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2 08:16:38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3年秋季八年级开学测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央视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展现出盛唐的恢弘气象。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形成盛唐气象的根基是 (  )
A.专制与跋扈   B.封建与宗法
C.集权与交融   D.开明与开放
2.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第三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  )
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
3. 北宋与辽、西夏有战有和有对峙,也有商业往来,并在边界设榷场,它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此榷场是指 (  )
A.进贡岁币   B.互通使节
C.贸易场所   D.仿效唐制
4. 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徽调吸收汉调,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以及其他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这说明京剧 (  )
A.贴近生活   B.政策鼓励
C.题材广泛   D.博采众长
5. 在鸦片战争前曾多次发生外国兵船侵入中国的事件。对此,清政府都是站在反侵略的立场上,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的。这说明,限制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起过抵御侵略的作用。材料说明闭关锁国政策 (  )
A.目的是限制对外贸易
B.使中国免受列强侵略
C.隔绝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
D.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
6. “皇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这就使他自己肩上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这种情况对充满干劲的洪武帝来说也许是合意的,但对以后那些更冷漠的诸帝来说则并非如此。”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明初 (  )
A.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B.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C.建立内阁帮助皇帝理政
D.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监视官民
7. 《剑桥中国隋唐史》如此评论唐朝的某位皇帝:“他是一个悲剧中的英雄,他在执政开始时政绩显赫,但后来被野心和狂妄引入歧途……最后以退出政务来结束他支离破碎的统治。”造成他后来悲剧的事件是 (  )
A.黄巢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朱温称帝建后梁   D.安史之乱
8. 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探险走过广阔的大洋,绘制了人类第一部精密的“航海图”:他以科学的编组,利用多种通信手段,克服种种困难,灵活地指挥舰队的各项海上活动。据此可知,明朝七下西洋得益于 (  )
A.强大的国力支撑   B.先进的科技手段
C.杰出的领导人物   D.稳进的外交理念
9.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军机处并无特出之首长,亦无权向各部及各省直接发布命令,军机处不过是清皇室的御用机关。”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皇城,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监察,职能单一
10. 宋代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试制度。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这种情况告诉我们 (  )
A.考试选拔官吏的办法发生了根本变化
B.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C.科举制度在宋代和明代都进行了改革
D.元朝近百年间一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
1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曾提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作者旨在强调 (  )
A.康雍乾时期君主开明
B.清朝君主专制达顶峰
C.近代清朝君主的无能
D.清朝高度集权的弊端
12. 清代乾隆帝指派学者方苞编定明清两朝名家所写的八股文,定名《钦定四书文》,刊行全国,供赴考举子阅读。据此可知,清代 (  )
A.大力普及文化教育 
B.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C.科场丑闻屡禁不止 
D.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13.《苏州府志》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据此可知 (  )
A.苏州地区商业繁荣
B.苏州地区手工业开始衰落
C.苏州土地兼并严重
D.苏州手工业工场比较成熟
14.《宋代城市游民研究》一文中写道:“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变革与转型的时期,与前代相比……城市经济功能更加凸显。”与前代相比,城市经济功能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 (  )
A.打破了坊市界限
B.农业失去基础地位
C.城市人口日渐增多
D.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15.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回族开始形成于 (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6. 在南通市海门区建有六甲城隍庙(现称江海城隍庙),当地百姓尊戚继光将军为江海城隍尊神。建庙纪念戚继光是因为他 (  )
A.抗击了荷兰殖民者的入侵
B.加强了我国和东南亚的交往
C.使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D.打击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
17.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  )
A.锺繇、胡昭    B.颜真卿、柳公权
C.王羲之、怀素   D.赵孟、欧阳询
18. 南宋时,都城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  )
A.城市商业繁荣昌盛
B.地域分工精细明确
C.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19. 如图为宋代海外贸易图。由图可知宋代 (  )
A.海外贸易范围较广
B.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C.江南经济领先全国
D.政府倚重海外贸易
20. 在故宫的修建中,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这体现了故宫是 (  )
A.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B.隋唐国家权力的中心
C.平等思想理念的凸显
D.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21.《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印刷本面世,立即得以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该现象反映出当时 (  )
A.红学流派崛起   B.印刷技术革新
C.市民文化繁荣   D.文学形式单一
22. 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以及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它”是指 (  )
A.西汉的郡国制   B.唐朝的都护府
C.元朝的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2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A.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
B.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
C.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24. 下列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A处应为 (  )
