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4 14:1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 20 课
课程标准: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通过了解民国初年社会经济、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的变化,认识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
政治、经济与文化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复辟帝制
1912
3.10
3.11
12月
1913
3.20
11月
5月
1914
8月
12月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临时参议院所制《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获得选举胜利
“宋教仁案”
二次革命(失败)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自控制中国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5月
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中日北京条约)
1915
10月
参议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赞成“君主立宪”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反袁斗争
1915
12月
3月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 成功
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83天
1916
1913
3.20
“宋教仁案”
二次革命(失败)
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宣告独立
6月
袁世凯在绝望中去世
1916
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宣示以后,万一现今种种不得已之理由依然存在,为应彼时势之要求起见,又不得不仍行专制,吾恐天下人遂不复能为元首谅矣。 ——梁启超
革命军VS北洋军
护国军VS北洋军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年3月—1928年底)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1912年—1916年)
(1916年—1928年)
中华民国
(1912年—1949年)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12年1月—1912年3月)
(1927年4月—1949年4月)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
政治特点:
派系分布:
派系 代表 依附国 势力范围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苏、赣、鄂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黑、吉、辽)
直皖战争、直奉战争
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府院之争
段祺瑞
日本
国务院
黎元洪
美国
总统府
VS
实质:
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张勋复辟
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12天
结果:被段祺瑞击败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护法运动
背景:
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
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经过:
1917年,南下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借孙中山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
1918年,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职,“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参加一战
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目的:
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概况: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
影响: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经济发展(短暂春天)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 434 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中国年鉴 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根据材料及教材,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时间 国别 输入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经济发展(短暂春天)
内部:
有利条件(原因)
中华民国建立,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一战期间(1914—1918),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外部: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经济发展(短暂春天)
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
代表——荣宗敬、荣德生(福新面粉公司)
表现:
影响: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荣宗敬
荣德生
面粉大王 棉纱大王
实业救国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社会生活(新气象)——辛亥革命后
周恩来
张学良
汪精卫
改用阳历
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称呼
表现:
长袍马褂
新式服装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背景
反思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认识到其根本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头脑仍旧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
袁世凯祭孔
器物
制度
思想
袁世凯倒施逆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兴起
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大红楼)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主张
拥护“德先生”——民主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
拥护“赛先生”——科学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
思考: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中要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
思考: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中要反对孔教?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
德先生
democracy(民主)
穆姑娘
morality(道德)
赛先生
science(科学)
莱后生
literature(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影响
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提出
所涉及的内容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民》《新潮》《每周评论》
日本“二十一条”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并加以扩大;
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权;
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
中国政府须聘用日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日本在武昌与九江、南昌间及南昌与杭州、潮州间有修筑铁路权,在福建有投资筑路和开矿的优先权。
弱国无外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