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预习课件(6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预习课件(6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1 16: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1.认识不同流域水文和水系特征及其流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认知)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条件和措施。(综合思维)
3.结合流域特点,制定合适的措施和机制,促进流域内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
4.调查自己所在地流域内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地理实践力)
预习导学
01
一、黄河流域概况
1.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干流流经我国9个省区,全长
5 464千米。
2. 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镇至 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3.黄河年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但年内分配很不均匀,约60%的径流量集中在7—10月的汛期。
巴颜喀拉
河口镇
桃花峪
4.黄河干流落差4 480米,流域内 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干流上。
5.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 。
6.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 地带。
7.黄河流域是 聚居地区。
二、黄河流域开发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
(1) 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常态问题。
水能
生态屏障
经济
多民族
缺水
(2)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较为 ,农业用水效率不高。
2.生态环境脆弱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 干扰强烈。
(2)黄河干流大部分河段天然水质良好,但一些主要支流普遍受到

3.洪水风险巨大
(1)黄河下游“地上悬河”长达800千米,299千米 河段河势未完全控制,危及大堤。
(2)黄河下游洪水预见期 ,洪水威胁大。
粗放
人类活动
污染
游荡性

4.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1)黄河上中游地区发展 ,同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
(2)黄河流域内部区域发展也存在较大 。
[思考]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黄河上游气候干旱,降水偏少,蒸发旺盛;黄河流域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过大;水污染、水浪费加剧了该流域水资源的短缺。
不充分
差异
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水量统一调度与节约集约利用
(1)原因:黄河流域水资源地区分配、季节分配不均,为了保证全流域水资源的 利用,必须实行水量统一调度。
(2)成效: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后,没有再出现过断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保证了下游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证了基本入海河流流量,湿地也逐渐得到了修复。
可持续
(3)具体措施:要坚持 、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以水定城
2.水沙调控与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沙多、水沙关系 ,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1)水沙调控措施。
河段 调控措施 目的
上游 修建水库 调节水量,保障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
中游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减少入黄泥沙
修建大型水库,拦蓄洪水,调节水沙 提高水流的挟沙能力
下游 排洪排沙、开辟蓄滞洪区 利于水沙入海,处理河道不能排泄的洪水
不协调
(2)水沙调控工程:目前,黄河干流已建成 、刘家峡、
和小浪底4座水沙控制性骨干工程,基本形成了以干支流骨干水库、河防工程、蓄滞洪区工程为主体的中下游防洪体系。
3.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1)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 。
(2)上游要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 和污染治理工作。下游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龙羊峡
三门峡
差异
水土保持
4.内部协作,全面规划管理
(1)组织。
①黄河水利委员会:对流域内部的 、水沙调控、生态治理起到了积极组织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②成立了专门负责黄河流域内水电站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组织,以实现流域内部水电资源的有序开发。
工程建设
③黄河流域各省区积极建立流域 管理和制度体系,建立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和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合力治污的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对全流域污染源的监管,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的预警、快速反应和沟通协作机制,努力改善水源地水质。
生态保护
5.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1)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 的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2)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地域特色
治理
导学探究
02
探究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水资源量相对较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但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2020年5月,水利部制定印发了《黄河流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水资源监管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安排部署黄河流域水资源监管工作。《行动方案》围绕关键问题,部署了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学调水、整治超量用水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思考]
(1)(综合思维)为什么要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监管
提示:黄河流域面积较广,但径流量较少,而流域内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较多,人水矛盾较为突出;流域内水资源存在无序利用、水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
(2)(人地协调观)工业生产中的不合理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紧张状况,其主要的表现是什么
提示:工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导致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废水的不合理排放易导致水污染。
