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7智取生辰纲(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7智取生辰纲(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5 13: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它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zxxk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的主要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从《水浒传》成书到现在,近700年来,人们常说的一个成语“逼上梁山”,充分反映了另一个成语“官逼民反”的真理。今天要学习的《智取生辰纲》,是主人公杨志被“逼”上梁山的前奏曲。青面兽杨志 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杨志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又被晁盖等所劫。杨志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回) 。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
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
“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
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
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 教学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4.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趱行( ) 嗔怪( )
恁地( ) 怨怅( )怄气( ) 朴刀( ) 省得( ) 逞辩( ) 聒噪( ) 罗唣( ) 面面厮觑( ) 还言语( )
忒认真( ) 剜口割舌( )
芥菜( ) 甚么( )齐读并抄写生词和注音:zǎn chēn nèn chànɡ òu pō xǐnɡ chěnɡ ɡuō zào qù huán tè wān jiè shén 古今异义词1、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2、这厮不值得便骂人。3、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4、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5、你理会得甚么!古义:赶。今义:拿,拿走。古义:有必要。今义:做某事有意义。强人 古义:强盗。今义: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
作为的人。去处 古义:地方。 今义:去的地方。古义:遮蔽,躲藏。今义:名词,影子。古义:懂得,知道。今义:理睬。7、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8、我们胡乱也买这桶吃。9、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10、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6、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什么
不紧?古义:付给。今义:借了钱归还别人。古义:(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义:宽恕,饶恕。古义:索性,干脆。今义:任意;马虎,随便。古义:被。今义:吃东西。古义:计策。今义: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基本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智取生辰纲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
分析小说情节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杨志 。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4、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明线暗线杨志押送
生辰纲
好汉智取
生辰纲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岗松树林
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①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 骂、打
(怨怅)
虞侯—嗔
(怨怅)
????????? 老都管—烦
(恼他)杨 志?②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1、 你认为杨志是个怎样的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加以刻画的?精明谨慎、粗暴蛮横
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烘托等继续赏析课文内容2、杨志为什么会失败?试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加以分析。 3、吴用他们的天时、地利、人和又如何呢?A、天时:天气炎热,手下的人无法忍受;
B、地利;黄泥冈,强盗出没的地方。
C、人和:内部矛盾重重,军健、虞候、老都管对他怨恨深重。三者尽失,注定失败天时:天热,敌人口渴,正好卖酒;
地利:黄泥冈,松树林,敌人欲歇,又可 模糊 对方的视线;
人和:兄弟七人,相互配合。蒙骗对方。三者皆得,必定成功4、吴用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5、杨志这么精明的人,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A、智用天时;
B、智用地利;
C、智用矛盾
D、智用计谋,实行“软取”1、吴用他们的计谋高妙,无懈可击(杨志的失败,正好突出吴用的精明——烘托)
2、杨志自身的性格缺陷:急功近利,粗暴蛮横6、找出本文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即
  (1)天热成为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2)同时吴用他们也正是利用了天气炎热的条件才得以成功,所以对天气炎热的描写完全是为智取服务的。把握矛盾冲突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
阮氏三兄弟主要矛盾:杨志押送与晁盖、吴用等人夺取的
矛盾冲突。次要矛盾: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
的内部矛盾冲突。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烘托气氛;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3、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如杨志这样精明的人为什
么还如此刚愎自用,不懂得处
理好内部关系,试从全书从他
的出身、追求来分析他的矛盾
性格。 出身名门,但地位不高,因杀了泼皮牛二,发配大名府,受梁中书抬爱,做了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 多年流落在外,深谙江湖凶险,故押送途中不打旗招摇,而作行客打扮。一心求官,珍惜升官的机会智勇兼备,机警善变,有见识杨志的典型意义 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8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面张目。杨 志 之 智 1.起止时辰变更2.催逼赶路2.精明谨慎3.斥虞侯3.忠于职守4.顶都管4.官欲甚强5.追问枣客 6.警惕贩酒客1.机警善变小 结吴 用 之 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策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杨 志 之 不 智 1.刚愎自用
2.对部下凶横
3.不体谅
4.缺乏沟通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智用计谋取送变更起止
提醒军汉盘问枣客谨慎买酒智得失好汉们足智多谋杨智机警谨慎 杨志:
精明能干,但刚愎自用,对部下横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分化。 吴用: 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团结。讨论:
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瞒天过海——伪装客商暗渡陈仓——走小路以逸待劳——林中休息声东击西——吴用下药混水摸鱼——偷酒抛砖引玉——送枣欲擒故纵——不肯卖酒走为上策——劫走生辰纲釜底抽薪——杨志断了升官梦完成《智取生辰纲》 研讨与练习一、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并据此分析一下杨志的性格特征。课外阅读《水浒》中有关杨志的其他章节,进一步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水浒》中比较集中写杨志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二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六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二、这篇课文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还夹杂着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如“计较”等。试从课文中把这类词语找出来,同现代汉语加以对照辨析。 取:古:赶。今:拿走。
值得:古:有必要。今:作某事有意义。 强人: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去处: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影: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 理会:古:懂,知道。今:理睬。
还: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胡乱: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随便。 三、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课文标题却是“智取生辰纲”,试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 打听到杨志会帮梁中书送生辰纲之后,我,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和白胜动了心.在一起商议对策。我们最终认为送生辰纲是夏日炎炎的时候,比较容易成功。又接着分析了所经路线的地形.
决定在黄泥岗动手取生辰纲.这一天,烈日当空,我们一行推了七辆江州车,上面堆满了枣子,赶往松林,然后让一个人在外面放哨,我们其他人埋伏在树林里,等待着杨志等人的到来.我们装扮成商人,听到有了动静,便一起出去瞧瞧.在交谈间,晁盖,吴用发现他们的行为语言等不象市井小民,认为他们送的正是生辰纲.依计行事,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放入了蒙汗药.他们进入了我们设下的陷阱之后,我们带走了生辰纲,而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高高兴兴的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