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唯物史观:通过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时空观念:理清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 史料实证: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认识近代中国的沉沦。 历史解释:结合戊戌维新运动的内容理解其意义。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扶清灭洋 东南互保 《辛丑条约》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戊戌维新运动
一、历史背景
民族危机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
客观条件 光绪帝支持
阅读教材图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书影”。结合所学,说明这两部著作有何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程
序幕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开始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 ”诏书
结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 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图解历史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进程
三、认识
失败原因 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意义
主题一 政治变革——戊戌维新运动
名家论史 戊戌变法的败因
材料 (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解读 钱穆认为变法失败是因为康有为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其深层因素还应考虑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和顽固势力强大的问题。
史料探究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材料 (戊戌政变之后)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留下了历史的起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立足现代化视角,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历史的起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提倡发展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文化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设立新式学堂,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5)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1.“……已经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它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集群……举子士人的登场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更明显地标志着世风和士风的变化。”对材料中所述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B.革命派参与内政改革
C.清政府开始推行变法
D.顽固派宣布实行“新政”
2.1894年冬,康有为撰写《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一文,文中表明了他主动向当时江南颇具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新兴绅商群体接近、迎合的意向,意图取得其经济和政治支持,此举被学界认为是康有为为拉近双方关系而抛出的“投名状”。这表明当时( )
A.维新派社会基础薄弱
B.维新思潮成为社会潮流
C.康有为等人急于求成
D.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知识点二 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二、概况
兴起 以“ ”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各方态度
结果 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思维点拨 对“扶清灭洋”的认识
“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支持,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
三、评价
1.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幻想。
2.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过程
3.八国联军侵华活动:八国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东南互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阐释 东南互保
英国深恐长江流域受义和团运动波及,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1900年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双方互不侵犯。“东南互保”是清末地方实力派首次公然反抗清政府,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此事件使南方大部分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
1.内容与危害
方面 内容 危害
政治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经济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军事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2.影响:《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并结合所学分析,从“克林德碑”到“保卫和平碑”的演变,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二 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史料探究 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
材料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辛丑条约》
材料反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有何变化?为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
战争 条约 危害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1900年6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上海道员余联沅等人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下表是章程的部分内容,该章程的出台反映出( )
条款 内容
1 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3 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湖广总督张,允认真切实保护,并移知各省督抚及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体认真保护。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9 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摇人心
A.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地方督抚势力的高涨
C.清朝地方官员不谙时务
D.南北之间权力的对峙
2.(2022·内江高一阶段练习)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有学者评论,“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由此可知( )
A.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B.清政府正式与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唯物史观:通过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时空观念:理清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 史料实证: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认识近代中国的沉沦。 历史解释:结合戊戌维新运动的内容理解其意义。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扶清灭洋 东南互保 《辛丑条约》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戊戌维新运动
一、历史背景
民族危机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客观条件 光绪帝支持
阅读教材图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书影”。结合所学,说明这两部著作有何影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影响:康有为的这两部著作将孔子遵奉为改革家,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二、过程
序幕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开始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结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图解历史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进程
三、认识
失败原因 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意义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主题一 政治变革——戊戌维新运动
名家论史 戊戌变法的败因
材料 (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解读 钱穆认为变法失败是因为康有为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其深层因素还应考虑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和顽固势力强大的问题。
史料探究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材料 (戊戌政变之后)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留下了历史的起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立足现代化视角,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历史的起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理解: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唤醒了民族意识;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提倡发展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文化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设立新式学堂,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5)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1.“……已经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它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集群……举子士人的登场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更明显地标志着世风和士风的变化。”对材料中所述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B.革命派参与内政改革
C.清政府开始推行变法
D.顽固派宣布实行“新政”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公车上书改变了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标志着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A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中参与内政改革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排除B、D项;材料反映的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而清政府开始推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排除C项。
2.1894年冬,康有为撰写《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一文,文中表明了他主动向当时江南颇具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新兴绅商群体接近、迎合的意向,意图取得其经济和政治支持,此举被学界认为是康有为为拉近双方关系而抛出的“投名状”。这表明当时( )
A.维新派社会基础薄弱
B.维新思潮成为社会潮流
C.康有为等人急于求成
D.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康有为向江南新兴绅商群体抛出“投名状”,意图获得他们的支持,说明当时维新派社会基础薄弱,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维新思潮成为社会潮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康有为等人急于求成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政治斗争无关,排除D项。
知识点二 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二、概况
兴起 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各方态度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结果 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思维点拨 对“扶清灭洋”的认识
“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支持,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
三、评价
1.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幻想。
2.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依据: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知识点三 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过程
3.八国联军侵华活动:八国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东南互保: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概念阐释 东南互保
英国深恐长江流域受义和团运动波及,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1900年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双方互不侵犯。“东南互保”是清末地方实力派首次公然反抗清政府,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此事件使南方大部分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
1.内容与危害
方面 内容 危害
政治 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经济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军事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2.影响:《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并结合所学分析,从“克林德碑”到“保卫和平碑”的演变,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认识:反映了中国人民由任人宰割到民族自强的历程,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爱好和平的坚强意志。
主题二 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史料探究 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
材料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辛丑条约》
材料反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有何变化?为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变化:开始采取“以华制华”策略。
原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伟大力量和坚定意志,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深化拓展 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
战争 条约 危害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1900年6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上海道员余联沅等人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下表是章程的部分内容,该章程的出台反映出( )
条款 内容
1 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3 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湖广总督张,允认真切实保护,并移知各省督抚及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体认真保护。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9 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摇人心
A.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地方督抚势力的高涨
C.清朝地方官员不谙时务
D.南北之间权力的对峙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东南互保的历史事件,体现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地方督抚势力的膨胀和发展,故选B;“土崩瓦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东南地区的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是出于自保目的,不是“不谙时务”,排除C项;当时中国并不存在两个权力中心,故D项错误。
2.(2022·内江高一阶段练习)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有学者评论,“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由此可知( )
A.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B.清政府正式与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C项;材料并未反映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排除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