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2国民革命运动同步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2国民革命运动同步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9 12:42:3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2国民革命运动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穿越时空,见证历史!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与周恩来正在商量筹建(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4年5 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有关知识的识记。
2.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北伐战争的对象。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当时袁世凯已经逝世,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北伐战争的对象。
3.最有可能获得下图奖章的是(  )
A.李大钊 B.鲁 迅 C.叶 挺 D.孙传芳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首先,解读材料,这一纪念章是颁发给对北伐战争有突出贡献的人。并且纪念章上有“退伍”二字,说明是颁发给在在前线直接战斗的人。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做出重要贡献,C正确。李大钊虽然对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并没有直接参战前线。鲁迅显然也没有参战前线。孙传芳是军阀,北伐的重点对象,显然也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4.1927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多事之秋,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
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八一”南昌起义
⑤井冈山会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1927 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是1928 年4 月,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1927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5.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建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这个学校是指(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黄埔军校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1924年5月创办的黄埔军校,校长是蒋介石,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6.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6年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有关内容的识记。
7.某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纽镜头:叶挺翠领第四军独立团正猛攻武岛,影片再现了(  )
A.平型关大捷 B.北伐战争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在北伐战争期间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8.“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校歌所传诵的军校创建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革命的黄埔”所传诵的军校是黄埔军校,它创建于国民革命时期,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创建。
9.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
A.黄埔学生军 B.蒋介石的军队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吴佩孚的军队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要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军。吴佩孚还亲自在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贺胜桥布置重兵把守。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敌军败退武昌。之后,又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团长叶挺也被誉为“北伐名将”。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国民革命军的英勇。
10.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党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C.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D.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主观原因是党的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所以从中吸取的最深刻教训是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从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吸取的教训。
11.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建立于1924年5月的黄埔军校,全称就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党中的蒋介石担任校长,共产党中的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相关史实。
12.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南北的标志是(  )
A.“宁汉合流” B.“东北易帜”
C.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皇姑屯事件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东北易帜” 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南北。选B
【点评】考查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南北的标志
13.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立战功的北伐名将是( )
A.朱德 B.叶挺 C.冯玉祥 D.孙传芳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点。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湖南、湖北交界处的汀泗桥、贺胜桥之后,兵临武昌城下。叶挺独立团战绩辉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14.“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仁 C.叶挺 D.彭德怀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5月,叶挺率部北伐,担任先遣队,参与攻占湖北咸宁汀泗桥,在所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严令部队集中兵力支援主攻方向,接连突破印斗山、铁路桥等敌军核心阵地,占领了贺胜桥。随后,独立团连克桃林铺,率部围困武昌。叶挺因此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隶属之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历史向我们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面史实中,能够体现国共两党合作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A,C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合作的相关知识点。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南昌起义、解放战争是国共对立的表现,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合作的相关知识点。
16.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并肩作战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C.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D.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是等表述,根据所学知识,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相关知识点。
17.1924年到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  )
A.秋收起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国民大革命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 根据课本所学,1924年到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国民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事件就是1926年领导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选择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
18.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
①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②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③走过二十年,伴随着改革春风起,走进新时代……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敌后战场的抗战;改革开放的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过歌曲的形式反映历史事件。①地道战描写的抗日战争时期;②描写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沦陷;③描写的是改革开放;④描写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正确顺序是④②①③,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9.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国共合作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点。
二、综合题
20.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 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2)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 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3)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 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1)主张:三民主义;意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共同努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或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3)角度:材料二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材料三从两岸和平的角度。原因: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
(4)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通过材料中的关键句:“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和“民族、民权和民生”,我们可判断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三民主义;该主张的提出的意义是: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关系的知识,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的努力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或实现两次国共合作)。(3)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判断出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的不同是:材料二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材料三从两岸和平的角度;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我们可看出正是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才最终取得了北伐战争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正是由于国共两党的矛盾,造成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因此给我们的认识是: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点评】本题是综合型材料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1.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探索。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纲领的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2)请你给右边这幅图取一个名字?1956年到1966年,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又有哪些失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4)上述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1)含义:创立民国(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展开。
(2)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功的探索:召开中共八大,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失误:总路线的提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一个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忽视规律。
(3)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4)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本题第一问所谓“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也就是说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二问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展开。(2)从图片内容看,这幅图描述的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领导下认今天成立了”,显然,这幅图反映的是开国大典的史实。第二问成功的探索有召开中共八大,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失误的探索有总路线的提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一个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忽视规律。这边要注意,启示或者认识、经验教训可以通过分析原因来得出结论,这样就比较好理解。(3)从1978年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因为,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4)主要是根据国情,与时俱进:孙中山在经历了屡战屡败的教训之后,认识到单单靠利用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的策略革命是无法成功的,因此,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将旧三民主义改造为新三民主义,并且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毛泽东根据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都体现了根据国情,与时俱进的特点。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2)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的史实。(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4)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的共同特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2国民革命运动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穿越时空,见证历史!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与周恩来正在商量筹建(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2.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3.最有可能获得下图奖章的是(  )
