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23课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地震那会儿,我们爷儿五个正在靠近十道巷 的零五九七掌掘 进。
②轮着老毛和王树礼上了,用大锹“攉 煤”,打通向上的“立槽 ”。
③果然,那儿已经被矸 子堵得严严实实。希望又灭了。
④他拼着命撬 开一块块矸子,简直是一寸一寸朝前挪 。
⑤胃在胡乱搅和 。肚子已经瘪 了,肠子在咕咕叫唤。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瓦斯 放哨 吆喝 前功尽弃
B.琢磨 采掘 攀登 严严实实
C.冻僵 搀扶 虚汗 滴水未沾
D.废弃 腊烛 折断 大难临头
3.在下列各句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王树礼说:“老陈,怎么办 怎么办 咱们皮都没破,死了好冤 ”
(2)陈树海说话了:“咱们不能等死 往上去吧 只有一条路了。第一个目标,就是那个废运输巷 中巷。”
(3)“老陈,灯死了!”王树礼绝望地喊 没有灯,就像人没了眼睛 没了眼睛,人怎么能活着出去呢?
(4)一路走,一路不停地吆喝:“小李 小王 抓住呀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 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
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6.请仔细观察右边题为“自卫”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它的讽刺意义。
画面内容:
讽刺意义:
7.为增强同学们的地震防范意识,提高大家应对地震等灾害的自救能力,学校开展了“认识地震,提前防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发生后,地震学者们在重新收集和整理地震发生前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三则材料的基本信息。
【材料一】1976年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带的渔民就感到疑惑:原来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怎么一下被海水吞没了。距唐山较近的蔡家堡至大神堂海域,渔民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从来是碧澄澄的海水,为什么变得一片浑黄?在不平静的海的深处,就像有一条传说中的龙尾在摆动,在搅动着海底深处的泥土。
【材料二】1976年7月26、27日间,唐山某竹林的竹子突然大面积
开花衰败,松树叶也大面积的掉落。唐山某个地震研究所发现他们养的几棵含羞草出现了白天叶片闭合晚上舒展的异常情况,直到27日9时许他们养的含羞草全部闭合,28日3点42分53.8秒发生地震。
【材料三】1976年7月27日晚,唐山市郊栗园公社茅草营大队王财深夜12点钟看完电影回家,看见出门前总赶不进院子的四只鸭子,依然站在门外,一见主人,它们齐声叫起来,伸长脖子,张开翅膀,撒着羽毛,摇摇晃晃地扑上前。王财走到哪儿,它们追到哪儿,拼命用嘴拧着他的裤腿。
基本信息:
(2)在本次活动中,有小组经过搜集整理材料,提出在家庭防震中应注意的若干要点。请你指出哪两项与防震无直接关系。
①搞好邻里关系。
②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
③改变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的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
④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
⑤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
⑥睡袋提前准备好。
⑦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家庭防震中不必要的两项措施是: 和 (只填序号)
(3)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后一句,请你补充前一句。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材料】汶川“5·12”地震发生时,桑枣中学2200名学生和100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全部撤离。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该校叶校长说,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学生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宣传语: ,减少地震伤亡。
二、拓展阅读
8.阅读理解
欧利和雏芳
[美]艾·辛格
这座森林里生长着各种各样挂满枝叶的大树,辽阔而茂密。每年的这个季节,通常已经冷起来了,甚至还会下雪;可今年的11月却比较暖和,如果不是林中铺满了落叶,你也许还会觉得这正是夏天。这层层落叶,有藏红花般的黄色,有醇酒一样的红色,还有金色和一些混合色。它们有的是被雨打落,有的被风吹落;有的落在白天,有的落在夜晚。而现在,已经变成一层厚厚的地毯,覆盖着森林的空地。它们的汁液枯竭了,却依然飘溢出诱人的芳香。阳光透过生意盎然的枝条洒在落叶上,那些不知怎样从秋风中死里逃生的爬虫和飞蝶,悠闲地在它们身上漫步。叶下的空隙,为蟋蟀、田鼠和其他许多在地球上寻求保护的生灵提供了藏身之处。
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只有最后的两片树叶依旧攀附着一根细嫩的枝条,那便是欧利和雏芳。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寒夜,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有谁知道,为什么有的树叶飘零了,而有的却高悬枝头?可是欧利和雏芳相信,惟一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彼此之间深深地相爱。欧利比雏芳年长几天,也比她略显宽大,但雏芳却更加娇美而优雅。当风雨、冰霜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谁也帮不了谁的忙。可欧利还是利用一切机会鼓励雏芳。在最凶猛的暴风雨中,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它们不仅撕扯着树叶,而且还要吞没整个枝条。欧利依然恳求着雏芳:“坚持住,雏芳!全力坚持住!”
