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入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这是1982年10月21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的课文选段,一起了解马孔多这个小镇和布恩迪亚家族。
【教学目标】
了解马尔克斯生平及其作品,了解“魔幻现实主义”,积累文学常识;
梳理主要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分析本文的象征意味,以及如何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的。
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分析了解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题目中“孤独”的意蕴,分析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
分析本文的象征意味,以及如何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的。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提问】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
2.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而这些吉卜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3.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而其长子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其家庭成员缺少沟通,如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孤独入骨,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提问】结合《百年孤独》,分析一下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1.怪诞:把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现象,通过想象手法,写进小说情节中,产生荒诞之感。
第一代何塞·阿卡尔蒂奥·布恩迪亚在决斗中杀死了嘲笑自己的普鲁奥西登,结果死去的普鲁奥西登经常来找何塞,这使何塞烦不胜烦,只好举家迁徙。死而复生的这种怪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作者马尔克斯却通过想象,写进了小说,你可以理解为是何塞杀人之后的恐慌或幻想。
第二代中,长子何塞·阿卡尔蒂奥死后,血竟然能流过几公里,从郊外流到小镇,一直流回到他妈妈跟前。次子奥雷里亚诺在娘胎里会流泪,从小又有预知未来的能力等。
布恩迪亚的小女儿阿玛兰妲能预知自己的死期,在死之前一遍又一遍地缝制自己的裹尸布。
第四代中的美女蕾梅黛丝竟然乘着晾晒的床单升天了,这情景和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何其相似。
还有一个最大的怪诞之处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预言: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这个预言竟然神奇地应验了,第一代何塞临死前被绑在栗子树上,最后的第七代一生下来就被蚂蚁吃了。
这些怪诞现象都与印第安传说中的巫术、通灵术分不开。
2.象征:象征主义在《百年孤独》中也作为魔幻的一部分而出现。拉美地区的传统因为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而毁灭,而布恩迪亚家族的毁灭则是因为费尔南多这个被西方宗教浸透的人物。小说没有直接批判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文化的毁灭,而是用一个被西班牙宗教思想浸透的人物来象征,使小说在魔幻的色彩上增加了现实批判的成分。
3. 体现浓厚的本土色彩。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百年孤独》“魔幻”的源泉。
【课后小结】
课文节选部分通过对外来文明进入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接纳丽贝卡,失眠症在小镇肆虐,全镇民众对抗失眠症等情节的叙述,展现出马孔多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由平和宁静变得繁华和喧嚣的景象,揭示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繁华喧嚣与人性的孤独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人类对抗灾难的信念和力量,揭开了布恩迪亚家族、马孔多镇长达百年的动乱和灾难的序幕。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文中乌尔苏拉一家为治好丽贝卡吃土的怪癖作出了很多努力,你认为最后丽贝卡的怪癖治好了吗?
【教学反思】
亮点:把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典型的事例恰当地运用于教学中。
不足:学生与学生的差异较大。一些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基础不好,这就给教学带来了难度。
教学建议: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应考虑更多的可能影响教学的因素,逐步优化教学环境,创造一种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