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09 09:54:5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15年5月4日新疆阿克陶县的牧民土尔达力 艾克热木放牧归来后,发现自己的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冰山,附近的草场也全部被山石掩埋.原来这里发生了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冰川移动发生后,原先的小盆地被冰川填埋,形成了巨大的冰山,当地的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冰川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阿克陶县地貌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冰川移动 C.填海造陆 D.地壳运动
3.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下列地理事件或理论最能体现上述探索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北斗导航卫星
4.下列可以证明“非洲和南美洲以前连在一起”的证据包括(  )
①古生物化石 ②现代自然带的分布 ③地层构造 ④地形地貌的相似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下列图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6.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
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板块①是欧亚(亚欧)板块 B.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C.板块③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 D.板块④是南极洲板块
7.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
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9.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10.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脉会消失 B.②山脉会消失
C.红海会缩小 D.地中海会缩小
11.下列地点中,最可能发现活火山的是(  )
A.河流的发源地 B.板块交界处
C.海洋深处 D.陆地与海洋交界处
1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1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C.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
14.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此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
A.雪崩 大雪 崩塌 B.暴雨 洪涝 滑坡
C.崩塌 滑坡 雪崩 D.干旱 雪崩 滑坡
1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
②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③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
④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6.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提出了“   ”。
17.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组成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
   大板块组成,且板块与板块都处在不断的   之中。
18.一般说来,各板块内部比较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   ,容易引发   。
19.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20.世界的两大山系:南北美洲西部的   山系;亚欧大陆的   山系。
三、综合题
21.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   大板块。它们是: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   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   现象。
(3)板块与板块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和   。
22.读火山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字母A(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和B(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和填注在图相应的位置上。
(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的接触地带。
(3)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
(4)我国处在   板块、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在的板块是   板块,②所在的板块是   板块。
(2)图中所示的山脉是   ,根据板块构造原理,图中山脉的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24.读“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2013年11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该地多火山的原因是   。
(4)读图可知,红海面积会不断   ,其原因是   。
25.读甲、乙、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美洲板块主要包括   洲和   洲的陆地。
(2)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从海陆变迁的角度看,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山脉的形成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   。
(3)缅甸多地震,从火山地震分布来看,缅甸位于   火山、地震带。
(4)日本多地震是因为   。
(5)地震能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图片属于地震引起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海洋变成陆地;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而成为现在的山脉,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昼夜的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原始人类活动的遗迹,都与海陆变迁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实例,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广大山区,曾经被巨厚的冰川所覆盖。当冰川向前运动时,剧烈刨蚀地面;消融时,又把搬运来的泥沙、石块等在地面上堆积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冰川地形。题干中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冰川移动发生后,原先的小盆地被冰川填埋,形成了巨大的冰山,当地的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海陆变迁的有关问题,要理解记忆。
3.【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魏格纳从地图观察大西洋两岸凹凸吻合,由此猜测这里很早以前曾经连在一起,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并实地考察,寻找证据加以印证,最能体现“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的探索过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过程,理解答题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古老地层相似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图中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③④①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读图解答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读图分析可知:①是欧亚板块(亚欧板块),故A正确;②是非洲板块,故B正确;③是印度洋板块,其中几乎全部在海洋上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故C错误;④是南极洲板块,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板块分布,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读图可知:甲、丙、丁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乙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属于基础题。
8.【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大陆轮廓判断出澳大利亚大陆,然后,根据其所属的板块确定。
【点评】本题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板块的构成。
9.【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读图可以看出,板块相对运动导致边界出现隆起,由此推断板块边界处出现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10.【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读图可知,①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该山脉处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山脉将会不断增高,故A错误;②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山脉不断增高,故B错误;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张裂拉伸,红海面积将会不断扩大,故C错误;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将会不断缩小,最后消失,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学生理解并读图解答。
11.【答案】B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
12.【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
故选A
【点评】观察世界上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太平洋板块的位置。
13.【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
【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C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次生地质灾害的理解。
15.【答案】A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不要惊慌,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然后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因为尿液可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当发生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魏格纳从地图观察大西洋两岸凹凸吻合,由此猜测这里很早以前曾经连在一起,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并实地考察,寻找证据加以印证。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属于基础题。