每到寒冷的风雨之夜,雏芳便会委屈地抱怨:“我已经不行了,欧利,但是你还可以坚持住啊!”
“那有什么意思?”欧利说,“没有你,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如果你飘落了,我也要随你而去。”
“不,欧利,别这样!只要能坚持住,就决不应该飘落!”
“这全要看我身边有没有你,”欧利说,“白天,我欣赏你的美貌;夜晚,我闻着你的芳香。只让我这一片叶子留在树上?不,决不!”
“欧利,你的话是甜蜜的,可它不是真的,”雏芳说,“你完全知道我已经不漂亮了。看我变得多么憔悴,多么枯萎!现在只有一样东西还没有离开我——那就是对你的爱。”
“这难道还不够吗?在我们全部的本领中,爱情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欧利说,“只要我们彼此相爱,便可以留在这里,无论什么狂风暴雨也摧不垮我们。我想告诉你,雏芳,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你。”
“为什么,欧利?我全都枯黄了。”
“谁说绿色美丽而黄色不美?所有颜色都同样有自己的魅力。”
欧利正在倾诉衷肠,雏芳担心的事却终于发生了:一阵风吹过,把欧利从树枝上吹了下来。雏芳战栗了,几乎也要随着落下,但是她很快又坚持住。眼看着欧利在空中渐渐地飘远,她用树叶的语言呼唤着他:“欧利,回来啊!欧利——”话还没有说完,欧利便从视线中消逝了,同地上的其他叶子融在一起。只留下雏芳孤零零地偎在枝头。
白天,还能想办法排遣悲伤,但天色渐渐暗下来,冰冷刺骨的雨滴打在身上的时候,她便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她觉得,树叶全部的不幸应该归罪于大树,都应该归罪于粗壮的树干。树叶落了,而枝干依然高高地挺立着,粗壮坚实地植根于沃土里。风雨冰雹都不会使它烦恼,它或许可以永远活着。对雏芳来说,树干就是一种神。它用叶子把自己装扮上几个月,然后又将它们抖落。它可以用汁液养育树叶,愿意养多久就养多久,然后再让他们渴死。雏芳央求大树将欧利还给自己,央求它重新回到夏天,但大树根本不理睬她。
雏芳觉得,从来没有一个夜晚像今天这样长,这样黑,这样冷。她同欧利交谈,并希望得到回音,但欧利沉默着,失去了全部的生的迹象。
雏芳对大树说:“既然你将欧利从我身边夺去,那就让我也去吧。”
可是就连这样的祈求也得不到大树的同意。
不久,雏芳感到昏昏沉沉,这不是困倦,而是一种陌生的疲惫之感。当她醒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不是挂在枝头。趁她昏睡的当儿,风已经将它吹落。以往挂在枝头的时候,她总是伴着太阳一同醒来,而这次却有一种完全异样的感觉。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同时,她还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顿悟。她终于明白:自己决不仅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树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在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雏芳领悟到奇迹般地融合在自己身上的分子、原子、质子和中子,领悟到自己占有的这种巨大的能量,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迹的宇宙进程。
在她旁边躺着欧利,他们用一种从没有尝过的爱情彼此欢迎着对方。这不再是依赖命运和怪想,而是与宇宙本身同样强大的永恒的爱情。那种从4月到11月曾经日夜担心着的东西,原来并不是死亡而是永生。一阵微风掠过,将欧利和雏芳抬起。他们怀着那种只有解脱了自己、与永恒同在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巨大幸福,翩翩翱翔。
(摘自《感动你一生的微型小说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版)
(1)根据小说内容,试着用四个字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悲伤独挂→
(2)小说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加下划线的词语,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只有最后的两片树叶依旧攀附着一根细嫩的枝条,那便是欧利和雏芳。
(4)小说最后“她还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顿悟”,雏芳“顿悟”到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hàng;jué;huō;cáo;gān;qiào;nuó;jiǎo huo;biě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注意拼写与声调,尤其是多音字。如“巷”与“和”,要根据语境分析该用哪个音。
2.【答案】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D项中“腊”应写为“蜡”。
3.【答案】(1)?;?;……
(2)。;,;——
(3)。;,
(4),;,;!
