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3.4世界经济的奇迹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秦老师说:“20世纪中国发生了3次巨变产生3位伟人”,下列学生的回答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孙中山
B.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
C.改革开放——邓小平
D.国有企业改革——江泽民
2.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是( )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张大爷家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下图是他家1978年—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5.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据此判断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能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6.“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 )
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传奇的一页”首先是从哪里开始( )
A.机关 B.企业 C.农村 D.城市
8.李林同学在探究性课题“中国特色的改革”的学习中搜集到以下图片,其中与其探究的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9.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 )
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B.国有企业的破坏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
10.下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1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A.农村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手工业改革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2.对内改革,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营责任制
C.个体经营责任制 D.实行市场经济
13.(2017八下·桂林期中)下边是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引起1980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4.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的理由是( )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15.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 “都散伙了”是指( )
A.平均地权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对我国哪项改革措施的概括(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7.“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五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D.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
18.(2017八下·深圳期中)导致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9.下列图片中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是( )
A.
B.
C.
D.
20.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异军突起”的是( )
A.民营企业 B.私营企业 C.国营企业 D.乡镇企业
2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
A.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B.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D.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2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
A.实行对外开放 B.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制度
二、综合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材料二 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2)结合材料二,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现象最先出现在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24.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材料三:新世纪、新成就(单位: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出现什么现象?给经济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2)中国农民的哪一重要举措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成就”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直接有关?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材料表明新中国成长有经验也有教训,这对当前国家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25.材料一:2013年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首次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首次参加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次充满希望和面向未来的历史性访问。访问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全面战略升级,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
材料二: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美联社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观察结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角度谈谈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何历史意义?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本世纪初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什么?
(4)“中国力量”的发展离不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中国力量”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请分析其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6.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中苏两国曾经走过同样的路,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列宁最早发现问题,他力主“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但有所保留;赫鲁晓夫冲破斯大林的“寒冬”进行思想“解冻”,但他也曾“进两步,退一步”;戈尔巴乔夫于“左、右”夹击中采取“中间立场”,最终左右为难、无力前行。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苦干实干,还需要运筹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
(1)为了农村的稳定,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的‘寒冬’”的显著特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命运?
(3)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更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谈谈你对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其结果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的是伟人的事迹。
2.【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的改革包括农村和城市两个部分,首先是在农村进行的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最先实行了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故选C。
【的】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3.【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务农,1978-198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内容。
4.【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展开,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从题目中“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即可判断为国有企业改革,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方面的改革,B错误;A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且与题目中的改革内容无关,排除。D教育体制改革与题干的内容不符。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反应的就是这个政策。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传奇的一页”指的是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在农村实行。在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
8.【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要求是探究性课题“中国特色的改革”判断应该是改革开放时期就是1978年以后的事情,而C 选项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以后的事情,时间不符合。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就属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准确识记。
10.【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粮食连年丰收,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连年获得丰收,选项中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
11.【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我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史实。
12.【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
13.【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在在农村中实行改革。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所以引起1980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安徽,农村,1980年,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内容。
15.【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通过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等表述。根据所学知识,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
16.【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据题意要求选项中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
【点评】 本题考查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
17.【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得农业获得大丰收,随后这一政策在全国推行,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村改革的准确识记。
18.【答案】A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题干中图片显示的时间是从1980-198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增产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B、C、D项指的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底,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图片D出现了香港区旗,是香港回归图片,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香港回归图片的认识。
20.【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大批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农村经济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21.【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上述的歌谣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
22.【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
23.【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
(2)联系: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3)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凤阳(或小岗村)。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根据材料内容:“ 断北语”,“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所以本题答案为: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析图片。第一幅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标志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始。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的准备。(3)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图片丙中农民喜获丰收,这是农业上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实现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第二年,农民获得大丰收。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所以本题答案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安徽凤阳或小岗村。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相关内容。(2)本题考查的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相关内容。(3)本题考查的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相关内容。(4)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
