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选必3 第二单元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选必3 第二单元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1 16: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导学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南亚、东亚与美洲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学习目标】
学习要点 水平1-2学习目标 水平3一4学习目标
各具特色的古代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能够列举典型的文化现象,说明古代印度、朝鲜、目本、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色。 能够在世界历史的时空框架下,整体把握古代各区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影响;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古代不同文化类型产生的原因;能够运用相关材料论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优秀文化;能够运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解释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认识文化多样性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任务】
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3分,P27)
指出两部定型于2-4世纪的印度史诗?(2分)分析其影响?(2分,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成就;吴哥窟中很多浮雕的题材以其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反映了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P27-28
中朝自古以来交往频繁,请举例说明。(3分,P28)
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表现?(2分,P29以及P31“大化改新”和法隆寺)
印第安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文化?(3分,P29)
印第安人修建的金字塔与埃及有何不同?(3分,P30)
印加人的文化成果有哪些?(3分,驿道、金字塔、太阳庙;医学:麻醉剂、人体解剖;历法:太阴历、太阳历)
印第安文化的最终命运如何?(1分,毁灭殆尽)主要原因?(2分,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印第安人遭到大肆屠杀)P31()
【教材问题参考】
1.教材P27思考点: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受古代印度文化影响最大的地区是东南亚,这一地区的宗教、习俗、语言、文字、建筑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同时,印度文化往北和向西传播。佛教对中国及东亚其他地区都产生了影响;印度的10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到了西方。
2.教材P31学思之窗: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印第安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美洲印第安人在几乎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是,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美洲印第安文化独立发展的进程。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伤害和对印第安文化的破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大批印第安人死于虐待、屠杀和疫病,这使美洲居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对美洲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3.教材P32问题探究: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找一个切入点,例如:中国与朝鲜、日本的文化交流;佛教传入中国;西亚、北非字母文字的传播;冶铁技术的传播等。谈谈自己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4.教材P32学习拓展: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本和印度两国文化的不同特点。
可以从宗教、思想、文字、文学和建筑艺术等方面入手。本题是一道拓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找好切人点,进行对比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课堂作业】
1.在古印度,社会上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根据婆罗门教神话: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用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他的口变为婆罗门,双臂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两脚变为首陀罗。据此推测,其主要寓意为
A.证明种姓制度的合理性 B.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
C.种姓制度强调生而平等 D.种姓制度的影响深远
2.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表明佛陀主张
A.世间一切皆苦B.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C.世间众生平等D.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3.古代印度人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们将月亮经过的星座归为28宿;将一年定为12个月。其天文学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教育体系的完备C.种姓制度的盛行D.宗教思想的流行
4.佛教是柬埔寨的国教,但印度教也并行不衰。佛教和印度教的特征在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的石窟中都有体现,许多浮雕是以《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这些史实可用来佐证
A.东南亚文化的多元特色 B.佛教内容充满神秘色彩
C.东南亚石窟艺术发达 D.印度文化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
5.随着一批批遣唐使回国,新罗国开始置国学诸业博士,确立“读书三品科”制度。这说明
A.新罗主导了与唐朝的文化交流 B.理学成为新罗选官的重要依据
C.新罗教育体现唐代“三教合一” D.唐文化对新罗有强大的吸引力
6.宋代学者谈到高丽纸时说:“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造纸技术开始外传 B.造纸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C.朝鲜造纸技术领先中国 D.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7.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了一部史书,模仿中国史书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这部史书是
A.《编年史》 B.《三国史记》 C.《高丽史》 D.《源氏物语》
8.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宗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 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9.朝鲜与中国隔江相望,自古以来交往频繁。下列关于古代朝鲜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丽史》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B.朝鲜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C.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
D.在学习字母文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10.古代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列文化成就能佐证中华文化深刻影响古代日本文化发展的是
①平假名和片假名 ②大和绘和浮世绘 ③《源氏物语》 ④法隆寺和唐招提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9世纪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日本绘画的这一发展历程实质上反映了
A.市民文化高涨B.资产阶级的艺术追求C.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D.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
12.印加人通过观察太阳,编制了太阳历,以确定农业季节。同时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共365天。每月都有名称,表示相应的宗教活动。这反映了印加历法
A.完全服务于农业生产 B.完全服务于宗教活动
C.完全服务于军事活动 D.兼顾农业和宗教需要
13.据《曼多撒手抄本》记载,阿兹特克人的学前教育在家中完成,十岁到十五岁进入公共学堂学习,由氏族酋长监督;学校种类多样,主要有平民学堂、女子学堂、贵族神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神庙的修道室等。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的教育
A.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 B.注重民主、平等意识的灌输
C.鼓励人们全面多元发展 D.形成了全民参加的体系
14.古代玛雅人的城内有300多座金字塔庙宇,阿兹特克人的都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古代美洲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
A.展示文化成就 B.用于祭祀神灵 C.用作国王陵寝 D.贮藏珍贵物品
15.“15世纪末以前,印第安人的历史是独立发展的。人口有1 500多万到4 000多万,语言和方言达数千种之多,在美洲建立了许多古文化中心,创造了灿烂的印第安文明。而这一切从1492年开始改变了。”这段表述意在表明
A.西方殖民主义毁灭文明的罪恶 B.哥伦布远航丰富了美洲文明
C.新航路开辟密切了全球的联系 D.美洲文明的独立性和辉煌性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历,又称“阴历”“农历”,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象征。过去的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既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又反映太阳的四时变化,是非常适合东亚社会的,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一用就是两三千年。中历过去在东亚的通用,还具有国际秩序的象征意义。在朝贡—册封体制之下,通用或部分通用中国历法,每年由中原朝廷颁赐历书供各国和各地区使用,或授权有些国家或地区据此编出各自的代用历书,此即所谓的“颁正朔”或“奉正朔”,是东亚传统国际秩序的象征。
材料二 进入近代以后,东亚各国纷纷“脱亚入欧”,其标志之一,便是弃中历而改用西历。西历就是西洋历法,又称“阳历”“公历”。西历是太阳历,只反映太阳变化,不反映月亮变化。从1873年日本率先改用西历,1896年朝鲜半岛开始使用西历,到1912年中国本土最终改用西历,短短四十年间,东亚各国完成了从中历到西历的转变,但在民间和民俗的层面上,中历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选自《新民晚报: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东亚各国为何大都采用中历?(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近代日本和朝鲜改用西历的原因。(4分)
答案:(1)原因: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适合东亚社会;在朝贡—册封体制下,中国以颁赐历法来宣示对天下的控制。
(2)日本:明治维新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实现脱亚入欧。朝鲜: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