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复习课件(6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复习课件(6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1 16:3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区域认知: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认识区域气候的形成。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3.人地协调观: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生活。
4.地理实践力: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实地考察当地的气候。
预习导学
导学探究
图表判读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预习导学
一、大气环流
1.概念、成因
(1)概念: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 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2)成因:它是太阳辐射、地球 、地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全球性
自转
太阳辐射
2.单一的闭合环流
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寒冷的两极附近因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大气收缩冷却下沉。在赤道地区的高空形成高压,两极地区形成低压,气压梯度力由赤道指向两极,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赤道地区形成低压,两极地区形成高压,气压梯度力由两极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向赤道。如果地球表面性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那么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就会形成 的闭合环流。
单一
3.三圈环流
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 的影响,大气运动也不例外。大气环流不是简单的单圈闭合环流,而是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三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形成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微评价1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前提条件有何不同
提示:单圈环流的条件是地面受热不均;三圈环流的条件是地面受热不均和有地转偏向力。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气压带
(1)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附近,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暖空气稳定 ,使得近地表层的大气形成一个低压区,称为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2)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向南北的气流方向不断发生偏转,到达南北纬 附近时,气流的方向与纬线已行,空气不再继续向南北方流动,导致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堆积,并下沉,使近地面形成 区,其位置大致在副热带地区,因此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极地高气压带: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 ,集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区,称为极地高气压带。
(4)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来自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气流辐合 ,并在高空外流,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30°
高压
下沉
上升
2.风带
(1)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的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形成
风,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形成 风,称东南信风。
(2)西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的风,因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为偏西方向的风,即西风。在北半球为西南风,在南半球为 风,这两个风带统称为中纬西风带。
(3)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在低空向低纬度地区运行,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 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 移,冬季 移。
东北
东南
西北
偏东


微评价2 气压带按成因可以分为哪两类 风带的形成与哪两个力有关
提示:热力原因、动力原因;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表现
南半球特别是 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是连贯的,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却被分割成几个大范围的高压区和低压区,这是海陆性质差异导致的结果。
2.形成
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气压带较 ;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差异明显,因而气压带相对破碎,形成若干个气压活动中心。
南纬30°
完整
海陆热力
3.季风环流
北半球海陆上的气压活动中心随 而变化,使得一年中盛行风向也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从而形成季风环流。
季节
微评价3 气压带、风带的带状分布,在哪个半球更明显
提示:南半球。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北回归线至30°之间的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影响,形成
气候;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和海洋暖湿气团的影
响,形成 气候。
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
微评价4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提示: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导学探究
探究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季节移动
情境诱思
15世纪末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殖民主义者蜂拥而至。由于美洲缺马,大量的马匹被从欧洲经大西洋贩运到西印度群岛。当浩浩荡荡的风力帆船队航行到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时,经常会连续几个星期海面上平静无风,船队无法航行。加之天气炎热,淡水、草料和粮食用尽后,大批饿死或渴死的马匹被投入海中,人们就把当时船队所在的纬度称为“马纬度”。
[思考]
(1)(地理实践力)依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马纬度”所在的气压带是哪个气压带。
答案:副热带高气压带。
(2)(综合思维)“马纬度”天气炎热、干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马纬度”地处南北纬30°附近,太阳高度大,天气炎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
要点归纳
1.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性 气流 属性(影
响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 90°附近 热力 因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 因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 因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赤道 附近 热力 因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2.风带
风带 分布 风向 影响
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 风带 (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 西风带 (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 信风 带(2个)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图示法表示气压带、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分布立体图(以北半球为例)
方法技巧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方法技巧
即时训练
(2022·宁夏青铜峡检测)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承德避暑山庄游客如织
