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5 13: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看一看:
图中是什么?畅所欲言: 从下列图形中,找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因为D是唯一 一 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BCADABCD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抓住论点。
2、弄清本文的论据,掌握其论证结构。
3、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给重点字注音。
汲取(  )
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jí dì zī zīqiè 生字词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
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一、读一读、想一想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分析与研讨: 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zxxk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一)创造性的思维需哪些必需的因素?(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提出这两个问题,作者运用什么句式?设问句。它的作用有:引出下文,引发思考。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①、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a、学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b、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②、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
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
——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拥有创造力的人:    没有拥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结论: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做一个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讨论)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思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尽量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因为:
1、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
3、如果认为答案是唯一的,找到答案就会止步不前。思考:“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用课文中的话回答。)1、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思考:“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分析问题: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3、解决问题: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要具备三个要素。 必需要素区分根据a. 渊博的知识b.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 持之以恒的毅力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法,并相信自己提出论点

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区分有无创造力得出结论 深入论证人人都有创造力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文 章 结 构 它的作用有:①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③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三、小 结提出问题 ( 1-3段)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重要。
分析问题 (4-12段)
第一层(4 -8段):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二层( 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13段)
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一、文章结构四、认识自我你是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列图片,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4-1=34-1=44-1=5下列算式成立吗?1、1+1=24
2、3+3=2
3、9+3=1
4、30+30=1
5、8+16=1 这些算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可是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计算,它就成立了。(1年+1年=24个月)(3个月+3个月=2个季度)(9个月+3个月=1年)(30分钟+30分钟=1小时)(8小时+16小时=1天) 以上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1+1=?一把锯子 + 一片森林 = 一片荒漠…
一支笔 + 一张纸 = 一幅画、一首诗 + 一首歌 = 一个世界…
一个李白+ 一壶酒” = 诗百篇1、观察图形,你能看出的有什么?
小结同学们,创新带给我们的快乐洋溢在每个同学脸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只要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你就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