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课件(共21张PPT)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专题课件(共21张PPT)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1 18: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实验专题
知识框架
【提出问题】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上能长出霉菌吗?
【作出假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上能(或不能)长出霉菌。
【制订计划】
①选取新鲜的馒头平均分成三等份,装入塑料袋中,分别标记为A、B、C。
②在A塑料袋中滴加清水,放置在冰箱中;在B塑料袋中滴加清水,放置
在室温环境中;C塑料袋中不滴加清水,放置在室温环境中。
③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计划做实验,重点观察菌落的形成情况。A塑料袋中长出少许霉菌;B塑料袋中长出许多霉菌;C塑料袋中长出少许霉菌。
【得出结论】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上能长出霉菌。干燥、低温能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实验一 探究霉菌生活的环境
类型一 探究类实验
针对训练
[核心素养·勇于探究](2023 昆明市呈贡区期末)夏季,食品很容易发霉。小平同学想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先取4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编号A、B、C、D。接着,将一块新鲜的干面包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A、B、C培养皿中,D培养皿不放干面包。再将四个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请回答问题: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 .

(2)B和C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3)A与D (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4)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一段时间后,装置 中的霉菌数量最多,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等。
温度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
影响吗
B
不能
有机物
装置 A B C D
实验 步骤 1 不滴水 滴入少量水 滴入少量水 滴入少量水
2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5~1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并封好
3 室温培养 室温培养 低温培养 室温培养
【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寻找食物的?
【作出假设】蚂蚁的觅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有关。
【制订计划】
①准备两个纸盒,标记为A、B,捕捉100只蚂蚁放在A纸盒中备用。
②将等量的辣椒酱、白糖、面包和醋放在B纸盒的四个角,然后将20只蚂蚁放入B纸
盒中,观察蚂蚁的觅食情况。
③每隔5分钟后,重复上述实验,再用剩余的80只蚂蚁重复进行4次实验,共计5次
实验。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并对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得出结论】蚂蚁的觅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有关。
实验二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针对训练
[核心素养·勇于探究](2023 昆明期中)一生物实验小组学习了昆虫的一些知识后,了解到不同昆虫食性的差异。下面是该生物实验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如图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蚂蚁的觅食行为属于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本实验的假设是 。
(3)实验中在一端滴加清水的作用是 。
(4)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端取食,则说明 。
(5)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蚂蚁喜欢甜食
先天性行为
作对照
蚂蚁喜欢甜食
实验用的蚂蚁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提出问题】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出假设】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制订计划】
①将甲、乙两个装置连接好,分别装有相同的澄清的肉汤。
②将甲、乙两个装置用酒精灯加热至澄清的肉汤沸腾并持续十几分钟。
③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室温25 ℃的环境中。数日后,观察两个装置中肉
汤腐败的情况。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计划做实验,每天观察和记录试管中肉汤的变化情况,如肉汤的外观等。3~5天后,观察到甲试管中的肉汤腐败变质,乙试管中的肉汤仍然新鲜。说明肉汤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进入肉汤并在其中生长、生殖引起的。
【得出结论】食品腐败是由微生物进入食品并在其中生长和繁殖导致的,微生物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产生的。
实验三 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针对训练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装有相同的肉汤,图甲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新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仍然新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乙),数日后,瓶内的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甲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数日后,图甲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并在肉汤中生长和繁殖。
(2)图甲中设置B瓶的目的是 。
高温灭菌(杀灭肉汤中原有的微生物)
A
微生物
作对照
(3)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 。(填字母)
A. 瓶子的形状 B. 微生物的有无 C. 肉汤的多少
(4)图乙中控制实验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图甲中控制实验变量的方法是 。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填字母)
A. 巴氏消毒法 B. 腌制法 C. 脱水法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B
A
【提出问题】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
【作出假设】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制订计划】
①在15 ℃的室温条件下,将50只大小一致、生命活力相同的成年水蚤平均分成5组,
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水蚤的形态结构,观察并记录水蚤在清水中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平均值。
②配制浓度为5%、10%、15%、20%、25%的酒精溶液,将5组水蚤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的
酒精溶液中。
③分别观察并记录水蚤在浓度为5%、10%、15%、20%、25%的酒精溶液中每分钟心跳次
数的平均值。
【实施计划】4人一组,在实验室中按照上述计划进行探究实验,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数据绘出下图:
【得出结论】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人如果摄入过量酒精,会导致心力衰竭,心率迟缓,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实验四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针对训练
[核心素养·跨学科实践]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有无影响,在15 ℃的室温条件下,将40只大小一致、生命活力相同的成年水蚤分成四组,分别放置在体积分数为5%、10%、15%、20%的酒精溶液中,依次观察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并将观察结果统计如下: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在表格中增加的一组对照组为: 。
(3)进行多次实验和取数据平均值的做法是为了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蚤的心率会随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 。
(5)由此实验可知,酗酒会使人的 系统麻痹抑制,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实验组别 A B C D
酒精体积分数 5% 10% 15% 20%
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的平均值 24 21 18 死亡
降低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或无)影响
酒精浓度
只有清水不加酒精的一组
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神经
【目的要求】描述鲫鱼的外部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材料用具】鲫鱼、解剖盘、镊子、水槽、红墨水、滴管、清水等。
【方法步骤】
①观察鲫鱼的外形。将鲫鱼放在解剖盘中,观察鲫鱼的外部形
态。尝试用手去抓住鲫鱼,容易吗?再用手在鲫鱼的体表摸
一摸,感觉一下鲫鱼的体表。
②观察鲫鱼的运动。将鲫鱼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观察鲫鱼
的运动,特别要注意观察鱼鳍和运动的关系。
③观察鲫鱼的呼吸。用滴管吸取红墨水滴在鲫鱼口的前部,观
察发生的现象;轻轻翻开鲫鱼的鳃盖,观察鱼鳃的颜色。想
一想,这和鲫鱼的呼吸作用有什么关系?
注意:实验结束后,须将鲫鱼迅速放回清水中。
实验一 观察鲫鱼
类型二 观察类实验
针对训练
生物之所以能够在环境中生存,是由于生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某实验小组以活的鲫鱼为观察材料,观察鲫鱼适于在水中游泳的特征。下图是在实验室观察到的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和鱼鳃的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2)通过观察发现,鲫鱼的身体呈 ,有利于减少游泳时遇到的
。用手触摸鲫鱼的体表,发现其表面有 覆盖,而且有滑滑的
,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背鳍
侧线
尾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鳃盖
鳃丝
黏液
流线型
阻力
鳞片
(3)将鲫鱼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观察它的运动,发现鲫鱼在水中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4)鲫鱼用 呼吸,该结构的主要部分是 。水流入鲫鱼的口后,从 后缘流出。
(5)与流入鲫鱼口的水相比,鲫鱼呼吸后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氧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
尾部
躯干部

