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马可·波罗行纪》 D.《神曲》
2.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人“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3.同学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俄底浦斯王》 D.《古兰经》
4.下图显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路线(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5.下列建筑或雕塑中,与世界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埃及金字塔 B.巴黎圣母院
C.清真寺 D.释迦摩尼塑像
6.想从外国人的描述中了解13世纪元朝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你选择的书籍应是( )
A.《一千零一夜》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几何原本》
7.世界三大宗教在全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B.基督教宣扬忍受苦难的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了伊斯兰教
D.三大宗教都产生在亚洲
8.以下成就不属于古代希腊的是( )
A.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的发现 B.《荷马史诗》的创作
C.《俄底浦斯王》的创作 D.《天方夜谭》的创作
9.“春节”“中秋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你知道这些节日与哪一宗教有关吗( )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10.宗教是一种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碑等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下列宗教文化景观与宗教及相关内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佛寺——佛教——众生平等
B.天主教堂——天主教——真主安拉
C.清真寺——基督教——耶稣
D.喇嘛寺——伊斯兰教——《古兰经》
1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与“真主、先知、穆罕默德、清真寺”等相关的宗教是(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12.北非埃及、利比亚等国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心目中的圣地是( )
A. B.
C. D.
13.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与下图相关的宗教是( )
《圣经·福音书》封面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4.关于下图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为该数字的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B.该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C.该数字的传播见证世界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
D.古希腊是该数字的发源地
15.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16.小明的爷爷信仰一种宗教,他对小明说:“彻底消灭和根除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根据小明爷爷的话,你认为小明爷爷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7.阿拉伯文化灿烂多彩,下列哪些图片反映了阿拉伯文明(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能被统治者普遍接受并予支持,广为传播,是因为它们的教义有一个共同点。这一共同点是( )
A.众生平等 B.忍受、服从、顺从
C.把希望寄予来世 D.救世主—耶稣
19.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的最高大的( )
A.天主教堂 B.佛教圣地
C.伊斯兰教圣地 D.东正教教堂
二、改错题
20.瓦特发明的火车机车直接促进了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三、综合题
2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将下列历史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A 穆罕默德建国之地
B 伊斯兰教圣地之一
(2)据图指出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文明交流中有何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荷马史诗》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C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伊斯兰教教义,号召大家信奉惟一的神“真主”,严格禁止崇拜多神或偶像。伊斯兰教信徒被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均出自这部民间故事集,所以此题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天方夜谭》的认识。
4.【答案】B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诞生了佛教。佛教的传播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
5.【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解析】【分析】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建筑物,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物,释迦摩尼塑像和佛教有关,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和宗教无关,所以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依据已有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根据其口述写成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可·波罗来华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7.【答案】C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选项A、选项B和选项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三大宗教均产生亚洲的古代地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一带,而伊斯兰教产生于七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选项C穆罕默德是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
8.【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的贡献有:发现了浮力定律;发明了螺旋式水车;发现了杠杆定律等。古希腊的诗人荷马整理成《荷马史诗》,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的作品,《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及文化。
9.【答案】C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与基督教有关。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圣灰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
10.【答案】A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A对应搭配正确,B中,真主安拉应该搭配伊斯兰教,B项错误;C中,清真寺对应的是伊斯兰教,C错误;D中,喇嘛寺对应的是藏传佛教,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选择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11.【答案】B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伊斯兰教诞生于六世纪末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惟一的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信徒被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其经典为《古兰经》,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到亚洲其他地方和北非等地,对这些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12.【答案】B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传播于东亚、东南亚,相关图片为C布达拉宫;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主要传播于欧洲,相关图片为D巴黎圣母院;A项青城山属于道教,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麦加,随着后来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13.【答案】C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是《圣经》,故此题选C。
【点评】本小题考查的是基督教。
14.【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0——9这10个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因为阿拉伯人进行了传播,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四个选项中D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的相关知识。
15.【答案】C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社会矛盾尖锐,耶稣自称“救世主”创立了基督教。圣诞节与基督教有关,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
16.【答案】A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题文讲述的是佛教的教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小明爷爷信仰的宗教是佛教。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识记图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①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图四是选自《天方夜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18.【答案】B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世界三大宗教之所以能够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是因为统治者利用宗教“忍耐服从”的说教,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19.【答案】A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一个岛上,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世界著名建筑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20.【答案】错误:瓦特 ;改正:斯蒂芬森。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不是瓦特,是斯蒂芬森,而瓦特是蒸汽机的发明者。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促进了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火车机车发明的史实。
21.【答案】(1)B A。
(2)地处欧亚非三州交界处的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不仅如此,由于深受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影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阿拉伯人也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解决本题,既要记住知识点,又要会看图,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622年,默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是麦加。(2)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其重要作用是:地处欧亚非三州交界处的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不仅如此,由于深受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影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阿拉伯人也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默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的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1 / 1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马可·波罗行纪》 D.《神曲》
