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3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一练?提技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3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一练?提技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9 15:12:5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3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一练 提技能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位“孩子”很可能是 (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2.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和平解放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3.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 一国两制的出台
B.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C.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4.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两党对于维护台海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两岸同胞利益,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都具有广泛共识。22年前,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  )
A. 汪辜会谈
B.海协会的成立
C.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D.海基会的成立
5.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6.“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  )
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C.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D.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
A.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8.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在经济上初步形成的局面是 (  )
A.激烈竞争,两败俱伤 B.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C.互不往来,高度戒备 D.全方位经济一体化
9.下表内容充分反映了 (  )
时间 事 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9年 台湾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达40万人次
1990年 两岸民间交往达100万人次,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9年 台湾吴伯雄访问大陆,希望两岸兵戎相见永不再现
2014年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抵达台湾进行访问
2015年 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一行
A.1990年以来,两岸关系才开始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被打破
B.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分裂中国的阴谋注定要失败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和平统一台湾
10.“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
A.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D.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指日可待
二、非选择题
11.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二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 2015年5月3日,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传承,两岸交流要深化,两岸成果要普及。
材料四 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西藏在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与图无关;香港、澳门是画中“母亲”怀抱中的两个“孩子”,而另一个“孩子”是“台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拓展延伸】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②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③清朝前期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④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2.【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台湾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3.【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 “22年前”,即1993年,海协会和海基会举行会谈,即汪辜会谈,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其中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历史事实分析问题能力。
6.【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厦门”“金门”“两制”,可以确定是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反映台湾艺人和大陆艺人密切交流,共同传承中华文明,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分析问题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结合表格可知,两岸关系的缓和为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海峡两岸的交往,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反映台湾由80年代以来以美国市场为重到90年代倚重大陆市场的变化,这充分体现出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A、C、D与题干材料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材料和分析问题能力。
11.【答案】(1)“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2)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反华势力。
(3)海峡两岸的经贸交往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台湾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可判断是“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已成功实践于香港、澳门的回归。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概括得出。第(3)题是开放性题目,从两岸的交往、人民的愿望、政策等方面总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感悟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3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一练 提技能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位“孩子”很可能是 (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西藏在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与图无关;香港、澳门是画中“母亲”怀抱中的两个“孩子”,而另一个“孩子”是“台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拓展延伸】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②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③清朝前期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④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2.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和平解放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台湾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3.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 一国两制的出台
B.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C.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4.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两党对于维护台海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两岸同胞利益,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都具有广泛共识。22年前,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  )
A. 汪辜会谈
B.海协会的成立
C.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D.海基会的成立
【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 “22年前”,即1993年,海协会和海基会举行会谈,即汪辜会谈,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5.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其中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历史事实分析问题能力。
6.“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  )
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C.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D.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厦门”“金门”“两制”,可以确定是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7.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
A.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反映台湾艺人和大陆艺人密切交流,共同传承中华文明,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分析问题能力。
8.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在经济上初步形成的局面是 (  )
A.激烈竞争,两败俱伤 B.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C.互不往来,高度戒备 D.全方位经济一体化
【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9.下表内容充分反映了 (  )
时间 事 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9年 台湾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达40万人次
1990年 两岸民间交往达100万人次,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9年 台湾吴伯雄访问大陆,希望两岸兵戎相见永不再现
2014年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抵达台湾进行访问
2015年 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一行
A.1990年以来,两岸关系才开始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被打破
B.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分裂中国的阴谋注定要失败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和平统一台湾
【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结合表格可知,两岸关系的缓和为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海峡两岸的交往,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0.“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
A.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D.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指日可待
【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反映台湾由80年代以来以美国市场为重到90年代倚重大陆市场的变化,这充分体现出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A、C、D与题干材料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材料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非选择题
11.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二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 2015年5月3日,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传承,两岸交流要深化,两岸成果要普及。
材料四 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案】(1)“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2)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反华势力。
(3)海峡两岸的经贸交往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台湾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可判断是“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已成功实践于香港、澳门的回归。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概括得出。第(3)题是开放性题目,从两岸的交往、人民的愿望、政策等方面总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感悟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