【知识点】句号;逗号;叹号;破折号;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1)同一个问题重复,是反复的手法,有强调的作用,需要都用“?”,“死了好冤”,话语戛然而止,明显语义未尽,当用“……”
(2)“咱们不能等死”与后边内容不连贯,说明此句语义完整,应该用“。”,“往上去吧”,话没说完,应该用“,”,“中巷”是对“废运输巷”的解释说明,用“——”
(3)“喊”的内容在前,“喊”处用“。”,“就像人没了眼睛”,语义未尽,用“,”。
(4)“小李”与“小王”是呼喊的内容,不是陈述的并列,停顿时间较长,应该用“,”表停顿,“抓住呀”明显应该用“!”
4.【答案】C
【知识点】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项“孟非”与“很高的收视率”搭配不当,应在“有很高的收视率”前加上“他主持的节目”。B项成分残缺,缺少“开展”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5.【答案】B
【知识点】词义理解;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A项“久仰大名”是形容人的名气很大,在很久之前就知道或听说过;C项“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D项“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6.【答案】一人正在一处旅游景点的石狮上书写“到此一……”,还没写完,石狮奋起自卫,恼怒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并气愤地说:“我叫你写!”;讽刺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为。
【知识点】漫画释义;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关键是正确描述画面内容,要结合文字分析画面内容。石狮子愤怒说我叫你写,下题自卫,说明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讽刺的是乱写乱画的行为。
7.【答案】(1)示例:自然现象异常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征兆)。
(2)①;⑥
(3)示例:进行防震演习(提前防震演习或“提前疏散演习”或“增加防震演习”)
【知识点】材料探究;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1)通过阅读,可以明显知道,三段写的都是一些异常自然现象,而这些异常现象都出在地址前。所以归纳说是:地震前的异常自然现象。
(2)是“家庭防震”,那么与“家庭”无直接关系的“邻居”与“睡袋”就不是必要的措施。
(3)灵活发挥,合理即可。
8.【答案】(1)倾诉衷肠;落下顿悟
(2)创设了一种萧瑟深秋的氛围;通过写铺满落叶的森林仍旧显露出一丝潜在的生机,暗示了欧利和雏芳的命运;也为下文写欧利和雏芳作铺垫和衬托。
(3)“光秃秃”写出了环境恶劣之极,“只有最后”强调飘落之日不远了,“攀附”写出了欧利和雏芳的依赖心理,这些词语形象地表现了欧利和雏芳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和生存心理。
(4)自己决不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树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领悟到自己占有的巨大的能量,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妙的宇宙进程。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感受、分析环境描写;挖掘、感悟文章主题;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
(1)此题其实是情节概括,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两片树叶“欧利”和“雏芳”在对话,表达对对方的爱,可以概括为互诉衷肠;第二个阶段是“欧利”落地,而“雏芳”独挂,最后一个阶段是“雏芳”也坠落了,并且领悟了宇宙间永恒的爱,可以概括为落下顿悟。
(2)景物描写往往有渲染氛围,为下文情节作铺垫的作用,第一段描写为深秋的景象,黄色的叶子铺满了地面,这暗示下文中“欧利”和“雏芳”也终将如此——飘落到地面。但是“它们的汁液枯竭了,却依然飘溢出诱人的芳香”却也为本文最后的哲理作了暗示。
(3)这句话形象展现了“欧利”和“雏芳”的生存环境,“光秃秃”“只有最后”展现的是树叶已经将要落尽,“欧利”和“雏芳”离落下已经不远,“攀附”写出了两片叶子的相互依存。这样的生存环境为下文二者的互诉衷情作了铺垫,正应为环境如此恶劣,所以二人的互诉衷情才倍显感人。
(4)这从原文倒数第二段中可以找到:“她终于明白:自己决不仅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树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在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雏芳领悟到奇迹般地融合在自己身上的分子、原子、质子和中子,领悟到自己占有的这种巨大的能量,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迹的宇宙进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23课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地震那会儿,我们爷儿五个正在靠近十道巷 的零五九七掌掘 进。
②轮着老毛和王树礼上了,用大锹“攉 煤”,打通向上的“立槽 ”。
③果然,那儿已经被矸 子堵得严严实实。希望又灭了。
④他拼着命撬 开一块块矸子,简直是一寸一寸朝前挪 。
⑤胃在胡乱搅和 。肚子已经瘪 了,肠子在咕咕叫唤。
【答案】hàng;jué;huō;cáo;gān;qiào;nuó;jiǎo huo;biě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注意拼写与声调,尤其是多音字。如“巷”与“和”,要根据语境分析该用哪个音。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瓦斯 放哨 吆喝 前功尽弃
B.琢磨 采掘 攀登 严严实实
C.冻僵 搀扶 虚汗 滴水未沾
D.废弃 腊烛 折断 大难临头
【答案】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D项中“腊”应写为“蜡”。
3.在下列各句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王树礼说:“老陈,怎么办 怎么办 咱们皮都没破,死了好冤 ”
(2)陈树海说话了:“咱们不能等死 往上去吧 只有一条路了。第一个目标,就是那个废运输巷 中巷。”
(3)“老陈,灯死了!”王树礼绝望地喊 没有灯,就像人没了眼睛 没了眼睛,人怎么能活着出去呢?