A.发动雅克萨之战    B.设置台湾府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立军机处
25.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李煜(937—978年)在亡国后书写了大量怀念故国的词句,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他所说的“故国”应该处于 (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两宋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中外交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与人员往来,也包括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图1 西行求法     图2 鉴真东渡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这两个事件有何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个,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摘编自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与哪些因素密不可分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3)材料三中使“大帝国”“人为地隔绝于世”的政策是什么 该政策下清廷只特许哪一机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对中国有何消极影响。
27.(11分)明清时期,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走向尾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地图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清朝疆域图(1820年)
(1)请结合地图写出明清两朝共同的都城所在地。写出明朝、清朝中央政府在我国北方地区(包括西北或东北地区)加强管辖的主要史实各一例。
  材料二 明、清政治
图1
图2
(2)依据材料二,写出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如图)
(3)材料三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怎样 清朝统治者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 后果怎样
28. (14分)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七年级同学以“统一”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任务一 【名画中的历史】
(1)如图名画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不同场景,请你任选其一,为其写出简介。
任务二 【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一 元世祖即位之初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摘编自《元史·食货志》
  材料二 孔子封号(部分)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据《孔府档案》
(2)材料一、二反映了元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它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任务三 【地图中的历史】
(3)观察地图,结合史实说明元朝和清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9.(13分)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革新工艺技术的社会需要,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家和科技巨著,文学艺术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
【光辉的科技巨著】
(1)请写出图中两位人物的代表性作品。(2分)
(2)说出图中两位人物的代表性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杰出的古代建筑】
  材料一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袭扰。在明代(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3)材料一介绍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建筑 (1分)
(4)材料二中所说的明代修筑的“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东起A处,西至B处,A、B分别是什么地方 根据材料概括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4分)
【神圣的文学殿堂】
(5)说出图3、图4连环画讲述的故事分别出自什么文学作品。请分别用一句话来评价它们。(4分)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3年秋季八年级开学测试(历史)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A 7.D 8.C 9.B 10.C
11.D 12.B 13.D 14.A 15.D
16.C 17.B 18.A 19.A 20.A
21.C 22.C 23.D 24.C 25.C
26.(1)朝代:唐朝。精神品质:矢志不渝、不畏艰险。(言之有理即可)意义: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2)新特点:与宋代进行海外贸易的国家数量多,规模远超前朝;海外贸易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设立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因素:宋朝制成罗盘并运用于航海;宋代造船业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宋代手工业繁荣,制造业成就突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等。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机构:广州十三行。消极影响: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7.(1)京师(北京)。明朝:修筑了长城。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明朝、清朝各举一例)
(2)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3)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
28.(1)示例1:图1,明代中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沿海各地遭到严重破坏。明政府派戚继光等抗击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示例2:图2,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入京朝贺。顺治皇帝亲自接见并于1653年正式赐予其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加强了清朝对西藏地方的管辖。
(2)经济方面:注重农业生产;思想文化方面:尊崇孔子、推崇儒家文化等。共同目的: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册封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达赖、班禅,确立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稳定西北部边疆地区;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积极反抗外来侵略,抗击沙俄侵略者,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9.(1)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
(2)都成书于明朝;都是总结性著作;后来都被译成多种文字;等。(任答两点即可)
(3)紫禁城。
(4)A:鸭绿江边;B:嘉峪关。理由: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长的军事防御工程,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5)图3:《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演义》;图4:《西游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演义》: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西游记》: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