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第4课
了解中国历代重要变法改革的背景、基本内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纲要链接
(上)第2、5、9、18、19、26、27、28课
1、改革的含义:
改革是统治者以自上而下、和平的方式,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调整,以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改良革新。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彻底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
可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习俗改革等。
(3)从性质上看
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1、背景
铁器使用
牛耕推广
私田增多公田不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
大发展
井田制逐步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奴隶主贵族没落
封建地主阶级崛起
夺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封建经济形成
(1)经济:铁器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兴起;
(2)阶级: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进一步打破束缚;
(3)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夺权;
(4)军事:兼并战争激烈,需要富国强兵;
(5)思想:士阶层壮大,百家争鸣,法家思想顺应时代成为变法理论基础。
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2、目的:
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3、表现:
春秋:改革初潮
战国:变法主流
最为彻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4、代表:商鞅变法
领域 措施 作用
经济 废除井田,开阡陌,授民土地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军事 选官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政治 建立什伍连坐制
普遍推行县制
思想 燔诗书以明法令
社会 强制分家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调动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
限制贵族特权,提高战斗力
严刑峻法,强化统治
强化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强化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小农经济;提升财政收入
(1)内容
持续时间最长(18年)、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商鞅,是卫国没落贵族,原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
富国
集权
强兵
链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4、代表:商鞅变法
(2)影响
①政治:打击了贵族特权和血缘宗法制度,加强了君主权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产生;
③军事: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经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积极
实质: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推动了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4、代表:商鞅变法
(2)影响
材料:商鞅制定的刑罚非常严苛,如百姓违犯法律规定,在路边倒垃圾,就要被砍去双手,如盗窃牛马者要处以死刑。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的人住宿,否则店主连做。弃灰于道路者在过去是被斩脚趾,此时要被处以死刑……商君发明的连坐法却终于使每个角落都笼罩在人人自危的白色恐怖之下,这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项发明。
消极
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等。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4、代表:商鞅变法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入民心,在秦国得以延续,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商君虽死 变法犹存”如何看待?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以下几个标准:
①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③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④群众基础是否雄厚;⑤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⑥改革是否被中断。
1、背景
(1)两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内迁,征伐不断, 社会矛盾尖锐
(2)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3)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4)冯太后奠定基础和孝文帝学习先进文化的坚定态度。
链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宗主督护制:北魏前期是地方基层组织。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以自保,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北魏统一后,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地方的赋税由他们代为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2、目的:
封建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
①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实现政权的封建化
②缓和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知识补充
措 施 作 用
俸禄制 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
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
租调制 农民承担定额租调。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称为租),帛或布一匹(称为调)。
吏治改善;中央集权加强;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遏制土地兼并;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打击世家大族地主利益,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邻 长 里 长 党 长
5家 25家 125家
3、内容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后期:孝文帝主持 , 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3、内容
①迁都洛阳
位置:地处中原,交通便利
思考: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经济:地处黄河之南,农业发达
政治: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争取汉族地主支持。
文化:政治文化中心,有利于推行汉化政策
军事:利于控制中原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3、内容
(2)后期:孝文帝主持 , 推进汉化,民族融合。
①迁都洛阳
易服装
改汉姓
说汉话
通汉婚
定门第
用汉官
鲜卑姓氏 汉族姓氏
拓跋氏 元氏
丘穆陵氏 穆
步陆孤氏 陆
贺赖氏 贺
独孤氏 刘
贺楼氏 楼
切忸氏 于
纥奚氏 嵇氏
尉迟 尉
②移风易俗的汉化政策
4、实质:
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
仿汉制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材料1: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2:历史上强盛的隋唐大帝国的出现,正是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实现为坚实基础的。
——张鹅泉《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材料3: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影响?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影响
