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023年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煤燃烧后大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B. C. D. 可吸入颗粒物
2. 空心菜是您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刚炒熟的空心菜嫩、绿、清香多汁,令您垂涎欲滴.而端上桌一两分钟颜色就逐渐变黑,这可能是与空气中的有关.( )
A. 氮气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3.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食物的腐烂 D. 有机肥的腐熟
4.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B. 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C.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5. 薯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氧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6.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C.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D.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7.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为节约化石燃料,研究开发氢能源
B. 为节约和环保,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C. 为保持校园整洁,将散落树叶焚烧
D. 为解决短距离出行困难,“共享单车”投入使用
8.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减小 B. 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
C.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会改变 D. 使用催化剂能增加产物质量
9.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空气氧气 B. 沸点:氧气氮气
C. 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 D. 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人体呼出气体
10. 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的选择、气体的检验和相关性质研究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装置 B. 收集装置
C. 氧气的“验满” D. 铁丝的燃烧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D.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2. 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D. 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13.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装满水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 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4.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混合物 B. 空气中氧气与氮气体积比约为: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16. 甲乙两同学用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甲同学的方案是“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乙同学的方案是“把过氧化氢溶液逐渐滴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则关于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中的实验现象完全相同
B.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中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C. 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中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D. 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得到的氧气质量大于乙同学
17.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有害气体 量筒中水:使装置快速冷却至室温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A. B. C. D.
18.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生成固态的
C. 装置内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和稀有气体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B.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不能燃烧
C.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20. 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21. 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写序号.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稀有气体
约占空气体积的,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的是______.
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燃料燃烧也离不开的气体是______.
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也有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的是______.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是______.
22. 在下列物质中:洁净的空气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 液氧 河水 冰水混合物 蒸馏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_ .
2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洗衣粉中加入了一种物质叫做“酶”,查阅资料得知“酶”可以加快污渍的分解,使衣服洗得更干净,那么“酶”在洗衣服时起 ______ 作用;擦窗时,萌萌在玻璃上哈气会发现玻璃上有 ______ 出现,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______ ;萌萌在做饭时发现烧菜用的锅是铁做的,这是利用了铁的 ______ 性;萌萌发现购买很久的苹果开始腐烂,说明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 ______ 性。
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______ 。
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______ 。
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______ 。
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______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______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______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8.0分)
24.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导致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 。
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 ______ 所经历的时间。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而不是其原因是 ______ 。
2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______ ,仪器的名称 ______ 。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有如下操作步骤: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______ 。
选用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______ 写一点即可若实验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是 ______ 。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则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装置收集气体的优点是 ______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______ 端通入填“”或“”。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水将仪器液封,再在短导管处连接针筒。当推针筒时会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若要制取甲烷,其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 ______ 填字母,下同,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 ______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催化 水雾 多 导热 氧化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硫氧气二氧化硫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24. 红磷燃烧放热,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大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装置冷却至室温 进入装置内的水的体积为消耗的氧气
25. 长颈漏斗 集气瓶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就收集 试管口没有棉花团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 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或或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