(4)一路走,一路不停地吆喝:“小李 小王 抓住呀 ”
【答案】(1)?;?;……
(2)。;,;——
(3)。;,
(4),;,;!
【知识点】句号;逗号;叹号;破折号;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1)同一个问题重复,是反复的手法,有强调的作用,需要都用“?”,“死了好冤”,话语戛然而止,明显语义未尽,当用“……”
(2)“咱们不能等死”与后边内容不连贯,说明此句语义完整,应该用“。”,“往上去吧”,话没说完,应该用“,”,“中巷”是对“废运输巷”的解释说明,用“——”
(3)“喊”的内容在前,“喊”处用“。”,“就像人没了眼睛”,语义未尽,用“,”。
(4)“小李”与“小王”是呼喊的内容,不是陈述的并列,停顿时间较长,应该用“,”表停顿,“抓住呀”明显应该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 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答案】C
【知识点】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项“孟非”与“很高的收视率”搭配不当,应在“有很高的收视率”前加上“他主持的节目”。B项成分残缺,缺少“开展”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5.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
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答案】B
【知识点】词义理解;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A项“久仰大名”是形容人的名气很大,在很久之前就知道或听说过;C项“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D项“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6.请仔细观察右边题为“自卫”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它的讽刺意义。
画面内容:
讽刺意义:
【答案】一人正在一处旅游景点的石狮上书写“到此一……”,还没写完,石狮奋起自卫,恼怒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并气愤地说:“我叫你写!”;讽刺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为。
【知识点】漫画释义;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关键是正确描述画面内容,要结合文字分析画面内容。石狮子愤怒说我叫你写,下题自卫,说明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讽刺的是乱写乱画的行为。
7.为增强同学们的地震防范意识,提高大家应对地震等灾害的自救能力,学校开展了“认识地震,提前防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发生后,地震学者们在重新收集和整理地震发生前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三则材料的基本信息。
【材料一】1976年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带的渔民就感到疑惑:原来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怎么一下被海水吞没了。距唐山较近的蔡家堡至大神堂海域,渔民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从来是碧澄澄的海水,为什么变得一片浑黄?在不平静的海的深处,就像有一条传说中的龙尾在摆动,在搅动着海底深处的泥土。
【材料二】1976年7月26、27日间,唐山某竹林的竹子突然大面积
开花衰败,松树叶也大面积的掉落。唐山某个地震研究所发现他们养的几棵含羞草出现了白天叶片闭合晚上舒展的异常情况,直到27日9时许他们养的含羞草全部闭合,28日3点42分53.8秒发生地震。
【材料三】1976年7月27日晚,唐山市郊栗园公社茅草营大队王财深夜12点钟看完电影回家,看见出门前总赶不进院子的四只鸭子,依然站在门外,一见主人,它们齐声叫起来,伸长脖子,张开翅膀,撒着羽毛,摇摇晃晃地扑上前。王财走到哪儿,它们追到哪儿,拼命用嘴拧着他的裤腿。
基本信息:
(2)在本次活动中,有小组经过搜集整理材料,提出在家庭防震中应注意的若干要点。请你指出哪两项与防震无直接关系。
