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4 16: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7分)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但里面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印象深刻。如在山洪páo xiào(   )而来,村民jīnɡ huānɡ(   )失措之时,受全村人拥戴的老汉,shā yǎ(   )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dǎnɡ yuán (   )排在后边!”又如桑娜从不bào yuàn(   )zāo ɡāo(   )的生活,宁可自己受苦也要zhào ɡù(   )西蒙的孩子。
二、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画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
中。(4 分)
(1)惊慌 拥带 呻吟 狂风怒吼 ( )
(2)抱怨 困难 费话 热气腾腾 ( )
(3)嗓子 顷听 照顾 跌跌撞撞 ( )
(4)沉思 优虑 撕破 缝缝补补 ( )
三、选择。(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蜷缩(juǎn) 狞笑(nínɡ) B.搀扶(cān)  收敛(jiǎn)
C.祭奠(diàn) 瞪眼(dènɡ) D.皱纹(zhòu) 蹿升(cuàn)
(2)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的一项是(  )
A.我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B.渔夫说:“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C.老班长说:“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
D.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目前,不少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4)华华在“文学讲坛”中,分享了《童年》的阅读经历,下面发言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通过关注阿廖沙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感受到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精神。
B.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童年》时,可以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主要人物的形象。
C.书中人物众多,很难分清,我通过梳理其他人和阿廖沙之间的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
D.通过对“染桌布”“顶针”等关键事件有目的地阅读,我能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成长。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10分)
自作(  )(  ) 心(  )肉(  ) 热气(  )(  )
跌跌(  )(  ) (  )出(  )外 三长(  )(  )
(1)像“自(   )自(   )”这样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他________________地往家里跑,生怕家人有个___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仿写夸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渐渐蹿上来,到了人们的腰。(改为拟人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供的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4分)
老师马上就要公布考试成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1分)
1.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A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A,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A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1)上面的语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展现了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2.“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这首诗中以儿童天真的问询,写出诗人无奈和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你积累的贺知章的其他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实践(5分)
你发现小区里有一个叔叔遛狗时没给狗套牵引绳,你会怎样说服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8分)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段内容完成练习。(4分)
(1)从“嗯,揍我一顿也好”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应该读出________(填序号)的语气。
A.低沉 B.激昂 C.坚定有力 D.悲伤无奈
(2)选段画线部分是对桑娜的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桑娜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有同学说:“桑娜不经思考就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说明她是个做事考虑不周的人。”对于这一说法,你怎么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12分)
身后的眼睛
皎洁的月光洒在苞谷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孩子的身后是一个窝棚。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苞谷,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死死地咬紧牙齿,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会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响个不停。它目露凶光,龇着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野猪扑面而来的臊气。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走了一步,尽管只有一小步,这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它嗷嗷地叫着,头猛地一缩,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汉子正准备扣动扳机时,一双手抓住了他的猎枪。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汉子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他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盯着孩子和野猪。月光洒在孩子父母紧张的脸上,一点儿也掩饰不住他们的担心。他们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里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齿,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孩子恨不得将木棒插进野猪龇着獠牙的嘴里。野猪喘着粗气,听得孩子的心咚咚直跳。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母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骄傲。
孩子看见父母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重复着父亲的话:“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可孩子依然不依不饶:“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只好仔细地看了看父母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啊,怎么帮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1.小说围绕“孩子和野猪的对视”写了哪些情节?将下图补充完整。(5分)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孩子死死地咬紧牙齿”是对孩子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孩子惶恐害怕的心理,也表现了他为了兑现承诺而敢于与野猪对峙的品质。
B.母亲拦住父亲扣扳机的行为体现出了她的护犊心理,她担心父亲打不中野猪。
C.孩子没有放开喉咙喊他的父母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胆怯、懦弱的行为。
3.用“____”画出一处描写月光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分)
请你从下表中选一组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写的时候可以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用上适当的描写方法,突显人物形象;题目自拟。
环境 秋天车水马龙的街道上 黄昏的路口
人物 朴素的环卫工人、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子 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
参考答案
一、咆哮 惊慌 沙哑 党员 抱怨 糟糕 照顾
二、(1)带 戴 (2)费 废 (3)顷 倾 (4)优 忧
三、(1)C (2)B (3)B (4)B
四、自 受 惊 跳 腾 腾 撞 撞 喜 望 两 短
(1) 示例:自言自语 自怨自艾
(2) 跌跌撞撞 三长两短
五、示例:(1)他饿得可以吃下一头牛。
(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3)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真想早点儿知道自己的成绩,可又有点坐立不安,担心考得不够理想,生怕老师念到我的名字……
六、1. (1)三国演义 刘备(玄德)
(2)动作 语言 骄横霸气、踌躇满志
2. 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示例: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示例:叔叔,我想和您说,遛狗的时候,一定要给狗套上牵引绳。有了
牵引绳,一是可以防止狗走丢;二是可以防止狗被伤害或者狗伤害到他人;
三是那些怕狗的人看到狗套上了牵引绳,会更有安全感。所以,请您给狗套
上牵引绳,好吗?
八、1. 桑娜把邻居的孩子抱回家后,忐忑不安地思考着如何把实情告诉丈
夫。
2. (1)桑娜下定决心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C
(2)心理 忐忑不安、纠结
3. 示例: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桑娜不经思考就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
回家,恰恰体现出她善良的本性。她遵循自己的内心,本能地作出选择,更
能表现出她人性的光辉。
九、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孩子和野猪对视 野猪向前迈出三大步 孩子将木棒举过头顶 野猪扭头跑了 孩子瘫坐在地上
2. B
3.示例: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
渲染了气氛,凸显了孩子当时紧张的状态。
4.示例:由这个句子我想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帮助和宠爱。文中的父母没有选择直接帮助孩子,而是锻炼孩子独自面对困境的勇气。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