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科学开学第一课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欢迎来到科学课堂
学习科学有什么用呢?
我眼中的科学
科学无处不在
植物 动物
科学无处不在
机械 食物
科学无处不在
宇宙 微生物
科学无处不在
恐龙 外星人
科学无处不在
人的身体
同学们在暑假期间,
进行过哪些科学知识的学习呢?
交流分享
01
02
为什么跑步后会气喘吁吁?
03
彩虹是怎样产生的?
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球表面的面貌?
·········
生活中的疑问
封面故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封面
用一种颜色形容中国?
你会用什么色彩?
如果要用一种色彩作为中国的民族色的话
那一定是中国红。
而在中国山水里,
有一种风景它是如此地契合这种色彩,
那就是“丹霞风光”。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2005年11月在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大型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极具权威和导向性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说天下》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2011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七彩丹霞地貌主要是彩色丘陵,是在白垩纪时期炎热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湖相沉积。
七彩丹霞是上天对张掖的厚重,是上亿年形成的自然遗产,经过氧化还原反应一直到现在,然而它不同于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南方丹霞,七彩丹霞属于彩色丘陵,表皮特别脆弱,属于短时间内不可再生的自然地貌,在观景台上看看就好,美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科学家这样做
-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
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 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
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以为重量越大的物体下落得越快。然而,伽利略对这种看法表示了怀疑,他决定用实验来寻找和验证自己的结论。由于当时的“水钟”很难精确测量落体运动的短暂时间,伽利略巧妙地让铜球从斜面上滚下,这样运动时间就比竖直下落长得多,最终发现了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伽利略又利用推理的方法,将结果推广到斜面竖直的情况。他认为物体下落的时间与重量无关,仅与下落高度有关,推翻了上千年来的错误观点。
比萨斜塔实验
伽利略还用自己制造的一架放大20倍的望远镜,首先发现了月球上的山脉,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这一发现对于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伽利略向怀疑论者解释月球地形的绘画
实验是科学的基础
科学探究过程
分享交流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
收集证据
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
浏览教材
光
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1、有关光的思考
2、光是怎样传播的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5、认识棱镜
6、光的反射现象
7、制作一个潜望镜
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
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地球表面的变化
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1、地球的表面
2、地球的结构
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5、风的作用
6、水的作用
7、总结我们的认识
以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形地貌的变化为主要内容。
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原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风化,风力、流水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本单元从内因到外因,通过指导学生亲历观察、假设、模拟实验、形成解释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变化,构建地形地貌是经过地球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认知。
计量时间
1、时间在流逝
2、用水计量时间
3、我们的水钟
4、机械摆钟
5、摆的快慢
6、制作钟摆
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研究的主题是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计时问题。
本单元按照从古至今人类计时方法的发展脉络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研究太阳、水流、摆等的运动规律;经历古人运用事物变化的规律探索计时方法、制作计时工具的过程;发展工程思维;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健康生活
1、我们的身体
2、身体的运动
3、心脏和血液
4、身体的 “总指挥”
5、身体的 “联络员”
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7、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基于现代健康新理念,立足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四年级人体呼吸与消化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运动、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
通过观察、体验、调查、建模等活动了解相关器官的结构功能,理解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以及保护身体健康的意义,并由身体健康延伸到心理健康。单元内容始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检测与评估,终于给自己制订健康生活计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不断建构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牢固树立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意识,使其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在科学课学习的过程中,
大家觉得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交流分享
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目标不明就动手。
镜头二:老师叫停停不了。
镜头二: “我来,我来”叫不停。
镜头三:一人“当家”众人看。
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要想好。
操作实验不霸道,客观记录要准确。
别人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我不吵。
别人不会我帮助,为组争光集体好。
无论对错要诚实,团结互助向前跑。
我们不希望再看到
候课要求
听课要求
讨论要求
实验要求
材料准备要求
习惯要求
候课要求
1.提前候课,课前两分钟领读知识点。
2.准备好实验材料放在抽屉中。
3.准备好课本、活动手册、知识点和笔放在桌面上。
4.静息等待老师上课。
听课要求
1.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在发言时,其他人都应该认真倾听。
2.有疑问或者有想要与同学分享的举手发言。
3.认真记录老师要求记录的重要笔记。
讨论要求
1.在讨论时,不要讲与课 堂无关的话。
2.认真倾听别人的分享,每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3.讨论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可以举手向老师提问。
实验要求
1.在老师没有说可以实验时,不允许动实验材料。
2.实验分组:4~5人一组,组长、实验操作员、记录员和观察员。组长固定,其他可以轮换担任。大家分工合作互相帮助。
3.在实验过程中,应当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
4.实验完成后,自带的材料自己收捡好,放进抽屉里。老师发放的实验材料,由组长统一交还给老师。
材料准备要求
1.需要自备材料时,一定要及时记录,然后按要求的带到学校。
2.小组实验时,大家应当分工处理材料。
评价标准
准备星
按时做好课堂准备的同学可以获得。
倾听星
具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同学,在课堂上会随机奖励。
交流星
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观点和想法的同学可以获得。
合作星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可以获得。
探究星
具有探究精神,敢于质疑和表达的同学可以获得。
服务星
乐于助人,为大家进行服务的同学可以获得。
免作业卡
可以不用写一次作业。
礼品卡
兑换一次小礼品。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可以获得。
奖励卡
学习习惯有巨大进步时可以获得,3张奖励卡可以兑换一个免作业卡或是礼品卡。
心愿卡
班级整体表现良好时可以提出申请,在一节科学课上进行一个课本以外的感兴趣的科学探究。
奖励卡
请同学们做自我介绍,让老师记住你。
谢谢大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