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9课 辛亥革命 学案(学生版 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第19课 辛亥革命 学案(学生版 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1 22:4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本单元主要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突显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同时关注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历史贡献。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维护共和: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懈斗争。
3.割据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4.气象一新:中华民国建立后,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特殊的内外环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发展机会,共和政体的建立也促使民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种种新气象。
5.时代序曲: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前期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充,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第19课 辛亥革命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唯物史观:了解辛亥革命的历程和影响,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 时空观念: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 史料实证:分析相关史料,了解三民主义的大致内容,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与特点。 历史解释:运用历史材料,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 家国情怀:感悟孙中山等革命志士在民族危难关头的爱国情怀,体会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推进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曲折性。 清末新政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背景
民族危机 1901年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末新政 目的
内容 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特点 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结果 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认识 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预备立宪 原因 革命运动高涨,为了遏制革命
过程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预备立宪成为骗局
结果 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材料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第二条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阅读上面材料,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条件
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组织基础 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政党
思想基础 纲领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
军事基础 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徐锡麟、秋瑾等组织起义,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
图解历史 三民主义
概念阐释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打击甚大,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2)预备立宪:是晚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即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宪政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导致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主题一 民心之变——辛亥革命的爆发
史料实证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第五回 求知识借新书 瞎忧愁纵谈洋货
第七回 一言不合怒绝狂徒 满口忠言正则大舅
第八回 闲品茗纵谈天足 论禁猎惊及地反
第十回 论文野旁及圆林 考工艺遍游局厂
第二十五回 穿鱼腹战船施猛力 试电气海上发奇光
第二十六回 闲挑灯主宾谈政体 驾猎车人类战飞禽
第三十五回 论竞争闲谈党派 借农桑引出军操
第三十八回 奇器发明偏谈仁术 壮游已遍拟访文明
——节选自《新石头记》(1908年)
解读 《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革命形势不断高涨,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以挽救统治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石头记》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学习西方知识、洋货输入、天足、建立近代工厂、政体党派、军操等社会新变化。
史料探究 改良派与革命派
材料 1889年,康有为率先提出建立“新中国”。梁启超1902年发表《新中国未来记》,他设想的“新中国”,曰“大中华民主国”,第一任总统罗在田为光绪皇帝。“新中国”采用立宪政体,前期为君主立宪国,到光绪让权时转为民主共和国,“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必不轻用急激剧烈手段”。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将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新国家定名为“中华共和国”,并提出具体政纲:“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与各大国平等”“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摘编自王玉玲《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和邹容对于“新中国”的设想有何不同?20世纪初,建立“新中国”的愿望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 经济基础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
组织基础 1894年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军事基础 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偶然性 有利时机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很快占领武汉三镇
1.(2022·济宁高一阶段练习)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立宪派起草立宪奏章,与革命派论战;1907年立宪派发起国会请愿运动,再次与革命派论战。武昌起义后,立宪派策动南方各省独立,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材料表明(  )
A.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B.民主革命是当时中国大势所趋
C.辛亥革命促使资产阶级的觉醒
D.立宪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2.(2022·宁波高一期末)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统一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即三民主义。以下关于三民主义的局限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反帝 ②民权主义没有依靠广大工农群众 ③在三大主义中,民生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被忽视 ④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知识点二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 起义 概况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影响
中华民 国成立 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影响 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在中国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袁世凯 窃取革 命果实 原因 外部 英国等列强的支持
手段 袁世凯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
妥协 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
结果 清朝灭亡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袁世凯继任 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
时间 1912年3月11日
内容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自由平等 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权分立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责任内阁制 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意义
图解历史 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阅读教材“历史纵横”栏目,简析四川保路运动的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2·宁德高一期中)武昌起义爆发后,江苏、安徽、广西、浙江、四川等地的立宪派或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或由立宪派出任都督;湖南、贵州的立宪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这一状况(  )
A.表明立宪派已掌控革命的领导权
B.说明共和制得到社会各界一致支持
C.反映出清政府统治在全国的崩溃
D.加快了清王朝统治覆灭的步伐
2.(2022·石家庄高一阶段练习)以下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与解读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解读
A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民族平等原则得到了法律认可
B “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之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与被选举之权利” 国家依法组建责任内阁制政府
C “全国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总揽全国政务”“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三权分立机制依法得以确立
