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预习课件(4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预习课件(4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1 14:5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区域认知:认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岩石。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岩石的特征;分析、推理、判断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形成。
3.人地协调观: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
4.地理实践力:学会野外考察辨认岩石。
预习导学
导学探究
图表判读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预习导学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1.岩石圈
(1)结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地壳分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简称陆壳和洋壳。洋壳的厚度较小,平均为5—10千米。陆壳的厚度
,平均为39—41千米,最厚处的厚度为70千米。
(2)组成:岩石圈是由 组成的。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结合而成的,依据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顶部
较大
岩石
2.岩浆岩
(1)形成:岩浆顺着某些地壳 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最后 形成的岩石。
软弱
冷凝
(2)分类: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的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时,冷凝结晶形成 .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迅速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如玄武岩。
侵入
3.沉积岩
(1)形成: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中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 而形成的岩石。
(2)特点:具有 ,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含有生物化石。
(3)分类: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和 等。
固结
层理
石灰岩
4.变质岩
(1)形成:由 作用形成的岩石。
(2)分类:常见的变质岩有 、片麻岩、大理岩等。
变质
石英岩
微评价1 三类岩石中,含有化石的是哪一类
提示:沉积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循环过程
地下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在强大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或侵入到地壳之中,冷却凝结形成 。出露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作用变成碎屑物质;碎屑物质经过搬运作用迁移到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再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沉积岩、岩浆岩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地球内力作用下上升到地表,再次经受风化等外力作用,或者重新深入到地下重溶再生形成新的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岩石圈循环过程中的内外力作用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 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差异加大;
作用则可夷平地表,使地表差异减小。正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圈的物质才会不停地循环运动。
内力
外力
微评价2 三类岩石是否都能相互转化
提示:只有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能相互转化。
三、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
1.矿产资源是人类 资料的重要来源。我们居住的房屋、做饭用的炊具、电子设备和交通工具等,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对矿产资源的利用。
生活
2.矿产资源是人类 资料的重要来源。尽管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天然矿物燃料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
3.岩石还形成了许多秀丽的 景观,成为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区。
生产
自然
微评价3 建设三峡大坝选用哪种岩石 英法海底隧道建设在哪种岩层
提示:花岗岩;石灰岩层。
导学探究
探究一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
情境诱思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
[思考]
(1)(综合思维)含有中华龙鸟化石的页岩属于哪类岩石
答案: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之一,故含有中华龙鸟化石的页岩应属于沉积岩。
(2)(区域认知)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
答案:由于该岩层中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说明中华龙鸟生活的环境可能在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要点归纳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
分类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应用举例
岩浆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玄武岩、 流纹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凝结晶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有明显的晶体形态 花岗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矿物成分、结构发生变化 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
岩层新老关系判读的方法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下图,图中A、B、C、D均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方法技巧
(2)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因为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下图)
(3)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下图)
注:若图中同时有褶皱和断层,一般情况为由于褶皱而导致断层,即先发生褶皱,再发生断层。
(4)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下图)
(5)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即时训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 请简述判断理由。
思路点拨:第(1)题,读图可知,A是具有层理构造的沉积岩。
答案:(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思路点拨:第(2)题,D是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C是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据此标注在图中即可。
答案:(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岩石顶端(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并说明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类岩石
思路点拨:第(3)题,A沉积岩和B岩浆岩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变质岩。
答案:(3)变质岩。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简述其理由。
思路点拨:第(4)题,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沉积岩的岩层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一层层堆积而成的,岩层中常能找到已经成为化石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存在化石。
答案:(4)A 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找到化石。
探究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
情境诱思
苏州鸡笼山为花岗岩山体。主峰宛如巨大竹笋拔地而起;次峰山巅险峻异常,数块怪石笔立,上面还卧着几块奇石,危如垒木,现称“五人撑伞”。
[思考]
(1)(地理实践力)形成“五人撑伞”风景的岩石是哪一类岩石
提示:岩浆岩(或侵入型岩浆岩)。
(2)(综合思维)图中“五人撑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提示: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要点归纳
地壳的物质循环包括地质循环和岩石的相互转化,结合起来可用下图表示:
依据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可总结基本规律如下表: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高温熔化(重熔再生) 岩浆
