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微课: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之《三省六部制》(含课件、教学设计、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微课: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之《三省六部制》(含课件、教学设计、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7 18:09:22

文档简介

附件2:
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兰辉
微课名称
集思广益之三省六部制
知识点来源
□学科:历史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 岳麓版 2010年6月第3版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第3课
录制工具和方法
屏幕录像专家共享版 +PPT软件
设计思路
本微课从三个维度解读三省六部制。第一: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完善,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中央官僚制度的连续性。第二:三省六部制的运行与特点,使学生掌握三省六部制的职责与突出特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第三: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与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通过“集思广益之三省六部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繁荣,与这个时代的制度紧密关联。制度完善与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的职责与特点
教学难点: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与启示
教学过程
导入:两张图片
过程:
一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与特点
1 创设情境体验
2 演示运行机制
3 探究特点
三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与启示
1 作用
2 启示
教学反思
本微课教学片断目的是想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在10分钟内将一个历史概念讲解清楚,由于没有学生,教学是在模拟有学生的情况下,通过教学技术的处理完成的教学片断。虽几易其稿,试图将自己的思想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凸显其中,创造
有生命的历史课堂,但教学是一种艺术,只能做得更好,总会有遗憾。
1 、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
课前我收集很多资料并对其进行处理,按照我确定的教学主题“集思广益之三省六部制”进行选材。两幅图片,展现大唐之风,三则材料辨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选材方面,我立足于教材,用好教材的前提下围绕主题补充材料。
2、 核心目标的准确选择。
一个微课,主要特点是“微”字,即细小,片段式。从小中见大,就需要准确瞄准目标,用最好的历史素材,最短的时间突破目标。我将三省六部制的特点集中在“集思广益”上,使微课教学更有目的性,效果更好。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看三省六部制,弥补教材只从君主专制的视觉讲三省六部制,强调相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贞观之治”的取得与完善三省六部制分不开。
3、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体验历史,在情境中思考历史问题,从而活跃学生思维,让历史有血有肉,有趣味,又有思维,在通俗中深刻,看完后,留下深深的思考。
4 、教学环节的安排
在重点“三省六部制的运行与特点”这一环节上,我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学生一起探究,运用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境,
收到很好的效果。从导入到重点难度的突破,时间分配合理,整个教学融为一体,一气喝成,水道渠成。
不足之处,在微课的美化方面有待提高,希望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课件15张PPT。集思广益之三省六部制东莞市南城中学 兰辉此处插入经压缩后的授课教师照片,大小不能超出此相框
《贞观之治》这个人是谁?《贞观长歌》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完善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与特点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与启示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完善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与特点
“假设你是一位唐朝的政府官员,你知道为了治理黄河,整个决策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是怎样的吗?” 皇帝 中书省 制定决策 尚书省 执行机构 门下省 封驳审议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门下省审议复奏 六部是主要的政务部门①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②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③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探究与思考太宗曰:“……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贞观政要》
《贞观长歌》 故事,宰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为司空,房玄龄为仆射,魏征为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
——《资治通鉴》 贞观三年,以尚书右丞魏征为秘书监参议朝政。
贞观十八年九月,以黄门侍郎褚遂良参预朝政。
——《唐代宰相年表》职权分明
政事堂议政制度
集思广益
集体宰相制度
思考:请你根据上述史料,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归纳三省六部制的特点?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赦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赦,结果把这件事闹黄了。
——任世江著《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思考:魏征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他凭什么阻止最高决策的下达呢?说明了什么问题?
凭借:门下省的职责(制度)
说明:平衡君权
决策制度化
如果仅从分割相权解释三省六部制,就会掩盖政治制度的进步,将贞观局面的由来完全归结李世民的宽宏大度和善于纳谏。
——任世江著《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与启示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唐太宗正是凭借着他所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度,依靠他所挑选的宰相班子,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便是同上述的实际联系在一起的。
——易中天《品唐朝》 思考:根据以上三则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贞观之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何启示?因素:完善三省六部制启示:制度的完善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保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共同协商政务,既可收集思广益之效,又可增加决策效率。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成熟,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趋于完善。
总 结
授课: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南城中学 兰辉
邮箱:2004lanhui@163.com
QQ:944321767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