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6 16:41:32

文档简介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方研究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行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这部作品见证了中国与哪一国家的友好交往(  )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英国
2.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
B.西汉末年,阿拉伯人经过丝绸之路将佛教传到中国
C.文艺复兴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统治的根基
D.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发源于亚洲
3.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这部“奇书”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
C.《奥德赛》 D.《荷马史诗》
4.在欧、亚两洲的交界处曾经存在着一个历经千年的古老帝国,它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这个国家是(  )
A.拜占庭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5.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雅典军队的司令官米太雅得对战士们说:“雅典是披上奴隶的枷锁还是保持其自由,关键就在你们身上。”结果雅典战士奋勇杀敌,以少胜多,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发生在 (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罗马内战 D.亚历山大东征
6.历时半个世纪之久的希波战争使波斯帝国元气大伤。希波战争发生的原因是(  )
A.波斯帝国的扩张 B.希腊的军事扩张
C.罗马的军事扩张 D.亚历山大东征
7.(2016·始兴模拟)下列文明的传播,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传播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亚历山大东征 ④大英博物馆陈列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8.下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9.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西方文明产生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D.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10.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罗马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日本人
11.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他是(  )
A.亚历山大 B.马可·波罗 C.麦哲伦 D.利玛窦
12.现代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源于(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的扩张 D.成吉思汗西征
13.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古代埃及 ④古代希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4.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以下属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的是(  )
①亚历山大东征 ②阿拉伯数字西传
③希波战争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5.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16.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7.(2016·始兴模拟)2013年4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多人伤亡。马拉松长跑项目源自古代历史上的(  )
A. 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十字军东征
18.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可·波罗来华
19.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是 (  )
A.波斯人 B.中国航海家
C.意大利传教士 D.阿拉伯商人
20.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二、综合题
21.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问:
(1)图(1)与图(2)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这两个人物分别和古代文明的哪两种交往方式有关?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22.2008年北京奥运凸显和谐世界理念,其开幕式的文艺展示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和”字,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和谐世界的思想主题。“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欣赏“和谐”画卷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步骤三:学史明智,描述“和谐”美景
(1)图一中的商路又叫什么?图二中,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离开威尼斯后在哪个国家生活了17年?
(2)以上图片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种方式?
(3)图三的情况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
(4)图四中的黑奴要被运到何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5)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的目的是什么?最终导致什么后果?
(6)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归纳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7)通过上述探究,你可能会获得一些启示,请你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和谐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三、材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回答: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指哪一帝国?它的第一任皇帝是谁?
(2)中国的丝绸是经过哪条商道传入该帝国的?在这条商道上东西文明的传播者是哪国人?
(3)该帝国最初两百年经济繁荣,盛极一时,请用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你认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一一《世界·古代史编》总序,
(1)依据材料一图中英文字母A、B、C、D所处位置写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材料一图中,欧洲上古时期的文明是由哪些文明构成的 上古时期的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 试举一例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根据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有“奇书”之誉,有关其人其书的研究,已经成为门国际性、综合性的显学。在中国,该书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及必备经典,也因内 容丰富、情节生动及流畅可读、充满趣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此题可用排除法。A错误,阿拉伯帝国是由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建立的;B错误,佛教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但不是阿拉伯人传播的,阿拉伯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C错误,从根本上动摇天主教神学统治根基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因此正确答案选D。佛教发源于南亚古印度,基督教诞生于西亚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教产生于西亚的阿拉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
3.【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题干中有效信息是“来到中国”“意大利”“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由此可判断此书为《马可·波罗行纪》。B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D是古希腊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点评】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欧、亚两洲的交界处”“历经千年”,以此辨析备选项,B、C与此都不符,D虽在欧、亚两洲的交界处,但与“历经千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是“马拉松战役”,马拉松战役是希波战争中的一个著名战役,由此可判断,这一战役发生在希波战争中。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波斯帝国向爱琴海地区的扩张,危及希腊城邦的独立与自由,希腊城邦奋起反抗,最终打败波斯帝国。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东西方文明传播与交流主要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两种基本方式,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英国的殖民掠夺是暴力冲突;阿拉伯数字传播、马可· 波罗来华来以及商贸往来均属于和平交往。上述四项①②属于和平交流、③④属于暴力冲突。C符合题意,故选C项。
8.【答案】A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诞生了佛教。佛教的传播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
