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预习课件(6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预习课件(6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1 16: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第一节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1.认识什么是区域及不同类型的区域。(区域认知)
2.了解各种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分析不同尺度的区域的特点、合理划分区域的意义。(综合思维)
3.结合区域要素、区域之间的联系,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4.以某一区域划分为典例,讨论区域划分的依据,探究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地理实践力)
预习导学
01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定义
区域是人们根据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的 。
2.区域特点
(1)区域具有某种自然或社会、 、文化等地理特征。
(2)区域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
经济
(3)区域边界有些是 的,如各级行政区的边界;有些则具有 的特点,如干旱区、湿润区等自然区的边界。
3.划分区域的目的
认识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并进行有效的 。
明确
过渡性
管理
二、区域的划分
1.常用的区域划分方法
(1)根据区域内部地理特征的一致性或 划分。
(2)根据区域内部 划分。
相似性
关联特点
[思考] 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区域类型是否都一样
提示:区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2.区域尺度
(1)区域尺度:一般指区域空间尺度,它是区域空间大小的

(2)区域的三个空间尺度。
量度
区域尺度 含义
大尺度区域 一般指 或全大陆
中尺度区域 一般指较大地区或较大面积国家
小尺度区域 一般指 地区
全球
局部
三、区域的特性
1.区域特性:一般来说,区域具有以下特性: 性、整体性、 性、开放性和动态性。
2.观察不同尺度区域的方法
(1)借助 观察。
(2)借助 观察。
(3)从 观察。
层次
差异
卫星遥感影像
航空照片
地面
导学探究
02
探究一 区域的内涵和划分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考察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等情况,再次指明种子之于中国饭碗、之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飞跃,都与海南野生稻密不可分。
海南有154个野生稻自然种群,并建立了3个野生稻原位保护区。在崖州区的通力配合下,世界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已完成两块原生境模拟监测圃的野生稻插秧和4 000份野生稻材料播种育苗工作,其他野生稻种质资源繁殖更新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思考]
(1)(区域认知)关于海南154个野生稻自然种群及3个野生稻原位保护区的分布,反映了区域的什么特点
提示: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边界,区域内的某些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等。
(2)(综合思维)我国在海南设立野生稻原位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加强野生稻的保护、监测和利用。
(3)(地理实践力)分析海南世界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在野生稻种质繁育方面的优势气候条件。
提示: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生长期长,雨季长、降水丰富,水热配合得当。
1.区域的内涵
内涵 说明
人们根据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的空间范围 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范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如我国各省级单位占据一定的空间范围,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占据一定的空间范围等
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范围有大有小,如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大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形状不具有规则性,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有各自的形状;区域边界有些是明确的,如各级行政区的边界、国界线等;有些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如干旱区、湿润区等自然区的边界
内部性质相对 一致 如湿润区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等
2.区域的划分
区域划分标准 举例说明
根据区 域内部 地理特 征的一 致性或 相似性 划分 按照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的自然区域 内流区、外流区、高原区、低山丘陵区、热带雨林区、红壤地带等
按照人文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的人文区域 人口密集区、稻作农业区、小麦种植区、畜牧业区、热带种植园农业区等
根据区 域内部 关联特 点划分 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划分的区域 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对口支援地区等
按照贸易关系紧密程度划分的区域 贸易区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方法是(  )
A.按照贸易关系紧密程度
B.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
C.按照人文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
D.按照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

