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4.4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这一路线制定于(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答案】D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会议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2.“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事( )
A.近代中国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这些事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关于抗日战争史实的识记。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牺牲。②④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4.洗雪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洗雪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歌词与抗日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描述的是七七事变的时候,中国守军拼命守护我国国家领土,坚决抵抗日军侵略的场景。表现了中国军人为国不怕牺牲的精神。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走向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历史最高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相关史实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根据题干中意思,中国人民高呼抗日胜利的场景。因为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涮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此题选择答案B。
【点评】此题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7.下面是某同学探究某一历史问题而制作的年代尺,该年代尺最有可能与哪一主题有关( )
A.土地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
8.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我们真诚希望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近代历史上,“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典型例子有( )
①长征 ②北伐战争 ③ 抗日战争 ④九二共识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所以又称国民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长征发生在国共分裂时期,九二共识不是国共合作的成果,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17九下·钦州港期中)对下列图片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与破灭
B.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艰难抗战的序幕
C.中国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D.国际帮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
【答案】D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进行全民族的抗战。ABC的叙述都符合历史史实,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10.【原创】四位同学在登录了“血铸中华,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
A.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D.让所有日本人血债血偿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日本侵略者和日本人民应该有所区分,日本人民同样也是战争的受害者。针对抗日这一段历史,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11.八年抗战中,重庆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以下各项属于重庆人民对抗战贡献的是( )
① 踊跃参军参战 ② 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③ 保证抗战运输 ④ 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重庆
【解析】【分析】重庆人民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① 踊跃参军参战,为抗日前线补充兵源;② 努力生产军火和抗战物资,保证前线供应;③ 千方百计保证抗战运输;④ 广泛开展献金献机等活动。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
12.小华正在看李宗仁将军的回忆录,其中李宗仁将军提到,他生平中指挥的最值得自豪的战役,是取得抗战中正面战场最重大胜利的( )
A.平型关之战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D
【知识点】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题干中有明显的提示词:“李宗仁将军,抗战中正面战场最重大胜利的战役”,根据课本所学知识,1938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进行了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重大胜利,此题选择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中重要的战役。
13.日本侵华战争期间,731部队在这里用活人做细菌试验,这里被称为“死亡工厂”,这里是指(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731部队,是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于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满洲期间(从1931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犯下的诸多战争罪行之一。731部队把基地建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平房区,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侵华罪行。
14.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5.“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召开,全党空前团结
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雪洗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故此题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的理解。
16.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A.30年 B.40年 C.50年 D.60年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50年,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7.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在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了中共共产党史册。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共七大知识点。
18.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侵略战争。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侵略战争”,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知识点。
19.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45年4月,中共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讨论了夺取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上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会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标志中共的诞生;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共七大知识点。
二、综合题
20.请你参与“居安思危,壮我中华”的研习活动。
(1)据表格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处于劣势?
劣势方面: 。
(2)据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摧毁了中国哪一近代化运动
运动名称: 。
(3)【活动探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三位同学畅谈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亚洲许多国家,中国抗日战争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
请你参与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的意义: 。
(4)【反思历史】19世纪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2l世纪,如果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请你为祖国献出克敌制胜的策略。
策略: 。
【答案】(1)舰艇老旧、轻炮太少、速射炮缺乏、战略战术落后。
(2)洋务运动。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支援了亚太地区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
(4)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行全民族抗战;科技强军,建设战略导弹部队。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分析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国舰艇老旧、轻炮太少、速射炮缺乏、战略战术落后,这些是中国舰队的劣势,也是导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援了亚太地区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进行全民族的抗战。由此可见在2l世纪,如果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我们克敌制胜的策略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行全民族抗战;科技强军,建设战略导弹部队。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数字的分析能力。(2)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1.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请回答:
(1)近代以前,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2)近代以来,中国屡遭侵略,你认为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3)近代以来,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你认为中国人最需要学习西方的哪一方面?为了学习这一方面,什么运动兴起?
(4)请问,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
(5)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实现伟大复兴吗?请说说理由。
【答案】(1)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
(2)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或清政府腐败无能;或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3)思想;新文化运动。
(4)抗日战争(的胜利)。
(5)能;理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紧密关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的变法,及时顺应世界潮流的最新趋势,努力取得和保持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和领先的地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影响;闭关锁国政策;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相关内容。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穿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2)本题考查的是侵略和反抗的相关内容。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因。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不适应于近代战争。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3)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社会进一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所以近代化的探索中,社会要想进步,思想一定要先行。所以第一问答案是:思想。近代化的探索中,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4)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内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5)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首先要明确回答能。然后称述理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紧密关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的变法,及时顺应世界潮流的最新趋势,努力取得和保持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和领先的地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中国人民的复兴道路的知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指什么?
(3)中国近代百年沧桑,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历史特征。从百年沧桑巨变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答案】(1)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四爱国运动。
(3)在侵略和抗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认识: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1)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可见开始标志是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19世纪60-90年代的这场运动是洋务运动。(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是指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则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3)从列强的几次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中总结出,中国近代史的特征:在侵略和抗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从百年沧桑巨变中,得到的认识可以是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史上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的知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3)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的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的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4)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到自己了!