D.太阳直射北半球
思路点拨:第(1)题,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可判断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地球公转到近日点(1月初)附近;承德避暑山庄游客较少。
答案:(1)B
(2022·宁夏青铜峡检测)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据此回答(1)~(2)题:
(2)若该地区在北半球,则图示情况与下图中相符合的是(  )
思路点拨:第(2)题,该地区为北半球,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B中风向应为偏南风,D中风向应为偏北风;C图所示情况属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情况;A图所示情况符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的情况。
答案:(2)A
探究二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情境诱思
赤壁大战之前,周瑜定计用火攻破敌。一日周瑜检阅水军时,忽然想起不刮东风,火攻便无法实行,一时急火攻心而病倒。诸葛亮前来探病,猜到了周瑜的病因,便在药方上写下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大惊,便向诸葛亮请教破敌之策,诸葛亮便表示可借东风破敌。
[思考]
(综合思维)为什么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说法
答案:赤壁位于长江流域,冬季盛行西北风。
要点归纳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2.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如下
季风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节 风向 夏季 东南风 西南风
冬季 西北风 东北风
源地 冬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 冬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于印度洋
性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
气候 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即时训练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几月份的季风示意图(  )
A.1月 B.7月
C.3月 D.9月
思路点拨:第(1)题,甲图亚欧大陆为高压中心,说明大陆上气温低、气压高,是北半球冬季,应为1月。
答案:(1)A
(2)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表形态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思路点拨:第(2)题,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的东南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D正确。
答案:(2)D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三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情境诱思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为2.57万km2,人口约有527万。西西里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但岛上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风力状况明显不同;沿海地区尤其是西南部,夏季更为酷热。下图示意西西里岛位置。
[思考]
(1)(综合思维)岛上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冬季该岛受中纬西风控制,风力强劲;该岛周围地区海面狭窄且摩擦力小,风力较强。
(2)(区域认知)该岛夏季南部比北部更为干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该岛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北部长,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气候更为干热。
要点归纳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 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 气候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的气候。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 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两季分明
热带季 风气候 受季风环流控制,冬夏季风风向相反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风向随季节明显转换
2.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第一步: 判断南 北半球 最高气 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高 南半球
第二步: 判断 所属 温度带 最冷月 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 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 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5℃ 寒带气候
第三步: 确定具 体的气 候类型 年降水 量及其 年内分 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 000毫米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毫米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毫米
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毫米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 000毫米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4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400—800毫米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300—1 000毫米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00毫米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毫米
即时训练
(2021·江苏东台月考)读下列四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点拨:第(1)题,结合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①属于热带雨林气
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②属于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③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B
(2021·江苏东台月考)读下列四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回答(1)~(3)题:
(2)气候类型③分布的规律是(  )
A.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
D.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思路点拨:第(2)题,③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B正确。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赤道及其南北两侧→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2)B
(2021·江苏东台月考)读下列四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回答(1)~(3)题:
(3)图中④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B.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
C.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D.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思路点拨:第(3)题,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受西北风控制,夏季受东南风控制,C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受中纬西风带的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3)C
图表判读
技法点拨
气候资料统计图的判读
典型图示 解读步骤
曲线—柱状气候资料图:
该气候类型最低月气温高于20℃,为热带。降水季节变化显著,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故为热带季风气候
第一步:以形定位——据曲线形态判断南北半球
因素变化 结论
6、7、8月气温高 (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 (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南半球
点状—坐标气候资料图:
图中12个点分别表示某地12个月的气温和降水数值。该地1月气温比
7月低,为北半球;
1月气温低,降水多,
7月气温高,降水少,为地中海气候
