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0-15 14:58:18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
一、单选题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  )
A.3×104Pa B.3×105Pa C.3×106Pa D.3×107Pa
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
A.p1>p2 p1′>p2′ B.p1=p2 p1′<p2′
C.p1<p2 p1′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ρ盐水>ρ水>ρ酒精),则(  )
A. 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确定
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下列一些实验或典故中: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②曹冲称象③马德堡半球实验④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所用的科学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②
6.(2017八下·无锡期末)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
A.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由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木桶的轻重 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C>pB
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1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四个形状不同、高度相同的密封容器都装满了同一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关于容器内液体对其底面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B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大 B.容器A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C.容器C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D.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1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图中能正确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是(  )
A. 水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盛水烧杯的总质量与水的体积的关系
C.弹簧测力计示数与弹簧长度的关系
D.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将容器内装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两个容器构成一个连通器
B.容器A和B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
C.容器A底部受到的压力比容器B底部受到的压力大
D.容器A底部受到的压强比容器B底部受到的压强小
1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15.(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研究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二、填空题
1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蛟龙号”在深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
1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设计高度为185m。大型轮船通过大坝要通过船闸。船闸的工作原理是   ;如果蓄水高度为170m,则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   Pa。
1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都装满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   。
1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   (选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2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重为6N、底面积为0.01m2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内装20cm深的水,则水的质量为   kg,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N和   Pa.(g取10N/kg)
三、实验题
2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慧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较大”或“较小”)。小慧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
(2)小慧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9(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9(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相同。
(3)小慧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
(4)小慧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2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下图甲所示,此装置叫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它的构造主要包括U型玻璃管、金属盒、橡胶管和支架等部分.甲图中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如图乙所示,若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U型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水 3 朝上 186 214 28
2 3 朝下 186 214 28
3 3 朝侧面 186 214 28
4 6 朝侧面 171 229 58
5 9 朝侧面 158 242 84
6 盐水 9 朝侧面 154 246 92
(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四、计算题
2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
(1) 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 “武汉号”在巡航时,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目标。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s收到了回波,则目标距军舰的距离是多少?
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某核潜艇排水量(排水量指潜艇潜行时排开水的质量):6500吨;航速:水上最大16节,水下最大22节;潜深:300m。(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求:
(1)22节相当于多少千米/小时?(1节是指1小时行驶1海里,1海里等于1852米)
(2)核潜艇潜入水下3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 A、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无关,错误;B、在容器的形状不定的情况下,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能是不相等的,正确;C、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密度大的液体若深度很小,其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错误。
故选B
【分析】液体压强特点: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大小相等;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大;同种液体不同深度,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在300米的深度,海水产生的压强大约是 。故选C
【分析】由计算公式 可计算出压强的大小。
3.【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1)因为塑料瓶内装满水,由p=pgh可知,倒置后水的深度h不变,
所以水对瓶底的压强也不变,即p1=p2 ;
(2 )因为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
所以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总重力,即F=G ,
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
由p=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即p1'故选B.