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或答: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3)台儿庄战役。
(4)观点1:蒋介石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观点2:蒋介石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才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观点3:蒋介石的观点是片面的。
【知识点】红军长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史上蒋介石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伐胜利进军的时刻,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学良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伟大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3)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抗战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跟日军在台儿庄展开了大战,最终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4)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依据蒋介石的分析可以得出,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是蒋介石失败的原因,其实,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更是蒋介石失败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近代史上蒋介石主要活动的知识。
24.学习历史有多种方式,某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六)班的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1)方式一:看图学史
图一、图二与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有关,它们分别是什么战争?
(2)方式二:咏诗学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方式三:赏乐学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请你为同学们再推荐一首反映抗日的歌曲(写出歌曲名称)。
(4)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方式。(例: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遵义会议。
(3)《义勇军进行曲》等。
(4)上网搜索(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老红军、老战士等革命干部)。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1)考生能记住课本知识即可;(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的左倾错误思想,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不仅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还考查考生对历史常识的理解,考生能记住几首抗战歌曲。(4)考查考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考生应将这类答案记住。题目提供了一些学史的方法,比如看图学史、咏诗学史、赏乐学史,其实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一些资料的方法还可以有很多,例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历史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
25.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人教版七下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谁?是为了抗击日本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材料三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4)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你怎么看?
【答案】(1)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2)邓世昌;佟麟阁。1894年甲午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
(3)原因: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系列惨案,犯下严重暴行。如,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胜利原因:中苏美英反法西斯联合力量打败了日本法西斯。胜利意义: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
(4)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中日关系才能面向未来。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戚继光抗倭;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知识,通过对出自七年级下册的材料:“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的分析,我们可判断出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发生在明朝中期,当时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结果是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2)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知识,通过关键句:“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我们可判断出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邓世昌和佟麟阁;是为了抗击1894年甲午战争和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的相同之处是: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3)本题考查的是日本侵华的知识,之所以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是因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系列惨案,犯下严重暴行。如,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中苏美英反法西斯联合力量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意义是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针对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需要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中日关系才能面向未来,日本要关于承认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要敢于承担应该担负的责任,要真诚,唯有如此,中日关系才有美好未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中日关系的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4.4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这一路线制定于(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事( )
A.近代中国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洗雪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歌词与抗日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6.“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走向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历史最高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下面是某同学探究某一历史问题而制作的年代尺,该年代尺最有可能与哪一主题有关( )
A.土地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8.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我们真诚希望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近代历史上,“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典型例子有( )
①长征 ②北伐战争 ③ 抗日战争 ④九二共识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2017九下·钦州港期中)对下列图片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与破灭
B.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艰难抗战的序幕
C.中国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D.国际帮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
10.【原创】四位同学在登录了“血铸中华,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
A.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D.让所有日本人血债血偿
11.八年抗战中,重庆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以下各项属于重庆人民对抗战贡献的是( )
① 踊跃参军参战 ② 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③ 保证抗战运输 ④ 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小华正在看李宗仁将军的回忆录,其中李宗仁将军提到,他生平中指挥的最值得自豪的战役,是取得抗战中正面战场最重大胜利的( )
A.平型关之战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3.日本侵华战争期间,731部队在这里用活人做细菌试验,这里被称为“死亡工厂”,这里是指(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14.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5.“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召开,全党空前团结
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16.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A.30年 B.40年 C.50年 D.60年
17.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8.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侵略战争。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9.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二、综合题
20.请你参与“居安思危,壮我中华”的研习活动。
(1)据表格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处于劣势?
劣势方面: 。
(2)据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摧毁了中国哪一近代化运动
运动名称: 。
(3)【活动探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三位同学畅谈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亚洲许多国家,中国抗日战争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
请你参与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的意义: 。
(4)【反思历史】19世纪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2l世纪,如果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请你为祖国献出克敌制胜的策略。
策略: 。
21.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请回答:
(1)近代以前,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2)近代以来,中国屡遭侵略,你认为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3)近代以来,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你认为中国人最需要学习西方的哪一方面?为了学习这一方面,什么运动兴起?
(4)请问,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
(5)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实现伟大复兴吗?请说说理由。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指什么?
(3)中国近代百年沧桑,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历史特征。从百年沧桑巨变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3)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的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的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4)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到自己了!
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4.学习历史有多种方式,某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六)班的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1)方式一:看图学史
图一、图二与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有关,它们分别是什么战争?