D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知识点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 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意义 政治
经济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文化 促使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局限
败因 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误区警示 辛亥革命并未结束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著名实业家张謇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材料中张謇之所以肯定辛亥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二 政局之变与思想之变:辛亥革命与社会转型
名家论史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也并非结束于辛亥这一年。其前因与后果都有连续性与复杂性。放开历史的视距,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正、负面影响才有可能讲透。“共和国观念”在部分精英群体中确实“深入人心”,“共和”一语不仅仅是观念,它还有一整套政治架构,包括制度、机制乃至礼仪、服饰等。——摘编自章开沅《辛亥革命百年反思》
解读 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史料探究 “共和”革命
材料 辛亥革命是一场“共和”革命。它激发了国人用民族民主革命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提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课题,以及建设新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语在中国革命书刊上频繁出现,并与推翻旧政府话语相连。它的宗旨在于使将来的共和民国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国是20世纪新中国运动的巨大胜利,而20世纪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20世纪后期以来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都是辛亥革命所开创的新中国运动的发展和继续。
——摘编自刘学照《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重大推动作用。
深化拓展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辛亥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从帝国到民国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臣民到国民 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2023·北京丰台高一期末)辛亥革命期间,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女学报》《女界月报》《中国妇人小杂志》等大批妇女报刊,这些报刊常以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鼓励妇女参加革命,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主张。这说明辛亥革命(  )
A.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2.(2022·郑州高一期末)“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学习到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其根本原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中国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D.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本单元主要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突显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同时关注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历史贡献。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维护共和: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懈斗争。
3.割据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4.气象一新:中华民国建立后,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特殊的内外环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发展机会,共和政体的建立也促使民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种种新气象。
5.时代序曲: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前期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充,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第19课 辛亥革命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唯物史观:了解辛亥革命的历程和影响,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 时空观念: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 史料实证:分析相关史料,了解三民主义的大致内容,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与特点。 历史解释:运用历史材料,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 家国情怀:感悟孙中山等革命志士在民族危难关头的爱国情怀,体会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推进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曲折性。 清末新政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背景
民族危机 1901年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末新政 目的 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内容 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特点 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结果 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认识 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预备立宪 原因 革命运动高涨,为了遏制革命
过程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预备立宪成为骗局
结果 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材料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第二条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阅读上面材料,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皇权至上;浓厚的封建性;皇位世袭;臣民形式上具有自由平等权利(或法律面前自由平等)。
二、条件
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组织基础 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政党 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思想基础 纲领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 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军事基础 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徐锡麟、秋瑾等组织起义,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
图解历史 三民主义
概念阐释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打击甚大,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2)预备立宪:是晚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即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宪政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导致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主题一 民心之变——辛亥革命的爆发
史料实证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第五回 求知识借新书 瞎忧愁纵谈洋货
第七回 一言不合怒绝狂徒 满口忠言正则大舅
第八回 闲品茗纵谈天足 论禁猎惊及地反
第十回 论文野旁及圆林 考工艺遍游局厂
第二十五回 穿鱼腹战船施猛力 试电气海上发奇光
第二十六回 闲挑灯主宾谈政体 驾猎车人类战飞禽
第三十五回 论竞争闲谈党派 借农桑引出军操
第三十八回 奇器发明偏谈仁术 壮游已遍拟访文明
——节选自《新石头记》(1908年)
解读 《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革命形势不断高涨,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以挽救统治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石头记》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学习西方知识、洋货输入、天足、建立近代工厂、政体党派、军操等社会新变化。
史料探究 改良派与革命派
材料 1889年,康有为率先提出建立“新中国”。梁启超1902年发表《新中国未来记》,他设想的“新中国”,曰“大中华民主国”,第一任总统罗在田为光绪皇帝。“新中国”采用立宪政体,前期为君主立宪国,到光绪让权时转为民主共和国,“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必不轻用急激剧烈手段”。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将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新国家定名为“中华共和国”,并提出具体政纲:“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与各大国平等”“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摘编自王玉玲《清末民初“新中国”
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和邹容对于“新中国”的设想有何不同?20世纪初,建立“新中国”的愿望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不同:梁启超主张改良,经君主立宪逐步过渡到民主共和;邹容主张反清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家;邹容还提出民族独立、民主选举、保障人民权利等。
现实: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人对腐朽的清王朝彻底失望;民主、平等、自由等西方政治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 经济基础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
组织基础 1894年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军事基础 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偶然性 有利时机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很快占领武汉三镇