A.李大钊 B.鲁 迅 C.叶 挺 D.孙传芳
4.1927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多事之秋,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
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八一”南昌起义
⑤井冈山会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5.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建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这个学校是指(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黄埔军校
6.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7.某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纽镜头:叶挺翠领第四军独立团正猛攻武岛,影片再现了(  )
A.平型关大捷 B.北伐战争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8.“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校歌所传诵的军校创建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
A.黄埔学生军 B.蒋介石的军队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吴佩孚的军队
10.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党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C.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D.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11.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12.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南北的标志是(  )
A.“宁汉合流” B.“东北易帜”
C.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皇姑屯事件
13.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立战功的北伐名将是( )
A.朱德 B.叶挺 C.冯玉祥 D.孙传芳
14.“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仁 C.叶挺 D.彭德怀
15.历史向我们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面史实中,能够体现国共两党合作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6.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并肩作战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C.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D.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7.1924年到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  )
A.秋收起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国民大革命
18.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
①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②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③走过二十年,伴随着改革春风起,走进新时代……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19.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20.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 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2)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 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3)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 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21.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探索。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纲领的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2)请你给右边这幅图取一个名字?1956年到1966年,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又有哪些失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4)上述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4年5 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有关知识的识记。
2.【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北伐战争的对象。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当时袁世凯已经逝世,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北伐战争的对象。
3.【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首先,解读材料,这一纪念章是颁发给对北伐战争有突出贡献的人。并且纪念章上有“退伍”二字,说明是颁发给在在前线直接战斗的人。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做出重要贡献,C正确。李大钊虽然对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并没有直接参战前线。鲁迅显然也没有参战前线。孙传芳是军阀,北伐的重点对象,显然也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国民革命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4.【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1927 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是1928 年4 月,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1927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5.【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1924年5月创办的黄埔军校,校长是蒋介石,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6.【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6年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有关内容的识记。
7.【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在北伐战争期间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8.【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革命的黄埔”所传诵的军校是黄埔军校,它创建于国民革命时期,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创建。
9.【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要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军。吴佩孚还亲自在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贺胜桥布置重兵把守。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敌军败退武昌。之后,又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团长叶挺也被誉为“北伐名将”。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国民革命军的英勇。
10.【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主观原因是党的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所以从中吸取的最深刻教训是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从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吸取的教训。
11.【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建立于1924年5月的黄埔军校,全称就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党中的蒋介石担任校长,共产党中的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东北易帜” 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南北。选B
【点评】考查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南北的标志
13.【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点。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湖南、湖北交界处的汀泗桥、贺胜桥之后,兵临武昌城下。叶挺独立团战绩辉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14.【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5月,叶挺率部北伐,担任先遣队,参与攻占湖北咸宁汀泗桥,在所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严令部队集中兵力支援主攻方向,接连突破印斗山、铁路桥等敌军核心阵地,占领了贺胜桥。随后,独立团连克桃林铺,率部围困武昌。叶挺因此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隶属之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A,C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合作的相关知识点。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南昌起义、解放战争是国共对立的表现,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共两党合作的相关知识点。
16.【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是等表述,根据所学知识,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相关知识点。
17.【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 根据课本所学,1924年到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国民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事件就是1926年领导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选择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
18.【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敌后战场的抗战;改革开放的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过歌曲的形式反映历史事件。①地道战描写的抗日战争时期;②描写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沦陷;③描写的是改革开放;④描写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正确顺序是④②①③,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9.【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国共合作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点。
20.【答案】(1)主张:三民主义;意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共同努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或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3)角度:材料二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材料三从两岸和平的角度。原因: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
(4)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通过材料中的关键句:“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和“民族、民权和民生”,我们可判断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三民主义;该主张的提出的意义是: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关系的知识,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的努力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或实现两次国共合作)。(3)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知识,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判断出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的不同是:材料二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材料三从两岸和平的角度;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我们可看出正是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才最终取得了北伐战争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正是由于国共两党的矛盾,造成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因此给我们的认识是: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点评】本题是综合型材料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1.【答案】(1)含义:创立民国(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展开。
(2)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功的探索:召开中共八大,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失误:总路线的提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一个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忽视规律。
(3)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4)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本题第一问所谓“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也就是说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二问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展开。(2)从图片内容看,这幅图描述的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领导下认今天成立了”,显然,这幅图反映的是开国大典的史实。第二问成功的探索有召开中共八大,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失误的探索有总路线的提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一个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忽视规律。这边要注意,启示或者认识、经验教训可以通过分析原因来得出结论,这样就比较好理解。(3)从1978年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因为,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4)主要是根据国情,与时俱进:孙中山在经历了屡战屡败的教训之后,认识到单单靠利用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的策略革命是无法成功的,因此,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将旧三民主义改造为新三民主义,并且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毛泽东根据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都体现了根据国情,与时俱进的特点。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2)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的史实。(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和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4)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的共同特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