积极
消极
①移风易俗的汉化政策丢掉的是拓跋部的长处勇武质朴,而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②孝文帝推行的全盘汉化,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使北魏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拓展: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③改革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④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
探究:思考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②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
③改革者的个人品质;
④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拓展:从改革内容看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③改革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④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
探究:思考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②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
③改革者的个人品质;
④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三)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
①内忧: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三冗两积);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激化。
②外患: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辽、西夏)。
③经验:范仲淹“庆历新政”改革失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④个人:王安石改革意志坚定,具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1、背景
唐末五代
藩镇割据
导致分裂
的教训
宋初加强
中央集权
北宋中期三冗两积
内忧外患
范仲淹:庆历新政,改革官僚机构
王安石: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范仲淹
失败
王安石
2、时间:
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3、目的:
富国强兵
(三)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
4、内容:
措施 内容 积极作用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收购滞销,短缺卖出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改革财政制度,针对 _____问题,达到 _____目的。
冗费
富国
(三)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
4、内容:
(2)改革军事制度,针对 _____问题,达_____目的
冗兵
强兵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省兵之策 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节省了军费开支
保甲法 编定保甲,农民闲时训练,维持治安,战时从军,“兵农合一”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减少政府军费开支
保马法 百姓养马,可减赋税,马死赔偿 节约了政府开支,降低马匹死亡率
将兵法 以“将”为军队编制单位,设正将一名,专管训练 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 监督兵器制造,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提高了武器数量和质量
(三)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
4、内容:
(3)改革官僚机构,针对 _____问题。
冗官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改革 科举 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取消明经诸科 注重实际能力
整顿 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律学、医学、武学) 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 用人 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吏,批判“恩荫”制度,裁汰冗员,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
(三)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
5、结果:
材料: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宋史》
材料2:王安石变法,让权力的猛虎冲出笼子,疯狂鱼肉百姓,各类贪官吏污,盘剥百姓,“青苗法”实行二十年,因欠青苗致卖田产、雇妻卖女 ,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材料3:一般地主奸商,因奸利被夺,亦推波助澜,更增反对的声浪。……当时所有的名臣……或被告排斥,或自动求去。他(指王安石)全力提拔的吕惠卿却是暗中伤他、只求得保一己权位的奸人。
思考:结合改革内容和材料评价王安石变法
6、评价:
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三)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
6、评价:
积极
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富国目的,增强军事实力,一定程度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有利于社会进步。)
局限(也是失败原因)
①改革涉及面广,头绪过多,且操之过急;
②阻力大,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
③用人不当,与民争利,危害百姓利益,加重百姓负担;
④强兵成果甚微;
⑤引发激烈党争,统治集团分裂,后期宋神宗动摇;
⑥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北宋所面临的危机。
司马光
(四)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挽救统治危机,维护统治)
1、背景
鞑靼劫掠
倭寇骚扰
葡占澳门
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②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
③殖民入侵,边患严重。
2、开始:
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海瑞《治安疏》: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张居正
政治
军事
经济
“一条鞭法”意义:
1、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增加政府收入,又使无地、少地农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部分地改变以往赋役负担不均的状况);
2、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3、以银代役、计亩征银的规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挽救统治危机,维护统治)
3、内容
考成法: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①“内修守备”:起用戚继光等名将,并加固长城边防。
②“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往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一条鞭法: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按亩征收银两: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
(四)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挽救统治危机,维护统治)
4、影响:
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②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③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5、结果:
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材料:“务在强公室,杜私门”“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夫”“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 ——赵阳《张居正改革成败刍议》
思考: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卓有成效的改革却一朝颠覆呢?
