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检测
一、基础知识
1.请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废墟 干涸 坍塌 戳
酬劳 流淌 帐篷 水渠
2.下面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谷文昌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B.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C.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4.“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①写一句励志名言警句。
示例:即使身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张海迪)
②从你最喜欢的名著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
(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
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二、阅读理解。
5.阅读“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指的是什么。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4)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一句话的理解。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朵朵白云
刘国星
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的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
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
无论春夏秋冬,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
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生未娶。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置可否。
塞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白云一团一团的。老牧人就赶着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
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
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
老牧人也常向其他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长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结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草籽,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叫抓“肉膘”。
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大家也都知道,①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人家的羊群却挤挤搡搡,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子,就有点不屑。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
老牧人也曾奔走相告,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②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儿,羊瘦没奶,母羊见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
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唱:
柴格,柴格,柴格,
你的白羔饿得慌呀,
你快发发软心肠吧!
反复地唱、反复地唱,那母羊竟然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了过来。
嘎查达和牧人们都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的经验!
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说,再不能过度放牧啦!
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
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上。
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放牧的羊。找老牧人,却发现他的尸身已被野狼和神鹰带走了。
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子,一数,③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
于是,哭声一片。
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
(选自《2011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备注】嘎查达,蒙古语,意为村官。
(1)本文用了一连串事件来刻画老牧人,请简要概括其中主要的四件事情。
(2)第9段画线句“老牧人脸色一灰……”,请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3)数字“58”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它的作用。
①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②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③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
(4)老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 标题是否可以更改为“老牧人”?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xū;hé;tān tā;chuō;chóu;tǎnɡ;pénɡ;qú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植树的牧羊人
【解析】【分析】字音的标注需要注意平时的字音识记,还要注意调号的标注位置。注意形似字的区别。1、xū2、hé3、tān tā4、chuō5、chóu6、tǎnɡ7、pénɡ8、qú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标注能力。解答时需要平时进行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植树的牧羊人
【解析】【分析】C项“说长到短”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不符合句意。
【点评】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时注意平时多积累词语的意思,还要多注意下词语的感彩运用在这个语境中是否恰当。
3.【答案】C
【知识点】植树的牧羊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C正确。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成分残缺;②前后矛盾;③用词不当;④词序颠倒;⑤搭配不当。A项否定有误,删掉“没有”;B项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删掉其一;D项搭配不当,将“飘扬”改为“飘荡”。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答案】(1)①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②勤劳:以勤为本本心牢。③善: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2)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
②人物:保尔·柯察金
主要事迹: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品格:勤劳、意志坚强。
(3)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知识点】补写对联;拟定标语、宣传语等;植树的牧羊人
【解析】【分析】1、先进行主题选择,然后根据所选的主题词确定主旨方向,拟词时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答案如:①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②勤劳:以勤为本本心牢。③善: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2、名言警句和名人事迹及品格都属于积累再运用。需要平时多积累,另外并非只有书本上的,更有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运用。答案如:①示例:即使身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张海迪)②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②人物:保尔·柯察金主要事迹: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品格:勤劳、意志坚强。
3、补写对联要注意词语上下联要对仗和词性也要保持一致。所以答案是: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点评】1、本题考查综合学习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语言的凝练,主题的拟定方向要积极向上。
2、本题考查励志名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解答时注意平时分主题多进行累积。注意答题时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对联在字数、词性、词语方面的要求,扣住主题进行即可。
5.【答案】(1)“我”再见牧羊人的所见所闻。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3)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
(4)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知识点】植树的牧羊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1、概括选段的内容可以利用“人物+事件”的方式进行概括。答案是“我”再见牧羊人的所见所闻。
2、语句的修辞赏析,要注意先判定修辞手法,然后从体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有表达的情感也要分析出来才行。答案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3、指代内容可从文章中找到,需要通读文章,尤其在所划线的词的上下文处,多有明晰地指代的具体内容。本题答案是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
4、理解文章的语句,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本句中的“毁灭”在前文有提到人类发动战争破坏了环境和生活,而牧羊人却自顾自地植树,最终形成一片森林,这就像造物主一样在创造世界。答案是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利用因素提炼法进行组织语言即可。
2、本题考查语句的修辞及其作用的赏析能力。解答时从手法,体现出描写对象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指代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找到划线处细读上下文寻找即可。
4、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6.【答案】(1)①把牧羊看成做神仙;②向其他牧人讲述牧羊经;③奔走呼告别超牧;④用马头琴唤羊哺乳;⑤资助城市孤儿;⑥提早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2)哼,我要想发财,早发财了。我的钱是资助孤儿了……算啦,不和你们一般见识!
