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
3.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4.(2016八上·康巴什期中)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5.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6.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7.(2017九下·姜堰月考)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一二 九”运动 ④淞沪会战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9.卢沟桥事变中,率领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的爱国将领有( )
A.佟麟阁、赵登禹 B.蔡廷锴、蒋光鼐
C.佟麟阁、李宗仁 D.蔡廷锴、赵登禹
10.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刻予以还击。此战役为(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一 二八事变 D.台儿庄战役
二、辨析题
11.下面的叙述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1931年7用7目,日军在宛平城附近蓄意挑起事端,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李宗仁指挥的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日军占领北京后,进行了长这6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三、综合题
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材料二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一条命令,它是在什么时间、由哪个军队下达的什么命令?
(2)命令下达之后,前线官兵是如何坚决抵抗的?
(3)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诺言的?
(4)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将领还有谁?人们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民族实行抗战”“1937年7月”。结合所学知识,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七七事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
A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A项排除;
B项西安事变发生地是西安,B项排除;
C项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搜查士兵,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炮轰宛平城,驻守宛平城和卢沟桥的守军奋起反抗,与题干诗句相符;
D项百团大战发生于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抓住选项中的事件发生地点与题干中的宛平城、卢沟桥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全国性抗日的开始,而A反映的是东北,与九一八事变相关,B“宛平城”“卢沟桥”符合题意,C“钟山”“三十万”指的是南京大屠杀,D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东北人民积极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迫蒋介石抗日而实行的“兵谏”;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八一三事变是日军进犯上海,进而攻占国民党政府所在地 ──南京而发动的一次战役。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相关内容。
5.【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想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想关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爆发。
B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D1937年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之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7.【答案】C
【知识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林则徐代表的是鸦片战争,佟麟阁代表的是抗日战争,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历时一百多年,既是百年屈辱史,又是民族抗争史。题文反映的是民族的抗争,ABD和题意无关。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组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
②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
③“一二 九”运动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
④淞沪会战的时间1937年8月13日至1937年11月12日。
因此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组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9.【答案】A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卢沟桥事变中,奋起抵抗,壮烈殉国的是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A项符合题意;
B蔡廷锴和蒋光鼐是日本发动的“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司令和总指挥;
C李宗仁是第五战区司令,指挥了台儿庄战役;
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围绕选项中历史人物的相关事件,与题干中的历史事件,所属部队对比分析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蓄意挑起战争,这件事被称为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B符合题意。
A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
C一 二八事变是1932年发生在上海
D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1.【答案】1931年;1937年;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北京;南京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①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炮轰卢沟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又名七七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炮轰卢沟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地点是东北的沈阳,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③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可知,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发动的。
④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侵略罪行的识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屠杀,伴随着侵华战争的全过程。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故答案为:①1931年、1937年②九一八、卢沟桥事变③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④北京、南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1)它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的战幕拉开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的坚守卢沟桥的命令。
(2)守卫在铁路桥的两排中国士兵,面对数百名日军的进攻,毫无惧色,同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在桥头。
(3)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激战中,腿部负伤,仍坚持指挥作战,壮烈殉国。
(4)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在北平将两条马路分别命名为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⑴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卢沟桥可知,该命令应与卢沟桥事变有关,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当时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的是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所以材料中的命令是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的。
⑵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守军的坚决抵抗的事例,如守卫铁路桥的是金振中营的两个排,面对日军进攻,毫无惧色,同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在桥头。
⑶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话出自于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他指挥部队英勇抵抗,最后壮烈殉国。
⑷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将领除了佟麟阁还有同属二十九军的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第二小问,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北平市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将佟麟阁生前在北京居住过的南沟浴大街被命名为佟麟阁路。
故答案为:(1)它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的战幕拉开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的坚守卢沟桥的命令。(2)守卫在铁路桥的两排中国士兵,面对数百名日军的进攻,毫无惧色,同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在桥头。(3)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激战中,腿部负伤,仍坚持指挥作战,壮烈殉国。(4)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在北平将两条马路分别命名为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点评】本题考查七七事变的爆发和发展,从日军挑起事端到平津陷落。解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地名和课本知识以及补充知识,这样才能完整解答。
