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唯物史观:认识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时空观念:认识从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解读多种类型的史料,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释:分析魏晋到隋唐时期制度变化、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家国情怀:体会制度创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以史为鉴。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背景 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概况 时间 曹魏时期
选官方式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选官标准
实质 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影响 积极 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 后期逐渐成为 ,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促进了门阀士族形成
思维点拨 1.九品中正制是对察举制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是在对察举制的继承与改进的基础上创设的,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才、德都曾成为两者选拔人才的依据。
二、科举制(隋唐至清末)
背景 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社会阶层分化,士族没落,庶族地主崛起
演变 形成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完善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影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②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_________
2.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
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的参政。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概括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3·武汉高一阶段练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颁布诏令,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时梁武帝下诏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合格就可以入仕。这表明南朝梁武帝( )
A.废除了士族子弟入仕的特权 B.强化了士族子弟入仕的特权
C.对九品中正制进行局部调整 D.从根本上否定了九品中正制
2.(2022·成都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是学者统计的唐代科举制下少数民族登科人数分布情况。这可用来说明唐代( )
A.国力盛衰影响登科数量
B.庶族子弟入仕日益受阻
C.进士科目考试难度最低
D.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认同
知识点二 三省六部制
沿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 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 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概况 机构设置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的场所
运行机制
特点 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意义 对隋唐
对后世
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
阅读教材《唐朝三省位置图》,指出三省的布局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一 隋唐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成熟
图说历史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解读 选拔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由地方举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选拔原则: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趋向制度化,越来越严密。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史料探究 隋唐制度创新
材料一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
——摘编自王小甫《创新与再造:
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政治制度创新的有利因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隋唐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及影响
表现 中央官制 唐朝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三省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提高了行政效率
选官制度 在选官用人上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效地保持了隋唐繁荣稳定
监察 监察方面由门下省负责,起到保证官员高效廉洁的作用,维护了中央集权
影响 促进了隋唐社会经济文化繁荣,造就“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1.(2022·重庆云阳期中)据下表可知( )
曹魏 西晋 关系
豫州刺史贾逵 司空、尚书令贾充 父子
尚书卫觊 司空、尚书令卫璀 父子
司徒王昶 司徒王浑 父子
尚书令裴潜 司空裴秀 父子
尚书仆射杜畿 幽州刺史杜恕 父子
A.魏晋政治制度一脉相承
B.累世公卿现象开始出现
C.魏晋统治集团趋向封闭
D.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异变
2.(2022·四川宣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在唐代,出于三省行政的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官员的工作诉求难以统一,经常出现三省官员相互之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现象。为此,乃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匡其政。据此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的设立( )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知识点三 赋税制度
一、租(庸)调制(魏晋至唐前期)
前提 适应均田制需要,保证国家赋税收入
租调制 魏晋时期 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 内容 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影响
概念阐释 均田制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中叶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是封建国家对土地占有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勤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
思维点拨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特点
租庸调制是以人丁为赋税征收单位,不服徭役可以以“庸”代替。两税法的特点是从按人丁征税转为按财产征税,但其只是改变而未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二、两税法(唐中后期)
原因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目的 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实施 780年,唐德宗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影响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____________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概括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内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二 隋唐赋税制度变革
图说历史
——摘编自张群玲《以图示史 看图论史——从隋唐制度看制度史复习策略》
解读 农业是国家繁荣强盛不可缺少的条件。隋初与唐初的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重视农业生产。因此从北魏到唐初农民负担逐步减轻,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到了唐中后期,逐渐实行两税法。
史料探究 隋唐赋税制度
材料
设计意图 炎疾其弊,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自是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矣。——《新唐书·杨炎列传》