24.【答案】(1)大跃进运动。经济上出现高指标、浮夸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4)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坚持改革开放等两个角度,根据材料二、三必有一个角度为改革开放。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那段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很明显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时间1958年,更确信是大跃进运动。这场运动在经济上表现为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了生产的极大浪费。故本问答案为大跃进运动。经济上出现高指标、浮夸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蓬勃开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当时中国从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上打破铁饭碗,打破平均主义,按劳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其变化就是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本题答案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以明显看出:自2001年到2010年,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中国对外投资和外商对华投资也都涨幅明显。这主要得益于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参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与交流。这一重大举措让中国经济更快的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故本题答案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4)既然是借鉴,必然是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大跃进运动中要从失败原因方面总结: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加入世贸则要学习成功经验:要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坚持改革开放等。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及其造成的经济方面的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变化。(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及其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4)本题考查材料中涉及的运动和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借鉴。
25.【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开放。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经济全球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历史上长期的殖民侵略和统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解答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中“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是中国这一外交政策的体现。(2)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习近平出访“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依据材料中”,由此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材料中的“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说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2001年中国承办APEC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是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4)依据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根本原因是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我国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一系列侵略,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是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历史原因。
【点评】(1)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的相关内容。(2)主要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3)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4)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
26.【答案】(1)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2)特点:列宁: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斯大林:高度集中。命运: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3)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1)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很快从农村开始的改革铺开了。首先从安徽凤阳下岗村开始的包干到户等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成功后中央加以指导肯定,这样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推广到全国,促进了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其影响是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2)1921年,当苏联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的时候,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了,于是果断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的特点就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结果找到了一条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但在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了,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虽带来巨大的建设成就,苏联也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但其弊端也十分严重。从赫鲁晓夫开始打开了苏联改革的大门,一直未能突破该模式的束缚,直到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却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直接使苏联走向解体。(3)改中国和苏联曾经有着共同的问题,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的,苏联没能彻底解决,而中国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地完成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探索出有中国探索的社会主义道路。中苏两国不同的命运,告诉我们许多的经验教训,如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点评】(1)本小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2)本小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3)本小题考查的是中苏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1 / 1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3.4世界经济的奇迹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秦老师说:“20世纪中国发生了3次巨变产生3位伟人”,下列学生的回答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孙中山
B.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
C.改革开放——邓小平
D.国有企业改革——江泽民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的是伟人的事迹。
2.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是( )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的改革包括农村和城市两个部分,首先是在农村进行的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最先实行了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故选C。
【的】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3.张大爷家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下图是他家1978年—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务农,1978-198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内容。
4.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展开,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据此判断其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能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从题目中“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即可判断为国有企业改革,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方面的改革,B错误;A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且与题目中的改革内容无关,排除。D教育体制改革与题干的内容不符。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相关知识。
6.“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 )
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反应的就是这个政策。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传奇的一页”首先是从哪里开始( )
A.机关 B.企业 C.农村 D.城市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传奇的一页”指的是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在农村实行。在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
8.李林同学在探究性课题“中国特色的改革”的学习中搜集到以下图片,其中与其探究的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要求是探究性课题“中国特色的改革”判断应该是改革开放时期就是1978年以后的事情,而C 选项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以后的事情,时间不符合。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 )
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B.国有企业的破坏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就属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准确识记。
10.下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粮食连年丰收,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连年获得丰收,选项中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
1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A.农村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手工业改革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我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史实。
12.对内改革,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营责任制
C.个体经营责任制 D.实行市场经济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
13.(2017八下·桂林期中)下边是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引起1980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在在农村中实行改革。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所以引起1980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的理由是( )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安徽,农村,1980年,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内容。
15.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 “都散伙了”是指( )
A.平均地权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通过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等表述。根据所学知识,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
1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对我国哪项改革措施的概括(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据题意要求选项中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
【点评】 本题考查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
17.“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五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D.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得农业获得大丰收,随后这一政策在全国推行,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村改革的准确识记。