17.【答案】六;运动变化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组成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且板块与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基本理论。
18.【答案】稳定;活跃;火山和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一般说来,各板块内部比较完整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引发火山和地震。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基本理论。
19.【答案】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点评】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属于基础题。
20.【答案】科迪勒拉;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张裂,有的地方受到挤压。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等。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太平洋沿岸自北向南纵贯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点评】本题考查两大山系的名称,读图记忆即可。
21.【答案】(1)六;亚欧;非洲;印度洋;太平洋;美洲;南极洲
(2)运动;漂移
(3)交界;火山;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的发生。(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它们是:A 亚欧 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 南极洲板块;(2)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3)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属于基础题。
22.【答案】(1)
(2)亚欧;美洲;南极洲;印度洋
(3)非洲;印度洋
(4)亚欧;太平洋;印度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的发生。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1)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周围,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山及其附近地区;(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接触地带;(3)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4)我国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带的主要分布及原因,属于基础题。
23.【答案】(1)南极洲;美洲
(2)安第斯山;可能升高;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了挤压运动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①是南极洲板块,②是美洲板块;(2)图中所示的山脉是安第斯山,根据板块构造原理,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了挤压运动,因此山脉的变化趋势是可能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
24.【答案】(1)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
(2)亚欧;印度洋
(3)意大利西西里岛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扩张;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2)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3)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带,其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从图中可看出意大利西西里岛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4)读图可知,红海的不断扩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造成的。
【点评】该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不难判定,属于基础题。
25.【答案】(1)北美;南美
(2)海洋变成陆地;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3)地中海——喜马拉雅
(4)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5)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甲图中美洲板块主要包括北美洲和 南美洲的陆地;(2)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从海陆变迁的角度看,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变成陆地,山脉的形成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而成;(3)缅甸多地震,从火山地震分布来看,缅甸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4)日本多地震是因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5)地震能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图片属于地震引起的是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及其示图,结合图理解掌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海洋变成陆地;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而成为现在的山脉,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昼夜的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原始人类活动的遗迹,都与海陆变迁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实例,理解解答即可。
2.2015年5月4日新疆阿克陶县的牧民土尔达力 艾克热木放牧归来后,发现自己的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冰山,附近的草场也全部被山石掩埋.原来这里发生了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冰川移动发生后,原先的小盆地被冰川填埋,形成了巨大的冰山,当地的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冰川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阿克陶县地貌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冰川移动 C.填海造陆 D.地壳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广大山区,曾经被巨厚的冰川所覆盖。当冰川向前运动时,剧烈刨蚀地面;消融时,又把搬运来的泥沙、石块等在地面上堆积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冰川地形。题干中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冰川移动发生后,原先的小盆地被冰川填埋,形成了巨大的冰山,当地的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海陆变迁的有关问题,要理解记忆。
3.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下列地理事件或理论最能体现上述探索过程的是(  )
A.斯科特南极探险 B.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中国发射北斗导航卫星
【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魏格纳从地图观察大西洋两岸凹凸吻合,由此猜测这里很早以前曾经连在一起,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并实地考察,寻找证据加以印证,最能体现“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的探索过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过程,理解答题即可。
4.下列可以证明“非洲和南美洲以前连在一起”的证据包括(  )
①古生物化石 ②现代自然带的分布 ③地层构造 ④地形地貌的相似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古老地层相似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5.下列图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图中按照大陆漂移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③④①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读图解答即可。
6.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
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板块①是欧亚(亚欧)板块 B.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C.板块③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 D.板块④是南极洲板块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读图分析可知:①是欧亚板块(亚欧板块),故A正确;②是非洲板块,故B正确;③是印度洋板块,其中几乎全部在海洋上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故C错误;④是南极洲板块,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板块分布,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即可。
7.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回答:
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读图可知:甲、丙、丁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乙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属于基础题。
8.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大陆轮廓判断出澳大利亚大陆,然后,根据其所属的板块确定。
【点评】本题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板块的构成。
9.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读图可以看出,板块相对运动导致边界出现隆起,由此推断板块边界处出现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10.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脉会消失 B.②山脉会消失
C.红海会缩小 D.地中海会缩小
【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读图可知,①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该山脉处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山脉将会不断增高,故A错误;②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山脉不断增高,故B错误;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张裂拉伸,红海面积将会不断扩大,故C错误;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将会不断缩小,最后消失,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学生理解并读图解答。
