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5.2 最大公因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5.2 最大公因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2 11:2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书上装修情境图
2.谈话:
①王叔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子,正忙着设计装修呢?今天他把李师傅请到家里,帮助他铺地板。我们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贮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
②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样的地砖呢?
③我们来看看王叔有什么要求?(课件出示)谁来说一说王叔有几个要求?(生说:边长是整分数,正方形地砖,把地面铺落,使用的地砖是整块),按王叔的想法,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
3.学生独立思考。
二、操作探究
1.操作实验
师: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来完成。
师出示课前为学生们准备好的长方形方格纸,纸上每个方格代表边长是1dm的正方形,这张纸就代表王叔叔家的贮藏室地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再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看看可以选择边长几分米的地砖。
2.小组交流
①可以选择边长1dm的地砖,这样每行铺16块,一共铺12行。
②可以选择边长2dm的地砖,这样每行铺8块,一共6行。
③可以选择边长4dm的地砖,这样每行铺4块,一共3行。
课件演示每种正方形铺满地面的长和宽的过程。
3.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①观察:1、2、4、这三个数字,它们与16有什么关系?与12有什么关系?
②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因数的知识,要使正方开地砖是整块的,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③进一步用因数知识来探索,为什么只能用边长1dm、2dm、4dm的地砖。
16的因数有:1、16、2、8、4 12的因数有:1、12、2、6、3、4 (生说师板书)
④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我们就把它们叫做12和16的公因数。
(板书:16和12的公因数有:1、2、4)
师:王叔还有一个想法:想要铺得快一点,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边长几分米的地砖?(4分米)。对于公因数来说,就是最大公因数是4。
(板书: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4)
⑤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最大公因数)
⑥用集合图来表示
师: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课件出示集合图)
16和12的公因数
你认为中间相交的地方该填哪些数(12和16的公因数)?你能完成这个图吗?
4.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①师: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出示例题)
②学生在练习本上试找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③交流展示:
A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再找出它们共同的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B先找出18的因数,然后在这些因数中找27的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C先找出27的因数,然后在这些因数中找18的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5.你喜欢哪种方法?
三、深化拓展
1.请同学们把16和12以及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18和27以及它们的最大公因数9分别分解质因。
12=2×2×3 18=2×3×3 16=2×2×2×2
27=3×3×3 4=2×2 9=3×3
2.观察比较
3.总结规律: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两个数的相同质因数的积。
4.观看微课:“分解质因数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5.练习:
①完成教材第61页的“做一做”。
A学生先独立完成,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分解质因数法。
B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再进行交流。
C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⑴ 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⑵ 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②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 ) A . 1 B. 3 C . 4 D. 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 ) A . 4 B. 6 C . 8 D. 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 A .1 B. 甲数 C . 乙数 D. 甲、乙两数的积
③应用:
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2㎝,16㎝, 48㎝。要把他们都结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