①官僚地主反对;②缺少统治者的支持;③张居正自身问题;④君主专制制度(根本)。
◎万历皇帝
注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时间 战国 北魏 北宋 明朝
背景 诸侯纷争,社会变革 民族冲突与交往 内忧外患 统治危机
内容 废两制(井、世),奖耕战,行两制(连坐、县制) 实行三制(俸、均、三);迁都+汉化 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 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
影响 富国强兵,奠定秦统一基础 促进北魏发展;加快民族交融;利于国家统一 初期有效,后被废止;富国未强兵 暂缓危机,几乎废止
性质
相同
①性质: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②背景:社会都是比较动荡的;
③目的: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巩固统治);④内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
适应新的社会形态的变法
少数民族的汉化
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政策调整
【综合探究】影响变法或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根本原因: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
②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原因:社会环境的推动
政治:①旧制度本身的缺陷或弊端
②统治危机(财政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危机)
③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的需要(维护统治、富国强兵、封建化等)
④阶级和组织基础(阶级力量的壮大,社会组织、团体的建立发展)
⑤统治者(政府)因素
经济: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危机或财政危机
思想: ①学习先进文化,加速本民族的进步
②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主观条件:改革者的革新意识、个人素质等。
战国
魏晋南北朝
宋
明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
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综合探究】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顺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符合国情
改革措施是否全面,措施执行是否科学合理
改革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支持
改革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综合探究】影响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条件?
思考:中国近代改革面临哪些社会变局?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国家繁荣富强
帝国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
人民大众的矛盾
(一)晚清——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亡图存)
①政治: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思想:康梁维新思想兴起;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民族意识群体性的觉醒
1、背景:
(一)晚清——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亡图存)
1898.6.11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开始时间:
领域 3、内容 意义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命各省举荐新政人才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培养人才,促进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④增强军事实力,军事近代化。
局限:没有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具有妥协性。
(一)晚清——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亡图存)
4、结果:
1898年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大部分变法措施。
思考:结合教材和材料,分析维新变法为什么仅持续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1:在仅仅103天的变法运动中,光绪帝就连续发布了110件上谕,使人们颇有应接不暇之感,造成了“朝野上下,颇有民不聊生之戚”的心理恐慌。
材料2: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
(一)晚清——戊戌变法
5、失败原因:
1)根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具因:①守旧势力强大;
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③操之过急,没有严密的组织;
④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⑤没有真正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特别是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性质:
评价:(1)进步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2)启蒙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
(一)晚清——戊戌变法
6、评价:
(二)晚清——清末新政(1901-1911年)(地主阶级的自救)
1、背景:
清末新政前期1901——1905
编练新军
教育改革
废科举、办学堂、设学制
倡导创办
工商企业
改革官制
(外务部等)
新政不新
民族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思想
新式知识分子
辛亥革命主力军
①《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②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
2、内容:
(二)晚清——清末新政(1901-1911年)
清末新政后期:预备立宪1906——1911
1905 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1906 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学习日本 ,渐行立宪
1908 年《钦定宪法大纲》(预备期为 9 年)
1909年,全国22个省纷纷建立了资议局。
1910年,清政府缩短预备立宪期为5年。
1911 年裁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13 阁员,满族8 人,皇族内阁)
1911年,立宪党人发布“宣告全国书”,指出立宪“绝望矣”。
预备立宪使得立宪派倒向革命,壮大了革命力量
3、评价: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化)。
②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革命很快爆发。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角度 中华民国改革
政治 实行五院制: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院
经济 1935年法币政策;1935-1937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外交 1928年6月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基本收回关税自主权
军事 筹建军校,编练现代化军队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1、内容:
促进了民主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2、影响:
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3、结果:
蒋介石
(1)经济: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奖励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
(2)政治: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各种权利
(3)文化教育:颁布发展文化教育的法令,奖励女学,废止读经,废止有碍民国精神的书籍,宣传革新事实,注重公民道德教育。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改革措施:
(4)社会习俗方面:颁布一系列社会改革法令,如禁烟、禁赌、剪辫、劝禁缠足、改革旧称呼等,以革除社会陋习,移风易俗,振奋民族精神,提倡近代文明,改革社会风尚。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补充:
(2)经济:
①整顿税务。即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②控制金融。即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③改革币制。1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内容:①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②白银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评价: 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1937年):即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显著发展、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1)政治:“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形式上统一全国,实行一党专政。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措施: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补充:
(3)外交:“改订新约运动”。国民革命高潮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在各界群众的积极参与斗争下、以“革命外交”方式,强行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南京政府通过谈判实现“革命外交”。发表《对外宣言》,宣布废除旧约、另订新约 。1928年6月后,南京政府发起一场同列强“修订新约”运动,主要集中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 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收回了一部分法权、租界和租借地。没有废除领事裁判权。
抗战期间全面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措施: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补充:
探究:为什么中国近代的改革,如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南京临时政府、国民政府改革等基本上是失败的?这说明了什么?