(3)前两个58表现出老牧人养羊不超牧,不为赚钱发财;第三个58照应前文,点破(揭示)了老人一直隐藏的善举。三次重复,刻画了老牧人目光长远、注重环保、不重名利、默默资助孤儿的崇高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善心善行的赞美。
(4)老牧人是一个经验丰富、无私热诚,慈悲助人、淡泊名利,目光长远、注重环保,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物形象。
(5)不赞成。文中多次出现“白云”,是老牧人牧羊的背景,与老牧人仙风道骨的形象特征相照应,“一朵朵白云”象征了老牧人纯洁而崇高的心灵,增加了文章的意境美。而以“老牧人”为标题,则显得太普通。
【知识点】植树的牧羊人;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事件可用记叙文的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概括即可。答案是①把牧羊看成做神仙;②向其他牧人讲述牧羊经;③奔走呼告别超牧;④用马头琴唤羊哺乳;⑤资助城市孤儿;⑥提早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2、结合内容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需要看清补白前给的语境“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是对老人的质疑,针对这个进行符合老人性格特点的语言来表现老人心情的语句补写即可。答案是“哼,我要想发财,早发财了。我的钱是资助孤儿了……算啦,不和你们一般见识!”
3、分析句子中出现的词语的作用,需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主题进行内容方面的分析,也有在结构上的作用。答案是前两个58表现出老牧人养羊不超牧,不为赚钱发财;第三个58照应前文,点破(揭示)了老人一直隐藏的善举。三次重复,刻画了老牧人目光长远、注重环保、不重名利、默默资助孤儿的崇高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善心善行的赞美。
4、分析人物形象,从老人所作的事情、文中对老人的描写以及一些评价性的议论或抒情句可以分析出来。答案是老牧人是一个经验丰富、无私热诚,慈悲助人、淡泊名利,目光长远、注重环保,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物形象。
5、标题的更改,多不赞成修改,理由可以从标题能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它比分析标题的作用更加宽泛。答案是不赞成。文中多次出现“白云”,是老牧人牧羊的背景,与老牧人仙风道骨的形象特征相照应,“一朵朵白云”象征了老牧人纯洁而崇高的心灵,增加了文章的意境美。而以“老牧人”为标题,则显得太普通。
【点评】1、本题考查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时注意抓要素组织语言进行即可。
2、本题考查结合内容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时注意要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答题。
3、本题考查句子中出现的词语的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扣住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抓住事件、文中的关键词等进行概括即可。
5、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分析能力。解答时从标题起到的作用谈理由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检测
一、基础知识
1.请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废墟 干涸 坍塌 戳
酬劳 流淌 帐篷 水渠
【答案】xū;hé;tān tā;chuō;chóu;tǎnɡ;pénɡ;qú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植树的牧羊人
【解析】【分析】字音的标注需要注意平时的字音识记,还要注意调号的标注位置。注意形似字的区别。1、xū2、hé3、tān tā4、chuō5、chóu6、tǎnɡ7、pénɡ8、qú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标注能力。解答时需要平时进行识记。
2.下面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谷文昌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B.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C.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植树的牧羊人
【解析】【分析】C项“说长到短”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不符合句意。
【点评】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时注意平时多积累词语的意思,还要多注意下词语的感彩运用在这个语境中是否恰当。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答案】C
【知识点】植树的牧羊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C正确。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成分残缺;②前后矛盾;③用词不当;④词序颠倒;⑤搭配不当。A项否定有误,删掉“没有”;B项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删掉其一;D项搭配不当,将“飘扬”改为“飘荡”。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①写一句励志名言警句。
示例:即使身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张海迪)
②从你最喜欢的名著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
(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
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答案】(1)①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②勤劳:以勤为本本心牢。③善: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2)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
②人物:保尔·柯察金
主要事迹: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品格:勤劳、意志坚强。
(3)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知识点】补写对联;拟定标语、宣传语等;植树的牧羊人
【解析】【分析】1、先进行主题选择,然后根据所选的主题词确定主旨方向,拟词时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答案如:①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②勤劳:以勤为本本心牢。③善: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2、名言警句和名人事迹及品格都属于积累再运用。需要平时多积累,另外并非只有书本上的,更有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运用。答案如:①示例:即使身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张海迪)②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②人物:保尔·柯察金主要事迹: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品格:勤劳、意志坚强。
3、补写对联要注意词语上下联要对仗和词性也要保持一致。所以答案是: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点评】1、本题考查综合学习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语言的凝练,主题的拟定方向要积极向上。
2、本题考查励志名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解答时注意平时分主题多进行累积。注意答题时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对联在字数、词性、词语方面的要求,扣住主题进行即可。
二、阅读理解。
5.阅读“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指的是什么。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4)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一句话的理解。
【答案】(1)“我”再见牧羊人的所见所闻。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3)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
(4)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知识点】植树的牧羊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1、概括选段的内容可以利用“人物+事件”的方式进行概括。答案是“我”再见牧羊人的所见所闻。
2、语句的修辞赏析,要注意先判定修辞手法,然后从体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有表达的情感也要分析出来才行。答案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3、指代内容可从文章中找到,需要通读文章,尤其在所划线的词的上下文处,多有明晰地指代的具体内容。本题答案是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
4、理解文章的语句,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本句中的“毁灭”在前文有提到人类发动战争破坏了环境和生活,而牧羊人却自顾自地植树,最终形成一片森林,这就像造物主一样在创造世界。答案是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利用因素提炼法进行组织语言即可。
2、本题考查语句的修辞及其作用的赏析能力。解答时从手法,体现出描写对象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指代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找到划线处细读上下文寻找即可。
4、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朵朵白云
刘国星
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的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
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
无论春夏秋冬,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
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生未娶。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置可否。
塞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白云一团一团的。老牧人就赶着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
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
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
老牧人也常向其他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长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结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草籽,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叫抓“肉膘”。
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大家也都知道,①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人家的羊群却挤挤搡搡,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子,就有点不屑。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
老牧人也曾奔走相告,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②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儿,羊瘦没奶,母羊见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
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唱:
柴格,柴格,柴格,
你的白羔饿得慌呀,
你快发发软心肠吧!
