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储涛
微课名称
宗法制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历史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 岳麓版必修一 2010年6月第3版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第1课
录制工具和方法
屏幕录像专家共享版 +PPT软件
设计思路
本微课本微课在知识构建上从四个方面来阐释这个概念——含义、目的、特点和影响,把这个很抽象的制度放在具体的背景中激活,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学生比较轻松的掌握这些知识点。接下来一组习题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点,学以致用,同时在完成上述两个目标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含义、目的、特点和影响;引导学生来学习过程中运用本学科的一些思维方法,比如论从史出、结合背景分析历史事物、辨证看待历史事物等,同时认识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难点:宗法制的起源、特点和影响。
教学过程
宗法制的含义
宗法制是什么?我首先从说文解字入手分析宗法的字面含义,同时把人教版和岳麓版的含义放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宗法制就是用父系血缘关系巩固政治关系,而不是单靠迷信,单靠神权。
宗法制的目的
宗法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但为什么要实行这个制度?这就必须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加以说明,我在这里设计了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最终让学生明白宗法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在吸收商代统治教训的基础上,结合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政治现实创造出来的。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这一内容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分析宗法制的内涵,宗法制的内涵主要有两个,一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二是形成大小宗体系,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学生对这一内容也普遍较感兴趣,所以我适当进行了拓展,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些制度是有弹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而认识到古人的政治智慧。接下来讲大小宗体系,大小宗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必然结果,我在这里设置了两个问题,首先是要讲清大小宗的含义,只要弄清大宗是什么就能明白小宗是什么,才能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接下来就是结合图示说明大小宗的三重关系,然后让学生回顾我们开头讲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宗法制就是用血缘关系巩固政治关系,所以由它派生的大小宗肯定具有这两重关系——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的影响
宗法制的影响是解释宗法制怎么样,我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对当时的影响,宗法制将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在一起,构筑了一种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既加强了家族内部的控制和稳定,又和世袭制一起强化了王权,保证了贵族对特权的垄断。二是分析它对后世的影响,通过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认识到宗法制对后世王朝以及今天还有重大影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总结。
习题
分为基础和能力两部分,前两道题巩固基础,后两道提高能力,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上述所讲内容。
教学反思
一:对于课程开发的反思
宗法制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离我们今天很遥远,很抽象,也很难懂,仅靠教材给的内容很难将这部分内容讲清楚,比如嫡长子继承制这一重要概念,教材应该给出相关的含义,可惜没有;比如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教材应该给予一定阐述,可惜也没有,而且这一块考察又比较多。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探究实行宗法制的原因,比如探究宗法制的影响等,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使得宗法制的相关知识结构完整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但是这一内容是不是到此就完整没有问题了?我觉得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继承人的选择问题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简单,古代统治者在如何选择继承人这一点上是很纠结的,是立长还是立贤了?如果这两个条件能完美的统一那就好了,可惜的是经常长不贤或者贤不长,大家都知道立贤是最好的,但古代统治者大都把立长放在首位,这是为什么呢?比如康熙大帝最开始就是立长后来无奈之下才转为立贤,由此引发九王夺嫡这样大的政治风波;唐太宗也是这样,最初立嫡长子为太子,后来因为太子实在扶不上墙才转为立贤。其中堂奥我们结合王国维的一段话基本可以弄清楚。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由此可见在确定父死子继的前提下(王位世袭制在继承原则上有两大冲突,一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二是立长还是立贤)立长能比较有效的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所以胜出。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那么这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到底那种权力继承制度是最好的了?以我们今天的观念来衡量,古代雅典出现的权力继承制度——民主制,应该是相对较完善的权力继承制度(虽然当时还比较低水平),这是第二单元的内容了。这些问题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做些准备,要不要讲还是要看课堂需要和学生层次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关课程的开发是没有止境的,固步自封只能带来落后。
二:对于教学手段的反思
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进行突破,比如通过梯度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举例来说,在讲为什么要实行宗法制时,我就设置了三个问题,步步为营,逐渐突破;又比如通过画龙点睛来突破,举例来说,在讲大宗的含义时候,书上给出的定义虽很严谨,但不利于学生把握,实际上只要把握大宗是地位最尊贵这一点就可以了,通过运用让学生认识到大小宗是相对关系;再比如通过精选习题来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这就不多说了。虽然运用了多种手段,但由于没有学生参与,还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三:对于此次微课的反思
短短十分钟的微课实际上并不轻松,其中要注意的问题不比开公开课少,这个讲课我录了不下10次,到最后上传的时候还是觉得不大满意。所以说任重道远,希望自己能逐渐熟悉这个新事物,并能利用它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件24张PPT。宗法制虎门外语学校 ·储涛此处插入经压缩后的授课教师照片,大小不能超出此相框宗,尊祖庙也。(《说文解字》)法(灋)? ,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说文解字》)岳麓版: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人教版: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探究问题一: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注:损益,修改、增加),可知也。”阅读材料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周朝的制度是在吸收商朝统治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发展完善的。 探究问题二:商代是怎么巩固统治的?效果如何?提示:内外服制与垄断神权相结合,臣属关系不明确,鬼神也不可能随叫随到。探究问题三: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史记-殷本纪》),阅读材料思考商王是怎么解决权力的继承的?效果如何?提示:父子相传或者兄终弟及,出现了九世之乱,效果不是很好。特点一: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思维拓展一:假如正室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那么由谁来做嫡长子呢?年均以德思维拓展二:假如这两个儿子都是品学兼优,那么由谁来做嫡长子呢?德均则卜特点二:形成了严格的大小宗体系探究问题一:什么是大宗?什么是小宗?提示:大宗就是一定范围内有主继和主祭特权、地位最尊贵的贵族。与此相对的就是小宗。探究问题二:大宗和小宗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相对关系、 政治隶属关系和家族等级关系。天子家
国
一
体对当时的影响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因此被后世史家讥为篡位对后世影响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这是他在蒋家认祖归宗,首次以蒋
家人身份回大陆扫墓祭祖中国特有的族谱广州陈家祠对后世王朝:有深远影响,如嫡长子继承制,以及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等;
对今天:
积极方面: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重亲情和重家族团结等;
消极方面:重男轻女、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等。1、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B2、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大小宗体
C.家国一体
D.与分封制互为表里A3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A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C谢谢观赏!授课:虎门外语学校储涛
邮箱:sir2006@126.com
电话:15362892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