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1 20: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部编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本单元学习任务在阅读方面侧重于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在表达方面侧重于培养实用性表达与交流能力。第五课所选文章是新闻评论,与《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在文体特征上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不同。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单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题思想,让学生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知识,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评论的标题、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鉴赏技法,促进写作。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行文思路;
2.理解工匠精神的概念及内涵;
3.感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传承工匠精神。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行文思路;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工匠精神的概念及内涵。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传承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工匠精神的概念及内涵。
【教学难点】
感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传承工匠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大国工匠许振超视频
视频中许振超认为“为国家富强学技术,为人民幸福生活多创造效益”,坚持“当有工匠精神的工人”,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走近《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来好好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同时引入本节课重点,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思考,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李斌,人民日报社记者和新闻评论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多篇评论性文章。如《自信的中国更有底气》《改革开放,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天价“保录班”暴露教培市场监管法治之失》《重审呼格吉勒图案,守护法治的生命线》等。
2.背景简介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本文原载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三、整体感知
1.重点词语
雍容: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旨归:主旨,要旨。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离群索居: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臻(zhēn)于至善:做到极致。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解题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用“工匠精神”是手段,“雕琢”是指过分地修饰(文字、语言);或对某事物修改使其更为完善。“时代品质”是目标。“时代品质”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仅是产品,还有人品,时代风尚等。文章短小精悍,深刻阐述了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丰富内涵,呼吁人们践行工匠精神。
3.梳理行文思路
请迅速阅读原文,重点关注首句和尾句,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概念,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文章思路。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为后面进一步研读打好基础。
四、深入探究
1.“工匠精神”是文中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工匠精神”呢?请梳理文章内容,为“工匠精神”下定义。
下定义公式:
a(被定义概念)是……(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的概括)的A(临近属概念)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某项技艺有着源于内心的热爱,专注于细节,追求精益求精和极致完美,同时对职业有着高度敬畏,并敢于追求创新的时代精神。
2.“工匠精神”有怎样的内涵呢?
五、主旨提升
1.工匠精神在当代有何现实意义?
对个人: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
对企业:是金色名片
对国家: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2.我们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观点一:“工匠精神”的回归,首先要破除思想上的障碍。
凡事思想先行,理念引领。要使“工匠精神”回归,一定要破除思想、观念上的各种障碍。舆论界要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企业界要循循善诱地进行疏导,社会各方面要齐心协力地进行引导。这样,在短时间内就会形成“工匠精神”滋养的舆论环境与氛围。
观点二: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应当融于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事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要入脑,走心。
【设计意图】
通过探讨工匠精神的定义、内涵、意义,实践等,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六、课堂小结
内容总结:
本文从眼前发生的新闻事实,层层拓展,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时代意义。工匠精神重在其心,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匠心筑梦,匠艺强国,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
七、作业布置
当今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你还知道哪些?他们是怎样践行“工匠精神”的?他们带给你怎样的触动?请选一位人物,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前演讲环节中介绍给同学们。
【板书设计】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教学反思】
亮点:本课立足于人文主题“劳动”,围绕“工匠精神”来解读课文,教学目标清晰,呼应学科素养,关注学生学情,教学环节可操作性强,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不足:时间有些紧。
教学建议:如果能再多了解几个大国工匠的事例,相信学生会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