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2 00:39:01

文档简介

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 2023-2024 学年暑期开学阶段性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说明:1.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 6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翻开语文课本,开启了一段文学之旅。我们在民俗画卷中,跟随着刘成章的脚步,观看让人
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表演,当震撼人心的鼓声戛.然而止时,我们耳畔仍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在科学小品文中,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与② 的昆虫迎接风雪载途的冬天;
在游记散文中,吟咏人文胜迹,在勃朗峰拾级而上,看白云缭绕、轻歌① 舞……我们相约语文,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
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gá 慢 B.gā 漫 C.jiá 曼 D.jiā 蔓
2.(2分)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摩肩接踵 B.销声匿迹 C.纷至沓来 D.不期而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荷的内在生命力让人惊叹。她除了靠阳光、雨露、土壤等外部条件的滋养,更是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在一天天茁壮成长( )你看那小荷尖尖,破土而出,哪怕风吹雨淋日头晒,转眼间绿叶便硕大如盘。 反观如今一些孩子,长辈百般呵护,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力正好被削弱了。
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反而被削弱了。
结果如愿以偿,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力正好被削弱了。C.结果如愿以偿,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反而没被削弱了。D.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力正好没被削弱了。
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荷的一生,佐证不了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辩证法。
荷的一生,佐证了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辩证法。
荷的一生,佐证了外因是根本、内因是条件的辩证法。D.荷的一生,佐证不了外因是根本、内因是条件的辩证法。
6.(2分)近期,南昌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城市文明程度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列是南昌二十八中“金话筒”社团学生调查过程遇到的现象,你认为语言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
某超市的电梯口张贴了一张宣传标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看到周围没人,小明对朋友说:“把垃圾扔到绿化带里,拿在手上麻烦。”
爸爸载着小明骑电动车回家,因没有戴头盔被交警拦住,小明生气地说:“马上就到家了,还能出事吗?”
一个中学生骑车看到红灯马上要亮了想闯过去,被志愿者制止后说:“谢谢你的提醒, 刚才有点着急,下次一定注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 6 小题,2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7-8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
[注]①挂席:扬帆。②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③东林精舍:即东林寺,慧远创建。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全诗主要写诗人“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
颈联写作者曾经读过慧远禅师的传记,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
尾联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描写,其中“日暮”点明闻钟的时刻,“闻钟”又渲染“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意境。
本诗前两联重在抒情,略带叙事,色彩淡素,落笔空灵;后两联以情带景,可谓寓情于景。
简析颔联中“始”字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 9-11 小题。(10 分)
(一)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崇祯三年冬,擢御史;七年春,擢山 西提学佥事;十二年,移淮阳。时中朝皆疑继咸、左良玉同反。继咸已为郝效忠绐①赴其军。将及.湖口,而郝效忠降于清,遂执继咸北去,馆内院。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选 自《明史·袁继咸传》)
(二)杨鼎乡试首荐,闻.南京祭酒陈敬宗学行,乃求入南监②卒业。不携一僮,攻苦力学,
躬自执爨③,恬如也。敬宗试其文,察其行,叹曰:“闭户端居,甘人所苦,虽箪瓢不是过也。”
亟称.其贤。有郡守欲妻以女,鼎以不告父母辞。乃托鼎同乡兵部尚书徐琦与敬宗言曰:“鼎清贫,而彼富裕,父母闻之,于心必安。”敬宗亦劝鼎从之,鼎对曰:“原宪④虽贫,于道则富,猗顿⑤虽 富,于道则贫,鼎也敢贪富乎哉!”敬宗益羡其操。(选自《玉堂丛语》)
[注]①绐 dài:欺骗。②南监:指南京国子监。③爨(cuàn):炉灶。④原宪:孔子弟子,一生安贫乐道。⑤猗顿:战国初年著名商人。
9.(3 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及( ) (2)闻( ) (3)称( ) 10.(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中朝皆疑继咸、左良玉同反。
鼎清贫,而彼富裕,父母闻之,于心必安。
11.(3 分)与人辩论何谓大丈夫时,甲同学想用上面两则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你认为是否恰当?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三)默写(6 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