9.【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观察上图的自然地理环境可知,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如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如古希腊文明。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发源地的相关内容。
10.【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阿拉伯人将其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方文明的使者阿拉伯人。
11.【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三年半,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到威尼斯之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王国人;麦哲伦是葡萄牙人;利玛窦明朝时来到中国,排除A、C、D。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马可·波罗。
12.【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在距雅典城东北的马拉松海湾登陆。雅典奋勇应战,在马拉松平原打败波斯军队。史称马拉松之战。为了把胜利消息迅速告诉雅典人,希腊派遣长跑优胜者菲迪皮茨从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广场(全程42公里195米)。菲迪皮茨在极速完成26.2英里的路程并传达胜利的消息后,体力衰竭倒地而亡。后来,人们为纪念这场战役而设置了马拉松项目。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希波战争。
13.【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从题干“通过征战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通过教材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从欧洲征服希腊后,先后占领了北非埃及、西亚地区,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通过征战使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而古埃及势力没有到达过欧洲;古希腊只是欧洲的一个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帝国。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4.【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强调的是和平交往。①项,亚历山大东征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埃及、波斯等地,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体现的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征服。故①项错误。②项,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民族在进行商业贸易时传播到东西方各地的,体现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②项正确。③项,希波战争是希腊和波斯帝国进行的战争,体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故③项错误。④项,马可·波罗跟随亲人通过经商来到中国,并在中国游行了解中国文化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交流。
15.【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从题文中可知这位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缔造者,曾经控制了希腊,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灭了波斯,足迹。远达印度。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知识。
16.【答案】D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接壤;西临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17.【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希波战争史实的掌握。学生注意是否定式的选择题。根据课本所学,公元前490年的春天,波斯想征服希腊城邦了。是波斯首先挑起的。波斯派出大批战舰入侵和他们隔海相望的希腊,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雅典胜利。士兵跑了很远去传递胜利的消息,由此有了马拉松长跑项目。希波战争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马拉松战役是希腊人和波斯人交锋的第一仗,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为自由和独立而战的斗志。故选择答案A。
18.【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的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文明的冲撞一种是文明的融合,亚历山大东征、希波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属于文明的冲撞,马可·波罗来华属于文明的融合。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的准确识记。
19.【答案】D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位于东西方之间的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的准确识记。
20.【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的东征。
21.【答案】(1)亚历山大和马可 波罗。
(2)暴力冲撞与和平交流。
(3)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以和平交往为主,尽量避免暴力冲突和战争。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国的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在位时,不断出兵东征,先后征服了亚非一些古老的国家,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图一是亚历山大。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图二是马可 波罗。(2)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控制了希腊。后来,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进行东征,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东征是东西方文明的冲撞。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马可 波罗回国后,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著名的《马可 波罗行纪》。《马可 波罗行纪》介绍东方繁荣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马可 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流。(3)依据已有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属于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马可 波罗来华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属于和平交往。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以和平交往为主,尽量避免暴力冲突和战争。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3)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2.【答案】(1)丝绸之路;意大利;元朝时的中国 。
(2)和平交往
(3)法国大革命
(4)美洲 ;补充美洲的劳动力获取高额的利润 。
(5)重新瓜分殖民地;引发了一战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6)阶级剥削;殖民统治和掠夺;战争。
(7)各地区和平交往,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第(1)问图一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应是丝绸之路。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通于汉朝,14世纪前后已开通。从开通到现在,丝绸之路一直是连接欧亚的主要商路,有利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马可·波罗回国后,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东方繁荣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第(2)问丝绸之路开通于汉朝,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马可·波罗回国后,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和平交往方式。第(3)问图三:“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插图,形象的再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背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第(4)问图四关押在船舱里的黑奴,反映的是黑奴贸易。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罪恶的“三角贸易”的经营者是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满载大量黑人奴隶再到美洲。把奴隶卖给美洲的种植园奴隶主,然后载着金银回到欧洲。所以说黑奴要被运到美洲。欧洲殖民者从事“三角贸易”是为了补充美洲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财富。第(5)问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等国向发展缓慢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等国挑战,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也就是重新瓜分殖民地。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第(6)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图一因为阶级压迫,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图二因为殖民统治和掠夺,导致罪恶的“三角贸易”。图三因为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等国向发展缓慢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等国挑战,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阶级剥削、殖民统治和掠夺和战争都是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第(7)问图一和图二是人类文明交流的和平交往方式,各地区的和平交往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反,图三、图四和图五则是威胁“和谐”发展的因素。历史告诉我们:“和谐世界”应该是各地区和平交往,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类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等。