1.黄河流域概况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北麓(青藏高原)
长度 全长5 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入海 山东,渤海
流经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流经气候区 青藏高原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河段划 分及 特征 上游 源头—河口镇: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 河口镇—桃花峪:含沙量大
下游 桃花峪—入海口:“地上河”(悬河)
主要支流 上游:湟水、洮河
中游:汾河、渭河
主要贡献 黄河——中华民族发祥地;塑造了肥沃的平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贡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贡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2.黄河流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流域的内部协作
(1)流域内部协作的分析思路。
(2)流域内部协作发展的措施。
①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背景 黄河流域水资源地区分配、季节分配不均,流域内人口密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人水矛盾突出
原因 流域内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而上中游地区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导致黄河下游出现断流,对沿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措施 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与节约集约利用
②黄河的水沙调控与黄河长治久安。
流域内综 合协调 上中游地区 下游
地区
主要 措施 修建水库;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泄洪排沙 排洪
排沙
入海、
开辟
蓄滞洪
区、处
理河
道不
能排
泄的
洪水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利用小浪底水库泄洪排沙 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有效减少入河泥沙量 通过“人造洪峰”将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同时减少小浪底水库的淤积 生物 措施 耕作 措施 工程 措施
封山 育林, 退耕 还林、 还草等 沿等 高线 耕作, 留茬 少耕、 免耕等 修建 梯田, 打坝 淤地, 挖鱼 鳞坑等 (3)黄河下游断流的影响。
影响区域 影响
主河道 河道萎缩,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
干涸河道演变为沙带,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
河流沿岸 影响工业供水与城乡居民生活供水;
影响农田的灌溉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增大;
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加剧了黄河水污染;
沿岸大量开采地下水
河口三角 洲及海域 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河流航运价值与水能资源的分析技巧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分析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分析流域内经济发展的程度。流域内经济越发达,客货运输的需求越大,航运也就越发达。分析思路如下。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能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资源越丰富。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路点拨:第(1)题,引水灌溉,水中含有的泥沙进入农田,减少了向下游的输沙量;保持水土,使泥沙进入黄河的数量减少,①③正确。削山平地,会导致植被破坏,使坡面径流增加,河流泥沙增多,②错误。暴雨强度与气候变暖无必然联系,且暴雨强度是否降低在材料中缺少信息支撑,④错误。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思路点拨:第(2)题,随着2015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开始,2016年以后的黄河下游河段输沙量比中游明显减少。地形起伏和流域面积不会在短时间内变化。2016年之前潼关以上流域因保持水土减少了泥沙流失,这是中上游输沙量都降低的原因,而下游比中游输沙量更少不是因为水土保持,而是因为小浪底水库等对中游来的泥沙进行拦截。
地理视野
03
流域开发与保护
1.流域内水资源的状况分析
(1)流域水资源状况:流域水资源丰富程度主要看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大,说明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小,则流域水资源贫乏。
(2)流域内水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主要看流域内水资源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而流域的需水量则取决于流域内的人口、城市及产业的分布状况。人口、城市密集,产业发达,则水资源需求量大,会表现出水资源紧张状况。此外,流域内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种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利于保持水土,降低河水含沙量;利于涵养水源,缩小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利于降低汛期洪水的最大洪峰。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造成河水含沙量增大;加剧河道淤积,抬升河床,加剧洪水危害;加剧河口淤积,改变河口陆地形态。
(3)修建水库,调节河段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汛期径流量减小,枯水期径流量增大)。
(4)对弯曲河段进行裁弯取直,改变水系形态。
(5)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6)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会造成河水污染,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河滩地带进行农业生产,不利于泄洪,加剧洪水灾害。
2022年6月19日,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正式开启。调水调沙是利用工程措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冲入大海。据此回答(1)~(2)题。
(1)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大泄洪能力
B.改善航运条件
C.防止水土流失
D.便于下游梯级开发

解题思路:第(1)题,据材料可知,调水调沙是利用工程措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冲入大海,从而增大泄洪能力。
(2)选择在6月底至7月初进行调水冲沙的主要原因是
(  )
A.此时黄河流量小
B.预留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C.此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D.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

解题思路:第(2)题,选择在这一时段进行调水冲沙,是因为该流域即将进入雨季,提前用余水冲沙可以预留库容,为防汛做好准备。
课堂小结
04
随堂练习
05
一、选择题
读黄河的“地上河”示意图,回答1~2题。
1.造成图中这种景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该段地势较高
B.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在此大量淤积
C.为了方便用水
D.在河流上修建了大量的水库
1
2
3
4
5
6
7

