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认识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百家争鸣的原因。 时空观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分布、统一趋势的渐现。 史料实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商鞅变法的内容、百家争鸣的内容。 历史解释:理解变法运动的影响、百家争鸣的意义。 家国情怀:理解华夏认同、应时而变,汲取优秀传统文化。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华夏认同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背景 周王室衰微;大诸侯国试图建立霸权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权力下移
表现 齐、晋、楚、吴、越等先后建立霸权
影响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制社会瓦解 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公元前256年周朝灭亡
认识 政治秩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等级分权向专制集权过渡;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思维点拨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战争的区别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奴隶社会下奴隶主同奴隶主之间为争夺领地展开的,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是封建社会下新兴地主阶级为达到统一而发动的,是兼并战争。
二、华夏认同
原因 中原各国社会发展先进;列国纷争,打破原有民族界限
概况 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 观念;进入战国之后, 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认识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民族交融加深;华夏文化影响扩大,为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概念阐释 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指各民族之间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渗透,在优秀文明成果上相互吸收、相互认同,在此基础上产生共同性因素,逐步走向一体。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交融的实质是华夏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
阅读教材“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分析战国时期在政治和民族关系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3·南阳高一阶段练习)西周以来,国家一切重要政治、社会大事仪式都在太庙举行。而春秋时期,鲁国太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鲁国( )
A.封建官僚制度确立 B.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
C.宗法制度逐渐破坏 D.因战争遭受了巨大破坏
2.(2022·辽源高一阶段练习)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据此可知,司马迁意在( )
A.强调各民族保留自身特色 B.启发民众摒弃华夷观念
C.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 D.构建同源同祖思想观念
知识点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领域 表现 认识
农业 铁器牛耕促进小农经济产生,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手工业 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 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涌现,有的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思维点拨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各国统治者推行的有利政策;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工具的改良和水利工程的兴修;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1)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3)军事:各国兼并战争日益激烈;
(4)思想: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内容及影响
内容 作用 影响 认识
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 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引发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变革上层建筑的时代需求使变法成为潮流
政治: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________;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_____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社会:实行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增加了赋税收入,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图解历史 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一 应时而变,富国强兵——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名家论史 时代对“变革”的呼唤
材料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的变动,在上层建筑方面也势必有所调整。战国初年各国所进行的变法活动,正是顺应当时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政治改革。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史料探究 商鞅变法与时代发展
材料 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秦国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如何发展农业、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问题,而且也从制度上解决了人才选拔、政治上下流动的重大问题。经此改革,秦国的政治、经济等文明因素的发展程度迅速超过先发展的魏、齐、楚等国,成为华夏体系的第一大国。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
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的“农战”思想内涵及其指导下的变法举措。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农战”措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打破贵族专政的束缚,巩固和扩展自身利益,掀起了变法运动。
(3)激烈的争霸兼并战争,迫使列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纷纷在国内开展变法运动。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建立并强化专制集权,合乎当时社会发展和统治者的需求,为变法改革提供了理论武器。
1.(2022·成都高一阶段练习)下表为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铁器清单。
地点 铁器清单
河南辉县固围村 179件,其中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
河北易县燕下都22号墓 65件,其中镢6件,锄1件,铲1件,镰1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 80件,其中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
而同时期出土的石器、骨器、蚌器农具较少。这说明( )
A.北方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B.北方地区已经全面推广铁犁牛耕的技术
C.北方冶炼技术超过南方
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2.(2022·宁夏高一阶段练习)商鞅变法规定:“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这表明商鞅实行( )
A.什伍连坐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知识点三 孔子和老子
思想家 孔子 老子
历史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及成就 唯物论:“道”为本原,天人合一;辩证法:事物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认识 孔子代表了旧贵族的利益,对周天子仍抱有期望 老子探讨“道”不是为了探寻事物本原,而是为规范社会秩序找寻依据
概念阐释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既尊重自然,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带着部分学生周游列国,但均遭冷遇,终其一生也未得到重用。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2·河南高一阶段练习)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不用带“翻译”。对该现象出现的原因用下图包含的信息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文化的交融与认同
B.个人的威望与号召
C.“学在民间”的出现
D.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
2.(2022·全国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知识点四 百家争鸣
背景
含义 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内 容 儒家 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五行“相生相胜”
墨家 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法治、中央集权
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认识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韩非子》中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的主旨是什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解历史 数字法记忆百家争鸣