华夏先民吟唱从《诗经》中传来,古朴纯净的恋歌从《关雎》里飞出,吟咏着人类文明的春天。《关睢》开篇的比兴之句是“ , ”。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 , ”描绘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时所见的壮丽景象。
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两句诗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小题。(8 分)
桃花源记汪曾祺
①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②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有桃花源。不过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这一个应该有优先权。这个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桃源旧属武陵。而且这里有一条小溪,直通沅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这样说的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③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 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jiào,野蒜)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 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 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 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 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 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
《都城纪胜·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粱录·茶肆》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
④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 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楹联颇多, 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⑤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 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
“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 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 “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番,这才满意。
⑥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 拱顶,无梁柱,云是明代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竹子这个东西, 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 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点棱。 但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方竹不
同,——那是真正“的角四方”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趴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 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⑦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斫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 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⑧晚饭后,管理处的同志摆出了纸墨笔砚,请求写几个字,把上午吃擂茶时想出的四句诗写给了他们:
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令花。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
⑨作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选自《湘行二记》,有删改)
13.(3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其游踪是:下车吃擂茶——看桃花观——钻秦人洞——观赏方竹亭。
作为同题散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虚幻的,而本文所写的桃花源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
文章结尾说“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对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提出委婉批评。D.“无怀氏之民的风度”在文中是淳朴自由、随意自然、率性而为,不受外物束缚的意思。
14.(2 分)“真是太天真了”一句,在文中两次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5.(3 分)结合材料,从选材这个角度对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汪曾祺的散文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
——张延国《古今<桃花源记><岳阳楼记>之比较——兼及汪曾祺散文的意义和限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7 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材料一】C919 大飞机是我国按照世界先进标准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为什么取名C919 它的全称是“COMAC919”(飞机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C”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第一个“9”,寓意经久不衰,持久耐用;“19” 则代表最大载客量为 190 座,合起来就代表着中国一款持久耐用的 190 座民用客机。从 1970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 2017 年C919 首飞成功,历经 47个春秋,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终于成真。
