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5西周的兴亡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5西周的兴亡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5 11:42:0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5西周的兴亡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启继王位 D.周幽王被杀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2.“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封神榜》电视剧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幽王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3.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周武王灭商后,就在今陕西西安西定都,当时都城叫(  )
A.镐京 B.长安 C.阳城 D.洛邑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镐京位于今陕西西安西。
4.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与判断的能力,首先明确古代的封建是指分封诸侯的意思。再结合题干中“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句话,可知“周代封建”即是指西周的分封制。
5.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室统治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C。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B项“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只是分封制的目的之一,而A、D两项均与周初分封制的内容不相符。只有C项“巩固周王室统治”是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
6.据史书记载,西周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属,可见同姓亲属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属受封时,周天子会给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耕牛
【答案】B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答案选B。
7.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佐周灭商,成就功业,周初分封,首封为齐。姜尚属于受封类型中的(  )
A.周天子的亲属 B.先代的贵族
C.功臣 D.归附的部落首领
【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佐周灭商,成就功业”可以判断姜尚是作为功臣受封的。
8.“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报警的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当时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是(  )
A.想借机见见周王
B.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
C.诸侯为了讨好周王
D.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服从周王调遣的义务
【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封制中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随时服从周王调遣。
9.西周统治末期,所面临的矛盾有(  )
①阶级矛盾 ②民族矛盾
③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西周末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尖锐起来。
10.从夏、商、西周衰亡之中,我们得到的历史教训是(  )
A.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B.建设军队,保疆固土
C.社会改革,增强活力 D.勤政爱民,和谐社会
【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由于统治者残暴,激化社会矛盾所致,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要勤政爱民,构建和谐社会。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西周的都城A:   。
(2)请写出武王伐纣的地点B:   。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   个封国。请写出图上五个重要封国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1)镐京
(2)牧野
(3)71;燕;齐;鲁;宋;晋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通过认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该题答案便显而易见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在功臣谋士中,谁的功劳最大?他被封于何处?西周的都城设在哪里?
(3)材料二中的主要枝干相当于哪些人?他们从主干天子那里能分到什么?
(4)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答案】(1)分封制。
(2)尚父(姜尚)。营丘(齐)。镐京
(3)周王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统治和所管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
(4)诸侯。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本题通过一则材料和一幅很形象的图片来考查分封制的内容。通过分析材料一、二,不难得出第(1)、(2)题的答案。通过仔细分析、思考材料二中的图片,可发现树的主干象征周天子,主要枝干象征从周天子那里获得分封的亲属和功臣等人。这样第(3)、(4)题结合所学内容便迎刃而解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5西周的兴亡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启继王位 D.周幽王被杀
2.“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封神榜》电视剧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幽王
3.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周武王灭商后,就在今陕西西安西定都,当时都城叫(  )
A.镐京 B.长安 C.阳城 D.洛邑
4.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5.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巩固周王室统治 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6.据史书记载,西周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属,可见同姓亲属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属受封时,周天子会给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耕牛
7.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佐周灭商,成就功业,周初分封,首封为齐。姜尚属于受封类型中的(  )
A.周天子的亲属 B.先代的贵族
C.功臣 D.归附的部落首领
8.“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报警的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当时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是(  )
A.想借机见见周王
B.诸侯想去都城求助封赐
C.诸侯为了讨好周王
D.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服从周王调遣的义务
9.西周统治末期,所面临的矛盾有(  )
①阶级矛盾 ②民族矛盾
③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从夏、商、西周衰亡之中,我们得到的历史教训是(  )
A.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B.建设军队,保疆固土
C.社会改革,增强活力 D.勤政爱民,和谐社会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西周的都城A:   。
(2)请写出武王伐纣的地点B:   。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   个封国。请写出图上五个重要封国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在功臣谋士中,谁的功劳最大?他被封于何处?西周的都城设在哪里?
(3)材料二中的主要枝干相当于哪些人?他们从主干天子那里能分到什么?
(4)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2.【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3.【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镐京位于今陕西西安西。
4.【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与判断的能力,首先明确古代的封建是指分封诸侯的意思。再结合题干中“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句话,可知“周代封建”即是指西周的分封制。
5.【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C。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B项“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只是分封制的目的之一,而A、D两项均与周初分封制的内容不相符。只有C项“巩固周王室统治”是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
6.【答案】B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答案选B。
7.【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佐周灭商,成就功业”可以判断姜尚是作为功臣受封的。
8.【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封制中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随时服从周王调遣。
9.【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西周末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尖锐起来。
10.【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
【解析】【分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由于统治者残暴,激化社会矛盾所致,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要勤政爱民,构建和谐社会。
11.【答案】(1)镐京
(2)牧野
(3)71;燕;齐;鲁;宋;晋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春秋争霸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通过认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该题答案便显而易见了。
12.【答案】(1)分封制。
(2)尚父(姜尚)。营丘(齐)。镐京
(3)周王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统治和所管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
(4)诸侯。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本题通过一则材料和一幅很形象的图片来考查分封制的内容。通过分析材料一、二,不难得出第(1)、(2)题的答案。通过仔细分析、思考材料二中的图片,可发现树的主干象征周天子,主要枝干象征从周天子那里获得分封的亲属和功臣等人。这样第(3)、(4)题结合所学内容便迎刃而解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