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课堂】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优课堂】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1 16:0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欢迎步入初中历史殿堂
新课导入
你知道青铜器鼎盛的时间吗?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教材 新课标 新中考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互动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发展的历程
阅读课本说一说青铜器发展的历程?
原始社会

商、西周
旧石器时代的
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
磨制石器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七角星纹镜
距今4000多年
山西陶寺遗址
铜齿轮形器
距今4000多年
河南二里头遗址
网格纹青铜鼎
河南省安阳市
商·司母戊鼎
陕西临潼
西周·利簋
互动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青铜器的功能
看视频说一说,青铜器有哪些功能?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用途
功能
乐器
武器——钺(yuè)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功能也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 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互动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3.青铜器的制造
你知道青铜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  
互动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4.青铜器的特点
根据图片和材料概括青铜器的特点?
夏商周青铜文明分布示意图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铸造该鼎需要60多个坩埚同时拌熔,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地位: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三星堆青铜面具
2022年的春晚上出现了一个“神秘嘉宾”——青铜大面具
青铜大面具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它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四个部分分铸,然后再合铸而成,经考证这种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重量34.5公斤,尊身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工艺高超,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
①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②制作工艺高超;
③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
④用途广泛,分布各地;
⑤刻有文字,史料价值高。
互动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阶段小结
商朝的青铜器:
特点:
功用:
变化: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高超;
饮食、祭祀和军事;
逐渐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身份地位、国家权力的
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等级界限。
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著名青铜器:

泥范铸造法”
司母戊鼎(造型雄伟、最重)
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互动探究(一):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的含义
阅读课本说一说甲骨文的含义、发现、记载内容?
定义:
发现:
记载的内容: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清朝 王懿荣
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互动探究(一):甲骨文记事
2.甲骨文的地位
阅读课本说一说甲骨文的地位?
汉字“鱼”演变过程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互动探究(一):甲骨文记事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阅读课本说一说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象声(形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班固《汉书》
知识拓展
利簋(guǐ)及铭文
毛公鼎及铭文
金文
青铜器与金文
利簋(gui),又名武王征商簋,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是迄今所见最早西周青铜器。记载了武王伐纣这一重大事件。
西周毛公鼎,铸有文字497个,
是迄今所见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中考演练
1.(2023 上杭县校级一模)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精神文明的表征是(  )
A.造纸术的发明
B.磨制石器的推广
C.甲骨文的应用
D.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2.(2023春 香洲区期末)“钟鸣鼎食”是指:古代豪门贵族用餐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于(  )
A.食器 B.装饰品 C.乐器 D.兵器文物是历史的见证。
C
A
中考演练
3.(2023 长春模拟)有人估算,司母戊鼎这样的大型青铜器,至少需要70个红陶坩埚同时熔化铜液,每个坩埚旁需要三四个人工作,这样就需要约250人。如果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输等,要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三百人以上。由此可见,当时青铜器的生产(  )
A.规模很大 B.技术水平很高
C.工艺非常复杂 D.浪费人力、物力
4.(2023春 深圳月考)在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可以看到王对下属用“呼”字,“呼”是很强硬的语气,还有甲骨卜辞记载商王武丁要呼妇好来,让她去视察多妇,妇好是武丁的配偶,这反映出商代(  )
A.造字方法的成熟 B.祭祀典礼的风貌
C.王权的至高无上 D.控制范围的拓展。
A
C
中考演练
5.(2023 镇平县模拟)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记录的工具,从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塑造与传扬。这说明甲骨文(  )
A.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B.一脉相承,从未改变
C.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D.口耳相传,内容丰富
6.(2023 来安县一模)郭沫若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他评价的是(  )
A.楔形文字 B.金文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
C
D
材料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1)材料一认为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什么?这两件事情都与中国古代哪一行业有关?
祭祀与打仗。青铜铸造业。
材料二 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乾之齐……
----《周礼 考工记》
(2)据材料二指出青铜的成分组成。青铜器有哪些种类?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青铜由铜、锡等成分组成。钟鼎,用作礼器和乐器;斧头等利器;戈戟等兵器。我国古代工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考演练
总结归纳
青铜器与甲骨文
发展历程
特点
原始社会晚期:萌芽
夏:发展
商、西周:繁荣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利簋
(典型代表)
种类丰,数量多,用途广
工艺高超
制作规模宏大
分布范围广泛
记载内容丰富
造字特点多样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中国早期国家高度发达的文明的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