1.(2022·济宁高一阶段练习)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立宪派起草立宪奏章,与革命派论战;1907年立宪派发起国会请愿运动,再次与革命派论战。武昌起义后,立宪派策动南方各省独立,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材料表明(  )
A.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B.民主革命是当时中国大势所趋
C.辛亥革命促使资产阶级的觉醒
D.立宪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清末新政并未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反而让立宪派投入革命阵营,这表明民主革命在当时中国已是大势所趋,故选B;材料未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排除A;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已觉醒,排除C;立宪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D。
2.(2022·宁波高一期末)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统一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民族、民权和民生”即三民主义。以下关于三民主义的局限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反帝 ②民权主义没有依靠广大工农群众 ③在三大主义中,民生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被忽视 ④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只赋予资产阶级,忽视了民生主义这一个革命应该先行解决的、根本的问题,故①②③都是其局限,D项正确;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1924年新三民主义,是相对于三民主义的巨大进步,④不是局限性,排除A、B、C项。
知识点二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 起义 概况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影响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中华民 国成立 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影响 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在中国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袁世凯 窃取革 命果实 原因 外部 英国等列强的支持
手段 袁世凯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
妥协 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
结果 清朝灭亡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袁世凯继任 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 为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时间 1912年3月11日
内容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自由平等 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权分立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责任内阁制 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意义 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图解历史 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阅读教材“历史纵横”栏目,简析四川保路运动的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开始土崩瓦解;成为点燃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2022·宁德高一期中)武昌起义爆发后,江苏、安徽、广西、浙江、四川等地的立宪派或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或由立宪派出任都督;湖南、贵州的立宪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这一状况(  )
A.表明立宪派已掌控革命的领导权
B.说明共和制得到社会各界一致支持
C.反映出清政府统治在全国的崩溃
D.加快了清王朝统治覆灭的步伐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立宪派倒向革命,这加快了清王朝统治覆灭的步伐,D项正确;这些省区的立宪派宣布独立,说明当时立宪派倒向革命,但并未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排除A项;“说明共和制得到社会各界一致支持”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南方一些省份的状况,当时清政府还控制着北方地区,排除C项。
2.(2022·石家庄高一阶段练习)以下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与解读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解读
A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民族平等原则得到了法律认可
B “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之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与被选举之权利” 国家依法组建责任内阁制政府
C “全国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总揽全国政务”“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三权分立机制依法得以确立
D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答案 C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总揽全国政务和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目的在于使三权分立机制得以依法确立,C项正确;“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的不是民族平等原则,排除A项;“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之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与被选举之权利”强调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排除B项;仅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的规定,不足以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排除D项。
知识点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 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意义 政治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经济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文化 促使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局限 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败因 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误区警示 辛亥革命并未结束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著名实业家张謇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材料中张謇之所以肯定辛亥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实现了中国“国体之改革”。
主题二 政局之变与思想之变:辛亥革命与社会转型
名家论史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也并非结束于辛亥这一年。其前因与后果都有连续性与复杂性。放开历史的视距,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正、负面影响才有可能讲透。“共和国观念”在部分精英群体中确实“深入人心”,“共和”一语不仅仅是观念,它还有一整套政治架构,包括制度、机制乃至礼仪、服饰等。——摘编自章开沅《辛亥革命百年反思》
解读 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史料探究 “共和”革命
材料 辛亥革命是一场“共和”革命。它激发了国人用民族民主革命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提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课题,以及建设新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语在中国革命书刊上频繁出现,并与推翻旧政府话语相连。它的宗旨在于使将来的共和民国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国是20世纪新中国运动的巨大胜利,而20世纪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20世纪后期以来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都是辛亥革命所开创的新中国运动的发展和继续。
——摘编自刘学照《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重大推动作用。
提示 (1)观点: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等)。
(2)作用: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深化拓展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辛亥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从帝国到民国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臣民到国民 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2023·北京丰台高一期末)辛亥革命期间,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女学报》《女界月报》《中国妇人小杂志》等大批妇女报刊,这些报刊常以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鼓励妇女参加革命,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主张。这说明辛亥革命(  )
A.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排除B项;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主张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排除D项。
2.(2022·郑州高一期末)“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学习到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其根本原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中国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D.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最终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因此社会性质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排除B项;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以及民族危机加剧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导致的,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