等
D.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不相等,机械能相等
解:第一次竖直上抛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以动能相等为零,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全部为重力势能;
第二次斜上抛,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上还具有速度,动能不为零,动能没有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第二次斜上抛时,小球的重力势能小于
第一次竖直上抛时的重力势能,所以两次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不相等,
小球两次被抛出时的动能相同,即机械能相等,它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它们达到最高点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相等的。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轻质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放置于粗糙水平面的物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保持弹簧与水平面平行),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物块位于O处。小乐将物块移至N处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发现物块向左移动,最终停在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N到M的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从N到M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物块经过O处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发生改变 D.物块停在M处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解:A、从N到M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与物块的机械能之间发生了转化,所以物块的机械能是改变的,故A错误;
B、从N到M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正确;
C、物块经过O处时,由于运动的方向不变,与接触面相对运动的方向不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改变,故C错误;
D、物块停在M处时,受到弹簧水平向右的弹力的作用,物块静止,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0.跳远项目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技术动作组成,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助跑时需用力向后蹬地,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水平地面助跑时,人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腾空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D.从最高点到落地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惯性也越来越大
解:A、跳远时用力蹬地快速跳起,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水平地面助跑时,人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腾空到最高点时,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
D、从最高点到落地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由于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B。
11.如图,将甲、乙两钩码以细线相连并跨过定滑轮,使两钩码距离地面相同高度。静止释放后,观察到甲下降,乙上升。忽略摩擦及细线重力,在钩码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变化的情况是( )
A.甲的动能增加,乙的重力势能减少 B.甲的动能减少,乙的重力势能增加
C.甲的动能增加,乙的重力势能增加 D.甲的动能减少,乙的重力势能减少
解:当由静止自由释放后,甲砝码下降,乙砝码上升;甲所处的位置下降(高度减小),速度变大,因此甲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乙所处的位置升高(高度增大),速度变大,因此乙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由于细线的质量不计,且细线与定滑轮间无摩擦力,所以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总量不变。故选:C。
12.如图所示为某市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个小坡度,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对此,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进站过程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B.列车进站过程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列车出站过程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D.列车出站过程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解:由题意可知,列车进站时,是由低处向高处运动,高度增大,速度减小,列车的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列车出站时,是由高处向低处运动,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又转化成了动能。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3.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 相反 (选填“相同”或“相反”);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将 减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机械能将 不变 。
解:排球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排球的速度越来越小;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质量不变,动能减小,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变;故答案为:相反;减小;不变。
1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与轻质细线和轻质弹簧连接,将两球拉高使细线与弹簧在同一水平方向上,且弹簧长度小于细线长度。由静止释放后,两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vA > vB (填“>”“<”或“=”),你判断的理由是: A和B的最终高度相同,当A球摆动到最低点时,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球在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因此A球的动能大,速度大。
解:两个小球质量相同,且开始时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它们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也就是机械能相等。由题意可知,两球下降的高度相等,则两球的重力势能减小量相等,即两球损失的重力势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当A球摆动到最低点时,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即动能等于原来的重力势能;B球在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因此A球的动能大,由于A和B的质量相同,所以A的速度大。
故答案为:>;A和B的最终高度相同,当A球摆动到最低点时,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球在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因此A球的动能大,速度大。
15.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农历十一月十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如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飞船返回当天地球运行的位置在 AD 之间(填字母),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短夜长 。
(2)返回舱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1)12月4日,应在AD之间;冬季昼短夜长;
(2)返回舱减速下降过程中,动能减小;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变小。
故答案为:(1)AD;昼短夜长;(3)变小。