【分析】p1、p2属于液体压强,它的大小与深度、密度有关;p1′、p2′属于固体压强,它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4.【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知道图中三个容器中液体面相平,说明h相同,密度由大到小排列是ρ盐水>ρ水>ρ酒精,因此压强大小顺序应该是PA>PB>PC,选项A正确。故选A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知道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据此可分析A、B、C三种情况下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
5.【答案】A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 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②曹冲称象用的是等量代换法;③马德堡半球实验用的是以事实为根据的方法;④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用的控制变量法;故选A
【分析】物理学方法包括控制变量法、等量代换法等,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各种方法的实质。
6.【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由题图可以看出,压强计金属盒置于液体相同深度,橡皮膜方向相同,由于液体密度不同,U型管两液柱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来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深度;又木桶里水的深度取决于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故C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同种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水桶底部受到的压强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
8.【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其大小P=ρgh,从图中可知hA>hB>hC,而压强相等,因此可知ρA0<ρB0<ρC0;当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根据p=ρgh可知,减小的压强ΔPA<ΔPB<ΔPC,因此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A>PB>PC故选A
【分析】本题注意条件,是求抽出相同深度后的压强,不能混淆。
9.【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所以液体体积:V甲>V乙,因为液体质量相等,由m=ρV可知ρ甲<ρ乙;由p=ρgh,h相同,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故选B
【分析】根据容器形状判断甲、乙体积大小,根据质量相等判断出ρ甲<ρ乙,用压强公式p=ρgh可判断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本题关键是要判断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
10.【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 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a、c方向相同,因此不能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C、D均正确。故选A
【分析】液体压强特点: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大小相等;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大;同种液体不同深度,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根据出水方向判断液体压强方向,根据水流的水平射程判断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1.【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知,容器的形状不同,但高度相同,里面装满了同一种液体,根据p=ρgh,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故选D
【分析】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与容器形状无关。
12.【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关系,即G=mg,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错;B、总质量等于烧杯和水的质量之和,水的体积为0时,总质量等于烧杯的质量,不为0,故B错;C、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所受拉力为0时,横坐标表示的是弹簧自身的长度,故C正确;D、由p=ρgh知,水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成正比,故D错。故选C
【分析】(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总质量等于水和烧杯的质量之和;(3)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4)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3.【答案】A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 A、B两容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选项A正确;
两个容器液面相平,且放在水平桌面上,说明两容器底部液体深度相同,所以A、B底部所受压强大小相等,选项D错误;
又因为容器A的底面积小于容器B的底面积,故容器A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B底部受到的压力,选项B、C错误。
故选A
【分析】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判断液体压强用p=ρgh判断,判断压力大小用F=PS判断。
14.【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观察下图可见,当甲、乙两种液体深度都为h1时,p甲>p乙,故ρ甲>ρ乙,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为p=ρgh,其中g是常量,当液体深度一定时,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15.【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如图,a、b、c三点所处的深度,ha>hb>hc,
∵p=ρ液gh,在同一种液体中、密度相同,∴pa>pb>pc;
故选C。
【分析】理解深度是指液体内某点到液体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是本题的关键。
16.【答案】变大;7.21×107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 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的压强
【分析】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压强计算公式p=ρgh。
17.【答案】连通器;1.7×106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 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船闸就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坝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 1.0×103kg/m3×10N/kg×170m=1.7×106Pa。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大坝的截面都是梯形的,上小下大,就是因为底部的压强很大。
18.【答案】1:1;2:1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从图中可以得到液体的深度相等,装的是水,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到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1:1;
根据公式F=PS可以得到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 。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到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利用压力F=PS可求出压力之比。
19.【答案】大;不变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瓶子倒放与正放时相比深度增加,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也变大;
因为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分析】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瓶子倒放与正放时相比深度增加;两种情况下对水平面的压力都等于瓶子和瓶中水的重力。
20.【答案】2;2×103;26;2600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 m=ρV=ρSh=1.0×103kg/m3×0.01m2×0.2m=2kg;
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F=G=G水+G容器=m水g+G容器=2kg×10N/kg+6N=26N;

【分析】求容器底的压强是液体压强,求水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属于固体压强。
21.【答案】(1)较小;相平
(2)深度
(3)大;大
(4)不变;相等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 (1)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会很小;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它是一个连通器,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小慧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9(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9(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3)小慧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大;(4)小慧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同时液体压强向各个方向;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应该应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22.【答案】(1)3、4、5
(2)1、2、3
(3)5、6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 (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应使金属盒在同种液体不同深度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故选3,4,5;(2)要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应使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改变金属盒橡皮膜的方向,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故选1,2,3;(3)要研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应使金属盒在不同液体相同深度,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故选5,6。
【分析】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3.【答案】(1)1.2×103Pa ;12N
(2)11N; 1.1×103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分析】对容器底的压强属于液体压强,压力应该用F=PS计算,不等于重力;对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
24.【答案】(1)8.24×104Pa
(2)3×104m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1) (2)目标距军舰距离
【分析】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和回声测距离的应用,最容易出错的是从发出到接受到回波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来回的时间,注意算距离的时候时间要除以二。
25.【答案】(1)40.7km/h
(2)3.09×106P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 (1)由 可得 (3)根据公式p=ρgh得
【分析】(1)1节=1海里/小时,核潜艇以22节航速时,就是22海里/小时;(2)核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浮力等于潜艇的重力;(3)知道海水的密度和核潜艇下潜的深度,可利用公式p=ρgh计算出潜艇所受海水的压强。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
一、单选题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 A、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无关,错误;B、在容器的形状不定的情况下,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能是不相等的,正确;C、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密度大的液体若深度很小,其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错误。
故选B
【分析】液体压强特点: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大小相等;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大;同种液体不同深度,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  )
A.3×104Pa B.3×105Pa C.3×106Pa D.3×107Pa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在300米的深度,海水产生的压强大约是 。故选C
【分析】由计算公式 可计算出压强的大小。
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
A.p1>p2 p1′>p2′ B.p1=p2 p1′<p2′
C.p1<p2 p1′【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1)因为塑料瓶内装满水,由p=pgh可知,倒置后水的深度h不变,
所以水对瓶底的压强也不变,即p1=p2 ;
(2 )因为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
所以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总重力,即F=G ,
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
由p=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即p1'故选B.
