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化石吟》精品教学课件(共8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化石吟》精品教学课件(共8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5 13: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5张PPT。三叶虫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
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
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
证呢?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
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
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
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
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张锋写的赞美化石
的诗歌——《化石吟》。 课文导入化石吟《化石吟》
1、化石: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有机体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积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时留下的痕迹(称为遗迹化石)。化石,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水沉淀物认 识 化 石 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然后矿物质加入或有机体被排出。如果这一程序没有发生,有机体会被暂时保留下来,但不会成为化石。化石的形成
“吟”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名称(体式),如《梁甫吟》、《石灰吟》,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科学诗)
好诗阅读有节奏, 反复吟诵感悟深, 重点词句细品味, 联想想像悟中心。怎样阅读诗歌?万载zǎi 一幅fú 骸骨hái
载货zài 一副fù 腐朽fǔxiǔ
裹藏guǒ 档案dàng
长吼hǒu 葱茏cōnglóng
魔法师mó 卓越zhuó
猛犸mǎ 潜行qián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
2.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
3.称赞而且佩服。( )
4.(草木)青翠茂盛。( )
5.奇异而虚幻。( ) 幽雅 悄然 叹服 葱茏 奇幻 6、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极长时间。
7、星斗变换位置,比喻时间变化。(海枯石烂)(斗转星移)听一听要求:注意字词的发音、朗读过程中的重音、停顿等化石吟张锋最早的鱼儿——无颌鱼化石及其复原图始祖鸟化石还原图还原图及最早的鸟儿——最早的鸟儿——中华龙鸟最早登陆的鱼儿及其孑遗——
拉蒂曼鱼的标本最早的树——裸子植物化石 及其活化石逝去万载的世界三叶虫化石石化虾其它动物 化 石达尔文
以大量的化石为依据,
提出了
生物进化论,
否定了
上帝创造万物
的观点。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始盗龙最早的人亚洲象头骨恐龙化石大象的祖先——猛犸化石远古的遐思一、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3)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
第一层(1、2节)通过
问句,引发读者想像。
第二层(3、4、5、6节)
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主体部分)
第三层(7)回应开头
(1、2节),总结全文。
[有问有答,使全诗结
构完整。]结 构诗歌共七节,可分为三层。体味诗句: 发问想象——抒写遐思——回答呼应化石吟远古神奇景观对科学的神奇,人类伟大的赞美展现引发A、发



象问的
生奇
命异
早现
期象
最早的鱼儿___________?
鸟儿___________?
登陆的鱼儿___________?
树儿___________?问世界石头化石讲述B远




观你描绘生物进化图画3456肉体否定造物主回答真理灵火乌有潜行躯壳信息
密码皱纹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太古近代恐龙
猛马重现回答呼应C重现
说话猛犸象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通过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使得化石成为和我们亲切对话的艺术形象,显得自然亲切,更易直接抒发感情。
它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小结 二、研 读 赏 析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本节中“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和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探究结果1、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2、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
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
真,而把化石比作人的脸,皱纹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你”指(苏醒)的化石,不能换成“他”,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 (通过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使得化石成为和我们亲切对话的艺术形象,显得自然亲切,更易直接抒发感情。)问题思考:★1、本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诗的第1、2节一连运用6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3、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4、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
5、诗歌是要表达感情的,本首诗中哪些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呢?你认为本诗除了有对化石的赞颂之情外,还有其它的情感吗?问题回答★1、本首诗采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2、诗歌1、2节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积极想像,可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补充。
3、4、5、6节是化石的“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首尾呼应奇幻的神话、平凡的真理、珍贵的密码、生命的档案、 高明的魔法师 、卓越的雕刻家大自然的赞美 观察恐龙图片,发挥想象,以《恐龙吟》为题,写一首小诗。恐龙蛋化石恐龙化石及其复原图逝去万载的世界恐龙为什么会绝灭?这是一个饶有兴趣也是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科学家对此众说纷纭。他们提出了上百种假说,大致可分为两大派别,即主张因突然性的灾害导致恐龙突然绝灭的灾变论和主张因环境改变而导致恐龙逐渐绝灭的渐变论。 拓展延伸---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的假说有:“超新星爆炸说”、“小行星撞击说”和“彗星射杀说”。
具体为: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宇宙中的一颗超极星体大爆炸后产生强大的高能粒子辐射,使恐龙辐射后患上白血病而亡;在白垩末期,小行星脱离轨道,与地球相撞爆炸产生的尘埃挡住阳光数月,使恐龙无食物而绝灭。  灾变论:
具有代表性的假说有“气候变迁说”、“哺乳动物兴起说”和“孵化温度不够说”。这些假说是从恐龙生活的环境因素分析中提出的假说。 破解恐龙绝灭之谜,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这些假说已为科学家们最后破解这个难解之谜,提供了不少线索和理论。我们相信:这个日子不会太远了。
渐变论:作业布置:
插上想像的翅膀看看哪一节诗歌或哪种古生物最能引发你的想像?你联想到了什么?请用精彩的语言描述出来。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抒情性的科学诗的形式,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课堂小结远古的遐思想象练习:一天,我来到了远古时代……课外选读思考:
1、诗人用了哪些动词来刻
画“鱼化石”的前身——
鱼的形态?
2、请找出诗中举的两个
“鱼化石” 形成的原因。

3、诗中的“你”指的是什么?
4、最后一节诗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精神?
同学们 ,推开你们智慧的小窗,
放飞你们的思绪,
飞向那远古的的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大变化,无论多么久远,生命是永恒的,生命的进化是永恒的。。。。再见 板 书 设 计化石吟张锋具体描写,遐想内容
(主体部分)(3—6)回答问题引发想像
提出问题(1、2)7呼应开头十六 化石吟 开篇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
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
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科
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
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
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接着,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说明海枯石烂,沧海
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
高级演化。 “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
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作者思路主题及写作特色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
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
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
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
话的奇异的化石。 发问想象 —— 遐思飞扬 —— 回答呼应
(1-2节) (3-6节) (7节)
神奇景色 —— 人类伟大 —— 赞美科学全诗结构首尾呼应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