制度执行 夫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全唐文·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当代评判 两税法开始了中国赋税发展史的又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赋税制度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基本特点:第一,资产税开始取代人丁税;第二,货币税逐渐取代实物税。这一取代过程虽然经过多次反复,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却一直贯彻着,是赋税制度发展的一个趋势。——张守军《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两税法为例,说明对制度评判的原则。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两税法的作用
利 (1)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2)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也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 (4)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弊 (1)“量出制入”造成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2)长期不调查资产,不检核户口等造成负担不均。 (3)政府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严重。 (4)折钱纳物,加重了人民负担
1.《中国通史》指出:“(唐朝)庸是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遇闰月则加二日,因故不能服役者,每日可折绢三尺;加役十五日者免调,加三十日者租、调全免。”“庸”的实行( )
A.有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B.有效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C.遭到大地主阶级强烈反对
D.解除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这是一种承认有财富差别的征税新模式,把之前的征税标准从个体转移到财产上,也被认为是允许合法“兼并土地”。这种制度( )
A.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减轻了人身控制
C.是均田制之下的制度
D.增加了税收名目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唯物史观:认识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时空观念:认识从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解读多种类型的史料,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释:分析魏晋到隋唐时期制度变化、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家国情怀:体会制度创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以史为鉴。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背景 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概况 时间 曹魏时期
选官方式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选官标准 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实质 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影响 积极 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 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促进了门阀士族形成
思维点拨 1.九品中正制是对察举制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是在对察举制的继承与改进的基础上创设的,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才、德都曾成为两者选拔人才的依据。
二、科举制(隋唐至清末)
背景 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社会阶层分化,士族没落,庶族地主崛起
演变 形成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完善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影响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②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
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的参政。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概括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影响: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加强了中央集权。
1.(2023·武汉高一阶段练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颁布诏令,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时梁武帝下诏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合格就可以入仕。这表明南朝梁武帝( )
A.废除了士族子弟入仕的特权 B.强化了士族子弟入仕的特权
C.对九品中正制进行局部调整 D.从根本上否定了九品中正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九品中正制下只注重门第的情形,是对九品中正制的局部调整,C项正确;士族和寒门子弟仍存在等级差别,没有废除士族子弟入仕的特权,排除A项;梁武帝的做法削弱了士族子弟入仕的特权,排除B项;“根本”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2022·成都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是学者统计的唐代科举制下少数民族登科人数分布情况。这可用来说明唐代( )
A.国力盛衰影响登科数量
B.庶族子弟入仕日益受阻
C.进士科目考试难度最低
D.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认同
答案 D
解析 唐代少数民族登科人数总体上呈递增趋势,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汉族儒家经典,体现了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建设推动了文化认同,D项正确。
知识点二 三省六部制
沿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 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 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概况 机构设置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的场所
运行机制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特点 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意义 对隋唐 加强了皇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对后世 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
阅读教材《唐朝三省位置图》,指出三省的布局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布局特点:中书省与门下省位于太极宫(皇宫)内南侧的东西两边,尚书省则距离皇宫较远,但居于皇城中心位置。
主要原因:中书省是草拟诏令的机构,门下省是审核诏令的机构,二者设在皇帝寝居临朝的太极宫附近,有利于皇帝意志的上传下达。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与其他政府机构设在宫城之南的皇城中,则有利于皇帝诏令的执行,综上可知,唐朝三省的位置布局,适应了加强专制皇权、分割相权的需要。
主题一 隋唐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成熟
图说历史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解读 选拔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由地方举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选拔原则: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趋向制度化,越来越严密。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史料探究 隋唐制度创新
材料一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
——摘编自王小甫《创新与再造:
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政治制度创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提示 (1)有利因素:魏晋奠定的制度基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2)名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理由:中央决策机制上,形成了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交由皇帝御批、再交由尚书省执行的流程;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科举制不分门第,打破了门阀士族特权,使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深化拓展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隋唐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及影响