鳃丝

鳃盖
减少
增加
【目的要求】观察鸟的形态结构及其与飞行相适应的特征。
【材料用具】家鸽活体、家鸽骨骼标本。
【方法步骤】
①取一只活家鸽,观察它的体形是怎样的,这与它的飞行生活
有什么关系?
②将家鸽的翅膀轻轻展开,观察它的羽毛及其排列方式,想一
想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③取家鸽骨骼标本进行观察,发现胸部的骨很突出。将胸骨的
特点与这块骨上附着的肌肉联系起来考虑,它们与家鸽的飞行
有什么关系?
实验二 观察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
针对训练
[核心素养·结构与功能观]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观察“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时,对家鸽的活体和标本进行了仔细观察,并结合“家鸽体内的气囊”示意图进行了讨论。请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②]气管):
(1)家鸽的身体呈 型,可减小飞行的阻力。
(2)家鸽的体表覆 ,前肢变成 ,两翼的上下扇动,会使鸟快速向前飞行。
(3)观察家鸽骨骼标本可知,家鸽的骨骼 、 、坚固,减少了自身的重量,有利于在空中飞行。[ ] 上有高耸的龙骨突,其上附着发达的 ,有利于展翅飞翔。
(4)家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家鸽的呼吸过程是在[ ] 的辅助下完成的。
流线



中空

气囊
胸骨
胸肌



【目的要求】描述鸡卵的结构。
【材料用具】鸡卵、镊子、培养皿、瓷盘等。
【方法步骤】
①取一枚鸡卵,用放大镜观察卵壳的表面是否光滑。
②用镊子轻轻敲击鸡卵的钝端,再用镊子尖端镊除部分卵壳和外
卵壳膜。先观察气室,再将鸡卵内容物轻轻倒入干净的培养皿
中。
③观察鸡卵的相应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一个乳白色的小
圆点。
实验三 观察鸟卵的结构
针对训练
下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⑧]卵黄膜):
(1)上图中序号①表示 ,该结构对鸡卵具有保护作用。用 .观察鸡卵的卵壳,会发现它不是完全光滑的,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以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与外界进行 。
(2)将鸡卵的钝端敲开后,卵壳下面看到的小空腔是鸡卵的[ ] ,其作用是 。
(3)图中序号⑦表示 ,该结构分为内外2层,具有保护作用。
(4)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 和[ ] ,前者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
(5)观察鸡卵的结构时,看到卵黄上有一个白色小圆点——[ ]
,该结构中含有 ,将来可能发育成雏鸡。
卵白
卵壳
放大镜
气体交换

气室
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



卵黄
胚盘
细胞核
中考链接
【实验器材】新鲜鸡卵,放大镜,剪刀,镊子,培养皿,温水,烧杯,瓷盘。
【操作步骤】
(1)观察鸡卵的外形和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外形是否光滑,将鸡卵轻轻放入温水中,观察
是否形成气泡。
(2)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鸡卵将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3)实验常规。
实验操作:观察鸡卵的结构
【过程与评价】
操作步骤 考核要点及要求 分值 评分细则
填写报告单 参考答案:胚盘 1 填错扣1分
观察外形 取一枚鸡卵,用放大镜观察卵壳表面是否光滑 1 没有用放大镜观察卵壳表面扣1分
将鸡卵轻轻放入温水中,观察是否出现气泡 1 没有做此步骤扣1分
识别鸡卵的钝端和尖端,用镊子将鸡卵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 1 没有用镊子轻轻敲出裂纹或敲尖端扣1分
观察内部结构 用镊子将破裂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 1 去除错误(如去除了内壳膜)扣1分
指出气室和内壳膜 1 未正确指出结构扣1分
用剪刀将内壳膜剪破,使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内 1 卵白和卵黄没有成功流到培养皿内扣1分
辨认卵黄、卵白、胚盘、系带 1 不能正确辨认各结构扣1分
挑破卵黄膜,确认卵黄膜 1 没有挑破卵黄膜扣1分
实验常规 清洗实验用具,材料用具摆放整齐、规范 1 未按照常规进行或桌面不整洁扣1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