飞机设计有多难?研制飞机,就犹如谱写一首自已的歌。C919 并非循着前人的曲子填词,而是重新根据需求创作新曲。2008 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后,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机体制造, C919 走过了 7个年头。2000 多份机翼图纸,机头、机身、机翼、翼吊发动机等一体化设计,近200 项专利申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 C919,全部设计均由中国人自己的团队自主完成。
研制大飞机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标志性工程,也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标志。 C919 大飞机的研制意义,不仅仅是飞机本身,它还可以带动材料、装备制造、电子系统、信息等 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现在,C919 大飞机的研制不但使我国大型客机技术创新化系逐步形成、还吸引和带动了多所高等院校和多家企业参与大型客机项目研制。研制工程涉及 5 个大类、20 个专业、6000 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了我国技术、材料的群体性突破。
C919 有何骄人之处?与同类型飞机相比,它在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方面优势突出。它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设计,确保了安全性;与同类型 150座级飞机相比,经济性能更好;因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系统,产生的尾气和噪声,比现有飞机要低 50%以上;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气动阻力比同类型飞机小。
【材料二】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 5月14日6时52分,编号为B-00IJ的C919大飞机从
上海浦东机场第4 跑道起飞,于 9 时 54分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 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
记者从中国商飞公司了解到,在 3 小时 2 分钟的飞行中,试飞员与试飞工程师协调配合, 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飞机状态及性能良好。目前,C919 大飞机试飞取证和交付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自 2019 年起,6 架C919 在上海等地进行飞行试验。2020 年 11 月,C919 获型号检查核准书,全面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2021 年 3 月 1 日,东航与中国商飞在上海签署C919 采购合同,首批引进 5 架。
下列对【材料一】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C919 大飞机取名时,其中的“9”都寓意经久不衰、持久耐用。B.C919 大飞机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机体制造,历时 47 年。C.C919 大飞机的研制,带动了我国技术、材料的群体性突破。D.C919 大飞机产生的尾气和噪声比现有飞机要高一半以上。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主要介绍的是C919大型客机。 B.材料一通篇采用时间顺序进行介绍说明。
C.材料二第一行黑体字部分称为“电头”。 D.材料二时间、地点、事件等叙述得准确精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16 分)
抹不去的乡愁
丁玲
①说起乡愁,就不能不说起小时候。
②因为穷,我很小就开始帮母亲干家务。那时候没有煤,烧的是麦草,拉风箱是每天必须要干的,姐姐身体弱,弟弟小,拉风箱自然就落到我头上,一只手拉不动,就两只手抱着拉,要是风箱收拾得不利落还得使劲拉,一顿饭下来,胳膊又酸又疼,还不敢吱声,因为母亲脾气不好。也是因为穷,父亲为了能让我们都吃饱肚子,每次磨面的时候都会多磨几遍, 然后把前磨三遍的白面收起来,剩下的黑面收在一起,母亲做饭时半碗白面加一碗黑面和成硬面,用擀面杖擀成案板大的一张,切成面条,等锅里的洋芋煮烂的时候下进去,一年四季洋芋煮面条是吃得最多的。可那个年代也只有洋芋可以养活人,于是洋芋鱼鱼、洋芋饼子、洋芋饺子、烧洋芋、烤洋芋……母亲变着法儿给我们做洋芋吃,才让我们在那个贫穷的年代
里不至于挨饿。
③还是因为穷,我要干许多活,养猪,放羊,割草,拔芨芨草,割麦子,打场……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活。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姐弟俩养一头猪,而我一人养一头,回去的时候还要捎带割一筐猪草。那时候的庄稼收完后是不犁地的,麦茬地便成了放羊的好地方。每天天不亮就被母亲叫醒的我,赶着羊群深一脚浅一脚地到了麦茬地里。那个时候鞋子早就被露水打湿了,好不容易等到太阳出来,我找个不长草的田埂学着父亲的样子点上一堆柴火,坐在火堆旁边烤火边烤鞋子,一会儿工夫湿透的鞋子就开始冒热气。这时的脚是最难受的,我于是干脆把鞋子脱掉放在火堆旁烤,两只手抱着脚捂着,要捂好长时间脚上才会有知觉。等到鞋烤干了,脚也捂热了,羊也吃饱了。
④这时还要去拔田埂上已经长饱的芨芨草,拔芨芨草可是个技术活,拔不好芨芨草会把手割破,为了回去少挨骂,我想尽了办法,终于找到了一个小窍门,从芨芨草的最靠近根部的地方下手,两只手上都要把劲用饱,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斜着拔,这样不但快,而且芨芨草还不断。每天羊群回家的时候,我拔的芨芨草总是最多,看着别的孩子羡慕的眼神,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⑤人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为了能吃饱肚子,我们只能听父母的话不停地干活,那些受过的 苦,受过的罪,在当时都不算什么,甚至根本没当回事。那么苦的日子,我们照样能活得很开心, 三五个伙伴,夏天抓石子,跳方格,捉迷藏,偷偷去河坝里洗澡。冬天踢键子,玩鸡毛信,木头 传电,打尜尜……还有很多能说出来用字却没法打出来的游戏活动。
⑥从学校到回去的半路上有一个大坡,这个坡在冬天便成了我们的滑雪场。滑雪是个考验人 胆量的游戏,通常是有几个胆大的孩子领头才能玩的。最前面的孩子双脚并拢先蹲下,后面的孩 子也蹲下抱住前面的孩子的腰,以此类推越多越好。一切准备就绪后,站在边上看热闹的孩子用 力往前一推,随着惯性抱在一起的孩子们尖叫着往坡底滑去,越滑越快,越快越危险,遇上弯道, 后面没抱紧的孩子就会被甩出去,剩下的继续尖叫着往下滑,领头的孩子要反应敏捷,身体灵活, 这样才能安全到达坡底,但等到坡底的时候十有八九都是人仰马翻的结果。有的孩子裤子扯破了, 有些孩子一头扎进雪堆里满头满脸都是雪,鼻涕,眼泪,哭着笑着,手冻红了无所谓,脚冻疼了 也不管。所有的这些童年旧事,几十年后依旧在脑子里记着,记着记着便成了乡愁,浓浓的乡愁 啊!