表 现 中央官制 唐朝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三省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提高了行政效率
选官制度 在选官用人上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效地保持了隋唐繁荣稳定
监察 监察方面由门下省负责,起到保证官员高效廉洁的作用,维护了中央集权
影响 促进了隋唐社会经济文化繁荣,造就“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1.(2022·重庆云阳期中)据下表可知( )
曹魏 西晋 关系
豫州刺史贾逵 司空、尚书令贾充 父子
尚书卫觊 司空、尚书令卫璀 父子
司徒王昶 司徒王浑 父子
尚书令裴潜 司空裴秀 父子
尚书仆射杜畿 幽州刺史杜恕 父子
A.魏晋政治制度一脉相承
B.累世公卿现象开始出现
C.魏晋统治集团趋向封闭
D.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异变
答案 C
解析 由“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和西晋司空、尚书令贾充等人关系皆是父子”可知从曹魏到西晋,虽然朝代更替,但一些世家大族的父子仍能够长期担任朝廷高官,颇有累世公卿的色彩,使统治集团呈现出趋向封闭的特点,C项正确。
2.(2022·四川宣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在唐代,出于三省行政的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官员的工作诉求难以统一,经常出现三省官员相互之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现象。为此,乃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匡其政。据此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的设立( )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答案 C
解析 三省制和政事堂属于中枢决策机制的范畴,与加强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A项;政事堂的设立改变的是宰相的议事和决策方式,对宰相权力的增减没有直接影响,排除B项;宰相集体商议,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不能完全避免决策的失误,排除D项。
知识点三 赋税制度
一、租(庸)调制(魏晋至唐前期)
前提 适应均田制需要,保证国家赋税收入
租调制 魏晋时期 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 内容 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影响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概念阐释 均田制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中叶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是封建国家对土地占有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勤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
思维点拨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特点
租庸调制是以人丁为赋税征收单位,不服徭役可以以“庸”代替。两税法的特点是从按人丁征税转为按财产征税,但其只是改变而未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二、两税法(唐中后期)
原因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目的 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实施 780年,唐德宗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内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影响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概括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内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背景:户口册破坏,户籍失实;安史之乱后,政府财政困难,迫切需要改革赋税制度;赋税混乱,税收名目繁多;农民负担较重,逃亡人口较多;征税范围较小,赋役分配不合理;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控制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
内容:量出制入;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扩大征税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主题二 隋唐赋税制度变革
图说历史
——摘编自张群玲《以图示史 看图论史
——从隋唐制度看制度史复习策略》
解读 农业是国家繁荣强盛不可缺少的条件。隋初与唐初的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重视农业生产。因此从北魏到唐初农民负担逐步减轻,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到了唐中后期,逐渐实行两税法。
史料探究 隋唐赋税制度
材料
设计意图 炎疾其弊,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自是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矣。——《新唐书·杨炎列传》
制度执行 夫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全唐文·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当代评判 两税法开始了中国赋税发展史的又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赋税制度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基本特点:第一,资产税开始取代人丁税;第二,货币税逐渐取代实物税。这一取代过程虽然经过多次反复,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却一直贯彻着,是赋税制度发展的一个趋势。——张守军《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两税法为例,说明对制度评判的原则。
提示 原则:制度的评判一般都是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放在当时的背景去评判,也要站在现代的角度去评判,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局限性。
进步性:两税法的出台是为了解决当时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的弊端,其内容体现出资产税取代人丁税,货币税逐渐取代实物税的发展趋势,简化了税目,增加了财政收入,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此外,两税法反映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的趋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制度的执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贿赂成风而征赋混乱。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两税法的作用
利 (1)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2)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也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 (4)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弊 (1)“量出制入”造成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2)长期不调查资产,不检核户口等造成负担不均。 (3)政府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严重。 (4)折钱纳物,加重了人民负担
1.《中国通史》指出:“(唐朝)庸是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遇闰月则加二日,因故不能服役者,每日可折绢三尺;加役十五日者免调,加三十日者租、调全免。”“庸”的实行( )
A.有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B.有效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C.遭到大地主阶级强烈反对
D.解除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实行的租庸调制,“庸”的实质是纳绢代役,这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A项正确;以庸代役并不能有效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排除B项;“庸”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此时农民仍然对封建政府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排除D项。
2.这是一种承认有财富差别的征税新模式,把之前的征税标准从个体转移到财产上,也被认为是允许合法“兼并土地”。这种制度( )
A.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减轻了人身控制
C.是均田制之下的制度
D.增加了税收名目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把之前的征税标准从个体转移到财产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中期的两税法,减轻了人身控制,B项正确;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两税法实施后,均田制已经瓦解,排除C项;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