【分析】p1、p2属于液体压强,它的大小与深度、密度有关;p1′、p2′属于固体压强,它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ρ盐水>ρ水>ρ酒精),则(  )
A. 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知道图中三个容器中液体面相平,说明h相同,密度由大到小排列是ρ盐水>ρ水>ρ酒精,因此压强大小顺序应该是PA>PB>PC,选项A正确。故选A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知道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据此可分析A、B、C三种情况下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
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下列一些实验或典故中: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②曹冲称象③马德堡半球实验④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所用的科学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②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 ①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②曹冲称象用的是等量代换法;③马德堡半球实验用的是以事实为根据的方法;④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用的控制变量法;故选A
【分析】物理学方法包括控制变量法、等量代换法等,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各种方法的实质。
6.(2017八下·无锡期末)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
A.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由题图可以看出,压强计金属盒置于液体相同深度,橡皮膜方向相同,由于液体密度不同,U型管两液柱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来分析。
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由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木桶的轻重 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根据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深度;又木桶里水的深度取决于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故C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同种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水桶底部受到的压强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
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C>pB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其大小P=ρgh,从图中可知hA>hB>hC,而压强相等,因此可知ρA0<ρB0<ρC0;当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根据p=ρgh可知,减小的压强ΔPA<ΔPB<ΔPC,因此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A>PB>PC故选A
【分析】本题注意条件,是求抽出相同深度后的压强,不能混淆。
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所以液体体积:V甲>V乙,因为液体质量相等,由m=ρV可知ρ甲<ρ乙;由p=ρgh,h相同,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故选B
【分析】根据容器形状判断甲、乙体积大小,根据质量相等判断出ρ甲<ρ乙,用压强公式p=ρgh可判断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本题关键是要判断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
1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答案】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 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a、c方向相同,因此不能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C、D均正确。故选A
【分析】液体压强特点: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大小相等;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大;同种液体不同深度,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根据出水方向判断液体压强方向,根据水流的水平射程判断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四个形状不同、高度相同的密封容器都装满了同一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关于容器内液体对其底面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B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大 B.容器A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C.容器C的底面受到的压强最小 D.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答案】D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知,容器的形状不同,但高度相同,里面装满了同一种液体,根据p=ρgh,四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强相等。故选D
【分析】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与容器形状无关。
1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图中能正确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是(  )
A. 水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盛水烧杯的总质量与水的体积的关系
C.弹簧测力计示数与弹簧长度的关系
D.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关系,即G=mg,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错;B、总质量等于烧杯和水的质量之和,水的体积为0时,总质量等于烧杯的质量,不为0,故B错;C、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所受拉力为0时,横坐标表示的是弹簧自身的长度,故C正确;D、由p=ρgh知,水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成正比,故D错。故选C
【分析】(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2)总质量等于水和烧杯的质量之和;(3)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4)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将容器内装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两个容器构成一个连通器
B.容器A和B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
C.容器A底部受到的压力比容器B底部受到的压力大
D.容器A底部受到的压强比容器B底部受到的压强小
【答案】A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 A、B两容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选项A正确;
两个容器液面相平,且放在水平桌面上,说明两容器底部液体深度相同,所以A、B底部所受压强大小相等,选项D错误;
又因为容器A的底面积小于容器B的底面积,故容器A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B底部受到的压力,选项B、C错误。
故选A
【分析】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判断液体压强用p=ρgh判断,判断压力大小用F=PS判断。
1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观察下图可见,当甲、乙两种液体深度都为h1时,p甲>p乙,故ρ甲>ρ乙,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为p=ρgh,其中g是常量,当液体深度一定时,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15.(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研究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答案】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如图,a、b、c三点所处的深度,ha>hb>hc,
∵p=ρ液gh,在同一种液体中、密度相同,∴pa>pb>pc;
故选C。
【分析】理解深度是指液体内某点到液体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m水深大关,“蛟龙号”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所受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蛟龙号”在深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
【答案】变大;7.21×107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 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的压强
【分析】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压强计算公式p=ρgh。
