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3 测平均速度
(1)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学习目标
1.你能描述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的含义吗?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复习和讨论
课前导入
老师将一个乒乓球从高处释放。同学听到乒乓球第一次撞击地面的声音时开始计时,听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时停止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动动手:练习停表的使用
新知探究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刻度尺 秒表
S
t
V
=
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过程中速
度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4、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
设计实验
1.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在
正式测量以前应该先练习几次,熟练后会测得更准。
2.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3.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
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
平均速度v2。
S1
S2
金属片
金属片
0
20
40
60
80
100
120
cm
路 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实验数据: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的相同吗?为什么?
讨论: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 计算。
3.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新知探究
课堂练习
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D
典型例题
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理解
2.下面关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D.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度
拓展训练
A
小资料: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
倒车雷达 超声测速仪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2.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3.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