原因: ①资产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策略上均不成熟,没有真正认识到造成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危机的路径;
②未能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
③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清政府新政道路、南京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改革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问题探究
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
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清末新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改革 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1.特点:
①近代改革的主题是救亡图存;
②不同阶级提供了不同的方案;
2.局限性(失败的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进行,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3.意义: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过渡时期——深刻变革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内容:
从1950年到1952年底,全国新解放区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国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深刻变革
土地
改革
经济
改革
民主改革
意义: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一)成功的探索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探索时期
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①明确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主要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②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内容:
(2)评价:
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中国开始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二)严重的失误(1958-1960)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探索时期
1、路线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行动失误——“大跃进”运动(生产力)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一大二公”
突出 表现 大炼钢铁、放高产卫星 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错误 实质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属于生产力范畴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不切实际地提高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变革超越生产力水平
危害 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训 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国民经济应协调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
(二)严重的失误(1958-1960)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探索时期
3、结果: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材料:我国政府的统计资料表明,1960年我国人口的死亡率高达25.43‰……1959年我国的总人口为67207万,而1960年,我国的总人口减少为66207万,人口净减少1000万。
——兰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考》
三年自然灾害
“三年大饥荒”由于饥饿而瘦小的中国儿童
(二)严重的失误(1958-1960)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探索时期
(三) 政策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
八字方针:
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冬)
核心是:调整 即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搞好综合平衡。
调整农、轻、重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调整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调整城乡关系: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探索时期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探索时期
1、正确探索:
1956年《论十大关系》
1956年中共八大
1960年冬“八字方针”
2、探索失误:
1958年总路线
1958—1960年大跃进
1958—1983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良好开端
三面红旗
“左”倾错误
3、结果:
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4、成就: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1)改革开放:
标志: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内容:
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历程
②政治: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①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③组织: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拨乱反正。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2)2012年,中共十八大: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2013年,中共十八界三中全会:
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2017年,中共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1、历程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5)2019年,中共十九界四中全会:
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1、历程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2、成就(自主学习)
(1)农村
1978年
1984年
2006年
2020年
2021年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取消农业税
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对外开放
1980年
兴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
2001年
2013年
2013年
2018年
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共建“一带一路”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2、成就(自主学习)
(3)城市企业(所有制)
(4)经济体制
1956年
1978年
1984年
2002年
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单一公有制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956年
1992年
21世纪初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00年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2、成就
(5)五位一体
全面深化改革
认识: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意义: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招。
战略目标
01
05
02
03
04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3、评价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习近平
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但改革必须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推动改革,坚守底线
家国情怀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③改革是对旧体制、旧事物的挑战,必然触动旧势力的利益。
④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⑤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策略得当、用人得当;
⑥改革不能超过社会的承受力,减少改革的负面影响;
⑦改革要争取民众的支持;
⑧注意协调各方利益;
⑨改革要结合国情……
思考: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呢?
商鞅
变法
孝文帝
改革
王安石
变法
张居正
改革
戊戌
变法
民国改革
清末新政
完成
社会主义
革命
曲折
探索
战国
北魏
北宋
明朝
晚清
民国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
古代:富国强兵
近代:救亡图存
现代:民族复兴
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
王朝中后期的自救
民族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课堂检测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严厉推行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拆分到最细小程度。父与成年男子分居,都以户主身份列名国版。商鞅此举力图( )
A.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建立 B.维护小农经济主导地位
C.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 D.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
C
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A
课堂检测
3、熙宁(宋神宗年号)间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这段材料表明( )
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要的贷款和种子 D.新法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势力
B
4、“一条鞭法”是明代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 ( )
A.实现了从税人到税地的转变 B.有力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 D.促使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B
课堂检测
6、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5、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B
B
课堂检测
6、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