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诗四首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6 13: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30诗四首
学 案 教 案(学生备用栏)
【我为本课定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我会做 我能做】 一、作家作品二、背景探视 【课堂研讨 合作展示】一、《归园田居》(其三)研讨1、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2、疏通诗句,理解诗意。3、问题探究:(1)、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躬耕田园、辛勤劳作的生活情景和宿愿已偿的欣慰与满足。(2)、诗中的“愿”指的是什么?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3)、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4、背诵《归园田居》(其三)二、《使至塞上》研讨 1、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2、疏通诗句,理解诗意。3、问题探究:(1)、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抒发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以及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 ( http: / / www.21cnjy.com )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即王维的字。本诗中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千古壮观”(王国维的评价)的一联是什么?请你说一说。你能画出来吗?请你试一试。是怎样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物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天际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河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无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4、背诵《使至塞上》三、《渡荆门送别》研讨1、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2、疏通诗句,理解诗意。3、问题探究(1)本诗写景的句子是哪一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2)从尾联来看,本诗是否为朋友送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不是,是告别故乡,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别远去的游子,游子思乡之情不言而喻,跃然纸上。(3)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船出山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情深。4、背诵《渡荆门送别》四、《登岳阳楼》(其一)研讨1、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2、疏通诗句,理解诗意。3、问题探究(1)、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悲 (2)、即为诗眼,必定穿透于诗歌的每一个角度,处处渗透着这“悲”,那么就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这“悲”? 概括:景悲:夕阳,暮时,老木沧波己悲:万里来由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国悲:北宋灭亡,国家动荡不安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 (4)、请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写的精彩的句子,并说出理由。“帘旌不动夕阳迟”:
“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开阔,融入暮色之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风霜”:明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语意双关。“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4、背诵《登岳阳楼》(其一)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荒秽( ) 荷锄( ) 汉塞( )候骑( ) 燕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晨兴理荒秽(2)、带月荷锄归(3)、属国过居延(4)、单车欲问边(5)、长河落日圆(6)、萧关逢侯骑(7)、仍怜故乡水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2)、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一诗中情景交融、借景抒发悲凉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1. 荒秽(huì ) 荷锄(hè ) 汉塞(sài )候骑(jì ) 燕然(yān )2.(1)、野草(2)、扛着(3)、经过(4)、慰问(5)、黄河(6)、骑马的侦察兵(7)、爱3.(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收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