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总结提升(二) 学案(学生版 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总结提升(二) 学案(学生版 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1 17:2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总结提升(二)
一、魏晋与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
政治 (1)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 (2)南北政权并立、对峙。 (3)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4)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三省体制。 (5)北方各族逐渐封建化,民族交融 (1)隋唐是中国古代第二个大一统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 (2)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使我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少数民族与中原的交流频繁
经济 (1)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北魏创立均田制、实行租调制 (1)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逐渐繁荣。 (2)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平衡。 (3)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4)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租调制,唐朝实行租庸调制、两税法
文化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2)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色。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三教并存。 (4)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从“三教合归儒”到“三教并立”。 (2)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书画艺术繁荣。 (3)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4)对外政策开明,丝绸之路海陆并举
二、从汉至唐的制度创新
时期 中枢政务制度 选官制度 边疆治理 赋税制度
两汉 中外朝 察举制 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乌桓校尉、屯戍政策 编户制度
魏晋 三省制 九品中正制 — 租调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隋朝推行郡县制。唐朝设立大都护府,羁縻州刺史,安西、北庭都护府,安北、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 租庸调制、两税法
发展趋势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 不断加强 各民族大交融、大发展 征税标准从重人丁转向重资产
三、秦汉至隋唐时期的人口迁移
方向 史实
迁移 轨迹 荒漠草原向黄河中下游地区 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
黄河中下游地区向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迁往江南
内地向边疆 汉朝屯戍政策,向边疆移民屯田
外国向中国 唐朝时期,波斯人、阿拉伯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原因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落后,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引起少数民族内迁。 (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方人民南迁。 (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四、佛教的传播对魏晋至隋唐时期社会的影响
政治方面 积极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南北朝,佛教得到很大发展,相同的宗教信仰为隋朝统一中国创造条件;唐朝时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密切对外交往
消极 影响社会秩序、官吏不问政事、僧侣与世俗地主矛盾激化
经济方面 寺院经济,占用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僧尼众多,没有纳入国家户籍,成为免除赋役的特权阶层,使国家赋税减少,国库空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思想文 化方面 思想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文学艺术 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和佛像集中于此时开凿
1.正确认识东晋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
东晋在与南朝的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东晋士族的门第观念弥漫官场、玄学的兴盛削弱忠君和勤政的观念,进而造成南方皇权衰弱,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远不如北方。人口分布北多南少,这也造成北强南弱的局面。
典例 北齐史学家魏收所作《魏书》记载称东晋是“僭晋”,表明北魏才是正统皇朝;称宋、齐、梁为“岛夷”,把它们视为“自拟王者”的地方势力,从政治上明确表明北魏是正统皇朝的继承者。这种表述(  )
A.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B.体现了南北方的文化差异
C.延续了华夏正统思想观念
D.反映了当时政权更迭频繁
2.辩证认识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改革措施中过分封建化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例如,学习士族制度使鲜卑上层出现特权阶层,他们重文轻武,迅速腐败、僵化,而鲜卑一大批军功贵族被排除在一等高门之外,从而造成鲜卑族的分裂。
典例 (2022·佛山高一阶段练习)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道:“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这表明孝文帝改革(  )
A.直接导致北魏的衰落
B.违背历史潮流而失败
C.过分封建化忽视其个性
D.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
3.隋唐时期选官制度
唐朝时期科举制处在过渡时期。 设立科目、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是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其中考试是核心。选官以才学为标准,完全排除门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终唐一代,科举出身的官员大约只有1/3,但增长趋势明显。
典例 以下是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该表格反映了(  )
出身 唐德宗(公元779-805年) 唐宪宗(公元805-820年) 唐文宗(公元826-840年) 唐宣宗(公元846-859年)
门萌入仕者 10人 4人 3人 1人
进士入仕者 13人 17人 19人 20人
A.科举制度影响社会阶层变动
B.宰相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C.分散相权适应专制统治需要
D.官吏选拔渐趋公平透明
4.唐代赋役制度变化
唐代赋役制度经历了从租庸调制向两税法的转变。 自唐高宗以来战争较多,征调使农民不堪重负,灾荒频仍,田地耕种困难。官僚富豪乘机大肆兼并土地,均田制遭到破坏,大量自耕农沦为田庄的佃户,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时期,改行两税法。两税分户税和地税两种,按户等纳钱,按地亩纳粮。两税法改税丁为税产,这是中国赋税史上的重大转变,此后各代统治者基本上都奉行这一税制原则。
典例 (2022·商丘高一期中)这一新税制是原来以财产为标准将家庭分为九等的户税和以粮食产出为标准将土地划分三等的地税的结合,它把两种税合并在一起,用货币交纳,税额基于民户的财产和土地占有规模和质量,而不是成年男丁的数量。据此可知,这一税制(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基于均田制在全国的推广
C.客观上加剧了大规模土地兼并
D.成为阶级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单元总结提升(二)
一、魏晋与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
政治 (1)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 (2)南北政权并立、对峙。 (3)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4)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三省体制。 (5)北方各族逐渐封建化,民族交融 (1)隋唐是中国古代第二个大一统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 (2)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使我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少数民族与中原的交流频繁
