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3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同步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3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同步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9 12:46: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3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它们错误的共同点是 (  )
A.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B.严重的“左”的错误
C.对党内问题性质做出错误的判断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文化大革命”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它们错误的共同点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又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由于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严重的“左”的错误,最后引发了“文化大革命”。故选择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它们错误的共同点的知识。
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  )
① 雷锋 ② 邱少云 ③ 王进喜 ④邓稼先 ⑤ 焦裕禄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时期,我国还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故应排除邱少云;“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 邓稼先、“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和雷锋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3.(2018八下·定西月考)50年前,一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50年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兰考,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他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焦裕禄,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村人,革命烈士,干部楷模。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掌握情况。
4.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广大解放军官兵和几十万志愿者奔赴灾区,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不屈、大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长期积淀和发展的结果。下图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是(  )
A.不畏强敌,抗击侵略 B.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C.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D.反抗压迫,追求民主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从这些先锋模范身上我们看到了艰苦创业的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知识。
5.某同学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一段话:“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艰难创业时代的象征。这个时代是指(  )
A.抗美援朝时期 B.社会主义手工业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人物所处时代时期的考查,要注意根据人物主要事迹来概括,焦裕禄1962年担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手工业改造是1953年开始,“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开始的,由此分析AB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时代特征的知识。
6.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选项中高度概括中共八大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是(  )
A.生死攸关 B.伟大转折 C.良好开端 D.高举旗帜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次重要的会议的知识,其中生死攸关指的是遵义会议;伟大转折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良好开端指的是中共八大;高举旗帜指的是中共十五大,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中共八大的知识。
7.2014年3月17 El,习近平到河南兰考调研时说,焦裕禄虽离开我们50年,但他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被誉为(  )
A.“节约标兵” B.“两弹元勋”
C.“铁人” D.“党的好干部”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除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就有县委书记焦裕禄,他任职期间,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查风口、探流沙、画洪水水势流向图……始终与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甚至患病期间仍然坚持工作,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一身正气,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被誉为“党的好干部”。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焦裕禄的准确识记。
8.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雀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
A.吴天来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焦裕禄的相关内容。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雀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所以答案选D。
【本题】本题较为简单,查的是关于焦裕禄的相关内容。
9.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兰考流传着一首民谣:“故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党为了咱除‘三害’,派来一位好书记。”民谣中的“好书记”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孔繁森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河南兰考”、“好书记”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好书记应该是焦裕禄,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焦裕禄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对焦裕禄的准确认识。
10.斯大林经济模式虽然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经济上的弊端突出表现在(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排斥市场经济
C.权力高度集中 D.民主法治健全
【答案】A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形成,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存在严重的弊端,最大的弊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经济呈畸形发展。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理解。
11.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
①百家争鸣 ②新文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一次严重失误,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准确识记。
12.“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滨州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请问人民公社的开始建立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后,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党、国家和人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识记。
13.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历程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有(  )
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②创建经济特区 ③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④加入世贸组织 ⑤大庆油田建成,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A.①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历程指的是从1978年开始取得的建设成就,而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1956年底;⑤大庆油田建成,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是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的成就;由此分析①⑤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准确识记,做题需考虑全面。
14.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王进喜等民族脊梁的身上体现出来怎样的时代精神(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反腐倡廉,崇尚节俭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英雄人物的知识。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虽然出现了很多挫折,但是依然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等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有: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考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英雄人物的知识。
15.宣传画是一种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的宣传手段,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图片对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考查,图一反映的是向苏联学习,包括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等措施;图二反映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图三反映的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知识。
16.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红军长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属于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的诗;②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王进喜说过的话;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属于我国解放战争后期进行渡江战役时毛泽东写的诗;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属于五四运动时的口号。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7.1961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由材料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识记。
18.“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这一论断强调的是下列哪一经济举措(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内容。1921年,面对战争给苏俄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内容。
19.下面表格是某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粮食产量 比上一年减少
1958年 20000万吨
1959年 17000万吨 3000万吨
1960年 14350万吨 1650万吨
1961年 14750万吨
A.自然灾害
B.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挫
C.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滥
D.农业生产合作社效率低下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此题为表格选择题,通过表格考查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的左倾错误。观察表格从1958到1961年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出现逐年减少的情况。据题意要求选出不是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选项,选项中ABC都是原因,不符合题意。而D和造成的原因没有关系,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的左倾错误的知识。
二、综合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型”……这是毛泽东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一一《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材料二: 1957—196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材料三: 2013年3月l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根据材料一,列举20世纪5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二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完成下列图中空格的内容
            
②建设成就的取得、是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中国精神的力量。有王进喜⑤   ⑥   等英雄模范人物。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3)根据材料三回答:①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的中国道路指什么?②为人民造福,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谁?