1 / 1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民族实行抗战”“1937年7月”。结合所学知识,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七七事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2.“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
【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
A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A项排除;
B项西安事变发生地是西安,B项排除;
C项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搜查士兵,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炮轰宛平城,驻守宛平城和卢沟桥的守军奋起反抗,与题干诗句相符;
D项百团大战发生于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抓住选项中的事件发生地点与题干中的宛平城、卢沟桥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答案】B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全国性抗日的开始,而A反映的是东北,与九一八事变相关,B“宛平城”“卢沟桥”符合题意,C“钟山”“三十万”指的是南京大屠杀,D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B。
4.(2016八上·康巴什期中)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东北人民积极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迫蒋介石抗日而实行的“兵谏”;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八一三事变是日军进犯上海,进而攻占国民党政府所在地 ──南京而发动的一次战役。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相关内容。
5.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想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想关知识。
6.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爆发。
B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D1937年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之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7.(2017九下·姜堰月考)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答案】C
【知识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林则徐代表的是鸦片战争,佟麟阁代表的是抗日战争,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历时一百多年,既是百年屈辱史,又是民族抗争史。题文反映的是民族的抗争,ABD和题意无关。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一二 九”运动 ④淞沪会战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组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
②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
③“一二 九”运动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
④淞沪会战的时间1937年8月13日至1937年11月12日。
因此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组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9.卢沟桥事变中,率领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的爱国将领有( )
A.佟麟阁、赵登禹 B.蔡廷锴、蒋光鼐
C.佟麟阁、李宗仁 D.蔡廷锴、赵登禹
【答案】A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卢沟桥事变中,奋起抵抗,壮烈殉国的是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A项符合题意;
B蔡廷锴和蒋光鼐是日本发动的“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司令和总指挥;
C李宗仁是第五战区司令,指挥了台儿庄战役;
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围绕选项中历史人物的相关事件,与题干中的历史事件,所属部队对比分析即可。
10.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刻予以还击。此战役为(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一 二八事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B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蓄意挑起战争,这件事被称为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B符合题意。
A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
C一 二八事变是1932年发生在上海
D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二、辨析题
11.下面的叙述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1931年7用7目,日军在宛平城附近蓄意挑起事端,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李宗仁指挥的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日军占领北京后,进行了长这6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答案】1931年;1937年;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北京;南京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①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炮轰卢沟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又名七七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炮轰卢沟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地点是东北的沈阳,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③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可知,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发动的。
④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侵略罪行的识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屠杀,伴随着侵华战争的全过程。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故答案为:①1931年、1937年②九一八、卢沟桥事变③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④北京、南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三、综合题
1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材料二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一条命令,它是在什么时间、由哪个军队下达的什么命令?
(2)命令下达之后,前线官兵是如何坚决抵抗的?
(3)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诺言的?
(4)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将领还有谁?人们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答案】(1)它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的战幕拉开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的坚守卢沟桥的命令。
(2)守卫在铁路桥的两排中国士兵,面对数百名日军的进攻,毫无惧色,同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在桥头。
(3)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激战中,腿部负伤,仍坚持指挥作战,壮烈殉国。
(4)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在北平将两条马路分别命名为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⑴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卢沟桥可知,该命令应与卢沟桥事变有关,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当时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的是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所以材料中的命令是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的。
⑵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守军的坚决抵抗的事例,如守卫铁路桥的是金振中营的两个排,面对日军进攻,毫无惧色,同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在桥头。
⑶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话出自于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他指挥部队英勇抵抗,最后壮烈殉国。
⑷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将领除了佟麟阁还有同属二十九军的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第二小问,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北平市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将佟麟阁生前在北京居住过的南沟浴大街被命名为佟麟阁路。
故答案为:(1)它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的战幕拉开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的坚守卢沟桥的命令。(2)守卫在铁路桥的两排中国士兵,面对数百名日军的进攻,毫无惧色,同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在桥头。(3)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激战中,腿部负伤,仍坚持指挥作战,壮烈殉国。(4)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在北平将两条马路分别命名为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点评】本题考查七七事变的爆发和发展,从日军挑起事端到平津陷落。解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地名和课本知识以及补充知识,这样才能完整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