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地位。 3.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客观评价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作用。 时空观念:利用地图,说明正面战场各战役的情况与敌后抗日根据地存在的价值。 史料实证: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相关资料进行辨析,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历史解释:说明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家国情怀:认识抗战的艰巨与全民族浴血奋战的悲壮,对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产生认同。 淞沪会战 三三制 百团大战 东方主战场 中共七大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英勇抗战
阶段 会战 时间 结果及影响
防御 阶段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至11月中旬 日军占领上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1937年10月-11月
1937年11月初 太原失守
徐州会战 1938年1至5月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思维点拨 正面战场战役之“最”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二、后方支援
《论持久战》 背景 武汉会战前,国内存在“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两种论调
内容
意义 驳斥了“速胜论”和“必亡论”两种错误观点,为抗战指明了正确的战略方向
向大后 方迁移 工业内迁 背景 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
表现
影响 民族工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工业结构和布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校内迁 概况 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意义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概念阐释 《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不仅批判了对于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而且对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栏目,针对“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简要概括“我之努力”的事实。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2·六盘水高一期末)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枣宜会战 D.平型关大捷
2.(2022·九江高一期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把毛泽东创作的《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由此可知《论持久战》( )
A.为全面抗战提供了方向
B.促进国共开始合作
C.是国共合作的思想典范
D.促使国共在战略上统一认识
知识点二 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 开辟抗日根据地 背景 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根据地 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陕甘宁等
战法 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打击日军
意义
沦陷区的抗战 内容 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宣传,领导工人斗争,发动群众斗争
影响 破坏日军掠夺中国资源实行“以战养战”的战略部署,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相持阶段及以后 百团 大战 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特点 八路军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
成果
皖南 事变 背景 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过程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突袭“围剿”新四军
应对 策略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根据地 建设 经济 措施
意义 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团结了地主和农民,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保证;根据地克服严重经济困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 措施
意义 加强各阶层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图解历史 国共合作形势下两大战场的抗战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对《延安颂》进行赏析。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一 中流砥柱——敌后战场的抗战
图说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
解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始终牵制着大量日本侵华兵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打乱了敌人作战的前线与后方的划分,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史料探究 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 根据地建设最根本的是民主政治建设。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是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容纳各方面的人士,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政府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施政方针,保障各抗日阶级的人权、财权,厉行廉洁政治。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采取的措施及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思想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
组织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坚决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政治领导核心
战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并武装抗日,积极展开和支援抗日活动。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和领导人民抗日武装,是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1.据记载,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数个村子的民兵经常进行联防作战——一村有事,数村支援,合力对敌。此外,民兵队伍还在配合支援正规军的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大部队的耳目喉舌和总预备队。据此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A.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
B.努力践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C.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重视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
2.“这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上述材料评价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知识点三 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背景 1941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标志
中国战场 的贡献 抗日主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配合盟国 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协助英军抗日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华民国
订立新约 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条约
阅读下面漫画,分析中国抗战的地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2·天津高一期末)1942年,日军进攻英国殖民地缅甸,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在同古战役中,戴安澜将军率领第200师阻击数倍于己的日军,鏖战12个昼夜,歼灭敌军5 000余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A.刺激了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
B.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赢得了沿海工业西迁的宝贵时间
D.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这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
A.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巨大
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知识点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 目的 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
时间 1945年4—6月
地点 延安
内容 政治报告 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思想路线
组织路线 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日本投降 背景 德国 1945年5月,无条件投降
美国 1945年8月6日和9日,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苏联 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
中国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
过程 投降诏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投降签字 9月2日,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台湾光复 1945年10月25日,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
历史意义 中流 砥柱
国际 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革命 前景
思维点拨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而非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中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阅读教材“学习拓展”栏目,思考东京审判的不足之处。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二 雪国耻,昭复兴——抗日战争的胜利
图说历史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照片《何应钦接受 油画《公元一千九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 百四十五年九月
村宁次的投降书》 九日九时·南京》
——摘自方海霞《一张抗战照片引发的历史解释》
解读 两幅图片都反映了日本政府被迫无条件投降,举行投降仪式,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照片中何应钦接受日本投降时弯腰这一举动我们应客观分析,照片只是一个被固定住的瞬间,不能完整还原历史的全貌和真相。油画中何应钦腰身板正,看似篡改了照片,其实是种艺术升华。
史料探究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大国之路的起点: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并分析抗日战争是如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从“历史解释”角度看待抗日战争的影响
打断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打断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
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的战时体制强化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
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推动南京国民政府开放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国家统一 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
经济结构与布局 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调整工业结构,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善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1.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某种程度的发展代替了外国和本国封建的压迫,不但是进步,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该报告内容( )
A.适应了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B.强调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
C.为社会主义革命指引了方向
D.批评了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2022·苏州高一期中)“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核心概念
1.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地位。 3.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客观评价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作用。 时空观念:利用地图,说明正面战场各战役的情况与敌后抗日根据地存在的价值。 史料实证: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相关资料进行辨析,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历史解释:说明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家国情怀:认识抗战的艰巨与全民族浴血奋战的悲壮,对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产生认同。 淞沪会战 三三制 百团大战 东方主战场 中共七大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英勇抗战
阶段 会战 时间 结果及影响
防御 阶段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至 11月中旬 日军占领上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1937年 10月-11月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1937年11月初 太原失守
徐州会战 1938年1至5月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中旬至10月下旬 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思维点拨 正面战场战役之“最”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二、后方支援
《论持久战》 背景 武汉会战前,国内存在“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两种论调
内容 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才能赢得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
意义 驳斥了“速胜论”和“必亡论”两种错误观点,为抗战指明了正确的战略方向
向大后 方迁移 工业内迁 背景 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