经济 (1)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北魏创立均田制、实行租调制 (1)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逐渐繁荣。 (2)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平衡。 (3)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4)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租调制,唐朝实行租庸调制、两税法
文化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2)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色。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三教并存。 (4)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从“三教合归儒”到“三教并立”。 (2)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书画艺术繁荣。 (3)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4)对外政策开明,丝绸之路海陆并举
二、从汉至唐的制度创新
时期 中枢政务制度 选官制度 边疆治理 赋税制度
两汉 中外朝 察举制 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乌桓校尉、屯戍政策 编户制度
魏晋 三省制 九品中正制 — 租调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隋朝推行郡县制。唐朝设立大都护府,羁縻州刺史,安西、北庭都护府,安北、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 租庸调制、两税法
发展趋势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 不断加强 各民族大交融、大发展 征税标准从重人丁转向重资产
三、秦汉至隋唐时期的人口迁移
方向 史实
迁移 轨迹 荒漠草原向黄河中下游地区 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
黄河中下游地区向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迁往江南
内地向边疆 汉朝屯戍政策,向边疆移民屯田
外国向中国 唐朝时期,波斯人、阿拉伯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原因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落后,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引起少数民族内迁。 (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方人民南迁。 (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四、佛教的传播对魏晋至隋唐时期社会的影响
政治方面 积极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南北朝,佛教得到很大发展,相同的宗教信仰为隋朝统一中国创造条件;唐朝时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密切对外交往
消极 影响社会秩序、官吏不问政事、僧侣与世俗地主矛盾激化
经济方面 寺院经济,占用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僧尼众多,没有纳入国家户籍,成为免除赋役的特权阶层,使国家赋税减少,国库空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思想文 化方面 思想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文学艺术 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和佛像集中于此时开凿
1.正确认识东晋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
东晋在与南朝的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东晋士族的门第观念弥漫官场、玄学的兴盛削弱忠君和勤政的观念,进而造成南方皇权衰弱,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远不如北方。人口分布北多南少,这也造成北强南弱的局面。
典例 北齐史学家魏收所作《魏书》记载称东晋是“僭晋”,表明北魏才是正统皇朝;称宋、齐、梁为“岛夷”,把它们视为“自拟王者”的地方势力,从政治上明确表明北魏是正统皇朝的继承者。这种表述(  )
A.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B.体现了南北方的文化差异
C.延续了华夏正统思想观念
D.反映了当时政权更迭频繁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当时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史官魏收强调北朝的“正统性”,反映了其自认为延续了西晋正统,传承了华夏文化,C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南北方的文化差异,而是南北方正统之争,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权更迭频繁,排除D项。
2.辩证认识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改革措施中过分封建化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例如,学习士族制度使鲜卑上层出现特权阶层,他们重文轻武,迅速腐败、僵化,而鲜卑一大批军功贵族被排除在一等高门之外,从而造成鲜卑族的分裂。
典例 (2022·佛山高一阶段练习)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道:“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这表明孝文帝改革(  )
A.直接导致北魏的衰落
B.违背历史潮流而失败
C.过分封建化忽视其个性
D.为隋唐盛世奠定基础
答案 C
解析 赵翼认为孝文帝认为鲜卑族的习俗粗鄙,仰慕汉风,因此推行改革,但是正是因为彻底的改革,导致国势衰颓,即过分的封建化忽视了民族个性,C项正确;北魏衰落是政权腐败导致,而非改革导致,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孝文帝改革和隋唐盛世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3.隋唐时期选官制度
唐朝时期科举制处在过渡时期。 设立科目、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是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其中考试是核心。选官以才学为标准,完全排除门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终唐一代,科举出身的官员大约只有1/3,但增长趋势明显。
典例 以下是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该表格反映了(  )
出身 唐德宗(公元779-805年) 唐宪宗(公元805-820年) 唐文宗(公元826-840年) 唐宣宗(公元846-859年)
门萌入仕者 10人 4人 3人 1人
进士入仕者 13人 17人 19人 20人
A.科举制度影响社会阶层变动
B.宰相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C.分散相权适应专制统治需要
D.官吏选拔渐趋公平透明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通过进士入仕的宰相逐渐增多,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读书考试走向仕途,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宰相的执政能力如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分散相权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吏选拔的过程是否公平透明,排除D项。
4.唐代赋役制度变化
唐代赋役制度经历了从租庸调制向两税法的转变。 自唐高宗以来战争较多,征调使农民不堪重负,灾荒频仍,田地耕种困难。官僚富豪乘机大肆兼并土地,均田制遭到破坏,大量自耕农沦为田庄的佃户,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时期,改行两税法。两税分户税和地税两种,按户等纳钱,按地亩纳粮。两税法改税丁为税产,这是中国赋税史上的重大转变,此后各代统治者基本上都奉行这一税制原则。
典例 (2022·商丘高一期中)这一新税制是原来以财产为标准将家庭分为九等的户税和以粮食产出为标准将土地划分三等的地税的结合,它把两种税合并在一起,用货币交纳,税额基于民户的财产和土地占有规模和质量,而不是成年男丁的数量。据此可知,这一税制(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基于均田制在全国的推广
C.客观上加剧了大规模土地兼并
D.成为阶级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这一税制按照财产征收与两税法相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两税法的推行是均田制遭到破坏产生的结果,排除B项;两税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的大规模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排除C、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