即时训练
石塘林位于阿尔山天池东,是大兴安岭奇景之一,为第四纪火山爆发的地质遗迹,是亚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岩地貌。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石塘林地貌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思路点拨:第(1)题,由材料可知,石塘林地貌的岩石为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由图可知,丙为岩浆,甲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故石塘林地貌的岩石属于图中的甲,A正确,B、C、D错误。
答案:(1)A
石塘林位于阿尔山天池东,是大兴安岭奇景之一,为第四纪火山爆发的地质遗迹,是亚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岩地貌。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2)关于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岩石多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在乙岩石中可能寻找到化石
C.各类岩石通过重熔再生形成乙
D.丁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思路点拨:第(2)题,甲为喷出型岩浆岩,多气孔,A正确;乙为变质岩,不可能找到化石,B错误;各类岩石通过重熔再生形成丙(岩浆),乙为变质岩,C错误;丁岩石(沉积岩)的典型代表是石灰岩,D错误。
答案:(2)A
图表判读
技法点拨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典型图示 解读步骤
1.内外力作用的判断
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因此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即为冷却凝固作用;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指向沉积岩的箭头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高温熔化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
2.三大类岩石的判断
一是自岩浆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三是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
对点练习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主峰天柱峰如巨柱擎天。飞来峰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1),峰雄石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1)~(3)题:
(1)组成图中天柱峰的主要岩石及其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A.B——可被用作建筑材料
B.C——表面有气孔
C.D——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E——形成物质来自地球内部
解题思路: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A为岩浆,B为侵入型岩浆岩,C为喷出型岩浆岩。根据材料可知,组成天柱峰的主要岩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即对应B,其岩性坚硬可被用作建筑材料,故A正确。
答案:(1)A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主峰天柱峰如巨柱擎天。飞来峰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1),峰雄石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1)~(3)题:
(2)飞来石形成于(  )
A.地壳运动 B.冰川搬运
C.陨石坠落 D.风化侵蚀
解题思路:第(2)题,飞来石位于山峰顶部,裸露在地表,经受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D正确。该地纬度较低,没有冰川分布,B错误。地壳运动、陨石坠落与飞来石关系不大,A、C错误。
答案:(2)D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主峰天柱峰如巨柱擎天。飞来峰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1),峰雄石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1)~(3)题:
(3)地质作用⑤(  )
A.使地下岩石上升至地表
B.可能形成玉石、宝石
C.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D.形成新的岩浆岩
解题思路:第(3)题,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地质作用⑤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不能使地下岩石上升至地表,也不能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A、C错误。玉石、宝石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在地质作用⑤影响下,可能形成玉石、宝石等,B正确。岩浆上升冷却凝固,才能形成新的岩浆岩,与变质作用无关,D错误。
答案:(3)B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解析:1.B  第1题, “鱼化石”属于大理石,大理石属于变质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④是岩浆、③是岩浆岩、①是沉积岩、②是变质岩,故B项正确。
下图为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鱼化石”岩石的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2.A  第2题,形成变质岩的作用为变质作用,故A项正确。
下图为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形成“鱼化石”的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 B.沉积作用
C.侵蚀作用 D.冷凝作用
解析:3.C  第3题,根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图示岩浆岩只能通过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故甲是岩浆;图中乙处释放氧气到丙,吸收二氧化碳,说明乙是生物圈,丙是大气圈;蒸发是水的蒸发,大气圈降水到丁,故丁是水圈,故选C。
读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的是(  )
A.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浆
B.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C.岩浆、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D.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读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4.图中甲最可能发源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内核
解析:4.B  第4题,岩浆发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选B。
读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5.图中形成大理岩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5.A  第5题,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图中①是变质作用,②是冷却凝固,③是重熔再生,④是外力作用,故选A。
二、非选择题
6.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型:沉积岩、A  、B     。 
(2)若图中各数字代表地质作用,根据下列要求填空。
a.属重熔再生的是    ;
b.属变质作用的是    ;
c.属冷却凝固作用的是    ;
d.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3)下列物质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岩浆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解答该题:一是掌握岩石的三大类型及其成因;二是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各个环节;三是初步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特点。
答案:(1)岩浆岩 变质岩
(2)①②③ ⑥⑦ ④ ⑤⑧
(3)A
三、优选题
7.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  )
A.a—③ B.b—②
C.c—④ D.d—①
解析:(1)A 第(1)题,由材料可知,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为岩浆冷凝形成。读图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为岩浆岩,③为冷凝作用,A对;b为风化物,②为重熔再生,B错;c为沉积岩,④为固结作用,C错;d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D错。
7.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2)图中b到d的过程(  )
A.均在地表进行 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
C.物质来自地壳 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解析:(2)B  第(2)题,读图可知,b到d的过程为风化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先经历了沉积作用,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B对。该过程发生在地表及地球内部,A错;物质来自地表及地壳内部,C错;能量来自太阳能和地球内能,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