18.(2017八下·深圳期中)导致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A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题干中图片显示的时间是从1980-198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增产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B、C、D项指的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底,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下列图片中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图片D出现了香港区旗,是香港回归图片,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香港回归图片的认识。
20.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异军突起”的是( )
A.民营企业 B.私营企业 C.国营企业 D.乡镇企业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大批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农村经济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2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
A.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B.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D.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上述的歌谣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
2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
A.实行对外开放 B.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
二、综合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材料二 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2)结合材料二,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现象最先出现在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
(2)联系: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3)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凤阳(或小岗村)。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根据材料内容:“ 断北语”,“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所以本题答案为: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析图片。第一幅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标志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始。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的准备。(3)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图片丙中农民喜获丰收,这是农业上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实现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第二年,农民获得大丰收。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所以本题答案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安徽凤阳或小岗村。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相关内容。(2)本题考查的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相关内容。(3)本题考查的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相关内容。(4)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
24.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材料三:新世纪、新成就(单位: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出现什么现象?给经济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2)中国农民的哪一重要举措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成就”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直接有关?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材料表明新中国成长有经验也有教训,这对当前国家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1)大跃进运动。经济上出现高指标、浮夸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4)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坚持改革开放等两个角度,根据材料二、三必有一个角度为改革开放。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那段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很明显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时间1958年,更确信是大跃进运动。这场运动在经济上表现为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了生产的极大浪费。故本问答案为大跃进运动。经济上出现高指标、浮夸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蓬勃开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当时中国从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上打破铁饭碗,打破平均主义,按劳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其变化就是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本题答案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以明显看出:自2001年到2010年,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中国对外投资和外商对华投资也都涨幅明显。这主要得益于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参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与交流。这一重大举措让中国经济更快的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故本题答案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4)既然是借鉴,必然是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大跃进运动中要从失败原因方面总结: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加入世贸则要学习成功经验:要维护群众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坚持改革开放等。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及其造成的经济方面的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变化。(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及其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4)本题考查材料中涉及的运动和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借鉴。
25.材料一:2013年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首次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首次参加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次充满希望和面向未来的历史性访问。访问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全面战略升级,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
材料二: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美联社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观察结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角度谈谈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何历史意义?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本世纪初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什么?
(4)“中国力量”的发展离不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中国力量”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请分析其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开放。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经济全球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历史上长期的殖民侵略和统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解答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中“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是中国这一外交政策的体现。(2)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习近平出访“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依据材料中”,由此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材料中的“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说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2001年中国承办APEC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是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4)依据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根本原因是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我国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一系列侵略,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是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历史原因。
【点评】(1)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的相关内容。(2)主要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3)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4)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
26.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中苏两国曾经走过同样的路,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列宁最早发现问题,他力主“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但有所保留;赫鲁晓夫冲破斯大林的“寒冬”进行思想“解冻”,但他也曾“进两步,退一步”;戈尔巴乔夫于“左、右”夹击中采取“中间立场”,最终左右为难、无力前行。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苦干实干,还需要运筹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
(1)为了农村的稳定,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的‘寒冬’”的显著特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命运?
(3)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更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谈谈你对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其结果的认识。
【答案】(1)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2)特点:列宁: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斯大林:高度集中。命运: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3)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1)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很快从农村开始的改革铺开了。首先从安徽凤阳下岗村开始的包干到户等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成功后中央加以指导肯定,这样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推广到全国,促进了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其影响是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2)1921年,当苏联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的时候,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了,于是果断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的特点就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结果找到了一条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但在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了,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虽带来巨大的建设成就,苏联也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但其弊端也十分严重。从赫鲁晓夫开始打开了苏联改革的大门,一直未能突破该模式的束缚,直到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却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直接使苏联走向解体。(3)改中国和苏联曾经有着共同的问题,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的,苏联没能彻底解决,而中国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地完成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探索出有中国探索的社会主义道路。中苏两国不同的命运,告诉我们许多的经验教训,如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点评】(1)本小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2)本小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3)本小题考查的是中苏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