表现 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影响 民族工业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工业结构和布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校内迁 概况 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意义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概念阐释 《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不仅批判了对于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而且对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栏目,针对“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简要概括“我之努力”的事实。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坚持军事抵抗;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022·六盘水高一期末)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枣宜会战 D.平型关大捷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37年8月至11月中旬淞沪会战在上海打响,粉碎了日本“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B项正确。
2.(2022·九江高一期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把毛泽东创作的《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由此可知《论持久战》( )
A.为全面抗战提供了方向
B.促进国共开始合作
C.是国共合作的思想典范
D.促使国共在战略上统一认识
答案 D
解析 材料说明国民党认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由此可知,《论持久战》促使国共两党在战略上有了统一认识,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面抗战的方向,故A项错误;《论持久战》创作于1938年,“开始”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的思想典范,故C项错误。
知识点二 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 开辟抗日根据地 背景 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根据地 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陕甘宁等
战法 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打击日军
意义 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沦陷区的抗战 内容 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宣传,领导工人斗争,发动群众斗争
影响 破坏日军掠夺中国资源实行“以战养战”的战略部署,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相持阶段及以后 百团 大战 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特点 八路军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
成果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皖南 事变 背景 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过程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突袭“围剿”新四军
应对 策略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根据地建设 经济 措施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意义 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团结了地主和农民,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保证;根据地克服严重经济困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 措施 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意义 加强各阶层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图解历史 国共合作形势下两大战场的抗战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对《延安颂》进行赏析。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为了筑成“坚固的抗日的阵线”,广大青年怀着对革命的向往,聚集到延安。“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表达“对敌人的仇恨”;“坚固的阵线”“无数的人”表达对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主题一 中流砥柱——敌后战场的抗战
图说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
解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始终牵制着大量日本侵华兵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打乱了敌人作战的前线与后方的划分,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史料探究 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 根据地建设最根本的是民主政治建设。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是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容纳各方面的人士,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政府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施政方针,保障各抗日阶级的人权、财权,厉行廉洁政治。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采取的措施及意义。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措施:推行“三三制”;采取民主集中制;领导人经人民选举产生。
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尝试);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有利于各阶层和各阶级团结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威望,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深化拓展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思想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
组织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坚决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政治领导核心
战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并武装抗日,积极展开和支援抗日活动。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和领导人民抗日武装,是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1.据记载,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数个村子的民兵经常进行联防作战——一村有事,数村支援,合力对敌。此外,民兵队伍还在配合支援正规军的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大部队的耳目喉舌和总预备队。据此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A.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
B.努力践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C.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重视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善于发动民兵进行抗日活动,反映了其努力践行人民战争的路线,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的总后方,排除A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排除D项。
2.“这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上述材料评价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D
解析 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正确。
知识点三 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背景 1941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标志 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中国战场 的贡献 抗日主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配合盟国 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协助英军抗日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华民国
订立新约 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条约
阅读下面漫画,分析中国抗战的地位。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使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的抗战。
1.(2022·天津高一期末)1942年,日军进攻英国殖民地缅甸,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在同古战役中,戴安澜将军率领第200师阻击数倍于己的日军,鏖战12个昼夜,歼灭敌军5 000余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A.刺激了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
B.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赢得了沿海工业西迁的宝贵时间
D.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排除A项;《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排除B项;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浴血苦战,为沿海工业西迁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排除C项。
2.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这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
A.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巨大
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答案 A
解析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故A项正确。
知识点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 目的 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
时间 1945年4—6月
地点 延安
内容 政治报告 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思想路线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组织路线 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日本投降 背景 德国 1945年5月,无条件投降
美国 1945年8月6日和9日,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苏联 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
中国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
过程 投降诏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投降签字 9月2日,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台湾光复 1945年10月25日,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
历史意义 中流 砥柱 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际 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革命 前景 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思维点拨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而非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中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阅读教材“学习拓展”栏目,思考东京审判的不足之处。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没有起诉进行细菌战的日本战犯;没有追究更多甲级战犯以及日军使用生化武器的战争责任等。这为日本右翼势力至今否认侵略罪行、政府不愿认真反省战争责任埋下了祸根。
主题二 雪国耻,昭复兴——抗日战争的胜利
图说历史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照片《何应钦接受 油画《公元一千九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 百四十五年九月
村宁次的投降书》 九日九时·南京》
——摘自方海霞《一张抗战照片引发的历史解释》
解读 两幅图片都反映了日本政府被迫无条件投降,举行投降仪式,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照片中何应钦接受日本投降时弯腰这一举动我们应客观分析,照片只是一个被固定住的瞬间,不能完整还原历史的全貌和真相。油画中何应钦腰身板正,看似篡改了照片,其实是种艺术升华。
史料探究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大国之路的起点: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并分析抗日战争是如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不同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
(2)抗日战争中中国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深化拓展 从“历史解释”角度看待抗日战争的影响
打断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打断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
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的战时体制强化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
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推动南京国民政府开放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国家统一 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
经济结构 与布局 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调整工业结构,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善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1.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某种程度的发展代替了外国和本国封建的压迫,不但是进步,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该报告内容( )
A.适应了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B.强调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
C.为社会主义革命指引了方向
D.批评了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答案 A
解析 毛泽东一方面坚持反帝反封建,一方面强调发展“资本主义”,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A正确。
2.(2022·苏州高一期中)“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童谣肯定了全国军民在抗战胜利中的作用,即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全民族抗战,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海外华侨、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排除A、C项;正面战场的抵抗是全民族抗战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