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检测练
一、选择题
1.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原因是( )
A.千沟万壑 B.河道纵横 C.地表崎岖 D.沼泽遍布
【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这使得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
【点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特点。
2.2014年9月23日,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准成为世界级地质公园。园区内自然生态结构复杂,自然景观古朴原始,科学研究价值很高。下图中序号表示昆仑山脉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线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分界线是东西走向的昆仑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线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3.读下图,从上海出发沿甲、乙、丙、丁哪条路线考察,可以印证图中的“地形剖面示意”(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丙经过第一、二、三级阶梯,能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4.读下图,沿乙路线考察不可能到达(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沿乙路线向西北不可能到达东北平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5.读下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有利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发展海洋事业与地势西高东低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带来的影响。
6.读省区轮廓图,关于图中山脉(粗实线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B.乙图中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C.丙图中的山脉既是省区界线,也是高原和盆地的界线
D.丁图中的山脉被长江深切成峡谷,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甲图所示省区为吉林省,图中山脉为长白山;乙图所示省区为福建省,图中山脉为武夷山,在第三级阶梯上;丙图所示省区为山西省,图中山脉为太行山,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丁图所示省区为湖北省,图中山脉为巫山,长江深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省区及山脉。
7.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其原因正确的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人烟稀少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因素影响,地势高气温低。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 )
A.东多西少 B.南丰北缺
C.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D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9.不同干湿状况的地区植被类型差异很大,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
【答案】B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是:湿润地区——森林;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草原;干旱地区——荒漠。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植被类型分布与干湿地区的关系。
10.对图中区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第二级阶梯 B.乙区域气候干旱
C.丙区域是水田农业 D.丁区域位于四川盆地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丙区域位于济南附近,属于华北平原,这里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区域的特征。
11.下列诗句中的地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的是西北季风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降低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变化现象的描述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国西部多山地,东部临海,西高东低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夏季多吹东南风。
【点评】本题借助古诗考查相关知识。
12.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气候相关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注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根据夏季风的影响,而不是冬季风;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而不是一点不受影响。
13.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B.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C.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 D.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塔里木河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点评】本题对比考查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方法技巧】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在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在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时,应注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1)水位:河流水位的高低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决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主要受气温年变化特点的影响。(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的大小与变化跟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特点有密切关系。(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气候的干湿状况,以及植被的覆盖情况。(4)结冰期:与流域内冬季寒冷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有关。(5)汛期:由流域内雨季的长短或气温的高低变化决定。(6)水能:深受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量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
14.下列对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是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②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C.③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D.④河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①河是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②河是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水量小,航运价值不大;③河是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上游水能资源丰富;④河是珠江,水量丰富,仅次于长江,注入南海。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特征。
15.下列关于长江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B.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良好,没有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
C.长江治理投资大,航道长期管理良好,水位变化不大,内河运输居世界第一位
D.长江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湖面开阔,容纳洪水能力强,生态环境良好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富,上中游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治理投资大,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内河运输居我国第一位,而不是居世界第一位。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中下游地区大规模的人工围垦,使得洞庭湖等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旱涝灾害频繁。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16.以下关于长江沿岸开发利用与保护方式较合理的是( )
A.上游——伐林垦草种粮 B.中游——填湖造地建房
C.下游——建坝截流发电 D.沿江——穿山越省旅游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很大,水能丰富,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大力发展水电业;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河网密布,适宜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养殖业;沿线地区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适宜发展旅游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各河段的开发利用情况。
17.2014年12月10日左右黄河宁夏段出现凌汛,封河出现在2015年1月上旬。此次凌汛出现的河段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对照黄河干流图中的数字①~④位置和黄河流经的主要省区图可知,数字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发生凌汛河段的位置。
18.下列有关黄河与长江的共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②均流入东海
③都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④下游都出现“地上河”
⑤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都自西向东流经我国三级阶梯。不同点是黄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水流减慢,泥沙沉积,河床不断抬高,人们加固大堤,形成地上河。长江荆江河段,地势低洼,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共同特征。
19.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下列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①③⑤属于气象灾害,②④属于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类、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20.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与其他地区相比,d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d地区位于云南省,地处山区,且位于季风区,极易发生泥石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类、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21.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兴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管道和大亚湾核电站是对能源的开发利用,与防灾减灾无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类、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二、非选择题
22.读中国地形局部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填数码代号),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 ,被称为“ ”,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 。
(2)③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④山脉
呈 走向,其东侧为 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力是 。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甲地形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 ”特点。
【答案】(1)①④;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准噶尔盆地
(2)二;东北—西南;华北;黄河
(3)塔克拉玛干;沟壑纵横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第(1)题,图中山脉①是昆仑山,②是天山,③是秦岭,④是太行山,其中昆仑山位于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太行山位于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昆仑山南侧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第(2)题,秦岭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太行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其东侧为华北平原,黄河是塑造该平原的主力。第(3)题,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甲地形区为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沟壑纵横”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地形区的判读。
23.家住哈尔滨的小明寒假期间乘火车去广州旅游,结合“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约 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 。
(2)从图中可得出,我国南北温差较大的季节是 季,因为这个季节,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 (低、高),白昼时间也 (长、短)。我国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区域是 (南方、北方)地区。
(3)小明发现过了北京站后,随着车的行驶外面建筑物的房顶越来越陡,请你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帮他解开心中疑惑。
(4)到达广州后,小明不得不脱下厚厚的羽绒服,因为那里气温太高了,这是为什么?