思路点拨:第(1)题,图中①②③④区域分别表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明显表明这四大区域是根据自然指标划分的,对应D项划分方法;C项划分方法以人文条件或景观特征为主,排除;A、B项根据区域内部关联特点划分,排除。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河西走廊地区 ⑥甘肃省兰州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思路点拨:第(2)题,区域有一定的界线,自然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特点,如自然带、热量带、
干湿地区、河西走廊地区是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界线,②③④⑤错误。有些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甘肃省兰州市是人为划定的,有明确界线,①⑥正确。
探究二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和区域特性
俄罗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
1 709.8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梵蒂冈——世界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
位于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面积 0.4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618人(2023年1月),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
[思考]
(1)(区域认知)结合材料,从区域尺度角度分析国土面积大小对国家发展条件的有利影响。
提示:俄罗斯: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国家综合实力较强。梵蒂冈:国防开支小;便于管理。
(2)(综合思维)材料反映了区域的什么特点
提示:同一尺度的区域,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1.区域的空间尺度
不同空间尺度 说明
大尺度区域 一般指全球或全大陆。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大陆东西海岸的差异等
中尺度区域 一般指较大地区或较大面积国家。如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季风气候区和非季风气候区、内流区和外流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世界上的国家等
小尺度区域 一般指局部地区。如行政区域划分、城市区域规划、自然保护区等
2.区域的特性
特性 说明
层次性 一个大区域内包含着若干小区域,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可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区域内部彼此关联形成的层次关系,如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整体性 区域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区域内部某一要素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或部分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等
差异性 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特征是不同的。同一区域内部地理特征通常只是相对一致,其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如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是北方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也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开放性 区域并非孤立存在,区域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方式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如我国的南水
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动态性 出现新的区域,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
既有区域随社会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巴西迁都等
2022年5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中国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西北有闽中大山带为屏障,东南临台湾海峡,茶产区海拔 800~1 500米,群山环抱,峰峦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0%,终年云雾弥漫。当地最负盛名的铁观音茶源于18世纪,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半发酵型乌龙茶。据此回答(1)~(3)题。
(1)安溪铁观音茶产区终年云雾弥漫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东南临台湾海峡 ②群山环抱,峰峦绵延 ③受冬季风影响较弱 ④茶树蒸腾作用强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路点拨: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福建安溪东南临台湾海峡,夏季风带来丰富水汽,云雾较多,①正确;“群山环抱,峰峦绵延”,说明该地海拔较高,地势起伏
较大,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不易扩散,②正确;离冬季风源地远,冬季温和,利于水汽凝结成雾,③正确;云雾多,光照弱,气温较低,茶树蒸腾作用较弱,④错误。故选A。
(2)下列对安溪铁观音茶产区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有明确的界线 ②内部无连续性 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④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思路点拨:第(2)题,安溪铁观音茶产区是一个动态的区域,有边界,但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①错误;区域内部具有连续性、相似性,②错误;该区域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③正确;与其他茶叶产区相比,有差异性,④正确。故选D。
(3)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铁观音茶产业的(  )
A.单位面积产量 B.加工工艺
C.经济效益 D.产品质量

思路点拨:第(3)题,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以提高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增加销售量,提高铁观音茶产业的经济效益,C正确;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工工艺、产品质量需要科学技术投入,A、B、D错误。
地理视野
03
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地理分布
汉语及其方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北方的汉语随着历代北方汉人的南迁,又与南方各地的土著居民语言融合,以北方古汉语为主体,形成后世各种南方方言。汉语南方各大方言中吴语、湘语、粤语、赣语、平话的直接源头应是古代北方汉语,是直接从古汉语分化的。闽语和徽语则是从吴语分化的,客方言是从赣语分化的,可以说是次生的。
上述各大方言除了徽语形成的历史尚不明确以外,其他方言都是在南宋之前就形成了,至此南方各方言的宏观地理格局已基本奠定。元明之后方言地理只是发生若干局部或微观的演变。
汉语是世界上方言最为复杂的语言之一。关于现代汉语方言的分类和分区,主要有三种不同意见:七区说,即官话、吴语、湘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十区说,即官话、晋语、徽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湘语、赣语、平话;三区说,即北部方言(官话)、中部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南部方言(闽语、粤语、客家话)。
本文采用十区说。各种汉语方言以北方和西南地区的官话使用人口最多,汉语方言的种类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复杂,徽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湘语、赣语都集中在东南部。
——摘自游汝杰的
《从方言地理看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
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
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解题思路:第(1)题,由材料可知,图示县域分为北部方言区、东部方言区、南部方言区和西部方言区,各区之间以山脊线为界,说明地形阻碍区域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区,故选A。
(2)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
A.粤北 B.北疆
C.辽中 D.晋中

解题思路:第(2)题,出现该格局的地区地理环境长期相互隔绝,文化发展长期相对独立,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粤北山区,地势起伏大,各地彼此联系较少,最可能形成“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A正确;北疆、辽中和晋中地势起伏相对较小,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比较顺畅,方言逐渐融合,差异较小,B、
C、D错误。
课堂小结
04
随堂练习
05
一、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1
2
3
4
5
6
7

解析:1.C 第1题,读图可知,新垦区的边界与行政区的划分边界不一致,A项错误;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具有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具有相似性,B项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决定性因素)为水源,C项正确;区域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具有一定的联系,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解析:2.D  第2题,行政中心与新垦区分别为城镇地域与乡村地域,结合图可以得出,空间结构分别为点状与面状。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戊五个区域(  )
A.是根据区域内部关联特点划分的
B.区域间的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1
2
3
4
5
6
7
解析:3.D  第3题,图示为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自然带是根据区域内部地理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的,其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各个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
差异性。
1
2
3
4
5
6
7
4.下列有关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降水较少但季节分配均匀
B.乙植被茂密是世界最大的雨林区
C.丙与甲、戊差异主要由热量造成
D.丁区域是图中人口城市密集地区