【答案】A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荷马史诗》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人“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答案】C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伊斯兰教教义,号召大家信奉惟一的神“真主”,严格禁止崇拜多神或偶像。伊斯兰教信徒被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同学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俄底浦斯王》 D.《古兰经》
【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均出自这部民间故事集,所以此题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天方夜谭》的认识。
4.下图显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路线(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答案】B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诞生了佛教。佛教的传播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
5.下列建筑或雕塑中,与世界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埃及金字塔 B.巴黎圣母院
C.清真寺 D.释迦摩尼塑像
【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解析】【分析】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建筑物,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物,释迦摩尼塑像和佛教有关,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和宗教无关,所以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
6.想从外国人的描述中了解13世纪元朝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你选择的书籍应是( )
A.《一千零一夜》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几何原本》
【答案】C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依据已有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根据其口述写成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可·波罗来华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7.世界三大宗教在全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B.基督教宣扬忍受苦难的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了伊斯兰教
D.三大宗教都产生在亚洲
【答案】C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选项A、选项B和选项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三大宗教均产生亚洲的古代地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一带,而伊斯兰教产生于七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选项C穆罕默德是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
8.以下成就不属于古代希腊的是( )
A.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的发现 B.《荷马史诗》的创作
C.《俄底浦斯王》的创作 D.《天方夜谭》的创作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的贡献有:发现了浮力定律;发明了螺旋式水车;发现了杠杆定律等。古希腊的诗人荷马整理成《荷马史诗》,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的作品,《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及文化。
9.“春节”“中秋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你知道这些节日与哪一宗教有关吗( )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答案】C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与基督教有关。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圣灰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
10.宗教是一种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碑等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下列宗教文化景观与宗教及相关内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佛寺——佛教——众生平等
B.天主教堂——天主教——真主安拉
C.清真寺——基督教——耶稣
D.喇嘛寺——伊斯兰教——《古兰经》
【答案】A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A对应搭配正确,B中,真主安拉应该搭配伊斯兰教,B项错误;C中,清真寺对应的是伊斯兰教,C错误;D中,喇嘛寺对应的是藏传佛教,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选择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1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与“真主、先知、穆罕默德、清真寺”等相关的宗教是(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答案】B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伊斯兰教诞生于六世纪末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惟一的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信徒被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其经典为《古兰经》,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到亚洲其他地方和北非等地,对这些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12.北非埃及、利比亚等国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心目中的圣地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传播于东亚、东南亚,相关图片为C布达拉宫;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主要传播于欧洲,相关图片为D巴黎圣母院;A项青城山属于道教,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麦加,随着后来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13.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与下图相关的宗教是( )
《圣经·福音书》封面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C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是《圣经》,故此题选C。
【点评】本小题考查的是基督教。
14.关于下图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为该数字的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B.该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C.该数字的传播见证世界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
D.古希腊是该数字的发源地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0——9这10个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因为阿拉伯人进行了传播,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四个选项中D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的相关知识。
15.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答案】C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社会矛盾尖锐,耶稣自称“救世主”创立了基督教。圣诞节与基督教有关,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
16.小明的爷爷信仰一种宗教,他对小明说:“彻底消灭和根除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根据小明爷爷的话,你认为小明爷爷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A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题文讲述的是佛教的教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小明爷爷信仰的宗教是佛教。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17.阿拉伯文化灿烂多彩,下列哪些图片反映了阿拉伯文明(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识记图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①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图四是选自《天方夜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18.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能被统治者普遍接受并予支持,广为传播,是因为它们的教义有一个共同点。这一共同点是( )
A.众生平等 B.忍受、服从、顺从
C.把希望寄予来世 D.救世主—耶稣
【答案】B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世界三大宗教之所以能够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是因为统治者利用宗教“忍耐服从”的说教,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19.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的最高大的( )
A.天主教堂 B.佛教圣地
C.伊斯兰教圣地 D.东正教教堂
【答案】A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一个岛上,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世界著名建筑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二、改错题
20.瓦特发明的火车机车直接促进了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答案】错误:瓦特 ;改正:斯蒂芬森。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不是瓦特,是斯蒂芬森,而瓦特是蒸汽机的发明者。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促进了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火车机车发明的史实。
三、综合题
2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将下列历史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A 穆罕默德建国之地
B 伊斯兰教圣地之一
(2)据图指出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文明交流中有何作用。
【答案】(1)B A。
(2)地处欧亚非三州交界处的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不仅如此,由于深受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影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阿拉伯人也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解决本题,既要记住知识点,又要会看图,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622年,默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是麦加。(2)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其重要作用是:地处欧亚非三州交界处的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不仅如此,由于深受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影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阿拉伯人也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默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的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