【点评】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类文明交流的和平交往方式的识记。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第(5)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认识。第(6)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7)问,这是一道较开放的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3.【答案】(1)罗马帝国。屋大维
(2)丝绸之路。阿拉伯人。
(3)条条大路通罗马。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建立后,为了称霸地中海,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2)依据已有知识可知,中国汉朝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入罗马帝国的,罗马帝国就是汉朝时的大秦。在这条商道上东西文明的传播者是阿拉伯人。(3) 从材料的“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可以看出罗马帝国最初两百年经济繁荣,盛极一时,“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了它的繁荣。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帝国有关知识的识记。(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3)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4.【答案】(1)和平交往;战争与征服(或暴力冲突)
(2)马可·波罗来华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帝国扩张等。
(3)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等。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城邦;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结合所学可知,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都是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2)结合所学可知,希波战争是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冲突,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它们都属于暴力冲突的表现;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阿拉伯人被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都属于和平交往的表现。(3)暴力冲突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大,相比之下,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5.【答案】(1)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代中国。
(2)古希腊、罗马文明;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欧洲文明则属于海洋文明。
(3)和平往来。如马可·波罗东游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做出重大贡献;丝绸之路上中外商人对东西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等等。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和图片。材料中关键点有“图中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等。
【点评】考查的是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等内容。
1 / 1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方研究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行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这部作品见证了中国与哪一国家的友好交往(  )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英国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根据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有“奇书”之誉,有关其人其书的研究,已经成为门国际性、综合性的显学。在中国,该书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及必备经典,也因内 容丰富、情节生动及流畅可读、充满趣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
B.西汉末年,阿拉伯人经过丝绸之路将佛教传到中国
C.文艺复兴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统治的根基
D.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发源于亚洲
【答案】D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分析】此题可用排除法。A错误,阿拉伯帝国是由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建立的;B错误,佛教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但不是阿拉伯人传播的,阿拉伯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C错误,从根本上动摇天主教神学统治根基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因此正确答案选D。佛教发源于南亚古印度,基督教诞生于西亚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教产生于西亚的阿拉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
3.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这部“奇书”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
C.《奥德赛》 D.《荷马史诗》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题干中有效信息是“来到中国”“意大利”“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由此可判断此书为《马可·波罗行纪》。B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D是古希腊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点评】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在欧、亚两洲的交界处曾经存在着一个历经千年的古老帝国,它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这个国家是(  )
A.拜占庭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答案】A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欧、亚两洲的交界处”“历经千年”,以此辨析备选项,B、C与此都不符,D虽在欧、亚两洲的交界处,但与“历经千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5.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雅典军队的司令官米太雅得对战士们说:“雅典是披上奴隶的枷锁还是保持其自由,关键就在你们身上。”结果雅典战士奋勇杀敌,以少胜多,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发生在 (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罗马内战 D.亚历山大东征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是“马拉松战役”,马拉松战役是希波战争中的一个著名战役,由此可判断,这一战役发生在希波战争中。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6.历时半个世纪之久的希波战争使波斯帝国元气大伤。希波战争发生的原因是(  )
A.波斯帝国的扩张 B.希腊的军事扩张
C.罗马的军事扩张 D.亚历山大东征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波斯帝国向爱琴海地区的扩张,危及希腊城邦的独立与自由,希腊城邦奋起反抗,最终打败波斯帝国。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7.(2016·始兴模拟)下列文明的传播,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传播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亚历山大东征 ④大英博物馆陈列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东西方文明传播与交流主要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两种基本方式,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英国的殖民掠夺是暴力冲突;阿拉伯数字传播、马可· 波罗来华来以及商贸往来均属于和平交往。上述四项①②属于和平交流、③④属于暴力冲突。C符合题意,故选C项。
8.下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答案】A
【知识点】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解析】【分析】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诞生了佛教。佛教的传播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