解析:1.B 第1题,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到下游华北平原地区,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减缓,泥沙不断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治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地上河”。
1
2
3
4
5
6
7
2.“地上河”的治本措施是(  )
A.保护上游地区的环境
B.在全流域实施水量统一调度
C.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D.搞好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解析:2.D  第2题,由上题可知,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所以治理“地上河”的根本措施是搞好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之一,积极开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读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鱼鳞坑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B.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C.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彻底治理水土流失
D.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1
2
3
4
5
6
7
解析:3.B  第3题,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这里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不宜扩大耕作业规模;彻底治理水土流失需要综合运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等;轮荒耕作制度不利于提高耕地的土壤肥力。故选B。
1
2
3
4
5
6
7
4.图示小流域治理最适合采用耕作措施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解析:4.A  第4题,耕作措施主要应用于种植业,黄土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黄土塬。①地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最适合采用耕作措施,A正确。
1
2
3
4
5
6
7
5.鱼鳞坑是该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措施,人们在挖坑培埂时往往将半圆形的埂筑得中间高、两侧低,其目的是(  )
A.提高鱼鳞坑美观度,增强观赏性
B.增加鱼鳞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
C.使坑内溢水分散流动,减弱径流的冲刷力
D.增强坑埂的坚固度,防止洪水冲毁坑埂

1
2
3
4
5
6
7
解析:5.C 第5题,当降水较多时,鱼鳞坑中的水会发生漫溢现象。鱼鳞坑的埂中间高、两侧低,使坑内溢水在坡面向下流动时方向分散,避免了径流集中,减弱了径流的冲刷力,C正确。
1
2
3
4
5
6
7
二、非选择题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横断山区的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1 062千米,天然落差4 175米。大渡河规划建设22级梯级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 340万千瓦,年发电量1 123.6亿千瓦时,建成后将是华东地区重要能源来源基地。下图为大渡河流域分布图。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描述大渡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答案:(1)特征: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或地势起伏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或北高南低)。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及图可知,大渡河流域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大渡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分析大渡河干流水电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
1
2
3
4
5
6
7
答案:(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多峡谷,适宜建坝。
解析:第(2)题,大渡河干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山高谷深,落差大,水能丰富;多峡谷,建坝条件好。
1
2
3
4
5
6
7
(3)分析大渡河水电梯级开发对下游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3)库区蓄洪补枯调节径流量,使下游流量趋于稳定(或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库区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沉积,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小。
解析:第(3)题,大渡河水电梯级开发,库区可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蓄洪补枯调节径流量,使下游流量趋于稳定,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库区水位抬升,水流速度缓慢,泥沙在库区沉积,流入下游泥沙减少,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小。
三、优选题
7.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湾。上浦闸是曹娥江干流上的一道涵闸,距河口约60 km,于1979年建成,它的建成对曹娥江河床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下图为曹娥江建上浦闸前后河床纵剖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与建闸前相比,建闸后曹娥江河床纵剖面的总体变化是(  )
A.河床高程上升 B.河床高程先降后升
C.河道纵比降减小 D.河道纵比降渐升
解析:(1)C 第(1)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建上浦闸后,从上浦闸到距离上浦闸大约17 km处河床平均高程上升,从距离上浦闸大约17 km处至河口,河床平均高程波动下降,与建闸前相比,河道纵比降减小。

1
2
3
4
5
6
7
(2)上浦闸在曹娥江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防洪 B.御咸蓄淡
C.促进水产养殖 D.保障饮水水源
解析:(2)B 第(2)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下游是肥沃的曹娥江河口平原(浙江省重要的农业区),由于河床高程较低,受海水潮汐的影响严重,河水含盐度较高,严重影响着下游的农田灌溉,修建上浦闸后可以有效防御海水入侵,起到御咸蓄淡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引水灌溉下游肥沃的平原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