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1 21: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世纪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世纪城市复兴的背景、城市争取自治的常用方式;知道大学兴起的背景及其主要特点;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复兴和大学的出现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城市复兴的局限不足与意义作用的讨论,学习辩证理解历史现象的方法;通过学习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和早期大学的教学生活,辩证看待中世纪城市与大学的出现。通过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复兴和大学的影响,学会运用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视角解释评价历史事件的作用及影响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世纪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感受城市市民不懈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城市兴起以后,产生了早期的市民阶层,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大学的兴起使欧洲的教育出现新的变化,被认为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学生能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和连续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城市在 西欧中世纪的发展;
难点:辩证评价中世纪的城市与大学。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老师特别喜欢吃一道湖南特色菜:辣椒炒肉。不知道同学们吃过猪肉,见没见过猪跑。1131年,中国的猪年,在法国巴黎,菲利普王子被一头四处觅食飞速奔跑的猪吓得摔下了马,一命呜呼。 (出示材料一:宋朝开封城布局示意图)提问:当时类似于巴黎的中国城市开封,猪是否也能活着遇见王? 经过仔细观察示意图,发现在中国开封,猪要遇到王,需要经过层层关卡:护城河、城墙。 中国的城市带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层层围护,“筑城以卫君”。猪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活着见到中国的王。中外对比,为之后讲授欧洲城市复兴及其特点做好铺垫。
城市的复兴 出示材料二,提问:引发事故的猪在城市干吗?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城市? 出示材料三(中世纪城市版画)提问:活跃在城市的人是什么身份?属于什么行业?城市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补充当时城市的相关告示,楼上的人倾倒粪便,必须要提醒楼下的人。提问当时城市还有什么特点?什么人愿意前往? 出示材料四(林肯城特许状)提问:中世纪城市是否有人管理?是否愿意管?会以什么方式管? 出示材料五(琅城争取自治的故事),追问:城市的领主和市民能否一直和谐相处。结合材料思考法国琅城居民在争夺什么?以什么方式争夺? 知道猪在城市是商品,结合材料理解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活跃是城市复兴的根本原因。 回忆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状况,对比得出城市与庄园的行业有明显的不同,主要是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得出中世纪城市小、脏、乱、差的特点。 根据材料思考在利益的驱使下,领主管理,以特许状的方式。进一步分析,城市市民跟农奴相比,经济独立、政治独立,有极大自由权。 市民以和平赎买和武装斗争的方式争夺城市的自治权。城市中出现封建领主、市民、国王三股势力,他们用协商的方式处理争端,这成为欧洲从传统走向近代一个重大里程。 通过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中世纪城市是一个伴随西欧封建社会发展自发成长的过程,旨在揭示城市复兴的原因。 观察分析图片,感受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 结合故事、图片、材料等、通过反复制造认知冲突来推进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辩证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层次发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围绕琅城自治的故事,层层剖析,分析城市市民与旧的封建秩序之间的矛盾以及相互的斗争和妥协。
大学的兴起 出示材料六、七,提问:城市的学者有何特权?父亲希望儿子去学习什么?孩子是否又真的喜欢学习相关内容? 总结提炼:大学早期的课程是学习神学内容。为了适应世俗的需要,大学不断的引入了新的课程,文化在中世纪城市广泛传播。 通过师生合作分析理解大学既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又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
课堂小结 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中世纪的“中”是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两座高山文明中的低谷;另一种认为,中世纪的“中”,是传统落后的农奴社会向近代文明迈进的中间过渡时期。 为不同的史学观点各自寻求史实进行论证,梳理本课知识。 总结提升,揭示本课的核心主旨,强化学生认识。
五、材料附录:
材料一:宋朝开封城布局示意图
材料二:“10到11世纪的欧洲,随着铁犁等先进工具的广泛使用……主要农作物的平均产量由8世纪至9世纪的种一收二,上升为种一收五……农产品总量显著增加,在满足农村人口需要的同时开出现了剩余。
……
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
——王斯德《世界通史》P225
材料三:中世纪城市
材料四: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而此人能按照本城之法律与习惯,则准许彼等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
——摘自林肯城特许状
材料五: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材料六:在波洛尼亚,市政长官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周围或者学者们的住所周围经营手工业,因为这可能会干扰教学和学习活动,违反规定者将受到处罚。在牛津,130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禁止在靠近城市的地方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赛和马术活动,因为这会打扰到学者们。
——张斌贤《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权》
材料七:
在这个城市里生活需要很多东西,而且都很昂贵;我必须得租房住,买生活必需品,还有很多我现在没法预计的东西。
——儿子
最近我发现你生活荒淫无度,好逸恶劳,别人在学习圣经的时候你却在弹你那破吉他!
——父亲
六、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史学界也有不同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提炼教学主旨,如城市市民争取自由的精神、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等。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法、史料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就能落实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