⑦人就是这样,身边那么多人,记住的多是小时候的玩伴;每天那么多事,记住的总是那些童年旧事;顿顿那么多好吃的,难忘的却是小时候母亲做过的粗茶淡饭。
⑧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等长大后却发现:那些沟沟坎坎,低矮破旧的老屋,屋后的那棵大沙枣树,村口的涝坝、老仓库,新沟沿上的河白杨、芨芨草,都成了记忆深处永远也抹不去的乡愁。(选文有删改)
18.(3分)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章写的是作者的童年经历,有小时候母亲做的饭,有玩抓石子、捉迷藏等童年游戏,娓娓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自己擅长拔芨芨草,引来了别的孩子羡慕的眼神,心里感到高兴和自豪,这体现了“我”的虚荣心特别强,争强好胜。
有关“冬天滑雪”的场面描写充满童真趣味,让读者印象深刻,这得力于作者生动的叙述和画面感、镜头感的营造。
文章以“乡愁”为线索,选取真实而平常的生活片段,叙述转换自然,给人一种如水般舒缓、流畅的美感。
19.(6 分)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简要概括文中所写的四件事(请在横线上填上另外三件事)
(1)
(2) ”找到了拔芨芨草的小窍门,每天拔的芨芨草最多。
(3)
20.(4 分)文章开头言及“说起乡愁,就不能不说起小时候”,第五段开头却说“小时候是没有乡愁的”。这样表述是否前后矛盾?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1.(3 分)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10 分)
22.(3分)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题目中的“红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昆虫记》是一部十卷本科普巨著,体现了作者敬畏生命的情怀,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经典常谈》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达雅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3.(3 分)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似乎与经典作品产生了隔膜,你身边的很多同学没有耐心,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读经典。请你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劝说他们。
24.(4 分)阅读不同体裁的名著,要抓住不同的阅读重点。《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文学,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这两本书中选择一本,向同学们介绍所选作品的阅读重点。
五、写作(50 分)
25.读懂文学名著,会让我们收获颇丰;读懂身边的同学、亲人,会让我们感慨良深;读懂春夏秋冬、山川自然,会让我们产生别样的体悟。人生百态,宇宙万物,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读懂。
请以《读懂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不少于 600 字;(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暑期开学阶段性测试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
命题人:邓小鹃审题人:吴韵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C
2.B【解析】B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
踪。A项“摩肩接踵”指人多,拥挤;C项“纷至沓来”指连续不断地到来,D项“不期而至”
指没有预料地到来,这三项此处使用不当。
3.A【解析】“适得其反”指恰恰得到与愿望相反的结果,“如愿以偿”指像所希望的那样
得到满足,指愿望得到满足。根据语境,用“适得其反”恰当,“如愿以偿”与前后语意矛
盾。
4.D【解析】这句话已经表述清楚,述说完整,用句号最合适。
5.B【解析】根据“她除了靠阳光、雨露、土壤等外部条件的滋养,更是靠自己顽强的生命
力在一天天茁壮成长。你看那小荷尖尖,破土而出,哪怕风吹雨淋日头晒,转眼间绿叶便硕
大如盘”可知,横线前面解释了荷主要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一天天茁壮成长,强调了内因的
主要作用,同时也需要外部条件的帮助。横线后面举了反面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在孩子的
成长中“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观点。故选B。
6D【解析】A项“伸手必被捉”太直白、生硬;B项不符合文明行为;C项小明不对在先,
还生气的态度发出不合理的质疑。故选D。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4分
7.(2分)D【解析】D.“本诗前两联重在抒情”表述有误。首联“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意思是写船行了很远的距离,但一座名山也没有见到,额联“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山”意
思是写诗人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从首联到额联,由船行很远到泊舟
浔阳。所以,前两联重在叙述。
8.(2分)“始”字自然写出了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1分)在千里江面上扬帆而下,一路
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那秀拔的庐山忽然出现在眼前,诗人有相见恨晚之感。(1
分)
(二)10分
9.(3分)①.到②.听说③.称赞
10.(4分)(1)当时朝廷内部都怀疑袁继咸和左良玉一起造反了。
(2)杨鼎他很清贫,太守家却很富裕,杨鼎的父母得知此事,一定会安心的。
11.(3分)恰当。杨鼎坚守清贫,不贪慕富贵,可以论证“贫贱不能移”;袁继咸被骗去郝
效忠部队,郝效忠投降清朝,软禁威逼他投降清朝,他也不屈服,可以论证“威武不能屈”。
(三)6分
12.(6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8分
13.(3分)C.“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不是对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提出委婉
的批评,而是突出其“无怀氏之民的风度”,表现出武陵人淳朴自由、随意自然、不过分追
求功利的生活态度;故选C。
14.(2分)这两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他们委婉的批评。(1分)先有《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