主题二 价值重构,精神觉醒——百家争鸣
名家论史 百家争鸣中的统一趋势
材料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史料探究 百家争鸣与精神觉醒
材料 兴盛于战国的百家争鸣导致了古代中国思想界认识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在争鸣中形成的儒、墨、法、道等学派,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改革方案,寻求出路,百家争鸣的思想家纷纷用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的眼光,深入探究各种政治原理,并将思维的角度置于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这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觉醒。
——摘编自杨俊明《百家争鸣与古代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1.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2.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1)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瓦解和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2)具体表现
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纷争。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各国掀起变法运动,逐步确立封建制度。人民厌恶战争,整个社会出现统一趋势。
②经济上,生产力突飞猛进,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城市。
③思想文化上,社会大变革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文化成果丰富,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2022·辽源高一阶段练习)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自由发表言论,平等竞争,思想极度活跃。该状况( )
A.反映出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
B.根源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C.说明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
D.体现了诸子学派内部的分裂
2.(2022·浙江高一学业考试)孟子劝统治者“推恩”,“膏泽下于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统治者要“取于民有制”。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
A.逍遥 B.仁政
C.兼爱 D.民主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认识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百家争鸣的原因。 时空观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分布、统一趋势的渐现。 史料实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商鞅变法的内容、百家争鸣的内容。 历史解释:理解变法运动的影响、百家争鸣的意义。 家国情怀:理解华夏认同、应时而变,汲取优秀传统文化。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华夏认同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背景 周王室衰微;大诸侯国试图建立霸权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权力下移
表现 齐、晋、楚、吴、越等先后建立霸权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长期兼并,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
影响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制社会瓦解 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公元前256年周朝灭亡
认识 政治秩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等级分权向专制集权过渡;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思维点拨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战争的区别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奴隶社会下奴隶主同奴隶主之间为争夺领地展开的,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是封建社会下新兴地主阶级为达到统一而发动的,是兼并战争。
二、华夏认同
原因 中原各国社会发展先进;列国纷争,打破原有民族界限
概况 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认识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民族交融加深;华夏文化影响扩大,为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概念阐释 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指各民族之间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渗透,在优秀文明成果上相互吸收、相互认同,在此基础上产生共同性因素,逐步走向一体。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交融的实质是华夏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
阅读教材“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分析战国时期在政治和民族关系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政治:晋国被韩赵魏三国取代;诸侯国数量明显减少,统一趋势增强。
民族关系:匈奴崛起,对北方各国构成严重威胁;北方少数民族数量明显减少,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1.(2023·南阳高一阶段练习)西周以来,国家一切重要政治、社会大事仪式都在太庙举行。而春秋时期,鲁国太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鲁国( )
A.封建官僚制度确立 B.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
C.宗法制度逐渐破坏 D.因战争遭受了巨大破坏
答案 C
解析 春秋时期,鲁国宗庙因疏于维护,导致破败不堪,反映了当时鲁国对宗法制度的不重视,C项正确;春秋时期并未形成封建官僚制度,排除A项;“无足轻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因战争遭受了巨大破坏与“疏于维护而破败”不符,排除D项。
2.(2022·辽源高一阶段练习)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据此可知,司马迁意在( )
A.强调各民族保留自身特色 B.启发民众摒弃华夷观念
C.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 D.构建同源同祖思想观念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可知,司马迁意在构建以黄帝为先祖的同源同祖观念,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各民族的特色,排除A项;“摒弃”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不虚美不隐恶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历史人物撰写的原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
知识点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领域 表现 认识
农业 铁器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 铁器牛耕促进小农经济产生,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手工业 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 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涌现,有的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思维点拨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各国统治者推行的有利政策;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工具的改良和水利工程的兴修;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1)经济:生产力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3)军事:各国兼并战争日益激烈;
(4)思想: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内容及影响
内容 作用 影响 认识
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引发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变革上层建筑的时代需求使变法成为潮流
政治: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社会:实行什伍连坐;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增加了赋税收入,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图解历史 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认识: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他站在时代发展高度,认识到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国家的治理需要随着时代而变化,一味“循礼”,无法应对新的时代潮流。
主题一 应时而变,富国强兵——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名家论史 时代对“变革”的呼唤
材料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的变动,在上层建筑方面也势必有所调整。战国初年各国所进行的变法活动,正是顺应当时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政治改革。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史料探究 商鞅变法与时代发展