【答案】(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2)①大庆油田;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第一台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研制成功;④黔桂铁路;⑤邓稼先;⑥焦裕禄
(3)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袁隆平。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1)此问的关键是20世纪50年代的失误。根据所学可以是1958年因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有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错误的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从失误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等。(2)图片中有明确的提示:1957——1965年的建设成就。学生根据课本所学,找出这一时期的成就。①在大庆附近,学生很容易想到大庆油田;②西北部的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第一台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研制成功;④黔桂铁路;十年探索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有大庆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3)中国独立的梦已经实现,我们现在要实现的中国梦是中国强大富强的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就要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学生知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二问已经提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科学家。根据课本所学,为世界粮食问题作出贡献的就是袁隆平。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失误事件的识记能力。(2)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在十年探索时期所取的成就。(3)此问考查的是中国的建设道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3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它们错误的共同点是 (  )
A.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B.严重的“左”的错误
C.对党内问题性质做出错误的判断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  )
① 雷锋 ② 邱少云 ③ 王进喜 ④邓稼先 ⑤ 焦裕禄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2018八下·定西月考)50年前,一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50年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兰考,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他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4.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广大解放军官兵和几十万志愿者奔赴灾区,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不屈、大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长期积淀和发展的结果。下图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是(  )
A.不畏强敌,抗击侵略 B.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C.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D.反抗压迫,追求民主
5.某同学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一段话:“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艰难创业时代的象征。这个时代是指(  )
A.抗美援朝时期 B.社会主义手工业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6.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选项中高度概括中共八大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是(  )
A.生死攸关 B.伟大转折 C.良好开端 D.高举旗帜
7.2014年3月17 El,习近平到河南兰考调研时说,焦裕禄虽离开我们50年,但他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被誉为(  )
A.“节约标兵” B.“两弹元勋”
C.“铁人” D.“党的好干部”
8.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雀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
A.吴天来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9.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兰考流传着一首民谣:“故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党为了咱除‘三害’,派来一位好书记。”民谣中的“好书记”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孔繁森
10.斯大林经济模式虽然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经济上的弊端突出表现在(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排斥市场经济
C.权力高度集中 D.民主法治健全
11.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
①百家争鸣 ②新文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滨州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请问人民公社的开始建立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3.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历程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有(  )
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②创建经济特区 ③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④加入世贸组织 ⑤大庆油田建成,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A.①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4.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王进喜等民族脊梁的身上体现出来怎样的时代精神(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反腐倡廉,崇尚节俭
15.宣传画是一种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的宣传手段,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16.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17.1961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18.“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这一论断强调的是下列哪一经济举措(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19.下面表格是某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粮食产量 比上一年减少
1958年 20000万吨
1959年 17000万吨 3000万吨
1960年 14350万吨 1650万吨
1961年 14750万吨
A.自然灾害
B.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挫
C.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滥
D.农业生产合作社效率低下
二、综合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型”……这是毛泽东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一一《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材料二: 1957—196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材料三: 2013年3月l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根据材料一,列举20世纪5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二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完成下列图中空格的内容
            
②建设成就的取得、是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中国精神的力量。有王进喜⑤   ⑥   等英雄模范人物。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3)根据材料三回答:①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的中国道路指什么?②为人民造福,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文化大革命”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它们错误的共同点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又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由于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严重的“左”的错误,最后引发了“文化大革命”。故选择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它们错误的共同点的知识。
2.【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时期,我国还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故应排除邱少云;“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 邓稼先、“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和雷锋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3.【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焦裕禄,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村人,革命烈士,干部楷模。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掌握情况。
4.【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从这些先锋模范身上我们看到了艰苦创业的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知识。
5.【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人物所处时代时期的考查,要注意根据人物主要事迹来概括,焦裕禄1962年担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手工业改造是1953年开始,“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开始的,由此分析AB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时代特征的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次重要的会议的知识,其中生死攸关指的是遵义会议;伟大转折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良好开端指的是中共八大;高举旗帜指的是中共十五大,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中共八大的知识。
7.【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除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就有县委书记焦裕禄,他任职期间,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查风口、探流沙、画洪水水势流向图……始终与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甚至患病期间仍然坚持工作,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一身正气,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被誉为“党的好干部”。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焦裕禄的准确识记。
8.【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焦裕禄的相关内容。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雀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所以答案选D。
【本题】本题较为简单,查的是关于焦裕禄的相关内容。
9.【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河南兰考”、“好书记”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好书记应该是焦裕禄,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焦裕禄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对焦裕禄的准确认识。
10.【答案】A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形成,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存在严重的弊端,最大的弊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经济呈畸形发展。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理解。
11.【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一次严重失误,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准确识记。
12.【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后,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党、国家和人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识记。
13.【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历程指的是从1978年开始取得的建设成就,而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1956年底;⑤大庆油田建成,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是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的成就;由此分析①⑤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准确识记,做题需考虑全面。
14.【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英雄人物的知识。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虽然出现了很多挫折,但是依然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等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有: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考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英雄人物的知识。
15.【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图片对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考查,图一反映的是向苏联学习,包括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等措施;图二反映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图三反映的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知识。
16.【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红军长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属于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的诗;②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王进喜说过的话;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属于我国解放战争后期进行渡江战役时毛泽东写的诗;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属于五四运动时的口号。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7.【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由材料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识记。
18.【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内容。1921年,面对战争给苏俄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内容。
19.【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此题为表格选择题,通过表格考查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的左倾错误。观察表格从1958到1961年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出现逐年减少的情况。据题意要求选出不是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选项,选项中ABC都是原因,不符合题意。而D和造成的原因没有关系,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的左倾错误的知识。
20.【答案】(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2)①大庆油田;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第一台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研制成功;④黔桂铁路;⑤邓稼先;⑥焦裕禄
(3)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袁隆平。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1)此问的关键是20世纪50年代的失误。根据所学可以是1958年因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有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错误的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从失误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等。(2)图片中有明确的提示:1957——1965年的建设成就。学生根据课本所学,找出这一时期的成就。①在大庆附近,学生很容易想到大庆油田;②西北部的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第一台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研制成功;④黔桂铁路;十年探索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有大庆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3)中国独立的梦已经实现,我们现在要实现的中国梦是中国强大富强的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就要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学生知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二问已经提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科学家。根据课本所学,为世界粮食问题作出贡献的就是袁隆平。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失误事件的识记能力。(2)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在十年探索时期所取的成就。(3)此问考查的是中国的建设道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