【答案】(1)广州;1 600;北京
(2)冬;南;低;短;北方
(3)由哈尔滨到广州,降水越来越多,为了便于雨水外流,所以房顶坡度逐渐增大
(4)广州纬度低,冬季气温也很高,超过10℃。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四城市中,广州的年降水量最大,约1 600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北京,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第(2)题,从图中可得出,1月份哈尔滨的气温约-20℃,广州的气温约15℃,温差约为35℃,7月份哈尔滨和广州的气温分别约是20℃和30℃,温差约为10℃,所以,我国南北温差较大的季节是冬季。因为这个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时间也短,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得多。哈尔滨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40℃,广州1月与7月的气温相差约15℃,所以温差较大的区域是北方。第(3)题,由哈尔滨到广州,降水越来越多,为了便于雨水外流,所以房顶坡度逐渐增大。第(4)题,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我国气温、降水变化规律。
24.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
(2)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写出字母及名称)。
(3)两条河流的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其中,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是 (写出字母及名称)。
(4)黄河遇洪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我国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的措施有:
【答案】(1)青藏
(2)B桃花峪
(3)C三峡水电站
(4)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 在下游加固大堤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海省,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第(2)题,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B桃花峪,图中A点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第(3)题,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是我国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河段,即图中的C点。第(4)题,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所以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下游因形成“地上河”导致洪涝灾害频繁,所以要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黄河水顺利入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源流概况和综合治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检测练
一、选择题
1.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原因是( )
A.千沟万壑 B.河道纵横 C.地表崎岖 D.沼泽遍布
2.2014年9月23日,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准成为世界级地质公园。园区内自然生态结构复杂,自然景观古朴原始,科学研究价值很高。下图中序号表示昆仑山脉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3.读下图,从上海出发沿甲、乙、丙、丁哪条路线考察,可以印证图中的“地形剖面示意”( )
A.甲 B.乙 C.丙 D.丁
4.读下图,沿乙路线考察不可能到达(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读下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有利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6.读省区轮廓图,关于图中山脉(粗实线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B.乙图中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C.丙图中的山脉既是省区界线,也是高原和盆地的界线
D.丁图中的山脉被长江深切成峡谷,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7.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其原因正确的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人烟稀少
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 )
A.东多西少 B.南丰北缺
C.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9.不同干湿状况的地区植被类型差异很大,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
10.对图中区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第二级阶梯 B.乙区域气候干旱
C.丙区域是水田农业 D.丁区域位于四川盆地
11.下列诗句中的地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的是西北季风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降低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变化现象的描述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国西部多山地,东部临海,西高东低
12.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13.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B.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C.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 D.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塔里木河
14.下列对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是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②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C.③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D.④河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
15.下列关于长江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B.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良好,没有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
C.长江治理投资大,航道长期管理良好,水位变化不大,内河运输居世界第一位
D.长江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湖面开阔,容纳洪水能力强,生态环境良好
16.以下关于长江沿岸开发利用与保护方式较合理的是( )
A.上游——伐林垦草种粮 B.中游——填湖造地建房
C.下游——建坝截流发电 D.沿江——穿山越省旅游
17.2014年12月10日左右黄河宁夏段出现凌汛,封河出现在2015年1月上旬。此次凌汛出现的河段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列有关黄河与长江的共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②均流入东海
③都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④下游都出现“地上河”
⑤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9.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下列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0.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与其他地区相比,d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21.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兴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22.读中国地形局部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填数码代号),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 ,被称为“ ”,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 。
(2)③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④山脉
呈 走向,其东侧为 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力是 。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甲地形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 ”特点。
23.家住哈尔滨的小明寒假期间乘火车去广州旅游,结合“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约 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 。
(2)从图中可得出,我国南北温差较大的季节是 季,因为这个季节,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 (低、高),白昼时间也 (长、短)。我国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区域是 (南方、北方)地区。
(3)小明发现过了北京站后,随着车的行驶外面建筑物的房顶越来越陡,请你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帮他解开心中疑惑。
(4)到达广州后,小明不得不脱下厚厚的羽绒服,因为那里气温太高了,这是为什么?