①搞好邻里关系。
②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
③改变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的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
④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
⑤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
⑥睡袋提前准备好。
⑦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家庭防震中不必要的两项措施是: 和 (只填序号)
(3)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后一句,请你补充前一句。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材料】汶川“5·12”地震发生时,桑枣中学2200名学生和100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全部撤离。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该校叶校长说,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学生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宣传语: ,减少地震伤亡。
【答案】(1)示例:自然现象异常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征兆)。
(2)①;⑥
(3)示例:进行防震演习(提前防震演习或“提前疏散演习”或“增加防震演习”)
【知识点】材料探究;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1)通过阅读,可以明显知道,三段写的都是一些异常自然现象,而这些异常现象都出在地址前。所以归纳说是:地震前的异常自然现象。
(2)是“家庭防震”,那么与“家庭”无直接关系的“邻居”与“睡袋”就不是必要的措施。
(3)灵活发挥,合理即可。
二、拓展阅读
8.阅读理解
欧利和雏芳
[美]艾·辛格
这座森林里生长着各种各样挂满枝叶的大树,辽阔而茂密。每年的这个季节,通常已经冷起来了,甚至还会下雪;可今年的11月却比较暖和,如果不是林中铺满了落叶,你也许还会觉得这正是夏天。这层层落叶,有藏红花般的黄色,有醇酒一样的红色,还有金色和一些混合色。它们有的是被雨打落,有的被风吹落;有的落在白天,有的落在夜晚。而现在,已经变成一层厚厚的地毯,覆盖着森林的空地。它们的汁液枯竭了,却依然飘溢出诱人的芳香。阳光透过生意盎然的枝条洒在落叶上,那些不知怎样从秋风中死里逃生的爬虫和飞蝶,悠闲地在它们身上漫步。叶下的空隙,为蟋蟀、田鼠和其他许多在地球上寻求保护的生灵提供了藏身之处。
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只有最后的两片树叶依旧攀附着一根细嫩的枝条,那便是欧利和雏芳。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寒夜,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有谁知道,为什么有的树叶飘零了,而有的却高悬枝头?可是欧利和雏芳相信,惟一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彼此之间深深地相爱。欧利比雏芳年长几天,也比她略显宽大,但雏芳却更加娇美而优雅。当风雨、冰霜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谁也帮不了谁的忙。可欧利还是利用一切机会鼓励雏芳。在最凶猛的暴风雨中,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它们不仅撕扯着树叶,而且还要吞没整个枝条。欧利依然恳求着雏芳:“坚持住,雏芳!全力坚持住!”
每到寒冷的风雨之夜,雏芳便会委屈地抱怨:“我已经不行了,欧利,但是你还可以坚持住啊!”
“那有什么意思?”欧利说,“没有你,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如果你飘落了,我也要随你而去。”
“不,欧利,别这样!只要能坚持住,就决不应该飘落!”
“这全要看我身边有没有你,”欧利说,“白天,我欣赏你的美貌;夜晚,我闻着你的芳香。只让我这一片叶子留在树上?不,决不!”