9.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西方文明产生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D.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观察上图的自然地理环境可知,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如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如古希腊文明。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发源地的相关内容。
10.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罗马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日本人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阿拉伯人将其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方文明的使者阿拉伯人。
11.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他是(  )
A.亚历山大 B.马可·波罗 C.麦哲伦 D.利玛窦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三年半,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到威尼斯之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王国人;麦哲伦是葡萄牙人;利玛窦明朝时来到中国,排除A、C、D。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马可·波罗。
12.现代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源于(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的扩张 D.成吉思汗西征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在距雅典城东北的马拉松海湾登陆。雅典奋勇应战,在马拉松平原打败波斯军队。史称马拉松之战。为了把胜利消息迅速告诉雅典人,希腊派遣长跑优胜者菲迪皮茨从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广场(全程42公里195米)。菲迪皮茨在极速完成26.2英里的路程并传达胜利的消息后,体力衰竭倒地而亡。后来,人们为纪念这场战役而设置了马拉松项目。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希波战争。
13.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古代埃及 ④古代希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从题干“通过征战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通过教材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从欧洲征服希腊后,先后占领了北非埃及、西亚地区,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通过征战使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而古埃及势力没有到达过欧洲;古希腊只是欧洲的一个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帝国。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4.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以下属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的是(  )
①亚历山大东征 ②阿拉伯数字西传
③希波战争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强调的是和平交往。①项,亚历山大东征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埃及、波斯等地,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体现的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征服。故①项错误。②项,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民族在进行商业贸易时传播到东西方各地的,体现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②项正确。③项,希波战争是希腊和波斯帝国进行的战争,体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故③项错误。④项,马可·波罗跟随亲人通过经商来到中国,并在中国游行了解中国文化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交流。
15.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从题文中可知这位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缔造者,曾经控制了希腊,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灭了波斯,足迹。远达印度。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知识。
16.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D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接壤;西临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17.(2016·始兴模拟)2013年4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多人伤亡。马拉松长跑项目源自古代历史上的(  )
A. 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十字军东征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希波战争史实的掌握。学生注意是否定式的选择题。根据课本所学,公元前490年的春天,波斯想征服希腊城邦了。是波斯首先挑起的。波斯派出大批战舰入侵和他们隔海相望的希腊,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雅典胜利。士兵跑了很远去传递胜利的消息,由此有了马拉松长跑项目。希波战争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马拉松战役是希腊人和波斯人交锋的第一仗,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为自由和独立而战的斗志。故选择答案A。
18.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可·波罗来华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的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文明的冲撞一种是文明的融合,亚历山大东征、希波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属于文明的冲撞,马可·波罗来华属于文明的融合。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的准确识记。
19.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是 (  )
A.波斯人 B.中国航海家
C.意大利传教士 D.阿拉伯商人
【答案】D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位于东西方之间的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的准确识记。
20.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的东征。
二、综合题
21.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问:
(1)图(1)与图(2)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这两个人物分别和古代文明的哪两种交往方式有关?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答案】(1)亚历山大和马可 波罗。
(2)暴力冲撞与和平交流。
(3)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以和平交往为主,尽量避免暴力冲突和战争。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国的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在位时,不断出兵东征,先后征服了亚非一些古老的国家,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图一是亚历山大。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图二是马可 波罗。(2)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控制了希腊。后来,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进行东征,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东征是东西方文明的冲撞。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马可 波罗回国后,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著名的《马可 波罗行纪》。《马可 波罗行纪》介绍东方繁荣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马可 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流。(3)依据已有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属于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马可 波罗来华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属于和平交往。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以和平交往为主,尽量避免暴力冲突和战争。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3)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2.2008年北京奥运凸显和谐世界理念,其开幕式的文艺展示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和”字,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和谐世界的思想主题。“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欣赏“和谐”画卷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步骤三:学史明智,描述“和谐”美景
(1)图一中的商路又叫什么?图二中,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离开威尼斯后在哪个国家生活了17年?