16.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过山车的动能在 C 点最大,B点重力势能的大小 等于 E点动能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 变化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解:(1)由图乙可知,过山车的动能在C点最大,在B点最小;B点的重力势能大小与E点的动能大小相等;
(2)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由图乙可知,从B到C点、再到D点、最后到达E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越来越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变化的。故答案为:C;等于;变化。
17.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形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下滑,仅依靠滑行,滑到与A相同高度的滑台B处时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O ,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 A (选填“A”、“O”或“B”)。
(2)若想滑到C点,小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这个操作即可实现,则在 A、O (选填“A”、“O”或“B”)点起跳有可能达到该目的。
解:(1)运动员在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O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会逐渐变小,人在B点时全蹲,重心降低了,B点的重力势能要小于A点的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最大点在A处;
(2)运动员在B点时静止,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还会落在B点,不能到达C点;运动员在A、O点时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此时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大,到达B点后有一定的速度,能到达C点。
故答案为:(1)O;A;(2)A、O。
18.如图,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它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与放在小车底板上的木块相连,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当小车在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向右 (选填“向右”或“向左”);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此时小车在 突然减速 (选填“匀速运动”“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木块的动能转化成 弹性势能 。
解:当小车在加速运动时,木块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相对于小车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这说明木块是向右运动的,由于木块具惯性,则此时小车在突然减速;
木块的动能变小,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大,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故答案为:向右;突然减速;弹性势能。
19.避险车道是指在高速公路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避险车道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右侧,以保证驾驶员能清楚地看到(如图甲所示);一般长度在50~100m,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砂土,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塑料防撞桶围起来(如图乙所示)。请用科学知识解释避险车道能让车辆安全减速的原因。
解:避险车道有一定坡度是为了汽车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使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来;
铺上疏松的碎石、沙士可增大摩擦阻力,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让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
废旧轮胎和防撞桶的作用是在撞击的过程中起缓冲作用,而且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
20.“雪如意”全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跳台滑雪作为冬奥会上极贝观赏性的项目。跳台滑雪的基本技术分为5个部分:助滑、起跳、空中飞行、着陆、滑行至终止区。滑雪运动员的成绩有多项评分依据,其中两项为空中飞行距离及5个技术是否顺利完成。
资料1: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赛道表面雪的厚度需达到6﹣8米。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滑雪时,运动员踏着滑雪板压在雪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
资料2:滑雪过程中,运动员沿着助滑道前进时,两腿尽量深蹲,上体前倾成流线型姿势,助滑后,在一蹬伸展身体,调整好姿势在空中飞行,飞行至顶端时身体与滑板构成上表面凸起的流线型,如图乙所示。
资料3:运动员着陆时,要让滑雪板的板后跟略领先于板前端着地,落地后,调整好姿势继续滑行到终止区,动作才算完成。
请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赛道的设置以及滑雪运动员的5个基本技术蕴含的科学知识作出说明。
解:对赛道的设置,助滑段弧形赛道落差大,能很好利用运动员身体的重力势能,使运动员获得足够大的起跳速变。着陆段赛道落差和弧度小相对较小,而且赛道上雪厚度大、雪内有很多的小孔,内有空气。运动员着陆时,都能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对运动员身体的伤害。
①助滑:重力势能大部分转化为动能;②起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增大速度,增大动能:伸展身体,提高重心,增大重力势能,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空中飞行:利用惯性;④着陆:宽大的滑雪板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⑤滑行至终止区,着陆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滑行。
21.如图所示,在一个金属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先将橡皮筋两端穿过盖和底的小洞并固定起来,再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使小铁块悬于罐体内,盖上盖子。做好后将罐子从较为平缓的斜面滚下,可观察到罐子从高处滚下时,先由慢到快再变慢,最后罐子又会从斜面底端自动反向向上滚动,如此往复多。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金属罐子如此运动的科学原理。
答: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罐子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所以该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罐子的运动速度变大;随着重力势能的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大,弹性势能变大,是罐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所以罐子的运动速度会变慢;
当罐子滚动到最低端时,弹性势能最大,重力势能和动能最小,此时的弹性势能会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所以罐子又会从斜面底部自动往上滚,如此往复多次。
22.汽车超速、超载容易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获得以下资料信息,如图所示。请解释汽车超速、超载容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
答:汽车超速,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产生的后果更严重;汽车超载,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产生的后果更严重。
23.如图AOB是光滑轨道,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哪条?为什么?
答:根据题意,小球从A点由静止滑下,所以小球的机械能等于A点时的重力势能,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的最高点超过了A点的高度,故a不可能;
b点的最高点与A点的高度相同,而在最高点时,小球仍具有向右运动的速度,所以b图线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故b不可能;
c图线的最高点低于A点,由于在最高点时小球仍运动,其总机械能可能与开始时的机械能相等,故c符合实际。
第1题
第2题
A.
B.
C.
D.
A.
B.
C.
D.
第5题
第6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