“欧利,你的话是甜蜜的,可它不是真的,”雏芳说,“你完全知道我已经不漂亮了。看我变得多么憔悴,多么枯萎!现在只有一样东西还没有离开我——那就是对你的爱。”
“这难道还不够吗?在我们全部的本领中,爱情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欧利说,“只要我们彼此相爱,便可以留在这里,无论什么狂风暴雨也摧不垮我们。我想告诉你,雏芳,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你。”
“为什么,欧利?我全都枯黄了。”
“谁说绿色美丽而黄色不美?所有颜色都同样有自己的魅力。”
欧利正在倾诉衷肠,雏芳担心的事却终于发生了:一阵风吹过,把欧利从树枝上吹了下来。雏芳战栗了,几乎也要随着落下,但是她很快又坚持住。眼看着欧利在空中渐渐地飘远,她用树叶的语言呼唤着他:“欧利,回来啊!欧利——”话还没有说完,欧利便从视线中消逝了,同地上的其他叶子融在一起。只留下雏芳孤零零地偎在枝头。
白天,还能想办法排遣悲伤,但天色渐渐暗下来,冰冷刺骨的雨滴打在身上的时候,她便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她觉得,树叶全部的不幸应该归罪于大树,都应该归罪于粗壮的树干。树叶落了,而枝干依然高高地挺立着,粗壮坚实地植根于沃土里。风雨冰雹都不会使它烦恼,它或许可以永远活着。对雏芳来说,树干就是一种神。它用叶子把自己装扮上几个月,然后又将它们抖落。它可以用汁液养育树叶,愿意养多久就养多久,然后再让他们渴死。雏芳央求大树将欧利还给自己,央求它重新回到夏天,但大树根本不理睬她。
雏芳觉得,从来没有一个夜晚像今天这样长,这样黑,这样冷。她同欧利交谈,并希望得到回音,但欧利沉默着,失去了全部的生的迹象。
雏芳对大树说:“既然你将欧利从我身边夺去,那就让我也去吧。”
可是就连这样的祈求也得不到大树的同意。
不久,雏芳感到昏昏沉沉,这不是困倦,而是一种陌生的疲惫之感。当她醒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不是挂在枝头。趁她昏睡的当儿,风已经将它吹落。以往挂在枝头的时候,她总是伴着太阳一同醒来,而这次却有一种完全异样的感觉。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同时,她还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顿悟。她终于明白:自己决不仅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树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在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雏芳领悟到奇迹般地融合在自己身上的分子、原子、质子和中子,领悟到自己占有的这种巨大的能量,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迹的宇宙进程。
在她旁边躺着欧利,他们用一种从没有尝过的爱情彼此欢迎着对方。这不再是依赖命运和怪想,而是与宇宙本身同样强大的永恒的爱情。那种从4月到11月曾经日夜担心着的东西,原来并不是死亡而是永生。一阵微风掠过,将欧利和雏芳抬起。他们怀着那种只有解脱了自己、与永恒同在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巨大幸福,翩翩翱翔。
(摘自《感动你一生的微型小说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15年3月版)
(1)根据小说内容,试着用四个字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悲伤独挂→
(2)小说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加下划线的词语,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在光秃秃的树梢上,只有最后的两片树叶依旧攀附着一根细嫩的枝条,那便是欧利和雏芳。
(4)小说最后“她还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顿悟”,雏芳“顿悟”到了什么?
【答案】(1)倾诉衷肠;落下顿悟
(2)创设了一种萧瑟深秋的氛围;通过写铺满落叶的森林仍旧显露出一丝潜在的生机,暗示了欧利和雏芳的命运;也为下文写欧利和雏芳作铺垫和衬托。
(3)“光秃秃”写出了环境恶劣之极,“只有最后”强调飘落之日不远了,“攀附”写出了欧利和雏芳的依赖心理,这些词语形象地表现了欧利和雏芳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和生存心理。
(4)自己决不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树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领悟到自己占有的巨大的能量,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妙的宇宙进程。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感受、分析环境描写;挖掘、感悟文章主题;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解析】【分析】
(1)此题其实是情节概括,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两片树叶“欧利”和“雏芳”在对话,表达对对方的爱,可以概括为互诉衷肠;第二个阶段是“欧利”落地,而“雏芳”独挂,最后一个阶段是“雏芳”也坠落了,并且领悟了宇宙间永恒的爱,可以概括为落下顿悟。
(2)景物描写往往有渲染氛围,为下文情节作铺垫的作用,第一段描写为深秋的景象,黄色的叶子铺满了地面,这暗示下文中“欧利”和“雏芳”也终将如此——飘落到地面。但是“它们的汁液枯竭了,却依然飘溢出诱人的芳香”却也为本文最后的哲理作了暗示。
(3)这句话形象展现了“欧利”和“雏芳”的生存环境,“光秃秃”“只有最后”展现的是树叶已经将要落尽,“欧利”和“雏芳”离落下已经不远,“攀附”写出了两片叶子的相互依存。这样的生存环境为下文二者的互诉衷情作了铺垫,正应为环境如此恶劣,所以二人的互诉衷情才倍显感人。
(4)这从原文倒数第二段中可以找到:“她终于明白:自己决不仅是一片凭借对风的幻想而生存的树叶,而是宇宙的一部分。在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雏芳领悟到奇迹般地融合在自己身上的分子、原子、质子和中子,领悟到自己占有的这种巨大的能量,领悟到自己亦在其中的奇迹的宇宙进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