反复地唱、反复地唱,那母羊竟然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了过来。
嘎查达和牧人们都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的经验!
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说,再不能过度放牧啦!
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
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上。
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放牧的羊。找老牧人,却发现他的尸身已被野狼和神鹰带走了。
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子,一数,③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
于是,哭声一片。
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
(选自《2011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备注】嘎查达,蒙古语,意为村官。
(1)本文用了一连串事件来刻画老牧人,请简要概括其中主要的四件事情。
(2)第9段画线句“老牧人脸色一灰……”,请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3)数字“58”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它的作用。
①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②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③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
(4)老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 标题是否可以更改为“老牧人”?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1)①把牧羊看成做神仙;②向其他牧人讲述牧羊经;③奔走呼告别超牧;④用马头琴唤羊哺乳;⑤资助城市孤儿;⑥提早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2)哼,我要想发财,早发财了。我的钱是资助孤儿了……算啦,不和你们一般见识!
(3)前两个58表现出老牧人养羊不超牧,不为赚钱发财;第三个58照应前文,点破(揭示)了老人一直隐藏的善举。三次重复,刻画了老牧人目光长远、注重环保、不重名利、默默资助孤儿的崇高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善心善行的赞美。
(4)老牧人是一个经验丰富、无私热诚,慈悲助人、淡泊名利,目光长远、注重环保,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物形象。
(5)不赞成。文中多次出现“白云”,是老牧人牧羊的背景,与老牧人仙风道骨的形象特征相照应,“一朵朵白云”象征了老牧人纯洁而崇高的心灵,增加了文章的意境美。而以“老牧人”为标题,则显得太普通。
【知识点】植树的牧羊人;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事件可用记叙文的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概括即可。答案是①把牧羊看成做神仙;②向其他牧人讲述牧羊经;③奔走呼告别超牧;④用马头琴唤羊哺乳;⑤资助城市孤儿;⑥提早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2、结合内容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需要看清补白前给的语境“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是对老人的质疑,针对这个进行符合老人性格特点的语言来表现老人心情的语句补写即可。答案是“哼,我要想发财,早发财了。我的钱是资助孤儿了……算啦,不和你们一般见识!”
3、分析句子中出现的词语的作用,需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主题进行内容方面的分析,也有在结构上的作用。答案是前两个58表现出老牧人养羊不超牧,不为赚钱发财;第三个58照应前文,点破(揭示)了老人一直隐藏的善举。三次重复,刻画了老牧人目光长远、注重环保、不重名利、默默资助孤儿的崇高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善心善行的赞美。
4、分析人物形象,从老人所作的事情、文中对老人的描写以及一些评价性的议论或抒情句可以分析出来。答案是老牧人是一个经验丰富、无私热诚,慈悲助人、淡泊名利,目光长远、注重环保,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物形象。
5、标题的更改,多不赞成修改,理由可以从标题能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它比分析标题的作用更加宽泛。答案是不赞成。文中多次出现“白云”,是老牧人牧羊的背景,与老牧人仙风道骨的形象特征相照应,“一朵朵白云”象征了老牧人纯洁而崇高的心灵,增加了文章的意境美。而以“老牧人”为标题,则显得太普通。
【点评】1、本题考查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时注意抓要素组织语言进行即可。
2、本题考查结合内容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时注意要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答题。
3、本题考查句子中出现的词语的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扣住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抓住事件、文中的关键词等进行概括即可。
5、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分析能力。解答时从标题起到的作用谈理由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