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总结提升(六)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
政治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袁世凯上台,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和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北洋军阀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3)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
经济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3)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会风俗发生重大变化,近代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体现了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思想文化 (1)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汇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2)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前期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二、从不同视角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从现代化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一次影响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从整体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从文明史观看 (1)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2)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精神文明取得巨大成果。(3)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取得重大成果
从社会史观看 剪辫易服、废除跪拜礼和“老爷”“大人”等称呼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国民面貌为之一新
三、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迁
原因 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进入近代社会,西方国家把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
政府政策 (1)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近代工商业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西方民主思想 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如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这一主张得到进一步实施
表现 易服断发 (1)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新服饰走向下层民众,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移风易俗 (1)民国初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显示平等自由。(2)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丧葬礼仪传入中国
认识 (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想影响下发生的。(2)这些变化反映出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有些还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四、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
两个阶级 地主阶级 抵抗派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
三个层面 器物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
四个特点 学习内容 由学习科技、器物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学习主体 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
学习背景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深入
学习目的 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度缺陷
“因人设法、立法服从政治”。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政体。随着袁世凯实际掌握了大权。革命派试图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来预防袁世凯专制,具体则表现在变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与严格限制大总统权力两方面。但这种“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典例 (2022·洛阳高一阶段练习)下面为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的对照表。由此可知,这两部宪法的共同特点是( )
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约法》
制定者 孙中山 袁世凯
政体 总统共和制—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总统共和制
主要内容 总统在制定官制、缔结条约等方面须国务总理副署;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对参议院负责 总统在制定官制、缔结条约等方面无须征得国会同意;国务卿及各部部长对总统负责
A.民主共和 B.因人立法
C.反封建性 D.分权制衡
2.全面认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特点
政治上,呈现分裂性、松散性和无序性,但保存了民主政治形式;经济上,近代工业快速发展,人口明显增长;思想文化上,思想多元并存,文化活跃开放。总之,军阀时代充满了动荡与血腥,却孕育了国家重新统一、社会秩序重建的希望。
典例 (2022·宜春高一期末)民国初年,在推广男女同校、开办女子高等小学、女子师范学校等方面,广州都走在全国前列。岭南大学于1918年开始招收女生,是中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大学。由此可知,当时广州( )
A.成为全国性民主革命中心
B.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命运
C.已实现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D.社会的近代化转型较快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总结提升(六)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
政治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袁世凯上台,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和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北洋军阀政府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3)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
经济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3)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会风俗发生重大变化,近代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体现了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思想文化 (1)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汇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2)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前期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二、从不同视角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从现代化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一次影响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从整体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从文明史观看 (1)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2)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精神文明取得巨大成果。(3)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取得重大成果
从社会史观看 剪辫易服、废除跪拜礼和“老爷”“大人”等称呼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国民面貌为之一新
三、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迁
原因 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进入近代社会,西方国家把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
政府政策 (1)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近代工商业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西方民主思想 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如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这一主张得到进一步实施
表现 易服断发 (1)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新服饰走向下层民众,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移风易俗 (1)民国初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显示平等自由。(2)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丧葬礼仪传入中国
认识 (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想影响下发生的。(2)这些变化反映出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有些还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四、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
两个阶级 地主阶级 抵抗派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
三个层面 器物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
四个特点 学习内容 由学习科技、器物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学习主体 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
学习背景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深入
学习目的 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度缺陷
“因人设法、立法服从政治”。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政体。随着袁世凯实际掌握了大权。革命派试图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来预防袁世凯专制,具体则表现在变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与严格限制大总统权力两方面。但这种“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典例 (2022·洛阳高一阶段练习)下面为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的对照表。由此可知,这两部宪法的共同特点是( )
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约法》
制定者 孙中山 袁世凯
政体 总统共和制—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总统共和制
主要内容 总统在制定官制、缔结条约等方面须国务总理副署;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对参议院负责 总统在制定官制、缔结条约等方面无须征得国会同意;国务卿及各部部长对总统负责
A.民主共和 B.因人立法
C.反封建性 D.分权制衡
答案 B
解析 通过观察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防范袁世凯专权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约法》为适应袁世凯统治需要,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说明两部宪法具有因人立法的共同点,B项正确;《中华民国约法》并未强调民主共和,排除A项;反封建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分权制衡与《中华民国约法》的相关内容不符,排除D项。
2.全面认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特点
政治上,呈现分裂性、松散性和无序性,但保存了民主政治形式;经济上,近代工业快速发展,人口明显增长;思想文化上,思想多元并存,文化活跃开放。总之,军阀时代充满了动荡与血腥,却孕育了国家重新统一、社会秩序重建的希望。
典例 (2022·宜春高一期末)民国初年,在推广男女同校、开办女子高等小学、女子师范学校等方面,广州都走在全国前列。岭南大学于1918年开始招收女生,是中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大学。由此可知,当时广州( )
A.成为全国性民主革命中心
B.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命运
C.已实现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D.社会的近代化转型较快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出广州的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女子教育,说明当时广州的社会较为开放,社会转型更快,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教育,而不是革命,排除A项;中国女性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排除B项;当时男女社会地位并没有平等,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