(2)以上图片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种方式?
(3)图三的情况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
(4)图四中的黑奴要被运到何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5)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的目的是什么?最终导致什么后果?
(6)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归纳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7)通过上述探究,你可能会获得一些启示,请你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和谐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答案】(1)丝绸之路;意大利;元朝时的中国 。
(2)和平交往
(3)法国大革命
(4)美洲 ;补充美洲的劳动力获取高额的利润 。
(5)重新瓜分殖民地;引发了一战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6)阶级剥削;殖民统治和掠夺;战争。
(7)各地区和平交往,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争端。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第(1)问图一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应是丝绸之路。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通于汉朝,14世纪前后已开通。从开通到现在,丝绸之路一直是连接欧亚的主要商路,有利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马可·波罗回国后,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东方繁荣富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第(2)问丝绸之路开通于汉朝,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马可·波罗回国后,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和平交往方式。第(3)问图三:“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插图,形象的再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背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第(4)问图四关押在船舱里的黑奴,反映的是黑奴贸易。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罪恶的“三角贸易”的经营者是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满载大量黑人奴隶再到美洲。把奴隶卖给美洲的种植园奴隶主,然后载着金银回到欧洲。所以说黑奴要被运到美洲。欧洲殖民者从事“三角贸易”是为了补充美洲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财富。第(5)问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等国向发展缓慢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等国挑战,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也就是重新瓜分殖民地。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第(6)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图一因为阶级压迫,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图二因为殖民统治和掠夺,导致罪恶的“三角贸易”。图三因为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等国向发展缓慢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等国挑战,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阶级剥削、殖民统治和掠夺和战争都是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第(7)问图一和图二是人类文明交流的和平交往方式,各地区的和平交往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反,图三、图四和图五则是威胁“和谐”发展的因素。历史告诉我们:“和谐世界”应该是各地区和平交往,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类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等。
【点评】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类文明交流的和平交往方式的识记。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第(5)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认识。第(6)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7)问,这是一道较开放的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材料分析题
23.阅读材料回答: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指哪一帝国?它的第一任皇帝是谁?
(2)中国的丝绸是经过哪条商道传入该帝国的?在这条商道上东西文明的传播者是哪国人?
(3)该帝国最初两百年经济繁荣,盛极一时,请用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答案】(1)罗马帝国。屋大维
(2)丝绸之路。阿拉伯人。
(3)条条大路通罗马。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建立后,为了称霸地中海,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2)依据已有知识可知,中国汉朝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入罗马帝国的,罗马帝国就是汉朝时的大秦。在这条商道上东西文明的传播者是阿拉伯人。(3) 从材料的“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可以看出罗马帝国最初两百年经济繁荣,盛极一时,“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了它的繁荣。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帝国有关知识的识记。(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3)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你认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和平交往;战争与征服(或暴力冲突)
(2)马可·波罗来华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帝国扩张等。
(3)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等。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城邦;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结合所学可知,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都是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2)结合所学可知,希波战争是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冲突,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它们都属于暴力冲突的表现;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阿拉伯人被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都属于和平交往的表现。(3)暴力冲突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大,相比之下,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一一《世界·古代史编》总序,
(1)依据材料一图中英文字母A、B、C、D所处位置写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材料一图中,欧洲上古时期的文明是由哪些文明构成的 上古时期的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 试举一例说明。
【答案】(1)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代中国。
(2)古希腊、罗马文明;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欧洲文明则属于海洋文明。
(3)和平往来。如马可·波罗东游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做出重大贡献;丝绸之路上中外商人对东西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等等。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和图片。材料中关键点有“图中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等。
【点评】考查的是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等内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