11.下列地点中,最可能发现活火山的是(  )
A.河流的发源地 B.板块交界处
C.海洋深处 D.陆地与海洋交界处
【答案】B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
1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
故选A
【点评】观察世界上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太平洋板块的位置。
1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C.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
【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14.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此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
A.雪崩 大雪 崩塌 B.暴雨 洪涝 滑坡
C.崩塌 滑坡 雪崩 D.干旱 雪崩 滑坡
【答案】C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次生地质灾害的理解。
1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读图回答:
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
②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③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
④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不要惊慌,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然后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因为尿液可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当发生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16.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提出了“   ”。
【答案】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魏格纳从地图观察大西洋两岸凹凸吻合,由此猜测这里很早以前曾经连在一起,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并实地考察,寻找证据加以印证。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属于基础题。
17.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组成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
   大板块组成,且板块与板块都处在不断的   之中。
【答案】六;运动变化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组成地球的坚硬岩石表层,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且板块与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基本理论。
18.一般说来,各板块内部比较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   ,容易引发   。
【答案】稳定;活跃;火山和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一般说来,各板块内部比较完整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引发火山和地震。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基本理论。
19.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答案】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点评】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属于基础题。
20.世界的两大山系:南北美洲西部的   山系;亚欧大陆的   山系。
【答案】科迪勒拉;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张裂,有的地方受到挤压。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等。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太平洋沿岸自北向南纵贯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点评】本题考查两大山系的名称,读图记忆即可。
三、综合题
21.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   大板块。它们是: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   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   现象。
(3)板块与板块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和   。
【答案】(1)六;亚欧;非洲;印度洋;太平洋;美洲;南极洲
(2)运动;漂移
(3)交界;火山;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的发生。(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它们是:A 亚欧 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 南极洲板块;(2)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3)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属于基础题。
22.读火山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字母A(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和B(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和填注在图相应的位置上。
(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的接触地带。
(3)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
(4)我国处在   板块、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
【答案】(1)
(2)亚欧;美洲;南极洲;印度洋
(3)非洲;印度洋
(4)亚欧;太平洋;印度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的发生。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1)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周围,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山及其附近地区;(2)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接触地带;(3)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4)我国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因而是一个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带的主要分布及原因,属于基础题。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在的板块是   板块,②所在的板块是   板块。
(2)图中所示的山脉是   ,根据板块构造原理,图中山脉的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答案】(1)南极洲;美洲
(2)安第斯山;可能升高;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了挤压运动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①是南极洲板块,②是美洲板块;(2)图中所示的山脉是安第斯山,根据板块构造原理,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了挤压运动,因此山脉的变化趋势是可能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
24.读“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2013年11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该地多火山的原因是   。
(4)读图可知,红海面积会不断   ,其原因是   。
【答案】(1)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
(2)亚欧;印度洋
(3)意大利西西里岛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扩张;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2)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3)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带,其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从图中可看出意大利西西里岛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4)读图可知,红海的不断扩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造成的。
【点评】该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不难判定,属于基础题。
25.读甲、乙、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美洲板块主要包括   洲和   洲的陆地。
(2)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从海陆变迁的角度看,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山脉的形成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   。
(3)缅甸多地震,从火山地震分布来看,缅甸位于   火山、地震带。
(4)日本多地震是因为   。
(5)地震能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图片属于地震引起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北美;南美
(2)海洋变成陆地;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3)地中海——喜马拉雅
(4)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5)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甲图中美洲板块主要包括北美洲和 南美洲的陆地;(2)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从海陆变迁的角度看,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变成陆地,山脉的形成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而成;(3)缅甸多地震,从火山地震分布来看,缅甸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4)日本多地震是因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5)地震能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图片属于地震引起的是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及其示图,结合图理解掌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