1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设计高度为185m。大型轮船通过大坝要通过船闸。船闸的工作原理是   ;如果蓄水高度为170m,则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   Pa。
【答案】连通器;1.7×106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 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船闸就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坝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 1.0×103kg/m3×10N/kg×170m=1.7×106Pa。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大坝的截面都是梯形的,上小下大,就是因为底部的压强很大。
1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都装满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   。
【答案】1:1;2:1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 从图中可以得到液体的深度相等,装的是水,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到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1:1;
根据公式F=PS可以得到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 。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到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利用压力F=PS可求出压力之比。
1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   (选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大;不变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瓶子倒放与正放时相比深度增加,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也变大;
因为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分析】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瓶子倒放与正放时相比深度增加;两种情况下对水平面的压力都等于瓶子和瓶中水的重力。
2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重为6N、底面积为0.01m2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内装20cm深的水,则水的质量为   kg,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N和   Pa.(g取10N/kg)
【答案】2;2×103;26;2600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 m=ρV=ρSh=1.0×103kg/m3×0.01m2×0.2m=2kg;
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F=G=G水+G容器=m水g+G容器=2kg×10N/kg+6N=26N;

【分析】求容器底的压强是液体压强,求水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属于固体压强。
三、实验题
2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慧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较大”或“较小”)。小慧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
(2)小慧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9(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9(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相同。
(3)小慧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
(4)小慧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答案】(1)较小;相平
(2)深度
(3)大;大
(4)不变;相等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 (1)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会很小;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它是一个连通器,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小慧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9(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9(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3)小慧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大;(4)小慧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同时液体压强向各个方向;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应该应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22.(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下图甲所示,此装置叫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它的构造主要包括U型玻璃管、金属盒、橡胶管和支架等部分.甲图中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如图乙所示,若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U型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水 3 朝上 186 214 28
2 3 朝下 186 214 28
3 3 朝侧面 186 214 28
4 6 朝侧面 171 229 58
5 9 朝侧面 158 242 84
6 盐水 9 朝侧面 154 246 92
(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答案】(1)3、4、5
(2)1、2、3
(3)5、6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 (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应使金属盒在同种液体不同深度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故选3,4,5;(2)要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应使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改变金属盒橡皮膜的方向,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故选1,2,3;(3)要研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应使金属盒在不同液体相同深度,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故选5,6。
【分析】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四、计算题
2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答案】(1)1.2×103Pa ;12N
(2)11N; 1.1×103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分析】对容器底的压强属于液体压强,压力应该用F=PS计算,不等于重力;对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
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
(1) 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 “武汉号”在巡航时,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目标。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s收到了回波,则目标距军舰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8.24×104Pa
(2)3×104m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1) (2)目标距军舰距离
【分析】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和回声测距离的应用,最容易出错的是从发出到接受到回波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来回的时间,注意算距离的时候时间要除以二。
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同步检测卷)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某核潜艇排水量(排水量指潜艇潜行时排开水的质量):6500吨;航速:水上最大16节,水下最大22节;潜深:300m。(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求:
(1)22节相当于多少千米/小时?(1节是指1小时行驶1海里,1海里等于1852米)
(2)核潜艇潜入水下3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40.7km/h
(2)3.09×106Pa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 (1)由 可得 (3)根据公式p=ρgh得
【分析】(1)1节=1海里/小时,核潜艇以22节航速时,就是22海里/小时;(2)核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浮力等于潜艇的重力;(3)知道海水的密度和核潜艇下潜的深度,可利用公式p=ρgh计算出潜艇所受海水的压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