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2.以下表述与开元之治相关的是( )
A.独尊儒术,加强统治
B.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C.合并州县,革除弊政
D.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再用奢侈品
3.“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出作者所处的时代( )
A.饮茶之风盛行 B.农耕技术有了发展
C.丝织技术高超 D.商业繁荣
4.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是( )
A. 水车 B. 秧马
C. 曲辕犁 D. 直辕犁
5.下图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6.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
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
B.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地看见胸口的黑痣
C.唐朝丝织品数量多
D.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
7.右图为唐三彩胡人执犁陶俑。从中可以了解的信息包括( )
①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
②唐代的陶瓷业
③唐代的对外交往
④唐代的商业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理由是( )
A.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到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去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
D.舶来语,从阿拉伯传入中国
10.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11.右图反映了唐玄宗重用人才,他任用的著名宰相是( )
A.房玄龄 B.姚崇 C.杜如晦 D.魏征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这样一位帝王,毛泽东曾说:“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还有人说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石碑上却没有刻字,功过是非让后世去评说。
材料二 有这样一位帝王,他的睿智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辉煌无比的盛世,他的多情营造了一段惊世骇俗、缠绵悱恻的爱情,他的怠政制造了一场旷日持久、惨绝人寰的动乱。结果是,这场动乱摧毁了他的盛世,也葬送了他的爱情。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女皇武则天。
(2)开元年间,河清海晏,物殷俗阜。请你简述大唐开元年间农业发展的概况。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的这首《忆昔》诗,描绘了开元时期大唐盛世繁荣富庶的景象。为开创这一盛世局面,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
(4)唐玄宗后期,重用李林甫为相,宠爱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就是他后期生活的写照。“安史之乱”不单是玄宗之痛,也是大唐之痛,它时时刻刻印在历史的记忆里。唐玄宗统治时期,大唐由乱到治,再由盛而衰,你从这由盛而衰中得到了怎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抓住题干中的“开元全盛日”,可判断盛世局面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再用奢侈品正体现了崇尚节俭。
【点评】考查开元之治
3.【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席上余杯对早茶”“夜火焙茶香”,可判断作者所处的时代饮茶之风盛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唐朝”“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等信息,可判断该工具是曲辕犁,明确C为曲辕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观察图片,判断该生产工具是唐朝创制的筒车,它是一种新的灌溉工具,所以A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最能体现”“技术高超”可判断选B,花色品种多、数量多、颜色丰富与最能体现技术高超不相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7.【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胡人执犁”反映的是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而“唐三彩”“陶俑”则反映的是唐代的陶瓷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8.【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9.【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朝都城长安城内市为商业区,分为东市和西市,购买物品要去东、西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开元初”可判断为“开元盛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1.【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图片内容为唐玄宗走马任姚崇,所以B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
12.【答案】(1)原则: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分为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言之有理即可)
(2)①水利:唐玄宗时期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四十多处。②耕作技术: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江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③农作物:蔬菜出现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④农具:出现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3)政治上:选贤任能,重视吏治。经济上:发展生产,崇尚节俭。
(4)①要以史为鉴,不管何时都不能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②任用贤能的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昌盛;任用奸佞小人,则政治腐朽,政局动荡,国家衰亡。③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平衡,避免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应当作为基本的历史知识熟记于心。第(2)题考查盛世经济繁荣在农业方面的表现,为基础知识。第(3)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即唐玄宗“励精为治”的表现。第(4)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表述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抓住题干中的“开元全盛日”,可判断盛世局面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2.以下表述与开元之治相关的是( )
A.独尊儒术,加强统治
B.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C.合并州县,革除弊政
D.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再用奢侈品
【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再用奢侈品正体现了崇尚节俭。
【点评】考查开元之治
3.“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出作者所处的时代( )
A.饮茶之风盛行 B.农耕技术有了发展
C.丝织技术高超 D.商业繁荣
【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席上余杯对早茶”“夜火焙茶香”,可判断作者所处的时代饮茶之风盛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4.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是( )
A. 水车 B. 秧马
C. 曲辕犁 D. 直辕犁
【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唐朝”“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等信息,可判断该工具是曲辕犁,明确C为曲辕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
5.下图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观察图片,判断该生产工具是唐朝创制的筒车,它是一种新的灌溉工具,所以A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
6.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
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
B.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地看见胸口的黑痣
C.唐朝丝织品数量多
D.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
【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最能体现”“技术高超”可判断选B,花色品种多、数量多、颜色丰富与最能体现技术高超不相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7.右图为唐三彩胡人执犁陶俑。从中可以了解的信息包括( )
①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
②唐代的陶瓷业
③唐代的对外交往
④唐代的商业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胡人执犁”反映的是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而“唐三彩”“陶俑”则反映的是唐代的陶瓷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8.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D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9.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理由是( )
A.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到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去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
D.舶来语,从阿拉伯传入中国
【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唐朝都城长安城内市为商业区,分为东市和西市,购买物品要去东、西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10.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开元初”可判断为“开元盛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1.右图反映了唐玄宗重用人才,他任用的著名宰相是( )
A.房玄龄 B.姚崇 C.杜如晦 D.魏征
【答案】B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图片内容为唐玄宗走马任姚崇,所以B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这样一位帝王,毛泽东曾说:“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还有人说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石碑上却没有刻字,功过是非让后世去评说。
材料二 有这样一位帝王,他的睿智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辉煌无比的盛世,他的多情营造了一段惊世骇俗、缠绵悱恻的爱情,他的怠政制造了一场旷日持久、惨绝人寰的动乱。结果是,这场动乱摧毁了他的盛世,也葬送了他的爱情。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女皇武则天。
(2)开元年间,河清海晏,物殷俗阜。请你简述大唐开元年间农业发展的概况。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的这首《忆昔》诗,描绘了开元时期大唐盛世繁荣富庶的景象。为开创这一盛世局面,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
(4)唐玄宗后期,重用李林甫为相,宠爱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就是他后期生活的写照。“安史之乱”不单是玄宗之痛,也是大唐之痛,它时时刻刻印在历史的记忆里。唐玄宗统治时期,大唐由乱到治,再由盛而衰,你从这由盛而衰中得到了怎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1)原则: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分为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言之有理即可)
(2)①水利:唐玄宗时期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四十多处。②耕作技术: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江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③农作物:蔬菜出现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④农具:出现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3)政治上:选贤任能,重视吏治。经济上:发展生产,崇尚节俭。
(4)①要以史为鉴,不管何时都不能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②任用贤能的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昌盛;任用奸佞小人,则政治腐朽,政局动荡,国家衰亡。③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平衡,避免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应当作为基本的历史知识熟记于心。第(2)题考查盛世经济繁荣在农业方面的表现,为基础知识。第(3)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和分析能力,即唐玄宗“励精为治”的表现。第(4)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表述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