第二步:以温定带——据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
因素变化 结论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 温0—15℃ 最热月均 温>25℃ 亚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 温<0℃ 最热月均温20℃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最热月均 温<10 ℃ 极地气候
三维坐标气候资料图:
图中三个坐标依次表示月份、气温、降水量。图中降水量7月最多,近100毫米,气温为5℃左右,全年最
低;1月降水最少,约10毫米,气温为25℃左右,全年最高,因此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干热、冬温雨”的地中海气候
玫瑰气候资料图:
玫瑰图是用圆半径的长短来表示不同月份气温的高低和降水量的多少。图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的12个月,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据图可读出每个月的数值。该图反映的是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单元格气候资料图:
图中每个单元格分别表示某地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
a地1月气温为-10—0℃,降水量为0—50毫米;7月气温为20—30℃,降水量为150—200毫米,应为温带季风气候。
同理,b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为热带雨林气候
第三步:以水定型——据年降水量或降水的季节分配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因素变化 结论
年雨型 年降水量>2 000毫米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毫米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夏雨型 年降水量>1 500毫米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 000毫米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毫米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年降水量500—800毫米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年降水量300—1 000毫米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年降水量<250毫米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对点练习
(2021·重庆检测)下图为某地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柱状图及各月降水距平分布曲线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各月气温累计可以看出6、7月份该地温度较低,
12、1月该地气温较高,且气温累计一直持续上升,说明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根据各月降水距平分布曲线图可以看出6、7月份该地降水较多,12、1月该地降水较少。由此可以确定气候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1)B
(2)该地可能位于(  )
A.非洲几内亚湾沿岸
B.欧洲西部北海沿岸
C.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港口附近
D.印度半岛西部阿拉伯海海域
解析:第(2)题,根据气温分布状况,确定该地位于南半球,四个地点中,位于南半球并且是地中海气候的地点只有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港口附近。
(2021·重庆检测)下图为某地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柱状图及各月降水距平分布曲线图。据此回答(1)~(2)题:
答案:(2)C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1.B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附近。
2.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
解析:2.A 第2题,据图可知,D位于40°—60°之间,为中纬西风带,该图中心点为北极点,北半球中纬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A正确。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和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压带位于南半球,其控制下温和湿润
B.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C.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印度半岛夏季多雨
解析:3.C  第3题,通过甲气压带两侧的风向可以判定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由此可以判定,乙为中纬西风带,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东北信风带。据此,甲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其控制下炎热干燥;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大多温和多雨;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印度半岛夏季多雨。据此分析选C。
4.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苏州以东南风为主
B.格陵兰岛陆地冰川面积扩大
C.长江进入枯水季节
D.中国容易受到寒潮天气影响
解析:4.A  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图示大气环流为北半球。根据图示,气压带位置偏北,反映的时段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苏州以东南风为主,格陵兰岛陆地冰川面积缩小,长江进入洪水季节,寒潮是冬半年的气象灾害。据此分析选A。
下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和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3~4题:
5.下图中曲线表示温度,柱状表示降水,能正确表示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的是
(  )
解析:B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和热带季风气候相比,降水总量较少,故选B。
二、非选择题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的大气环流状况,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解析:第(1)题,由图中赤道附近上升气流(或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答案:(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南半球发生位移,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南半球,对于北半球来说,此时是冬季。
(2)比较A、B两地降水量状况,并说明原因。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第(2)题,图中A是西风带,B是信风带。西风带风向是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温度降低,容易形成降水,信风带风向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不容易形成降水,所以A比B降水多。
答案:(2)A处降水量多于B处 A处气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流动过程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多;而B处气流由高纬向低纬流动,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所以降水相对较少。
(3)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第(3)题,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气流在60°附近相遇,由于两个风带的性质不同,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会爬到锋面的上面,形成极锋,C气流来自低纬的西风带,暖而轻在锋面上方。
答案:(3)C气流性质暖而轻,D气流性质冷而重。
三、优选题
7.下图为某气压带所处位置及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气压带为(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1)A 第(1)题,从图的纬度可以看出,该气压带处于赤道,地面气温高,气流受热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A正确。
7.下图为某气压带所处位置及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此时,M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解析:(2)B 第(2)题,M地位于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下,盛行东北风,B正确。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西南风和西北风均位于南北纬40°—60°的中纬西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