1
2
3
4
5
6
7
解析:4.C  第4题,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季,A错误;乙为温带草原带,B错误;丁属于亚寒带地区,气温低,人口城市少,D错误;丙与甲纬度大体一致,但丙地势高,气温更低,戊比甲纬度低,热量丰富,故丙与甲、戊差异主要体现在热量的差异上,C正确。
1
2
3
4
5
6
7
5.下列区域中,描述的区域特点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  )
A.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苏州工业园区

1
2
3
4
5
6
7
解析:D 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就越具体、详细。各选项中,苏州工业园区是小尺度区域,其区域特点描述得最具体、最详细。
1
2
3
4
5
6
7
二、非选择题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接近1亿人(2021年)。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出台,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1
2
3
4
5
6
7
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
1
2
3
4
5
6
7
答案:(1)区域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区域具有层次性;区域具有差异性。
1
2
3
4
5
6
7
(1)简述上述材料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或特性。
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说明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体现出层次性的特性;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出台,东北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说明同一尺度的区域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
(2)试从区域的特性入手,分析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黑、吉、辽三省同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
答案:(2)二者内部性质相对一致;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联系。
1
2
3
4
5
6
7
解析:第(2)题,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与黑、吉、辽三省内部性质相对一致,且两者间具有较强的联系性。
1
2
3
4
5
6
7
三、优选题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类型为塬、墚、峁。塬是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平坦台地,塬周围被沟谷环绕;墚是黄土塬经侵蚀分割而成的条状延伸的岭岗;峁是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或馒头状(如下景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材料二 洛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流域内的黄土地貌区域差异明显,由南至北依次为洛川黄土塬区、甘泉—志丹黄土墚状丘陵沟壑区及吴起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3个地貌区(见下图)。洛川黄土塬区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6∶4;甘泉—志丹黄土墚状丘陵沟壑区以黄土墚为主体特征,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5∶5;吴起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地貌以黄土峁为主,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4∶6。(沟间地是指沉积物受流水侵蚀后残存的部分,
沟谷地指被侵蚀形成的谷地)。
1
2
3
4
5
6
7
(1)比较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流水作用的差异。
1
2
3
4
5
6
7
答案:(1)吴起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为洛河上游,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甘泉—志丹黄土墚状丘陵沟壑区,洛河流速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弱;洛川黄土塬区,地势平缓,河流落差减小,流速缓慢,流水侵蚀作用弱,沉积作用强。
解析:第(1)题,洛河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吴起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为洛河上游,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甘泉—志丹黄土墚状丘陵沟壑区为中游,地貌以黄土梁为主,洛河流速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洛川黄土塬区位于洛河下游,地势平缓,河流落差减小,流速缓慢,流水侵蚀作用弱,沉积作用强。
1
2
3
4
5
6
7
(2)根据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沟间地与沟谷地面积比例关系,分析洛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其地貌特点的差异。
答案:(2)洛河上游,地貌以黄土峁为主,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4∶6,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洛河中游,地貌以黄土墚为主,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5∶5,洛河流速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洛河下游,地貌以黄土塬为主,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6∶4,地势平缓,河流落差减小,流速缓慢,所以流水侵蚀作用弱,沉积作用强。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解析:第(2)题,根据材料二可知,从上游到下游,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从4∶6→5∶5→6∶4,上游地区地貌以黄土峁为主,中游地貌以黄土墚为主,下游地貌以黄土塬为主,地势逐渐降低,流水侵蚀作用逐渐减弱,沉积作用增强;上游地表崎岖,下游相对平坦。
1
2
3
4
5
6
7
(3)推测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人口、聚落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答案:(3)洛川黄土塬区,地势平缓,是洛河流域人类
活动的主要场所,人口众多,聚落集中,工农业生产密度大,经济水平高;吴起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开发条件差,人口和农业生产密度小,聚落稀疏,经济水平最低;甘泉—志丹黄土墚状丘陵沟壑区介于两个地貌区之间。
1
2
3
4
5
6
7
解析:第(3)题,洛川黄土塬区,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6∶4,地势平缓,是洛河流域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人口众多,聚落集中,工农业生产密度大,经济水平高;吴起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4∶6,开发条件差,人口和农业生产密度小,聚落稀疏,经济水平最低;甘泉—志丹黄土墚状丘陵沟壑区介于
两个地貌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