(2)方式二:咏诗学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方式三:赏乐学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请你为同学们再推荐一首反映抗日的歌曲(写出歌曲名称)。
(4)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方式。(例: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25.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人教版七下教材
材料二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谁?是为了抗击日本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材料三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4)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你怎么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会议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这些事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关于抗日战争史实的识记。
3.【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牺牲。②④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洗雪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描述的是七七事变的时候,中国守军拼命守护我国国家领土,坚决抵抗日军侵略的场景。表现了中国军人为国不怕牺牲的精神。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相关史实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根据题干中意思,中国人民高呼抗日胜利的场景。因为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涮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此题选择答案B。
【点评】此题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
8.【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所以又称国民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长征发生在国共分裂时期,九二共识不是国共合作的成果,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进行全民族的抗战。ABC的叙述都符合历史史实,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10.【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日本侵略者和日本人民应该有所区分,日本人民同样也是战争的受害者。针对抗日这一段历史,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11.【答案】A
【知识点】重庆
【解析】【分析】重庆人民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① 踊跃参军参战,为抗日前线补充兵源;② 努力生产军火和抗战物资,保证前线供应;③ 千方百计保证抗战运输;④ 广泛开展献金献机等活动。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
12.【答案】D
【知识点】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题干中有明显的提示词:“李宗仁将军,抗战中正面战场最重大胜利的战役”,根据课本所学知识,1938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进行了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重大胜利,此题选择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中重要的战役。
13.【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731部队,是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于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满洲期间(从1931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犯下的诸多战争罪行之一。731部队把基地建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平房区,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侵华罪行。
14.【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5.【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雪洗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故此题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的理解。
16.【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50年,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7.【答案】C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在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了中共共产党史册。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共七大知识点。
18.【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侵略战争”,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知识点。
19.【答案】C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45年4月,中共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讨论了夺取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上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会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标志中共的诞生;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共七大知识点。
20.【答案】(1)舰艇老旧、轻炮太少、速射炮缺乏、战略战术落后。
(2)洋务运动。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支援了亚太地区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
(4)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行全民族抗战;科技强军,建设战略导弹部队。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分析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国舰艇老旧、轻炮太少、速射炮缺乏、战略战术落后,这些是中国舰队的劣势,也是导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援了亚太地区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进行全民族的抗战。由此可见在2l世纪,如果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我们克敌制胜的策略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行全民族抗战;科技强军,建设战略导弹部队。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数字的分析能力。(2)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1.【答案】(1)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
(2)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或清政府腐败无能;或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3)思想;新文化运动。
(4)抗日战争(的胜利)。
(5)能;理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紧密关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的变法,及时顺应世界潮流的最新趋势,努力取得和保持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和领先的地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影响;闭关锁国政策;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相关内容。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穿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2)本题考查的是侵略和反抗的相关内容。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因。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不适应于近代战争。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3)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社会进一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所以近代化的探索中,社会要想进步,思想一定要先行。所以第一问答案是:思想。近代化的探索中,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4)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内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5)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首先要明确回答能。然后称述理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人民紧密关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的变法,及时顺应世界潮流的最新趋势,努力取得和保持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和领先的地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中国人民的复兴道路的知识。
22.【答案】(1)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四爱国运动。
(3)在侵略和抗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认识: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1)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可见开始标志是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19世纪60-90年代的这场运动是洋务运动。(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是指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则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3)从列强的几次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中总结出,中国近代史的特征:在侵略和抗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从百年沧桑巨变中,得到的认识可以是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史上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的知识。
23.【答案】(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或答: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3)台儿庄战役。
(4)观点1:蒋介石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观点2:蒋介石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才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观点3:蒋介石的观点是片面的。
【知识点】红军长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史上蒋介石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伐胜利进军的时刻,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学良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伟大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3)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抗战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跟日军在台儿庄展开了大战,最终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4)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依据蒋介石的分析可以得出,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是蒋介石失败的原因,其实,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更是蒋介石失败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近代史上蒋介石主要活动的知识。
24.【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遵义会议。
(3)《义勇军进行曲》等。
(4)上网搜索(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老红军、老战士等革命干部)。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1)考生能记住课本知识即可;(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的左倾错误思想,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不仅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还考查考生对历史常识的理解,考生能记住几首抗战歌曲。(4)考查考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考生应将这类答案记住。题目提供了一些学史的方法,比如看图学史、咏诗学史、赏乐学史,其实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一些资料的方法还可以有很多,例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历史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
25.【答案】(1)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2)邓世昌;佟麟阁。1894年甲午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
(3)原因: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系列惨案,犯下严重暴行。如,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胜利原因:中苏美英反法西斯联合力量打败了日本法西斯。胜利意义: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
(4)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中日关系才能面向未来。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戚继光抗倭;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知识,通过对出自七年级下册的材料:“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的分析,我们可判断出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发生在明朝中期,当时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结果是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2)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知识,通过关键句:“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我们可判断出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分别是邓世昌和佟麟阁;是为了抗击1894年甲午战争和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在上述侵华战争的发动上的相同之处是:蓄谋已久、恶意挑衅、突然进攻。(3)本题考查的是日本侵华的知识,之所以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是因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系列惨案,犯下严重暴行。如,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中苏美英反法西斯联合力量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意义是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侵略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针对日本至今仍未反省战争罪行,从中日关系的角度,需要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中日关系才能面向未来,日本要关于承认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要敢于承担应该担负的责任,要真诚,唯有如此,中日关系才有美好未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中日关系的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