24.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
(2)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写出字母及名称)。
(3)两条河流的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其中,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是 (写出字母及名称)。
(4)黄河遇洪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我国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的措施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这使得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
【点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特点。
2.【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线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分界线是东西走向的昆仑山脉;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线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3.【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丙经过第一、二、三级阶梯,能反映我国的地势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4.【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沿乙路线向西北不可能到达东北平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5.【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发展海洋事业与地势西高东低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带来的影响。
6.【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甲图所示省区为吉林省,图中山脉为长白山;乙图所示省区为福建省,图中山脉为武夷山,在第三级阶梯上;丙图所示省区为山西省,图中山脉为太行山,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丁图所示省区为湖北省,图中山脉为巫山,长江深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省区及山脉。
7.【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因素影响,地势高气温低。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8.【答案】D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是:湿润地区——森林;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草原;干旱地区——荒漠。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植被类型分布与干湿地区的关系。
10.【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丙区域位于济南附近,属于华北平原,这里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区域的特征。
11.【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夏季多吹东南风。
【点评】本题借助古诗考查相关知识。
12.【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气候相关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注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根据夏季风的影响,而不是冬季风;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而不是一点不受影响。
13.【答案】D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点评】本题对比考查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方法技巧】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在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在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时,应注意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1)水位:河流水位的高低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决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主要受气温年变化特点的影响。(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的大小与变化跟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特点有密切关系。(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气候的干湿状况,以及植被的覆盖情况。(4)结冰期:与流域内冬季寒冷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有关。(5)汛期:由流域内雨季的长短或气温的高低变化决定。(6)水能:深受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量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
14.【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①河是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②河是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水量小,航运价值不大;③河是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上游水能资源丰富;④河是珠江,水量丰富,仅次于长江,注入南海。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特征。
15.【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富,上中游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治理投资大,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内河运输居我国第一位,而不是居世界第一位。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中下游地区大规模的人工围垦,使得洞庭湖等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旱涝灾害频繁。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16.【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很大,水能丰富,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大力发展水电业;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河网密布,适宜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养殖业;沿线地区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适宜发展旅游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各河段的开发利用情况。
17.【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对照黄河干流图中的数字①~④位置和黄河流经的主要省区图可知,数字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发生凌汛河段的位置。
18.【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都自西向东流经我国三级阶梯。不同点是黄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水流减慢,泥沙沉积,河床不断抬高,人们加固大堤,形成地上河。长江荆江河段,地势低洼,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河。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共同特征。
19.【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①③⑤属于气象灾害,②④属于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类、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20.【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d地区位于云南省,地处山区,且位于季风区,极易发生泥石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类、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21.【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管道和大亚湾核电站是对能源的开发利用,与防灾减灾无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类、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22.【答案】(1)①④;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准噶尔盆地
(2)二;东北—西南;华北;黄河
(3)塔克拉玛干;沟壑纵横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第(1)题,图中山脉①是昆仑山,②是天山,③是秦岭,④是太行山,其中昆仑山位于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太行山位于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昆仑山南侧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第(2)题,秦岭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太行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其东侧为华北平原,黄河是塑造该平原的主力。第(3)题,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甲地形区为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地表形成了“沟壑纵横”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地形区的判读。
23.【答案】(1)广州;1 600;北京
(2)冬;南;低;短;北方
(3)由哈尔滨到广州,降水越来越多,为了便于雨水外流,所以房顶坡度逐渐增大
(4)广州纬度低,冬季气温也很高,超过10℃。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四城市中,广州的年降水量最大,约1 600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北京,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第(2)题,从图中可得出,1月份哈尔滨的气温约-20℃,广州的气温约15℃,温差约为35℃,7月份哈尔滨和广州的气温分别约是20℃和30℃,温差约为10℃,所以,我国南北温差较大的季节是冬季。因为这个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时间也短,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得多。哈尔滨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40℃,广州1月与7月的气温相差约15℃,所以温差较大的区域是北方。第(3)题,由哈尔滨到广州,降水越来越多,为了便于雨水外流,所以房顶坡度逐渐增大。第(4)题,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我国气温、降水变化规律。
24.【答案】(1)青藏
(2)B桃花峪
(3)C三峡水电站
(4)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 在下游加固大堤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海省,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第(2)题,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B桃花峪,图中A点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第(3)题,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是我国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河段,即图中的C点。第(4)题,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所以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下游因形成“地上河”导致洪涝灾害频繁,所以要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黄河水顺利入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源流概况和综合治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