材料 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秦国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如何发展农业、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问题,而且也从制度上解决了人才选拔、政治上下流动的重大问题。经此改革,秦国的政治、经济等文明因素的发展程度迅速超过先发展的魏、齐、楚等国,成为华夏体系的第一大国。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的“农战”思想内涵及其指导下的变法举措。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内涵:农战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农民安心进行农业生产,国家才有充足的物质和兵源对外攻战。
举措:“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农战”措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作用: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推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加速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和壮大;推动了秦国力量的壮大,为秦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打破贵族专政的束缚,巩固和扩展自身利益,掀起了变法运动。
(3)激烈的争霸兼并战争,迫使列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纷纷在国内开展变法运动。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建立并强化专制集权,合乎当时社会发展和统治者的需求,为变法改革提供了理论武器。
1.(2022·成都高一阶段练习)下表为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铁器清单。
地点 铁器清单
河南辉县固围村 179件,其中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
河北易县燕下都22号墓 65件,其中镢6件,锄1件,铲1件,镰1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 80件,其中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
而同时期出土的石器、骨器、蚌器农具较少。这说明( )
A.北方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B.北方地区已经全面推广铁犁牛耕的技术
C.北方冶炼技术超过南方
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铁农具出土较多以及同时期“石器、骨器、蚌器农具较少”,说明北方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故选A项;材料与牛耕无关,“全面推广”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将北方冶炼技术与南方进行对比,排除C项;材料与土地兼并现象无关,排除D项。
2.(2022·宁夏高一阶段练习)商鞅变法规定:“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这表明商鞅实行( )
A.什伍连坐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本业”是指农业生产,“末利”是指商业,这是重农抑商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什伍连坐、奖励军功和推行县制的内容,排除A、B、D项。
知识点三 孔子和老子
思想家 孔子 老子
历史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及成就 核心:“仁”;政治:“为政以德”;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教育:“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发展;文化:整理“五经”,传承夏商周文化 唯物论:“道”为本原,天人合一;辩证法:事物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认识 孔子代表了旧贵族的利益,对周天子仍抱有期望 老子探讨“道”不是为了探寻事物本原,而是为规范社会秩序找寻依据
概念阐释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既尊重自然,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带着部分学生周游列国,但均遭冷遇,终其一生也未得到重用。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原因:当时列国纷争,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不符合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新兴地主阶级试图建构新的政治秩序,孔子的思想主张也不符合当时各国统治者的需求。
1.(2022·河南高一阶段练习)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不用带“翻译”。对该现象出现的原因用下图包含的信息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文化的交融与认同 B.个人的威望与号召
C.“学在民间”的出现 D.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
答案 A
解析 由图片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文化圈呈现交叉重合现象,说明当时的区域文化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文化认同感的形成,A项正确;B项夸大了个人对社会文化交流的影响,排除;“学在民间”的出现与孔子不用带“翻译”无关,排除C项;春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还没有建立,排除D项。
2.(2022·全国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可知,反映的是先民过着原始的生活,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所学可知,这与道家老子的“无为”“顺应自然”思想接近,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
知识点四 百家争鸣
背景 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士阶层的崛起;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各国争相招揽人才
含义 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内 容 儒家 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五行“相生相胜”
墨家 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法治、中央集权
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认识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韩非子》中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的主旨是什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主旨:以法治国,加强对臣民的控制。
影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图解历史 数字法记忆百家争鸣
主题二 价值重构,精神觉醒——百家争鸣
名家论史 百家争鸣中的统一趋势
材料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史料探究 百家争鸣与精神觉醒
材料 兴盛于战国的百家争鸣导致了古代中国思想界认识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在争鸣中形成的儒、墨、法、道等学派,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改革方案,寻求出路,百家争鸣的思想家纷纷用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的眼光,深入探究各种政治原理,并将思维的角度置于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这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觉醒。
——摘编自杨俊明《百家争鸣与古代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意义:推动了思想领域的活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改革方案;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促进了人类精神的觉醒。
深化拓展
1.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2.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1)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瓦解和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2)具体表现
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纷争。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各国掀起变法运动,逐步确立封建制度。人民厌恶战争,整个社会出现统一趋势。
②经济上,生产力突飞猛进,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城市。
③思想文化上,社会大变革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文化成果丰富,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2022·辽源高一阶段练习)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自由发表言论,平等竞争,思想极度活跃。该状况( )
A.反映出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
B.根源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C.说明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
D.体现了诸子学派内部的分裂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根源于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封建社会的形成,B项正确;“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当时儒家思想并未取得统治地位,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学派内部的分裂,排除D项。
2.(2022·浙江高一学业考试)孟子劝统治者“推恩”,“膏泽下于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统治者要“取于民有制”。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
A.逍遥 B.仁政
C.兼爱 D.民主
答案 B
解析 孟子劝统治者给予民众恩惠,课征应该有所节制,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B项正确;逍遥是庄子的思想,排除A项;兼爱是墨子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民主,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